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竞争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192.65 KB
- 文档页数:10
五种竞争力食品进出口案例分析1、品牌与寡头竞争的时代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多品牌,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以及“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
国内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主要的品牌企业,中国的食用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仍然相当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
中国食用油市场已逐步进入寡头垄断的竞争阶段,市场份额将越来越集中,一些无品牌、不知名的小企业必然被市场淘汰。
由于收入和消费口味的不同,一些区域性品牌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2、主要品牌与产业巨头金龙鱼福临门(国产)鲁花(国产)是中国三大食用油品牌,2009年占据了42%的市场份额。
胡姬花,红蜻蜓,多力,口福,海狮﹐元宝等也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连续十年进入世界五百强,拥有雄厚的资本。
旗下的主打的食用油品牌为福临门系列食用油,以及高端品牌“滋采”。
2009年福临门综合占有率为16.05%,销量居于第二位。
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著名跨国集团——马来西亚郭氏集团为开展中国粮油业务而设立的投资公司,集团成员还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物流、南华早报等。
嘉里粮油在中国拥有“金龙鱼”、“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手标”和“香满园”等16个小包装食用油品牌。
十多年中,嘉里粮油不仅占据了中国粮油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增长较快,年销量在我国小包装食用油中名列第一,以绝对优势领导着中国整个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的发展潮流。
2009年金龙鱼销售量稳居榜首,市场综合占有率为23.86%。
3、高端食用油市场升温众品牌争抢份额高端之路,三足鼎立1、第一梯队:以国外橄榄油为代表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橄榄油原料产地为代表,利用本国优势原料资源抢占中国劣势资源空间,占领着高端食用油的最高端,250ml售价在30—40元之间,品牌有:卡波纳、卡拉佩利、橄榄世家、帆船等。
2023年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小包装食用油指的是容量在1升以下的食用油产品,主要包括250毫升、500毫升和1升等规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用习惯的改变,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下面将对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快餐业的发展和外出用餐的频率增加,小包装食用油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另外,独居人口和办公室一族的增加也促进了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发展。
根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的数据,目前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并且仍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二、市场竞争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品牌有润滑油、金龙鱼、花花牌、维达、雅士利等。
这些品牌通过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为小包装食用油品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三、品牌特点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质和价格上。
由于小包装食用油通常用于外出用餐或烹饪,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品牌的宣传和市场推广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四、市场趋势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着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规模的扩大,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品质和服务将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因素。
2. 产品创新:未来,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将面临着更多的产品创新压力。
消费者对于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品牌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渠道拓展: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小包装食用油品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未来品牌需要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
4. 市场细分:消费者对于各种小包装食用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未来市场将进一步细分。
品牌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推出不同规格和口味的产品。
总体来说,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增长的阶段。
