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7
大学生业余时间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4•引言•大学生业余时间现状•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的影响因素目录•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的建议与对策•结论01引言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情况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社会对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相关研究仍较为缺乏研究背景了解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的因素探讨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为大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提供建议和指导01020304研究目的02大学生业余时间现状大部分大学生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总结词根据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每天拥有超过4小时的业余时间。
其中,约40%的学生每天有6小时以上的业余时间。
详细描述业余时间长度业余时间活动类型休闲娱乐是主要的活动类型详细描述在业余时间,大部分学生选择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看电影、玩游戏、逛街等。
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进行学习、阅读或参加社团活动。
总结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详细描述调查显示,仅有约20%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或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休闲娱乐,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的业余时间被浪费了。
业余时间利用效率03大学生业余时间使用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兴趣爱好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业余时间的安排有显著影响。
喜欢阅读、运动、音乐、绘画等不同活动的学生,其业余时间的使用会有所不同。
性格特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参加社交活动,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可能更喜欢独处,进行阅读或思考。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休息。
学校的学术氛围、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
学校氛围家庭环境同辈群体家庭的支持和期望,以及家庭成员的业余时间安排,也会对学生的业余时间使用产生影响。
大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总结根据对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查结果,总结可得以下结论:
一、大多数大学生作息时间较为紊乱,晚睡晚起现象比较普遍。
调
查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在平时会熬夜到深夜甚至凌晨,导致第二
天起床时间普遍较晚,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息。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熬夜补觉”现象。
由于晚上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一些大学生会选择在周末或假期通过长时间的睡眠来弥补,但这种方
式并不能真正改善作息规律,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
三、社交活动和娱乐消遣是影响大学生作息时间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平时会因为出去玩耽误作息时间,
或者因为追剧、打游戏等娱乐活动而影响到正常的作息规律。
四、作息时间不规律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作息不规律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影响大脑的思
维和记忆功能,甚至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五、建议大学生调整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作
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安排社交活动和娱乐
消遣,不要让其影响正常作息;培养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重视作息时间的调整,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充实的大学生活。
目录一、调查目的 (2)二、调查对象 (2)三、调查方式 (3)四、问卷分布 (3)五、调查时间 (3)六、数据分析 (4)(一)问卷调查对象分析 (4)(二)学生休息时间分析 (5)(三)课后时间安排分析 (9)七、结论与建议 (15)八、选题原因 (16)九、小组分工 (17)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依据对学生作息安排情况的统计数据,了解本校学生作息状况,从已收集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并希望以此可以帮助大学生认知良好作息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生活学习质量。
本文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问卷分布、调查时间、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报告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字:调查作息大学生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基本的作息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从而说明正确的作息时间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学生应及时调整不良作息时间,更好地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为实现人生的规划作铺垫。
二、调查对象各年级学生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电子问卷是在组内成员的社交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发放调查;纸质问卷是采取在食堂、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所有调查点共发出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7份,回收率达94.8%。
四、问卷分布本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总共237人。
其中男生人数为97,占40.93%;女生人数140,占59.07.大一学生人数47,占19.83%;大二学生人数42,占17.72%;大三学生人数81,占34.18%;大四学生人数67,占28.27。
问卷第3-5题调查大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以及他们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第6、7题调查大学生一天休息时长;第8-11题调查大学生午睡以及熬夜情况;第12-15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第16-18题调查大学生对自己的作息安排的看法与评价。
