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常见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50.93 KB
- 文档页数:1
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成因分析处理及安全对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从高压输电线路转变为低压配电系统的重要任务。
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不仅会影响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变电站的故障成因分析、处理方法及安全对策都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1. 设备老化和损坏变电站中的各种高压设备都是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长期的工作会导致这些设备的老化和损坏,从而引发各种故障,例如内部绝缘击穿、接触不良等。
2. 外部电力故障外部电力故障如雷击、风吹雨打等自然灾害,会导致输电线路短路、设备受损等问题,进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 操作维护不当变电站的操作维护人员如果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设备。
4. 负荷过大当负荷过大时,设备工作在超负荷状态下,容易导致设备过热、击穿等故障。
5. 设备设计缺陷部分变电设备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可能在长期运行后出现故障。
二、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处理方法1. 及时排除故障当发生故障时,需要及时排查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故障扩大影响其他设备。
2.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稳定。
3. 强化人员培训对操作维护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能力,降低操作维护不当导致故障的概率。
4. 加强对外部电力故障的防范加强对外部电力故障的灾害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外部电力故障对变电站设备的影响。
5. 设备更新改造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其适应电力系统的新需求,降低设备故障率。
1. 建立完善的故障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建立完善的故障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避免因故障导致的损失。
2. 做好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各种故障情况进行预案制定,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减少安全风险。
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变电检修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步骤。
在变电检修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针对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针对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问题一: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在变电站设备长时间运行后,往往会出现老化现象,例如绝缘老化、设备内部零部件老化等,这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引发故障。
对策:对于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首先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可以采取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针对老化严重的设备,可以进行定期更换或升级,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运行。
在变电站的设备接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或接线错误,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甚至引发设备损坏或事故。
对策:针对接线错误可能导致的故障,首先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接线操作技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多次确认和验收,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可以在设备接线处设置接线错误报警装置,一旦发现接线错误,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防止发生事故。
在一些极端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高温、寒冷、潮湿等,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运行异常,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
对策:对于环境条件可能导致的故障,首先需要对变电站设备进行防潮、防水、防尘等措施,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
在设备周围可能受到影响的部位设置环境监测仪器,及时发现环境条件异常并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极端环境条件下的设备运行,可以考虑采用特殊材料或装备,以提高设备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
在变电站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行参数异常的情况,例如电压异常、电流异常、温度异常等,这可能会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引发故障。
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就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变电设备老化:随着变电站设备的使用时间逐渐增长,设备老化现象变得愈发严重。
老化的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增加了变电站的维护成本和运行风险。
2. 设备过载:由于电力需求的增长,变电站设备可能承受超出设计负载的情况,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3. 人为操作失误:变电站设备需要经常进行运行调试和维护,而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4. 设备安全隐患:变电设备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5. 突发故障处理不及时:变电站设备故障可能会给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一旦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事故。
以上问题的存在正在威胁着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措施1. 设备更新改造: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更新老旧设备,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 负载管理:通过合理的负载管理,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保证设备在正常范围内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4. 定期巡检与维护: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的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建立健全的突发故障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突发故障处理机制,包括故障报警、故障定位、故障抢修等程序,确保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变电运行存在的问题,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电气运行常见故障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变电站电气运行中常见的隔离开关、母线和电容器故障,分析了它们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故障的具体措施。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温度控制、强化绝缘检查等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运行;故障;隔离开关;母线引言: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变电站的电气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如隔离开关故障、母线故障和电容器故障。