未来,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将更高,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将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
一.小包装油品牌竞争状况(一)市场份额1,金龙鱼、福临门两品牌占据了食用油65.6%市场份额;2,本地品牌中昌,福达坊占据了19.48%的销售份额。
(二) 品类发展1,大豆油整体占比38%,其中团购占比达到21%,调和油整体占比36%其中团购占比18%,2,玉米11.4%其中金龙鱼占比43.2%,福临门23.3%,长寿花12.3%,福达坊9%,西王8.2%,中昌4%。
(三)品牌增长1,精品油系列占比1%;2,长寿花、西油作为玉米油专业供应商,在食用油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潮的大环境增长速度很快,占据2.60%,预计将保存高速发展水平。
二.*统各品牌销量份额对比品牌占比金龙鱼及副品牌35.54%福达访9.67%鲁花 5.28%其他品牌 3.30%福临门及五湖30.16%长寿花 2.02%多力 2.18%奥星 1.27%橄榄油0.48%西王0.43%龙大0.40%维维0.27%金浩0.69%中昌8.60%三.*仓储系统各油种销量份额对比品类油种占比销量(万箱)调和油35.39%68.3大豆油38.47%74.25菜籽油7.98%15.4玉米胚芽油11.40%22葵花籽油 5.28%10.2花生油0.63% 1.21橄榄油0.32%0.62山茶油0.16%0.31其它植物油0.37%0.71合计100.00%193四.2009-2011年销售额对比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总计2009年7343813.04 627075.58 1020546.3 1139290.74 7190593.4 5449489.8 4958263.04 8162296.8 11128306.91 47019675.61 2010年7332094.11 10460967.89 2215107.55 8219560.39 4745816.9 2374428.54 6130777.6 3814222.23 14243536.52 59536511.73 2011年11939838.55 2006704.84 1215380.01 8651076.6 4166312.02 10824218.58 10192359.6 10460512 7254297.2 66710699.4 10年vs 09年99.84% 1668.21% 217.05% 721.46% 66.00% 43.57% 123.65% 46.73% 127.99% 126.62% 11年vs 10年162.84% 19.18% 54.87% 105.25% 87.79% 455.87% 166.25% 274.25% 50.93% 112.05%五.门店投入及金龙鱼门店投入情况(一), 货架陈列竞品:金龙鱼2009年-2010年两年通过购买货架陈列的方式达到第一陈列并货架占比27%,从而陈列面超越我司和及所有品牌。
2009年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案例组织简介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于1990年投产,位于深圳蛇口赤湾,目前已发展成为油脂行业中最具规模和品种最丰富的生产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
公司是侨商企业,现有职工876人,主要产品是食用油脂。
公司是中国小包装食用油产业的开创者和领先者,首家引入连续精制油工艺,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吃粗制油、散油的历史。
公司始终保持健康稳步发展势头,现拥有年产80万吨的油脂精炼能力,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已成为集团核心企业,2004年至2008年期间累计纳税7.16亿元。
公司主导品牌“金龙鱼”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小包装食用油生产厂,灌装能力每年50万吨,也是国内最大的特种油脂(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专业生产商,产量达到每年15万吨,居全国同类生产厂家之首,成为百胜、卡夫、雀巢、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食品集团的优秀合作伙伴。
小包装油的主导品牌“金龙鱼”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
公司早于1994年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行业中最早推行HACCP的企业。
二十年来始终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纳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管理。
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2004年起一直居深圳工业百强前列,是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
一、领导1.1 高层领导a 愿景、价值观和使命愿景:建立国际一流的粮油企业。
使命:满足和引导顾客的健康需求,并以其利益为导向,实现公司股东、员工以及合作伙伴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最大化。
核心价值观:诚信廉洁、勤奋创新、健康安全、和谐共享。
经营理念:坚持诚信、顾客至上、注重业绩、追求卓越。
葵花籽油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例篇一:食用油营销策划案食用油营销策划案前言我们都知道,煎、炒、烹、炸样样离不开食用油。
炒菜的时候,锅里多放油,味道会更好。
可是,食用油对我们的影响可不止是调味。
它还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食用油可以给人体提供热量和不饱和脂肪酸。
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体内缺乏它,就会出现皮肤粗糙,胶屑及头发干脆易落等等现象;相反,如果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供应充足,皮肤就光滑润泽,头发乌亮,容颜更加美丽.很多人认为,食用油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所以,什么油好吃,什么油香,就应该选什么油。
针对这种观点,营养专家指出,把食用油当作调味料是人们使用食用油的一个重大误区。
食用油是人体吸收脂肪成分的主要渠道。
人体每天所需的脂肪成分70%来自于食用油。
选择什么样的食用油应该更多地从饮食营养的角度去考虑。
油的营养价值高低是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多少而定,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
