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勘探开发与技术探讨 ,唐嘉贵、吴月先、赵金洲、钟水清、周宗强、廖忠会、舒秋贵,钻采工
- 格式:pdf
- 大小:639.15 KB
- 文档页数:5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五大成果
天工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15(35)11
【摘要】经过不懈努力,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果:1)初步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主体配套技术。
通过攻关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突破了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技术、页岩气开发优化技术、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页岩气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页岩气地面集输技术共六大技术系列,形成23项专项技术。
【总页数】1页(P90-90)
【关键词】勘探开发;页岩气;四川盆地;配套技术;地震监测技术;压裂技术;评价技术;综合地质
【作者】天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
【相关文献】
1.发展非常规油气富集理论开拓天然气资源和勘探开发新领域r——"中国海相页岩气形成富集条件研究、勘探评价技术及应用"成果介绍 [J],
2.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进展——2013年启动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试验,3年建
成50亿m3页岩气产能,实现我国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 [J], 蔡勋育;周德华
3.页岩气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探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勘探实践为例 [J], 陈祖庆;杨鸿飞;王静波;郑天发;敬朋贵;李苏光;陈超
4.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江东区块下古生界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与启示 [J], 陆亚秋;梁榜;王超;刘超;吉靖
5.页岩气测井解释和岩心测试技术——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为例 [J], 吴庆红;李晓波;刘洪林;陈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富集规律与规模有效开发探索马新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摘 要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为了推进该区页岩气规模有效上产,基于地质评价新认识和工程技术新进展,分析了页岩气的富集规律和实现高产的关键因素,探讨了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的模式,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①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优质页岩是该区的最优甜点层,具有低密度、高铀钍比、高石英含量、高有机碳含量和高游离气含量的特征,其平面展布规律主要受深水陆棚沉积相的控制;②远离古(今)剥蚀区和大型断裂的稳定超压区受多期构造演化的控制,有机质孔发育,产出气体以滞留油二次裂解为主,是最有利的甜点区;③定好井、钻好井、压好井和管好井是页岩气井实现高产的4个基本条件;④该区内的长宁—威远、滇黔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现有主体技术已实现3 500 m以浅优质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浅层以及埋深介于3500~4 500 m的页岩储层也展示出良好的页岩气开发潜力。
结论认为,借助于技术进步,该区页岩气有望实现年产规模达400×108 m3的目标。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早志留世 龙马溪期 页岩气 富集规律 规模有效开发模式 甜点 资源潜力 高产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8.10.001Enrichment laws and scal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Ma Xinhua(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51, China)NATUR. GAS IND. VOLUME 38, ISSUE 10, pp.1-10, 10/25/2018.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est understandings of geological assessment and new progresse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rich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hale gas enrichment laws and the key factors of its com-mercial production, discussed the scal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modes, and clarified the further developing orientation.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concluded. (1)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shale is the sweetest spot in this study area with a low density and a high ura-nium/thorium (U/Th) ratio, TOC content, quartz content free gas content. Besides, its distribution law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deep water shelf. (2) The overpressured zones away from the ancient (present) erosion zones and large faults, mainly controlled by multi-stage tectonic evolution, belong to the most favorable sweet spots not only because there are well-developed organic matters and pores but the produced gas there is mainly of secondary cracking retention oil. (3) Layout, drilling, completion (fracturing) and management of wells will be essential to achieve high outputs in the shale gas production. (4) The existing main technologies have helped achiev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quality shale gas resources underground less than 3 500 meters in such national shale gas demon-stration zones as Changning–Weiyuan, Zhaotong, etc. Also, there shows a good potential of shale gas resources in those shallower strata and the strata with the burial depth of 3 500–4 000 m. In conclusion, with the help of continuous progress in technologies, an annual shale gas production rate of 40 billion cubic meters will be possibly achieved in this study area.Keywords:Sichuan Basin; South; Early Silurian; Longmaxi Fm; Shale gas; Enrichment laws; Scale effective development; Sweet spots; Resource potential; High productivity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重点研究项目“中国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途径研究”(编号2018-XZ-03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长宁—威远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6ZX05062-0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专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上产300亿立方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E-0611)。
