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专项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届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政治学科二轮复习之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考点明细】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具体明晰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税收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① 国家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② 国家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财政与宏观调控④财政收入与支出⑤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⑥财政收支平衡⑦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①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② 税收的种类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知识导图】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效率与公平效率公平财政税收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学习内容课堂笔记三、【考点梳理】1、(a)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答: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作用(意义):①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34562019-07-11政治学科二轮复习之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考点明细】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具体明晰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财政税收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① 国家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② 国家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财政与宏观调控④财政收入与支出⑤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⑥财政收支平衡⑦税收与财政的关系①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② 税收的种类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二【知识导图】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效率与公平效率公平财政税收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学习内容课堂笔记三、【考点梳理】1、(a)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答: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人们的主观愿望。
( ×)2.企业工人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
( ×)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 ×)4.居民存款储蓄所得利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 √)5.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 ×)6.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1.下列有关“按劳分配”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它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D.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答案 B2.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②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③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④它是凭借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3.在股市处于牛市期,王先生炒股,从100万元本金炒到了200多万元。
王先生炒股所得( )①属于按劳分配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属于福利性分配④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4.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
下列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 A.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要平均B.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要没有差别C.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D.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答案 C5.要解决下面漫画《相形见绌》中反映的问题,必须( )A.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B.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C.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D.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创业渠道答案 C6.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发育不成熟和改革措施不到位所致。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讲备考】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
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对关系”。
2.一个核心: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
两个重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财政的作用。
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讲重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有关“收入分配公平”的命题(1)主要表现【提示】城乡+群体+区域+行业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提示】本质、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效率+科学发展观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展示]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具体形式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生产按劳动要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要素分配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正确认识各种收入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例: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
2(1)依据范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分配上就应该坚持()
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②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同步富裕,消除差距④共同富裕,平均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0.20的高度平均,迅速扩大到目前基尼系数0.447,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下列措施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是( )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
D.加强国家调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
3.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这一论述表明( )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 1.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从经济学角度看,专利技术所得()
A.是合理的,因为国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劳动凝结
C.是合理的,因为它体现了兼顾公平原则
D.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有助于( )
①完善分配制度②获得稳定收入③促进社会公平④统筹城乡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要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属于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中维护社会公平的是(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实施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8.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这()
①有助于保护农民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②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④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制度改革试点,下表为某文化创意企业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实施后的生产经营情况:
A.260 B.340 C.600 D.940
10.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
从制度层面讲,改革为中国带来最大的“红利”主要表现在()
①实现了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②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③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和高度完善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