植物油中的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棉籽油、芝麻油、花生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就少一些。
食用油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可是如果长期错误用油,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食用油,对我们的健康很有意义。
国际红花组织公布的资料介绍,红花油是已知所有植物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油种,一般亚油酸含量占红花油总两的73%~85%,大大高于大豆油(含亚油酸50%~60%)、葵花油(含亚油酸29.9%~61.8%)、花生油(含亚油酸16.8%~38.2%)、菜籽油(含亚油酸12%~24%)。
此外,红花油还含有硬脂酸、油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及花生酸等。
红花油油质清亮澄清,食味可口。
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证实,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用保健价值。
亚油酸是人体中必需的脂肪酸,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它在心血管保健及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益海嘉里集团小包装食用油多品牌战略案例研究消费品企业实施多品牌战略,其目的是适应不同的细分市场需求,从而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购买动机,构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值和独特诉求,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目的。
本论文以益海嘉里集团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同时也充分参考了相关企业的品牌战略研究和实践,阐述并提出了适合当前益海嘉里集团的选择的品牌战略为多品牌战略,并对这一战略的分析、制定、实施和调整等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和研究。
本论文作者认为,益海嘉里集团的多品牌战略成功实施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品牌战略的选择符合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这是其多品牌战略所以成功的前提基础;二是在多品牌战略思想指导下,策划和构建了基于市场消费群体细分的包含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等基本要素在内的市场营销体系;三是适应了品牌管理独立性的客观要求,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品牌经理管理体制。
本论文还进一步提出,在成功施行多品牌战略的基础上,目前,益海嘉里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多品牌战略下各个品牌之间的协同问题,主要是品牌定位、组合和品牌管理的协同运营机制等,二是必须理性看待和关注品牌收购风险。
本论文最后对益海嘉里未来的品牌战略作了不少前瞻性的思考和建议,一是多品牌战略升级的思考;二是由本土品牌向国际化品牌塑造和转型的思考。
中储粮杀进小包装食用油市场
胡笑红
【期刊名称】《物流与供应链》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近日,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的首款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鼎于开始在上海等地铺货。
中储粮油脂总经理刘建民表示,“这一步将打通中储粮油脂油料产业链条,将实现中储粮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目标”。
刘建民介绍,中储粮油脂在成立的3年里,已在国内主要油脂油料加工区域拥有数个油脂加工企业,并正在建设若干油脂油料产业基地。
【总页数】1页(P66-66)
【作者】胡笑红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68.2
【相关文献】
1.小包装食用油市场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预测分析 [J], 赵阳;刘洋;邹昕
2.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广阔 [J],
3.中储粮与中储棉重组中储棉成中储粮全资子企业 [J], ;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粮食局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关于部分粮库上划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J],
5.全国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表明小包装中药饮片优势明显 [J], 武中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虎争霸——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竞争案例每年中秋都是各行各业奋力一搏的好时机,食用油行业也不例外。
今年中秋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我们看到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轮番上马拼命打着广告,谁也不愿输给谁。
大概,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这是四大家族在互相较劲,其实不然,以上四个品牌分属两大阵营,前面两个是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麾下,而后面两个则隶属中粮集团旗下。
嘉里和中粮是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龙和虎,自从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向外界表达了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临门”品牌的决心,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进入龙虎争霸的时代。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每个参与竞争游戏的企业都恨不得自己独霸天下,但事与愿违,在许多行业,洗牌到最后总是变成几个巨头共同玩游戏。