四川盆地页岩气富集规律一、引言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基地之一,其丰富的页岩气储量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资源特征和富集规律,本文针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二、页岩气基本概念页岩气是一种深层非常规天然气,是指分布在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
页岩气的开发具有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环境污染等特点。
三、四川盆地页岩气特征四川盆地页岩气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龙门山组、侏罗系下段泸州组和尺口组等地层中,以泸州组为主力地层。
该地层具有厚度大、含气量高、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紧致性地层。
四、影响因素1. 地质构造:四川盆地是我国的油气勘探重点区域之一,受到多次构造整合和调整,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对页岩气富集有一定影响。
2. 页岩物质特性:四川盆地的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良好的岩石完整性等特点,这些特性对其成熟度和富集程度具有一定影响。
3. 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影响页岩气释放和流动的重要因素,其中自生压力和应力状态对页岩气释放和储集都有一定的影响。
五、页岩气富集规律页岩气在地质构造特征、页岩物质特性和地层压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富集规律。
结合四川盆地的具体地质条件,可归纳为以下数个方面。
1. 地质构造对页岩气储集的影响:四川盆地中存在各类构造,包括古隆起、波浪凹陷等,这些构造对页岩气的储集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2. 页岩物质特性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四川盆地页岩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较高,厚度大,这些地质特性为页岩气的富集提供了基础。
3. 地层压力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页岩气的释放和储集往往与地层压力密切相关。
如四川盆地区域内岩层压力较大,对页岩气富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结论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基地之一,其页岩气富集规律主要受到地质构造、页岩物质特性和地层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是进一步挖掘四川盆地页岩气潜力的前提,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页岩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一、本文概述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其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四川盆地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包括地质背景、储层特征、成藏机制和影响因素等,以期为后续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四川盆地地处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这使得其页岩气成藏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首先通过对四川盆地的地质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构造演化历史、沉积相带分布和烃源岩发育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页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含气性特征,揭示页岩气储层的基本属性。
接下来,本文重点探讨四川盆地页岩气的成藏机制,包括页岩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等过程。
通过对页岩气成藏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页岩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
本文还将考虑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综合评估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总结了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的主要特点和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勘探和开发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的认识,还可以为后续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四川盆地地质背景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沉积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具有复杂的地质背景。
盆地内沉积了丰富的地层,其中页岩地层发育良好,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川盆地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包括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等。
这些构造运动导致了盆地的抬升、沉降和变形,形成了现今的盆地格局。
同时,这些构造运动也伴随着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对盆地的沉积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四川盆地的地质历史中,沉积了多套页岩地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龙马溪组和五峰组。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地质条件及油气储藏分布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油气产地之一,包括巴中地区、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南充市等地,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川南部的泸州、宜宾、广安等地。
四川盆地的地质条件对于油气的形成和储存至关重要,其主要石油资源类型有古隆起油藏、断块油藏、生物质油气藏、致密油、页岩气。
古隆起油藏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包括内江-宜宾地区、北川地区、武胜地区等,其原油常为高芳烃和低硫低钠油。
断块油藏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原油常为高腐质烃和高硫氨基酸油。
生物质油气藏分布在向家坝地区和东南部的花溪地区,常为低成岩、低演化的原油。
至于致密油和页岩气,则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包括宜宾、广安、遂宁等地,这些类型的油气储藏对于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勘探技术发展简述四川盆地的油田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其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划分困难和测试手段不完全等原因,一直难以实现高效的勘探开发。
然而随着地面物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地震勘探、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测井技术等的引入,四川盆地地下油气资源逐渐被揭示。