这些故障的发生可能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及时解决这些故障,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变电站电气运行故障与原因(一)隔离开关故障隔离开关是变电站电力系统中常用的重要设备,用于分隔和隔离高压电器设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然而,隔离开关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设计和制造缺陷:隔离开关的设计和制造不合理,例如材料质量差、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因素,会导致开关弹簧失灵、触头磨损、接触不良等故障。
2.回路过热故障。
由于隔离开关使用期限变得越来越长,使得主要零件出现老化,采用静触指弹簧弹性变化分析,压力不够则会造成纸张与触头变坏,或者其夹力使得触头的接触面积过小[1]。
那么对系统进行通电,则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线路被严重烧毁,到点回路的触头银镀层和接触面有污损,则会造成合闸不到位,从而引起电路回路故障。
3. 环境因素:变电站环境中存在很多因素可能对隔离开关造成故障影响。
例如,灰尘、湿度、震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开关接触不良、触头氧化等问题。
4. 外部因素:变电站附近的外部因素,如雷击、电力突变等,可能对隔离开关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导致设备失效。
(二)变电站母线故障以及原因变电站的母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电通道,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各个负荷端。
然而,变电站母线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设备老化和磨损:随着变电站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母线导体、接头和连接件等元件可能会出现老化和磨损。
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变电站蓄电池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备用电源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保证电力系统在突发故障或停电时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蓄电池的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及相应措施。
1.蓄电池自放电过快导致电量不足蓄电池长期不使用或使用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蓄电池自放电过快,从而导致电量不足的问题。
此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一般应保持在12.6V-12.8V之间,如低于该值,则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蓄电池,可以以一定周期进行充电保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蓄电池内阻增加导致电流输出能力降低蓄电池长时间使用或长时间高负载放电会导致其内阻增加,从而使得蓄电池的电流输出能力降低,出现动力不足的故障。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对蓄电池进行电阻测量,当蓄电池内阻超过规定值时,需要对蓄电池进行更换。
-对于长时间高负载放电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蓄电池容量,以提高其电流输出能力。
3.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流失或腐蚀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反应产生的气体或电解液的挥发,可能会导致蓄电池内电解液流失或腐蚀。
这会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或电解液浓度变化,进而影响到蓄电池的正常运行。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浓度,如发现浓度异常,需要及时进行添加或更换电解液。
-对于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的蓄电池,应定期检查气体排放装置的通畅性,保证气体的正常排放,避免蓄电池内部产生过压。
4.蓄电池过负荷或短路由于误操作或电路故障,蓄电池可能会出现过负荷或短路情况,进而导致蓄电池短时间内大量放电,降低蓄电池的电量或寿命。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于主电路出现过负荷情况,需要对电路进行检修,避免过负荷情况的发生。
-在蓄电池正负极之间安装保险丝等过电流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及时切断电路,以保护蓄电池的安全运行。
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电力的正常供应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供应系统中,变电站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对于变电站运行故障的研究一直是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在对变电站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之后,需要制定有效措施排除供电故障,以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
本文就针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以及解决方式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故障;分析;处理1变电站运行故障的主要类型1.1母线损毁故障变电站的母线在变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变电站母线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运行,并且变电站母线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坏,导致母线出现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电路运行损耗、线路挤压碰撞、电压波动以及点变设备安装错误。
1.2开关损坏故障开关在变电站的线路中主要起到隔离作用,即使在没有负荷电流的状态下,一样可以进行线路的合分,因此对于变电站的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变电站线路中的开关则经常发生故障,主要是开关发热过高引起的,此类故障主要产生在开关接头和线桩的位置,主要是载流回路截面过窄导致,由于载流回路的截面较窄,因此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到外界,导致开关出现短路等问题,进而引发开关损坏故障。
1.3线路损坏故障线路损坏故障是变电站变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线路是变电站进行变电工作的必要媒介之一,线路作为传输电力能源的媒介,线路运行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输送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电力输送过程中,线路损坏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变电站的线路损坏更为严重,常表现为线路开裂、线路损坏、线芯外露,进而引发漏电、停电等现象,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同时也给整个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风险。
1.4变压器故障变压器结构复杂,功能繁多,并且各个结构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因此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变电系统出现运行故障,影响整个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PT故障分析及处理变电站的PT(Potential Transformer)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用于测量和保护电压的变化。
故障发生时,需要及时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下面将详细讨论变电站PT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要分析PT故障的原因。
常见的PT故障原因包括接触不良、绝缘损坏、放电、外力冲击等。
接触不良可能导致测量误差或仪表读数不稳定;绝缘损坏可能导致内部二次回路短路或断路;放电可能导致PT过热或烧毁;外力冲击可能导致设备变形或内部零部件松动。
然后,要进行PT故障的处理。
首先,应对故障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故障点所在。
可以通过对PT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检查绕组和绝缘材料的状况;通过测量PT的二次输出电压,判断PT是否正常工作;通过测量二次回路的阻抗,确定是否存在短路或断路现象。