五、调查时间16周周一上午将准备的调查问卷进行打印,下午开始在教室分发调查问卷,并于当天晚上将电子问卷投放到社交平台。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7篇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报告1一、导言大学是人生最美妙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抱负的场所。
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冲突,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时间。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学习、生活、社会活动间的冲突,帮忙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安排到达最强化。
通过对课余生活状况的描述分析,为广阔师生供应一个客观结果,盼望能对大学生有所启迪。
为了调查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我们对男32名女68名大学生进展了调查,其中大一男生有14名,大一女生30名,大二男生有18名,大二女生有38名。
其中男生的课余生活主要用于体育熬炼、上网、参见社团活动、谈恋爱,并且是大一男生多于大二男生。
而女生的课余生活主要用于上网、兼职、学习、参与社团活动,大一和大二女生活动人数不相上下。
从这些状况来看。
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特点。
“参与各种团体学生会工作活动”、“学习”、“上网”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的主要活动形式。
调查发觉,由于生理上的差异,男生偏爱体育活动熬炼,女生较爱学习。
我们还对大学生对课余时间利用满足程度做了分析,有36.3%的人对自己课余时间的利用感到满足,有43.8%的人较满足,有19.9%的人不满足。
这充分说明大局部大学生对自己课余时间的利用状况满足,有65%的大学生对将来课余时间利用有信念有向往,但还有35%的大学生没有信念和向往。
并且我们还对许多高校也进展了调查。
例如,通过对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状况以及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等课余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时间的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上的主观想法与实际行动之间进展了比照分析。
同时通过上述的课余生活状况和比照分析发觉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所存在一些诸如课余生活安排盲目、对课余生活的熟悉及评价不正确、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等问题,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有关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通用7篇)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
对大学生而言,由于大学的课程没有高中那样多,所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
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一部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的质量却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
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有进一步的了解,获得更多大学生对于课余生活的安排和看法,我们开展了这次对于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
二、调查与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抽样的方法及样本点的确定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样本抽取涵盖天津工业大学各个学院。
三、问卷的设计问卷由7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课余时间的多少,对于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等相关问题。
数据资料整理本次调查共获得36份问卷,调查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逻辑检查,随后对数据加以整理编码,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最后得到有效问卷记录36个,有效率为100%,数据质量较好。
大学生睡眠调查报告(共17篇)第1篇: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四)睡眠情况问题的原因所在1、大学的环境较宽松,学习也没有以前紧张,上网、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等休闲娱乐活动、聚会外出消遣等社交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太多。
2、大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宿舍的环境里掺杂着各种各样的人和物,作息时间的不统一也造成了寝室环境嘈杂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3、自身的问题。
每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对声音特别敏感而有的人也很容易因为情感、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未来的就业压力等大学生之间常见的问题烦恼而影响睡眠质量。
4、大学生自己的自律能力不高,生活作息不规律。
上面提到的大学环境较宽松也容易造成大学生散漫,本来在家可能有较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大学因为缺少父母的监管就有可能会放纵自己,不懂得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
(五)学生对于解决睡眠问题的建议1、建议玩手机、看书、看电影电视剧等使自己有睡意。
2、建议听柔和的轻音乐放松自己的心情以更容易入睡。
3、建议咨询医生以提供专业的意见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1、建议戴耳塞、睡眠眼罩等阻隔嘈杂的声音。
2、建议同学之间相互多交流、协调,达成较适合大部分人的作息时间。
3、建议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有规律的作息。
(六)本组成员对于解决睡眠问题的建议1、保持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高质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条件,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讲究睡眠卫生,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大学生尤为重要。
同宿舍楼层之间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商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作息时间,尽量做到不打扰他人睡眠。
2、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每天应按时就寝,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无论何时入睡都要定时起床,如果躺在床上超过20分钟扔无法入睡的话,可以听一些舒缓柔和的音乐等来帮助入睡,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3、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小学习压力,例如考试前夕按规律的时间复习,不要在考试前一天才临急抱佛脚,影响睡眠。