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检测地下地质构造及勘探对象层位的一种技术,在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利用波阻抗差异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规律,确定藏层空间分布及其物性,从而达到探明油气储藏地质体系的目的。
此外,地震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油气储层散布分布、烃源岩分布和断层构造,对油气勘探的精度和成功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地震勘探,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中还涉及到了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测井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勘探技术应用,可以高效准确地揭示油气勘探中所需的层位、圈闭型式以及烃源岩等藏层蕴藏情况。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李鹭光【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1(031)001【摘要】四川自西汉时期就发现并利用了天然气,川渝石油人在四川盆地建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为推进"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工作目标,首先分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现状:①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对天然气依存度越来越高;②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日臻完善;③地面系统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高;④资源基础更加雄厚,产量快速增长.总结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近期在该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中所取得的技术进展:①岩性气藏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②深层礁滩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攻关成效显著;③形成须家河组气藏一类区开发主体配套技术;④钻完井及其配套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⑤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进一步完善.进而指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在开江一梁平海槽两侧,须家河组,石炭系、嘉陵江组等老区层系、震旦系一下古生界新领域等勘探开发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深层礁滩气藏、低孔渗碎屑岩气藏、高含硫气田、老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并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重点,全面展开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推动该盆地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总页数】6页(P1-6)【作者】李鹭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与利用概览 [J], 李鹭光2.气价是促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并合理使用的杠杆 [J], 夏晓莉;许鹏;何素华3.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重大发现 [J], ;4.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J], 胡勇; 彭先; 李骞; 李隆新; 胡碟5.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国土空间形势及对策建议 [J], 霍小鹏;杨家静;梁静;杨震寰;刘竞;唐春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新进展及发展展望佘朝毅【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4(44)3【摘要】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深层页岩气已成为该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但随着埋深增加和构造背景变化,地质工程条件将更加复杂,钻井过程中将面临井漏风险高、井下工具高温易失效、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大等技术难题。
为此,在系统分析已完钻井实钻数据的基础上,依据深层页岩气区块地质工程特征,系统梳理了影响安全优快钻井的关键技术难点,形成了以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钻井提速技术、防漏治漏与复杂防治技术为主体的深层页岩气安全优快钻井关键技术系列。
研究结果表明:(1)以精细地质建模优选地质工程“双甜点”、实时靶体追踪为主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实现了地质目标的精准优选和精确追踪;(2)以“高效PDC钻头选型+个性化优化+大扭矩螺杆”高效破岩技术、“MSE+CCS”参数实时优化技术、油基钻井液地面降温+高温旋转导向技术为主的钻井提速技术,实现了页岩气钻井提速提效;(3)以井壁稳定性评价、裂缝性漏层识别、井漏与复杂防治为主的复杂防治技术,从源头降低了井下漏失和卡钻风险。
结论认为:(1)形成的深层页岩气安全优快钻井技术,显著提高了机械钻速和铂金靶体钻遇率,在现场规模化推广应用200余口井,单井平均钻井周期降低42.7%,钻井提速效果显著,有力支撑了深层页岩气效益规模开发;(2)深层页岩气钻井将聚焦“地质工程一体化、水平段一趟钻、防漏治漏及智能钻井决策”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总页数】10页(P1-9)【作者】佘朝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2【相关文献】1.地质工程一体化钻井技术研究进展及攻关方向——以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储层为例2.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3.四川盆地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4.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深层页岩气工程关键技术与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深层页岩气藏压裂工艺研究和先导性实验分析刘华杰;张智强;周天春;陈介骄;易祖坤【摘要】前期的气藏评价表明,四川盆地元坝区块自流井组页岩气藏可能具有商业开发潜力.但其埋藏深度多在4000 m以上,远远超过了美国页岩普通层位深度范围(76~2440 m),因此,该区块深层页岩气藏的开发在国内外都属于独创性研究.在综合评价气藏的基础上,借鉴方深1井的页岩气藏改造经验,结合页岩气藏压裂机理,通过对入井管柱、压裂液配方、压裂规模和参数等多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于元坝区块深层页岩气藏的大型压裂工艺,并在YB9井实验获得成功,对同类深层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大型压裂施工具有借鉴意义.%Initial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artesian well groups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of Yuanba region in Sichuan basin have potential to produce commercial amounts of natural gas. Buricd depth of the shale reservoirs is 4000 meters, which far exceeds the buried depth range of common layers of shale reservoirs in America. So stimu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n this kind of reservoirs becomes the original one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gas reservoir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aking 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stimulation of Well FS1, researches of multiple aspects have been conducted which includes running string, formula of fracturing fluid, fracturing size and parameters combined with fracturing mechanism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Through, large-scale fracturing technology appropriate for shale reservoirs initially formed in Yuanba region, and achieved success in experiment of Well YB9. Pilot experiment analysisprovides meaning references for large-scale fracturing technology in similar deep shale gas reservoirs.