另一方面,正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每个游戏的企业都不敢懈怠,在共同做大一个蛋糕。
“既生瑜,何生亮”只能是古人的一时悲鸣,现代开明的企业家如可口可乐无论如何在心里是感激它几十年的老对手——百事可乐,不知道嘉里和中粮的当家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
好,现在让历史的车轮往回走,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小包装食用油行业两个巨头的成长史,以及这几年来它们斗法的种种实战案例。
金龙鱼:潜龙出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人们吃油,都是提着空瓶去粮店买个一斤豆油或两斤菜籽油。
在十几年前,几乎谁也不敢想像中国小包装油会有什么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企业纷纷上马,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油源开始不能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
这一阶段中国还没有小包装食用油,市面上到处充斥的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最初进入我国市场的主要是成品油,如棕榈油、菜籽油、黄豆油、调和油等等,都是以散装油或190公斤大铁桶包装为主。
80年代末,发迹于马来西亚的亚洲著名跨国企业郭氏兄弟集团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考察,认为小包装油在中国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最终下定决心于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
然后郭氏兄弟集团把在中国的食用油企业,统一用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的旗号,嘉里粮油成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小包装食用油的企业。
90年代初期,中国老百姓对小包装食用油还很陌生,主要是受阻于高昂的价格。
嘉里粮油在初期完全以一种培育市场的心态耐心地度过几年效益低迷阶段。
我们得承认,在打造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嘉里功不可没。
最终打开中国老百姓的腰包,使小包装食用油被国人接受,嘉里采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小包装食用油以单位发福利的形式用团购方法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用“福利油方法”打开市场缺口。
现在大家感觉很正常的营销战术,但在10年前,却不容易被想到。
1990年,面对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小包装食用油的局面,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事情,那时,嘉里粮油总经理李福官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准备用三年时间,投入2000万的资金敲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大门。
一年下来,销量达3000吨。
通过思考和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用品的习惯,这是中国的特色,而正是这个特色,使小包装食用油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嘉里粮油开启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大幕,他们是行业的制造者,并在以后十几年的市场实战中,一直也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福临门:猛虎下山据国家内贸部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品牌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坐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宝座,它的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
在全国十大食用油品牌排名当中,嘉里旗下品牌就占据三个位置,并仍有增多趋势。
从1994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全国主要城市消费品调查中,金龙鱼品牌知名度比排名第二的竞争品牌高5倍;是消费者心目中最佳品牌,金龙鱼比排名第二的竞争品牌高8倍。
仅金龙鱼、胡姬花、鲤鱼三大嘉里粮油旗下品牌,销量就超过了十大品牌中其余品牌销量的总和。
如果再加上其他13个品牌的销量,嘉里粮油差不多占据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
这样寡头垄断局面,直到1995年中粮旗下福临门横空出世才被打破。
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开始真正出现搅局者,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进入龙虎争霸的时代。
仅隔半年,中粮又爆新闻。
2002年5月17日,中粮旗下又一重要粮油加工企业——大海粮油正式投产,主要生产“福临门”系列食用油和“四海”牌豆粕。
该项目是“福临门”开拓西南大市场以及未来东南亚周边市场的“桥头堡”。
出席庆典仪式的嘉宾除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外,还有来自美国ADM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艾伦安德列斯和新加坡WILMAR公司的总裁郭孔丰。
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由两大全球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美国ADM公司联合新加坡WILMAR公司共同投资,投资总额为5000万美元,日大豆加工能力3600吨,中粮集团占股40%。
中粮集团总裁刘福春强调,大海粮油是中粮集团未来开拓西南地区市场及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也是中粮集团油脂业务的一支生力军。
此次强强联手巧占地利,打造出的大海粮油足以引起业内震动。
为此,中粮集团豪情满怀对外宣称“要用3年时间,将‘福临门’打造成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自此,中国食用油市场一头猛虎咆哮出山。