01当前社会对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的关注度增加02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对其学习和生活有重要影响03不同大学生因为专业、课程安排和个人习惯等差异,作息时间有所不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01了解当前大学生作息时间安排的现状02分析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作息时间的影响03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作息时间建议,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0102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针对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得出结果。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共收集了100份问卷,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
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
调查对象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010203样本概况01早睡早起型约30%的大学生选择在22:00前睡觉,早上6:00后起床。
02夜猫子型约40%的大学生喜欢在深夜时分睡觉,早上8:00后起床。
03中间型约30%的大学生选择在22:00-24:00睡觉,早上7:00-8:00起床。
睡眠时间分布0102约60%的大学生有较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周变化不大。
约40%的大学生存在熬夜、晚起、补觉等情况,作息不太规律。
规律作息型不规律作息型作息规律性约70%的大学生周末选择在22:00后睡觉,早上8:00前起床。
工作日作息时间较为规律约80%的大学生工作日选择在22:00前睡觉,早上7:00后起床。
周末作息时间更自由周末与工作日差异VS01年级差异02专业差异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相对更加规律,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更倾向于熬夜和晚起。
文科和理科专业的学生相对更加规律,艺术和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熬夜和晚起。
不同年级和专业差异010203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有熬夜习惯,其中30%的学生经常熬夜到凌晨。
大学生普遍存在熬夜现象仅有30%的学生能够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而超过50%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导致白天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以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学生的生活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调查结果学习情况•学习时间分配:大多数大学生每天花费4-6小时在学习上,有一小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8小时。
•学习效率: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一般,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自认为学习效率较低。
生活情况•作息时间:大部分大学生晚上11点至12点入睡,早上7点至8点起床。
•饮食习惯: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饮食均衡,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不规律饮食的情况。
娱乐情况•娱乐方式:大部分学生在空闲时间选择看电影、打游戏或运动作为娱乐方式。
•社交情况: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交生活感到满意,有良好的社交圈。
分析•学习压力:多数学生感觉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但并未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生活规律: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规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作息不规律或饮食不健康的情况。
•娱乐情况:学生在娱乐方面较为注重休闲放松,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娱乐活动,需要注意平衡。
结论与建议•针对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建议加强心理调适,寻求专业帮助。
•对生活不规律的学生,建议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饮食。
•对娱乐过度的学生,建议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工作与休闲的平衡。
结语本调查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大学生提供了参考和倡导。
愿大学生们在充实而健康的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arran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 pare time汇报人:JinTai College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调查报告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这些年,有关大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状况报道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因为打机,开网店,谈恋爱等原因而逃课的现象有蔓延情况,课余生活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尤其是在xxx大学这所商业气息较浓的大学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对此作了初步的调查并尝试对此分析。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呢?应采取什么手段解决不良状况呢?由于现实原因限制,我们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大一文科女生,调查样本中,女生比例占77.08%,男生占22.92%;文科生占82.29%,理科生占17.71%;大一新生占76.04%,大二和大三分别占15.63%和8.33%。
1.中学时代的课余时间安排情况分析:有46.88%的人认为他们的中学时代课余时间是充足的,剩余53.12%的人认为不充足。
由此看来,较多部分的人认为中学时代的课余时间是不足的。
虽说是课余时间,但还是有很多人都把它花在学习上,而娱乐和上网平分秋色,有一部分人是把二者当作课余时间的重头戏的。
由于中学时代社团活动远不及大学的丰富,所以社团活动只占课余时间的最少比例。
2.大学时代课余时间安排情况分析:不同于中学时代觉得课余时间不充足的人占多数,相反地,有78.13%的大学生觉得现在课余时间充裕,只剩下21.88%的人认为不充足。
和中学时代比起来,大学生所能支配的课余时间多了,课余时间所能安排的活动也丰富了很多。
大学生课余安排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在大学生活中,课余时间是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段。