【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元坝区块;自流井组;深层页岩气藏;大型压裂工艺【作者】刘华杰;张智强;周天春;陈介骄;易祖坤【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四川德阳 618300;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四川德阳 618300;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四川德阳618300;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四川德阳 618300;中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四川德阳 61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2在四川元坝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自流井组多数储层具备明显页岩气藏特征,且含气性较好,常规加砂以及酸化测试的改造效果不明显,必须要经过超大型加砂压裂改造,提高裂缝网络的覆盖面积,才能有望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最大限度降低页岩气藏勘探开发风险。
结合四川盆地浅谈页岩气富集、成藏及前景李咏洲;祝海华;周俊骅;杜磊;李寿军【期刊名称】《天然气技术与经济》【年(卷),期】2018(012)005【摘要】页岩气作为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清洁能源在勘探开发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对页岩气的成藏机理、富集条件、挑战与前景方面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在调研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页岩气的研究现状及页岩气储层的特殊性,探讨了页岩气的成藏机理,从地质条件和外部因素分析页岩气的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了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地质特征以及页岩气富集规律,指出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域和勘探开发方向.最后,总结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总页数】5页(P12-16)【作者】李咏洲;祝海华;周俊骅;杜磊;李寿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四川达州 635000;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00;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四川达州 6350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四川达州 63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富有机质页岩中烃类动态运移对页岩气富集成藏的制约——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为例 [J], 王佳;谭先锋;田景春;罗超;冉天;陈青;李霞;曾春林2.《四川盆地下组合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和机理》《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从优质烃源岩到页岩气产层》简介 [J],3.四川盆地川南地区复合型气田成藏机制及富集规律 [J], 杨茂康;李其荣4.结合四川盆地浅谈页岩气富集、成藏及前景 [J], 李咏洲;祝海华;周俊骅;杜磊;李寿军;;;;;5.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源-盖控藏”富集 [J], 聂海宽;金之钧;边瑞康;杜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 第41卷第5期2021年5月· 42 ·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模式及勘探启示:一个页岩气新区杨平1,2 余谦1,2 牟传龙1,2 汪正江1,2 刘伟1,2赵瞻1,2 刘家洪1,2 熊国庆1,2 邓奇1,2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摘要: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为了进一步开拓页岩气的新战场,寻找新的页岩气储量、产量接替区块,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建立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页岩气评层选区标准。
前期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含气性差异大,系统研究分析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对于寻找页岩气勘探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基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5口井的实钻资料,在对龙马溪组页岩露头和岩心、岩屑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含气量、生烃史和孔隙演化史开展系统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含气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和页岩富集模式,为一个页岩气新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龙一段1亚段页岩平均TOC为3.02 %~4.97 %,R o为2.38 %~3.37%,局部富集区平均总含气量可达4.62 m3/t,属于优质页岩;②生烃史研究表明,页岩具有“慢热低熟”特征,生烃时间晚,热演化速率慢,现今成熟低,晚期扩散时间短,为页岩气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孔隙演化史揭示页岩孔隙演化可以划分为孔隙锐减、孔隙减少、有机孔形成、孔隙保存、有机孔消亡和岩溶作用等6个演化阶段,有机质孔及有机碳含量是页岩含气量最直接的控制因素;④有利陆棚沉积相带利于形成规模储集空间和有效孔隙,不同构造样式和构造部位保存条件的差异性控制了不同孔隙演化阶段,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具有水平分带、差异富集的特点,“慢热低熟”和“构造缓抬”有利于页岩气的长期富集与保存。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11年9月前言世界页岩气资源丰富,据美国Kawata等人估计,全球页岩气资源量达447.9万亿立方米。
近20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页岩气发展非常迅速,产量急剧增长,2010年达到1300亿立方米。
为了推动我国页岩气有序、快速、高效、可控发展,探索解决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实现国内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安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针对四川盆地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进行了积极的勘探开发评价工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果四、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难点及对策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1、四川盆地是我国现实的天然气工业基地之一亿方。
