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完整版
- 格式:pdf
- 大小:78.02 KB
- 文档页数:1
论文研究,工程流程常用“框架图”、“系统图”、“流程图”汇总,总有一款你喜欢的,全部“可编辑!”作者:学校人类社会领域的问题自然物质世界的问题此处不作讨论确定分析问题的途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逻辑与实证)其他研究方法(不作讨论)确定研究所用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及研究逻辑模式宏观与微观理论研究范式早期实证主义范式社会达尔文主义范式冲突范式 演绎研究模式归纳研究模式选择具体的研究设计。
个案研究设计 实地研究设计 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设计 其他的研究设计选择资料(数据)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观察法 其他数据收集方法非介入调查 二手数据收集 选择数据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 回归分析 其他统计方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逻辑与实证(观察),科学的结论都是有可证伪性的。
科学只能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解决善、恶、美、丑的问题。
范式是用来组织我们的观察和推理的基础模型,在科学中扮演了一个相当根本性的角色。
范式指一般框架或视角,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
理论是由概念、假设、定理、命题等组合而成。
研究的逻辑模式解释了理论与研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分为探索、描述和解释三种;我们可以对某一问题提出通则式或者个案式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现象的必要或充分原因;我们可以选择对个体、群体或者组织进行分析;当然还可以选择长期、者短期或者截面研究。
研究设计要求我们对上述进行选择。
必须先将研究的问题进行概念化、操作化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
科学家们用“测量”来代表对现实世界小心、细心、谨慎的观察,并凭借变量的属性来描述事物。
用概念、构念来统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用维度和指标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
一般使用前人的指标,不要轻易自己自建指标.任何社会现象都能够”测量”。
科学研究三大层面之:理论。
处理科学的逻辑层面。
来源于哲学、逻辑学等学科。
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图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图┏━━━━━━━━━━━━━━━━━━━━━━━━━━━━━┓┃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图┃┗━━━━━━━━━━━━━━━━━━━━━━━━━━━━━┛1. 研究背景1.1 研究领域介绍1.2 研究问题的提出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2.1 相关理论介绍2.2 相关文献综述3. 研究设计3.1 研究目的3.2 研究问题3.3 研究假设3.4 研究方法论4. 研究数据采集4.1 研究样本的选择4.2 研究数据的采集方法4.3 研究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5. 研究结论5.1 数据分析5.2 结果解释5.3 研究结论6. 研究贡献6.1 学术贡献6.2 实践意义6.3 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方向以上为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图的主线,具体展开如下:1.研究背景:要明确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并从中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1.1 研究领域介绍:简述所属领域,说明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并论述该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2.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梳理该领域内与问题相关的学科领域、理论、观点和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1 相关理论介绍:详细阐述本文所用到的理论概念、模型或者研究框架,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 相关文献综述:综述历史上在该领域内相关的研究论文及其成果,并简述现有文献中存在的不足。
3.研究设计:研究设计部分包含完整的研究目的、问题、假设和方法论等内容,为研究提供研究框架和方法支持。
3.1 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阐述为了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本文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3.2 研究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对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
3.3 研究假设:对研究问题提出明确的假设,对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判断标准。
3.4 研究方法论:构建研究的具体方法框架,包括研究方法、数据采集方式、实验设计等,为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