而如何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以便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指导。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在校园内随机选择了2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并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和线上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课余时间的平均分配情况; 2. 课余时间是否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 3. 课余时间是否进行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 4. 课余时间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 5. 课余时间是否进行自主学习; 6. 课余时间是否进行社交活动; 7. 课余时间是否进行娱乐活动。
3. 调查结果3.1 课余时间的平均分配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分配上有一定的规划。
其中,约40%的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和学术研究;约30%的学生将时间用于社交活动和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约20%的学生选择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而剩下的10%的学生将时间用于娱乐活动和休息。
3.2 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在调查中,约70%的学生表示课余时间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社团、学生会、志愿者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还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3.3 进行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大约有50%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过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并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3.4 体育锻炼和健身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了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如跑步、健身房、球类运动等。
体育锻炼既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心理素质。
3.5 自主学习大约有60%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包括阅读、学习新技能、自主研究等。
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大学生作息情况调查报告在经过令无数人神经紧绷的高考之后,无数学子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有的同学在大学生活中依然能坚持自己高中的良好生活习惯,但同时也会有些同学慢慢地被放荡不羁的大学生活吞噬变得行动迟缓,战斗力急剧下降,加上很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们缺乏对自我习惯的有效约束,以至于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眼花缭乱的各种外部因素而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作息习惯。
不良的作息习惯对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等危害特别大,不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思想和减速了其步入社会的步伐。
可见,拥有健康的作息时间对大学生来说你多么的重要。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一)首先调查对象向是当前身边大学生。
其次,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大体的情况,兼以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贯穿于平时生活,有意识的进行了解;另外在选择个案,进行访谈调查,深入、全面地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为问卷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整体的评估。
最后,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为得出的结论提供理论性支持。
(二)问卷调查:1.问卷设计:大体分成基本信息了解、对作息观念的认识、对作息安排的考虑、对其他影响因素的看法(包括学生会、社团、上网等)。
2.问卷分发:共制作“大学生作息时间调查问卷”100份,大一、大二、大三各三十份,大四十份,男生30份,女生50份。
回收80份,有效率为80%。
3.问卷统计:分类统计加整体统计的方法,注重多个角度的资料整合。
如同性别、同年级等。
4.问卷分析:从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访谈调查:选择个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了解(一般选择自己的室友,这样交流可以减少难度,增加访谈的可信度)。
参与式观察:注重平时对身边人的了解,收集平时大家交谈过程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再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文献检索与利用: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
5.最后:完成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分析(一)调查情况1.大学生是否有作息时间表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95%的同学没有一个详细的作息时间表,5%的学生有一个详细的作息时间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制定作息时间表的习惯,而一个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合理分配学习与休息时间。
大学生作息现状研究报告大学生作息现状研究报告一、引言作息时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都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规律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作息现状,以便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作息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样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包括以下内容:性别、年级、每天起床和睡觉的时间、午休时间、每天学习时间、每周锻炼时间等。
三、研究结果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50名大学生,其中男性25名,女性25名。
年级分布为大一10人、大二15人、大三15人、大四10人。
2. 起床和睡觉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起床时间主要集中在7:00-8:00之间,睡觉时间主要集中在23:00-24:00之间。
起床和睡觉时间普遍较晚,与大学生常常熬夜的现象有关。
3. 午休时间大部分大学生有午休时间,平均午休时间为1小时左右。
有部分学生会忽略午休时间,可能会对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4. 学习时间大部分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4-6小时之间,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小于3小时。
学习时间过短可能会影响学业成绩。
5. 锻炼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每周锻炼时间在2-4小时之间,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几乎没有锻炼时间。