接下来,根据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是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应清洁接触面或更换接触器;如果是绝缘损坏导致的故障,应进行绝缘修复或更换PT;如果是放电导致的故障,应进行故障点绝缘修复或更换设备;如果是外力冲击导致的故障,应对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在处理PT故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故障及时得到处理。
再次,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为类似故障的预防提供依据。
最后,要进行恢复性测试,验证故障是否得到彻底解决。
在预防PT故障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定期进行PT的巡视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其对PT故障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再次,加强对变电站的环境监测,减少外界因素对PT的影响。
最后,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测和检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总之,变电站PT故障的分析和处理需要根据故障原因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处理。
在处理故障时,要注意安全、及时性和记录分析。
在预防PT 故障方面,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并加强人员培训和环境管理。
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供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而变电站作为电力供应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承担着电能转换、分配和控制的重要任务。
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却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周边地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原因分析1. 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是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变电工人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或疏忽导致设备误操作,从而引发事故。
比如忘记关闭开关、接错线路或操作时没有按规定程序等。
2. 设备老化变电设备通常经过长期运行,设备老化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设备老化,绝缘强度减小、接触不良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漏电等事故。
3. 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也是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之一。
比如雷电、暴风雨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电气灾害。
4. 设备缺陷设备本身的设计、制造或安装存在缺陷也是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之一。
设备缺陷可能会导致设备短路、漏电等故障,进而引发事故。
二、防范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变电工人的操作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操作规范性,可以有效降低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工作人员时刻注意安全,加强设备维护,降低设备老化带来的风险。
2. 定期检修维护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老化、设备缺陷等问题,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降低变电运行事故的重要手段。
3. 强化设备防灾能力在设备设计和安装中,加强设备的抗雷电、防水、抗风等能力,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防范天气因素引发事故的重要措施。
4. 加强监控和预警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对变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因设备老化、设备缺陷等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
5. 完善应急预案在变电站设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突发故障能够快速制定应对措施,减少故障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分析变电站设备运行常见故障的成因及防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着电能转换、配送和保护的重要作用。
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变电站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变电站设备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以确保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断路器故障断路器故障是变电站设备中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其主要成因包括断路器内部零部件磨损、弹簧劣化、操作机构故障等。
断路器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分闸不彻底、合闸不成功等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为了预防断路器故障,首先应加强断路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对断路器内部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断路器,避免频繁分合闸和超负荷操作,以减少断路器的磨损程度。
二、变压器故障变压器是变电站设备中的关键设备,其故障会直接影响整个变电站的运行。
变压器故障的主要成因包括绝缘老化、电气短路、局部放电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定期对变压器的油浸绝缘油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绝缘老化等问题并进行维护。
应定期进行变压器的局部放电监测,及时发现局部放电迹象,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绝缘处理,以避免变压器故障发生。
三、避雷器故障避雷器是变电站设备中的重要保护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中的雷电冲击进行消除和吸收。
避雷器故障的主要成因包括漏电流过大、介质老化等。
为了防止避雷器故障,应定期对避雷器的漏电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更换。
定期对避雷器的介质进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继电保护装置是变电站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其故障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主要成因包括继电保护元件老化、接线松动等。
为了预防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应定期对继电保护元件进行检测和更换,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进行检查,杜绝接线松动等问题的发生。
35kV变电站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使用也越来越多,而且用电量日趋升高,因此对变电站的日常维护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变电站日常维修的重要性、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日常处理措施,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良好率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维护变电站的稳定和正常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35KV;常见故障;日常维修1.变电站设备在日常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日常维修1.1出现跳闸故障的几点原因分析(1)10KV线路出现跳闸现象。
如果在电力运行中10KV线路的某个开关跳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该线路短路引起的故障,此时可以根据继电器的动作和安装在线路出口处的指示器来判断;另一种情况是变电站内部出现了问题,如果安装在线路出口的指示器不动作,可以打开开关的两侧刀闸,在不带线路的情况下空送开关,如果开关合不上,这就能说明是变电站内部出现问题。
(2)35KV线路出现跳闸现象,有四种情况:①短路和超负荷造成35kv开关跳闸;②主变电站内部严重故障引起瓦斯动作跳闸;③主变外部及其母线上的杂物,造成放电及短路而引起保护动作跳闸;④其他设备如CT、PT避雷器出现故障也会造成35KV的开关跳闸。
