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1
Vocationaleducation 职业教育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19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探索文/康晶摘要:本学年依托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平台在《职业发展》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上做了新的探索,利用平台落实信息化手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更全面的设计,实现了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在通识类课程方面的学习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智慧职教;职业发展 ;混合式教学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有力地指导和引领全国高校开足开好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课程教学目前还存在师资队伍单薄、线上教学资源匮乏、线下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够重视等问题,因此只讲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很难使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智慧职教的职教云网络平台上进行了两个学期线上教学的尝试,通过整合和建设课程资源,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课程设计,对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1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1 教学内容固化陈旧缺乏实战性职业发展课程以职业发展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日常的授课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它以人职匹配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职业测评工具多维度探索自己,认清当前就业环境与职业发展形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明确从学校人过渡到职场人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各章节理论性较强,除在课堂上的讲授外,需要学生在课后自行探索的内容较多,学生课后的时间分配与教师的联系缺乏互动平台支撑,最终导致不能利用碎片化学习的机会,在离开课堂后真正有所收获。1.2 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职业发展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人生经历上最好是有企业工作经历、做过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或满足“双师型素质”要求;在课程设计方面做到合理、科学、具有启发性;教学方法选择恰当,以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从各高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来看,科班出身的老师较少,绝大多数是转行而来,或是从事过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出于兴趣爱好兼课讲授。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与稳定性不足成为该课程的发展瓶颈。1.3 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在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学对象分别是高中生源普通高职班和中职转段3+2的学生。高中生源的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较高,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国企的愿望,但不愿意审视自身的素质能力技能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中职生源的学生一部分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能够与老师积极配合但由于自身基础较薄弱,需要获得更多的鼓励与肯定来帮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身;另一部分学习态度及纪律性差,缺乏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总之,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课堂交流,多设计课堂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增加课堂参与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有所收获。1.4 线上课程学习资源匮乏通常传统方式的职业发展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含配套教材、教师授课搜集的教学案例和业务培训获取的可以用作教学的素材以及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制作的PPT和微课视频等资料。随着近年来教学模式的改进与教师能力的不断提升,微课、精品课设计和开发在高职院校比较流行,很多老师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对于每位任课老师来说,花费精力和时间制作的线上资源缺乏一个能同时兼顾开展混合式教学服务的在线的大数据共享平台。2 基于智慧职教——云课堂的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探索2.1 教学资源的灵活调用与整合进行有效的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教师在备课环节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围绕每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采用的资源形式包括:时事政策新闻、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微视频、课程课堂活动小游戏、课程试题库等。给学生提供时下最优选的学习资源,结合在线应用服务与师生多种的互动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效率。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为老师居家授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2.2 教学设计的组织与实施在职业发展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板块,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课前阶段,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布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职业动态链接导入课程话题,或进行问卷调查来掌握授课班级的真实情况,以便于根据学生的偏好来把握课堂内容的实施与授课节奏。课中环节,签到环节的多种方式极大提高了课堂签到效率,教师在上传的授课PPT中链接课堂活动,时间上可精确到秒,体现了该平台为避免分散教师注意力、打断教学思路的设计初衷,非常方便易操作,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可以更加集中于课堂内容不受多软件切换之烦恼。还可以通过知识点测验、头脑风暴、小组PK、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内容的分析、讨论,同时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后阶段,帮助学生巩固提升课堂所学,利用题库作业、附件作业或小组作业的形式检查自身掌握情况。教师在课余也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能批改按时提交到平台的作业,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可给予退回留言要求该生重新提交。另外,课后教师还能查阅学生学习课件的数量与进度、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了解学生在平台提问的困惑等。2.3 结课考试的评分结构传统授课一般多采用平时期末各占50%的比例考核学生,疫情期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则采用平时(线上线下)占70%,期末30%的考核比例。将各模块分值的设置提前告知学生,有利于提高了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意味着期末分数的构成更加公平合理且有针对性。3 结语疫情期间,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即便是一个学期的居家网络教学经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提升,课程从线下搬到线上的过程也让我们逐步看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师资、技术、平台、资源都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思考更多。参考文献:[1] 侯建明,许占显.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04).[2] 鲁玉桃.关于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N].湖南日报,2020(05).[3] 贾雪梅,陶燕,赵辉.基于智慧职教——职教云的洁净煤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05).(作者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