缺乏锻炼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四、结论1. 大学生起床和睡觉时间晚,普遍存在熬夜现象。
2. 大学生午休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午休习惯。
3. 大学生学习时间普遍较短,学习时间不足可能会影响学业成绩。
4. 大学生锻炼时间普遍较少,缺乏锻炼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五、建议1. 大学生应尽量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早睡早起。
2. 大学生应养成午休习惯,合理利用午休时间休息恢复精力。
3. 大学生应增加学习时间,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4. 大学生应增加锻炼时间,每周至少安排2-4小时进行锻炼。
六、参考文献无。
关于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查报告投资1242关于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在经过令无数人神经紧绷的高考之后,无数学子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有的同学在大学生活中依然能坚持自己高中的良好生活习惯,但同时也会有些同学慢慢地被放纵不羁的大学生活吞噬变得行动缓慢,战斗力急剧下降,加上很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们缺乏对自我习惯的有效约束,以至于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眼花缭乱的各种外部因素而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作息习惯。
不良的作息习惯对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等危害特别大,不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思想和减速了其步入社会的步伐。
可见,拥有健康的作息时间对大学生来说你多么的重要。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日常作息时间的根本情况,并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大学生由作息时间影响的生活学习等。
然后总结去大学生的生活作息习惯和作息时间,从而普及正确的作息时间对大学生们的重要性并及时调整不正确的作息时间。
三、调查过程及调查方式•调查时间:2021年6月7日至6月8日•调查方法:网络问卷法•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地点:广西财经学院〔相思湖校区〕•调查形式:匿名形式•调查人员:邱晓喻•调查问卷回收状况:本次问卷共发放88份,收回88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结果第1题您的性别:[单项选择题]第2题你所在年级[单项选择题]第3题有无详细的作息时间安排[单项选择题]第4题是否希望有一个合理的作息安排,并努力去执行?[单项选择题]第5题对大学生活时间规划是否满意[单项选择题] 第6题工作日一般几点起床[单项选择题]第7题周末一般几点起床[单项选择题] 第8题是否有规律的吃早餐[单项选择题]第9题有木有午休的习惯[单项选择题]第10题你觉得午休有无必要以及午休的效果如何[单项选择题]第11题工作日晚上睡觉时间,以停止一切闭眼睡觉为准[单项选择题]第12题周末晚上睡觉时间[单项选择题]第13题睡前的一小段时间一般在干什么[单项选择题]第14题晚上七点到九点能否坚持自习[单项选择题]精品文档第15题晚上七点后根本在干什么?[多项选择题]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局部的同学都有着熬夜的不良习惯,由于晚睡而睡到中午或者由于晚睡而诞生的午睡习惯就不稀奇了。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目录:一.引言 (1)二.调查目的 (1)三.调查形式及其有效性 (1)四.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五.个人心得………………………………………………..六.小组总结………………………………………………..七.附录……………………………………………………..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在上高中的时侯,考大学时我们学习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但进了大学后,我们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开始发现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充实和美好,于是开始变得萎靡,一蹶不振。
大部分人便不能很好地利用课余时间,虚度了我们的大好年华。
为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撰写了一篇调查报告。
二.调查之目的本次调查,我们本着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状况,并以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倡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以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三.调查形式及其有效性本次调查采用可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各年级的大学生,各年级的同学均占有一定比例,问卷的发放一部分于寝室发放,一部分于课堂上发放,共发出问卷100张,收回问卷100张,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性100%四.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一)、现象与事实: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扩招,大学生的面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名号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八零、九零后。
他们思想多元,思维方式多样,又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一代,眼界开阔,敢于尝试。
然而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质疑之声也是不绝于耳:生活颓废,重视物质忽略精神,散漫,缺少目标等等。
针对这些质疑,我小组对我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我小组的调查课题是: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和利用。
大学生作息调查报告大学生作息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作息时间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对于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大学生作息时间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改善作息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涵盖了不同年级、专业和性别的学生。
问卷包括了关于作息时间的各个方面,如起床时间、就寝时间、午休情况等。
调查结果:1.起床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的起床时间集中在7点至9点之间。
其中,约40%的学生在7点至8点之间起床,约30%的学生在8点至9点之间起床。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20%的学生在9点以后才起床,这可能与晚上熬夜或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关。
2.就寝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的就寝时间集中在23点至1点之间。