当出现跳闸故障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第一,断开开关,使其不影响其他的变电站设备,保证跳闸事故不会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当用电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再具体分析产生跳闸的原因。
如果跳闸的现象发生时,而保护信号没有出现,有可能是保护回路的保护参数不对,或者是回路电源的问题,这时应该重新输入回路的保护值参数,检查保护回路。
如果保护回路的信号有指示,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会出现指示灯有指示,而且分闸正常,那就能确定是保护回路内部的故障。
另外一种情况是指示灯没有指示,但是分闸不正常,那就能确定是机械结构的内部故障,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接地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老式的35KV变电站大多数是不接地系统,其线路接地故障主要是由电压互感器形成的绝缘系统检测完成。
变电站运行常见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17T10:09:58.0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作者:范大立胡广梅
[导读] 摘要:变电站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国网安徽亳州供电公司)
摘要:变电站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由于变电站面对的工作条件比较复杂,就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故障,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受到影响。
本文将结合变电站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对一些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相应的提出应对处理措施,以便提高工作效果。
关键词:变电站;故障;处理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电力系统的工作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
变电站可能出现的故障会导致供电进程受到阻碍,出现危险情况,事故发生率大大升高。
因此就需要针对这些常见的故障制定科学完善的应对策略,降低故障可能带来的影响,排除故障出现的根源,才能够更好地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一、变电站运行故障分析
1.1 一般故障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实现有效配合,协助完成工作,因此一旦某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就有可能造成电力系统运行瘫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变电站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类似于系统接地、保险熔断以及短线等常见故障。
假如出现了系统接地的故障,就会在系统控制端出现“系统接地”警示语句,促使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及时排查故障。
但是类似于高压保险熔断这种情况是无法通过系统自动诊断得到故障信息的,就需要对故障区域进行全方位检查,判断故障出现的缘由,仔细检查所有的运行状况,最快时间完成故障检测以及修复工作。
假如在对高压线测量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一相的电压和电流都为零,可以初步判断是高压保险出现了熔断现象,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线路因为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线路中断,需要进行检查之后才能够确定故障原因。
对于不同的故障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假如线路上出现了谐振的情况,就需要对设备运行的方式进行改变,能够有效的克服这种现象。
1.2 断路器故障
断路器故障是变电工作中常见的故障情况,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变电的进程,造成停电现象。
能够造成断路器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合闸电源回路不通以及合闸线圈损坏等众多情况,需要实地勘察才能够得到确切的结论。
假如是合闸失灵,那么实际上断路器就无法合上开关,这种现象需要尽快断开电源,避免进一步损坏线圈设备,然后确保断电之后再进一步进行原因查明。
合闸电源上一般都会装有红色和绿色指示灯,通过单独对合闸电源进行供电来检测其工作状态,将合闸修复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送电操作。
断路器跳闸失灵之后,会造成母线电压失压现象,将会导致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在面对越级跳闸时,首先应该将拒跳开关隔离开,然后在给其他设备单独供电,保持其他设备正常运行并实现和控制系统的实时信号传递,降低带来的损失。
然后再指派专业人员对断路器进行全面检修,如果是断路器无保护动作信号,但是开关位置的指示灯却显示正常,并且能够实现电动分闸,可以判断这种情况为保护拒动。
如果有保护动作信号,但是断路器的位置指示灯无法亮起,在进行测试时发现电动拒跳,这种情况比较大的可能性是因为控制保险熔断。
假如位置指示灯能够正常工作,电动却无法分开,可以判断为机构故障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
在正常运行时,如果出现“控故障”的提示字样,在出现一些故障时,断路器不能做出任何响应,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觉,需要检查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进一步损坏其他设备,酿成严重后果。
当开关红灯没有亮时,比较合理的方式就是检查插件是否存在电源,也有可能是因为指示灯烧坏了。
如果在对二次回路进行检查时,发现存在的故障比较小,能够通过手头上的工具进行修复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果存在的故障比较严重,就应当将现场的详细情况汇报上级,由上级指派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二、变电站出现故障的防治措施
在变电站工作中,需要做好权责划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要加强技术治理,定期开展培训班,提高变电站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面对紧急故障情况的应对能力。
要重视先进设备能够带来的优势,合理淘汰老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适当根据变电站实际工作情况改造五防装置。
供电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的监管力度。
要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形成对员工开展工作的有效制约,促进员工提高积极性,强化责任心,能够有效地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针对变电站常出现的故障,需要不断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开展技术讲座,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处理事故的能力。
要结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工作细则,将每一个工作细节都进行有效约束,确保员工能够按照科学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
建立监督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监督变电站工作的进程中,切实保障举报人的信息,对查实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发挥有效的震慑力。
三、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良好的电力供应是必要的基础保障。
变电站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敢于创新,对不合理的工作模式及时改进。
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对引进的现代化变电设备进行熟练使用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变电站经常出现的故障,变电站需要相应的制定应急预案,让所有员工都反复进行操练,最终能够从容面对紧急故障,采取科学的方式排除故障,减小经济财产损失,切实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董海鹰,李晓楠,姚军.基于粗糙集和灰关联分析的750kV变电站故障诊断[J].高电压技术,2015,41(10):3313-3319.
[2]王海港,黄太贵,孙月琴,王同文,谢民.多变电站故障录波数据同步自动化方法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01):102-107.
[3]张道银,张小飞,赵汝英.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11(07):39-43.
[4]付国新,戴超金,侍昌江,张明勇.智能变电站故障录波系统设计与探索[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0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