目前,中粮集团油脂业务所投资控股的食用油生产基地由4个增加到5个,总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均划归福临门公司所有。
中粮油业航母其他4家分别是东海粮油,位于张家港;黄海粮油,位于山东日照;北海粮油,位于天津;以及位于广东增城的东洲粮油。
这些油厂大部分布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立足沿海发达地区、辐射中国内地的合理的产业布局。
中粮如此布局,从产品销售上来讲,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居民购买力较强,是精炼食用油的主要消费区;从原料供应方面看,利用港口便利的运输条件,便于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分头消化的策略,往往一次采购原料5万吨以上,通过大船运输,从北到南在几个油厂依次分卸,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在食用油市场,价格大战始终此起彼伏,没有成本优势就难以立足。
目前,中粮拥有的这5家食用油生产企业,具备了亚洲最大的油脂生产线,总计日处理油料能力突破1万吨,其中"东海"粮油更以5800吨的日榨油能力成为世界第三大榨油厂。
中粮希望借助规模产生的成本优势不断发动进攻。
在中粮抛出手中3.8亿港元的金龙鱼所有股份后,我们注意到中粮加强了对手中一张王牌莱阳鲁花的控制。
莱阳鲁花是近年来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的后起之秀,通过几年的努力,跻身中国食用油三强,以差不多9%的市场占有率在第一集团军中占领一席之地。
中粮拥有鲁花的股份,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控制鲁花增长过快,以免对自己形成强大威胁,更重要的是想联合鲁花共同抗击金龙鱼。
面对嘉里在全国从南到北,600多家经销商的庞大经销商网络,中粮集团进一步健全销售网络,加大营销力度。
2000年底,中粮集团旗下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目的是强化"福临门"的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力度。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福临门"首先将全国划分为11个大区,其中北方5个区,南方6个区,建立了既覆盖全国各地、又方便分类管理的庞大的营销网络。
同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直销、半直销半经销等方式。
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目前福临门离金龙鱼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中粮种种举动,我们已经感觉到了福临门要做老大的决心和实力,这场龙虎斗的好戏还在后头。
嘉里、中粮龙虎斗当年,嘉里一个人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领跑的时候,我想那时侯,他一定很孤独。
没有对手的高手往往很寂寞,以至于古人都会发出独孤求败的感慨。
打破嘉里寂寞的正是中粮及其旗下福临门(对应金龙鱼),鲁花(对应胡姬花)等品牌。
由于搅局选手出现在擂台上,这段时间来,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竞赛双方在品牌、品种和价格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对抗和竞争,演绎了一轮又一轮精彩的龙虎斗。
品牌战嘉里军团最初推向市场并最后成为嘉里食用油旗舰品牌的是金龙鱼,后来嘉里陆续在中国市场又推出16个品牌!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鲤鱼、元宝、胡姬花、香满园、花旗、手标、巧厨等等。
这种多品牌战略在中国企业中是罕见的,国际上能找到媲美的例子也许最好的是宝洁。
在推出金龙鱼这个品牌时,嘉里是慎重考虑的。
由于食用油是快速消费品,是老百姓每天都要消耗的日常用品,因此一个有亲和力的品牌对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都有巨大的帮助。
在淘汰多个候选名字后,嘉里选择了金龙鱼。
金龙鱼是一种富贵的观赏鱼,象征着幸运、高贵,有较强的品牌联想力。
十几年下来,市场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名字。
在外包装设计上,金龙鱼强调精美、亲和力和高品位,把瓶贴包装图案设计做得极为精致。
在色彩上采用了红色和黄色,甚至在口味上都采用了最适合中国人的浓香风格。
这些定位使金龙鱼小包装油从一开始就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因此很快就被中国老百姓接受了。
与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不同的是,宝洁公司比如洗发水产品功能定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飘柔和海飞丝等是不存在直接的厉害冲突,但嘉里旗下品牌则不然。
嘉里决策人的思路是这样的,与其等竞争对手和自己争夺市场,不如自己先设置竞争对手,根据市场需求,在不同层面,从高到低,在不同品种上,设立不同分支品牌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如金龙鱼花生油同胡姬花花生油是一种直接竞争,对此,嘉里的解释是:金龙鱼是个综合品牌(有各种类型的油品),而胡姬花是专业花生油品牌,用这个划分角度,新颖独特,值得中国企业思考借鉴。
福临门品牌同样是打喜庆牌,字面拆开来的解释是福气临门,这对于有着5000年悠久文化的中国来说,讨个口彩是最好的吉利话,这比什么都容易产生亲和力。
与嘉里多品牌战略不同的是,中粮集团精于一业,在福临门品牌上下足功夫,并没有大范围地去打造新品牌。
论实力,中粮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有雄厚的资本,在发展新品牌上资金应该不成问题,这也许和中粮领导人与嘉里不同的品牌观点有关。
中粮旗下还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品牌是鲁花。
1998年,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鲁花花生油引发中国食用油革命”这一概念迅速传播,独特的广告宣传策略几乎使鲁花一夜窜红。
不长时间,鲁花就一举跃上全国十大食用油明星阵营。
嘉里过去曾经强推过香满园这个副品牌,在这几年则加强胡姬花品牌锻造,今年上央视的除金龙鱼外就是胡姬花。
中粮集团针锋相对,面对花生油这个较大的市场,推出的是鲁花花生油,期待继续扩大鲁花花生油在花生油市场继续扩大份额。
于是,今年中秋期间,就看到金龙鱼对福临门,胡姬花对鲁花的局面。
价格战中国商战在许多行业都发生过,每次价格大战的背后都是一轮市场洗牌,一些中小企业在一轮一轮价格大战中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