其中,约40%的学生在23点至24点之间就寝,约30%的学生在24点至1点之间就寝。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15%的学生在1点以后才就寝,这可能与晚上熬夜或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关。
3.午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午休时间选择休息或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
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午休休息,约25%的学生选择进行轻度运动或放松活动。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或进行其他紧张的活动,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下午精神不集中或出现疲劳感。
讨论与建议:1.作息时间规律性: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作息时间普遍存在不规律的情况。
这可能与大学生们晚上熬夜、使用电子设备过多以及学业压力过大有关。
为了改善作息时间,我们建议大学生们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尽量遵守。
早睡早起,有助于提高精力和学习效果。
2.午休时间的合理利用: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在午休时间选择继续学习或进行其他紧张的活动。
然而,午休时间应该是身心放松的时间,有助于提高下午的学习效果。
目录一、调查目的 (2)二、调查对象 (2)三、调查方式 (3)四、问卷分布 (3)五、调查时间 (3)六、数据分析 (4)(一)问卷调查对象分析 (4)(二)学生休息时间分析 (5)(三)课后时间安排分析 (9)七、结论与建议 (15)八、选题原因 (16)九、小组分工 (17)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依据对学生作息安排情况的统计数据,了解本校学生作息状况,从已收集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并希望以此可以帮助大学生认知良好作息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生活学习质量。
本文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问卷分布、调查时间、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报告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字:调查作息大学生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基本的作息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作息紊乱的原因,从而说明正确的作息时间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并建议大学生应及时调整不良作息时间,更好地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为实现人生的规划作铺垫。
二、调查对象各年级学生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电子问卷是在组内成员的社交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发放调查;纸质问卷是采取在食堂、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所有调查点共发出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7份,回收率达94.8%。
四、问卷分布本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总共237人。
其中男生人数为97,占40.93%;女生人数140,占59.07.大一学生人数47,占19.83%;大二学生人数42,占17.72%;大三学生人数81,占34.18%;大四学生人数67,占28.27。
问卷第3-5题调查大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以及他们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第6、7题调查大学生一天休息时长;第8-11题调查大学生午睡以及熬夜情况;第12-15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第16-18题调查大学生对自己的作息安排的看法与评价。
五、调查时间16周周一上午将准备的调查问卷进行打印,下午开始在教室分发调查问卷,并于当天晚上将电子问卷投放到社交平台。
周二开始分别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分发问卷,下午所有问卷分发结束。
电子问卷投放时间持续一周。
六、数据分析(一)问卷调查对象分析图1本次被调查人数共237人,其中女生占59.07%,男生占40.93%。
且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占比19.83%,大二学生占比17.72%,大三的学生占比34.18%,大四学生占比28.27%。
其中,大一大二占比重相近,大三大四占比重相近。
(二)学生休息时间分析在调查对象中,有56.96%的学生在工作日的就寝时间在11-12点,在10-11点之间和12点之后休息的学生都占20%左右,只有极少数人的就寝时间在十点之前。
相对于工作日,周末学生就寝时间往往较晚,42.62%的学生就寝时间在12点之后,41.77%的学生休息时间在11-12点,11.39%的学生休息时间在10-11点,依然只有极少数人在10点之前就寝。
比较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在周末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相较于平时更晚一些休息,12点之后休息的人数比重上升了22.62%,而11-12点、10-11点之间休息的人数分别下降了15.19%、8.61%左右。
我们还调查了学生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在10-11点之间,27%的学生认为合理就寝时间为11-12点,14.35%的学生认为合理就寝时间为10点之前,4.22%的学生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在12点之后。
其中大多学生认为合理的就寝时间应该在11点之前,少数人觉得11点之后才是合理的就寝时间。
再比较于学生实际的就寝时间,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在自己认为的合理时间就寝。
6733758729293871572616在工作日休息时间方面,调查对象中,36.7%的学生休息时间在6-7小时之间,31.65%的学生休息时间在7-8小时之间,休息时间在六小时以下和8-9小时都占13%左右,休息时间在九小时以上的只占5%左右。
在周末时,29.96%的学生休息时间为8-9小时,近1/4的学生休息时间为7-8小时16%的学生休息时间为9-10小时,6-7小时和10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比都为11%左右,6.75%学生的休息时间为6小时以下。
综上分析,在周末时,总体上看学生会休息相对于工作日更长的时间,休息时间在7-9小时占了54%左右,上升了10%左右;9小时以上占6%左右,上升了11%;明显看出,休息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人数减少。
关于上课打瞌睡的频率的问题,调查对象中,有21.94%的学生上课从不打瞌睡,62.87%的学生上课偶尔打瞌睡,15.19%的学生经常打瞌睡。
结合上面的就寝时间和一天休息时间,可以看出,上课经常打瞌睡的人往往是就寝时间较晚且一天的休息时间较短的人,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时打瞌睡。
从不5%偶尔41%经常54%午睡频率从不22%偶尔63%经常15%打瞌睡频率由图表可知,53.59%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午睡,40.93%的学生只是偶尔午睡,5.49%的学生从不午睡。
午睡频率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状态和精神状态。
一般休息时间较短的学生很少睡午觉,其中大多数是准备考研的学生或者考证的学生,他们一天中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较多,因此休息时间就较少。