太地区10.8%的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2、天然气工业为川渝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3、加快开发天然气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4、页岩气勘探开发是我国油气工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手需要更高价格、新技术等包括天然气水合物、极差品质资源等常规非常规资源-1油:重质油、油砂、油页岩页岩油等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盆地中心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2非常规油气资源数量很大难于开发常规油气资源数量较少易于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投资增加、价格升高1000md 100md 1md0.1md 0.001md0.00001md储层质量下降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实意义5、页岩气前期工作成果为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建立了信心Ø资料调研、野外踏勘、浅井钻探优选出了有利区块Ø初步建立了页岩储层改造室内实验评价体系Ø钻井实践积累丰富的页岩气钻完井经验Ø通过压裂实践,从施工组织、设备保障、施工控制、事故处理等各方面积累了页岩气大型施工的宝贵经验Ø通过自主攻关,国产复合桥塞已初步成形复合桥塞页岩气水平井复合桥塞分段压裂示意图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1、四川页岩气对外合作进程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2、四川页岩气自主经营进程2009年5月:”中石油页岩气项目方案论证会”召开,设立“四川盆地页岩气评价选区及开发先导试验项目研究”2009年12月:”中国石油页岩气工业化试验方案论证会“召开,讨论并制定了“中石油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工作方案”2009年:11口浅井完钻、评选出3个有利区块、第1口页岩气井开钻2010年1月:召开”中国石油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工作启动会“2010年5月长宁第1口页岩气井开钻;7月威远寒武系页岩压裂获气;9月威远志留系页岩压裂获气;11月长宁志留系页岩压裂获气;2011年:第1口页岩气水平井开钻;完成长宁区块二维地震,正在进行三维地震采集;完成威远三维地震野外采集;完成宁201第2试油层、宁203压裂并获气;完成第1口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如今:威远第2口水平井正钻;长宁第1口水平井正钻;宁206准备压裂改造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果1、通过资料调研、野外踏勘、浅井钻探选出三个有利区块l钻探地质浅井11口Ø总进尺1569.13m,Ø总取心进尺1509.2m,Ø岩心总长心1458.44m,Ø收获率>95%l麒麟页浅1井于井深173米,见气喷显示,喷高3~6米,持续时间10s永川、、威评选出富顺--永川评选出富顺远、长宁三个有利区块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成果2、地震勘探取得初步成果u完成长宁北斜南翼986.42km和长宁北斜东端372km 二维地震的采集处理解释工作;u完成威远和长宁各100km2的三维地震勘探;u完成蜀南地区718条二维地震老资料联片处理解释工作。
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深埋藏强改造独特地质作用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深埋藏强改造独特地质作用》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藏在深埋藏和强改造地质环境下的独特地质作用。
四川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其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该地区的页岩气藏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和改造过程,使得其地质特征、成藏机制和开发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The article "Unique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deep burial and strong transformation of Lower Paleozoic shale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im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unique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Lower Paleozoic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the deep burial and strong transformati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s an important energy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resources in the Sichuan Basin is of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and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the region have undergone complex burial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posing many challenges to their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本文首先概述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和沉积环境等。
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开发技术研究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备受瞩目。
页岩气储层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其取代传统天然气的前景备受期待。
因此,研究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的特征和开发技术,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的特征四川盆地位于华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交界处,是我国主要的页岩气开发区之一。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的特征。
1. 储层类型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属于致密气储层,主要包括下寒武统龙马溪组、二叠系长兴组和上侏罗统龙马溪组等。
其中,下寒武统龙马溪组储集页岩气的条件最为优越,是当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
其储集物质主要为甲烷,含气量高达7%-11%,较高的含气量为其勘探和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物性特征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具有一定的共性物性特征。
首先,储层孔隙度极低,一般小于1%,常规地质勘探手段难以获取详尽的储层信息;其次,储层渗透性非常低,水平井采用滑套完井技术后产量一般只有几十立方米/天;再次,储层含气量高达7%-11%,是其勘探开发的主要依据。
3. 地质构造特征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在地质构造上主要分布于长宁-宜宾、涪陵-永川和达州-广元等地区。
在断块构造和古隆起构造的控制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气藏,其中以长宁-宜宾地区的气藏储量最为丰富。
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研究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区之一,其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技术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研究。
1. 勘探开发技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包括:水平井钻探技术、多级压裂技术、CO2增产技术、间隔反吹技术等。
其中,水平井钻探技术是实现高效开采的关键,利用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储层的可采储量;多级压裂技术和CO2增产技术则是实现储层增产的主要手段;间隔反吹技术则可以帮助实现不同气藏的开发和集成。
2. 井网布置技术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气藏数量多、储层厚度大,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井网布置和开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