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8.8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说实话毛主席的文章读得不多,这次认真读了《实践论》的内容,读后有较大的收获。《实

践论》是一篇讨论认识与实践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虽然时光流逝,可这个话题却依然是如此新鲜,值得我们讨论。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表现在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以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这些思想和观点,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革命的辩证发展过程,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首先,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论》通过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界定实践的内涵和范畴。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变革现实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东西。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有三项,就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在这三项基本

形式中,生产斗争又是最基本的,“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从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四个

方面揭示了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实践始终处于首要的、决定

的地位。这是因为: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

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三,实践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在我国高速列车发展的过程,列车平均速度由每小时70公里,提速120公里、160公里、200公里至到350公里的速度,就是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以及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真实体现。

其次,关于认识发展的两个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就是我

们常说的“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

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是第二个飞跃。以我国的高铁线路

发展的过程为例,先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理念,从感性认识上先行,结合我国的技术储备,实

现了第一次飞跃。不断建设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从理性的认识到生产的实践是第二

个飞跃,成就了我国高铁的发展。

最后,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

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

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

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

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在阅读这篇文章中,可以明确感受到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文中例证丰富,

言语直白、生动,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毛泽

东用活灵活现的语言向人们诠释了深奥的道理。

毛泽东是20世纪的历史巨人。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

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毛泽东通过总结,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写出了《实践论》这篇划时代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