(三)课后时间安排分析在是否熬夜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中,49.79%的学生经常熬夜,45.15%的学生偶尔熬夜,只有5.06%的学生选择从不熬夜。
对于熬夜的原因这个问题,调查对象中,75.85%的学生玩手机,47.03%的学生看电影电视,44.92%的学生学习,26.27%的学生打游戏,13.56%的学生则是外出。
在玩手机时间上,调查对象中,33.33的学生玩手机时间在1-3小时以内,31.65%的学生玩手机时间则在3-5小时以内,而28.27%的学生玩手机却在5小时以上,只有6.75%的学生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这个数据还是引人深思的。
可以看出,经常熬夜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熬夜人群里玩手机作为熬夜原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造成这个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无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作息时间颠倒,经常晚睡晚起,玩手机时间更是占满了生活的绝大部分,其中看影视剧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多,熬夜原因中,学习也是一个较大的因素,这其中不乏即将考研的大四学生。
在每天课余学习时间问题上,调查对象中,44.73%的学生学习时间在1-3小时内,24.89%的学生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则在一小时以内,16.88%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3-5小时内,13.50%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5小时以上。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并不超过三小时,少数学习时间超过5小时的更多比例应该是考研的大四学生,可见,大学生活的自由让很多学生的主要精力并没有花在学习上。
在调查大学生每周运动频率这个问题上,调查对象中,44.30%的学生偶尔运动,29.96%的学生选择了很少运动,16.88%的学生则经常运动,而只有8.86%的学生才会每天都运动。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非越来越棒,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有很大的原因,运动就成为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懒惰,时间安排不当等各种原因,经常运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一大二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还可以强制性让学生得到锻炼,然而大三大四体育课的结束,很多大学生运动锻炼的时间几乎为零。
是否有固定的时间表有27%没有73%对于大学生是否对自己的作息安排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调查对象中,73%学生选择自由安排作息时间,27%的学生则有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且据调查统计,大部分为考研学习的人。
654790801194552166为研究大学生作息安排具体原因,本次问卷还调查了大学生课余安排情况和大学生作息的影响因素。
据数据显示,28%的学生会选择上网消遣,25%的学生安排学习,14%的人会花时间聚会,兼职和回家的人各占12%,剩下9%的人选择旅游度过课余时间。
至此,四分之一的人受网上娱乐活动而影响作息;18%的人由于学习压力而影响作息;娱乐和兴趣活动的影响相似,各占14%和12%;兼职、社团活动、恋爱、人际交往四个因素对作息的影响各占8%、7%、7%、10%。
大部分人因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网上娱乐活动的原因作息紊乱;过度的学习压力也造成作息不正;其余各种生活活动方式也会对大学生作息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本问卷的`最后,我们还针对学生对于本人休息安排的改善方面进行了调查。
大多数学生觉得需要制定一个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有计划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同时许多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熬夜的问题,觉得自己应该少玩点手机,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并且多花一些时间在学习方面。
也有人知道自己在时间安排方面有很多的不合理,但是由于习惯的养成,觉得自己很难再去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作息颠倒现象严重,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个敲门砖,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而读大学可以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过渡。
因此,我们需要好好的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而不是整日萎靡不振,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规律的健康的起居生活表,很多大学生熬夜现象特别严重,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下去身体素质将会越来越差。
例如,每日起床时间定在七点到八点,晚上睡觉时间定在十点到十一点,中午养成睡午觉的习惯,这样可以提高下午上课的效率。
另外,三餐也要按时吃,很多学生熬夜,早上一觉睡到中午,也就不会再吃早饭,或者上课时间来不及也会直接忽略早饭,这都是非常不健康的习惯。
或许刚开始很难适应这样的作息时间,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慢慢变好的。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学习方式已由过去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转向以自学为主的方式。
这就决定了你会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自由支配。
可是很少有学生会合理地把这段空闲时间利用起来。
每日花两到三小时的时间消化当天学习的内容,看看课外书,背背单词,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有意义。
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一样都是组成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
建议大家在安排好学习工作之余,打理好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看电影,健身,旅游等等。
最后,想建议大家的是,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已经让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差,坚持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还可以减压,舒缓心情。
运动强度不用太大,操场上跑圈,快走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每周运动次数因人而异,可每日坚持锻炼,也可隔日进行,根据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生活习惯而定。
大学生活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所有的大学生能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打下良好的铺垫八、选题原因对于已经度过四分之三大学生活的我们,越来越发现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各种生活习惯正慢慢与健康脱轨:熬夜打游戏、晚睡晚起、上课迟到早退、白天精神不佳打瞌睡等各种“大学生生活习惯”遍布各大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