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道路规划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园林设计说明书一、现状分析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特色五、种植特色六、具体景观分析七、投资造价估算举例说明:目录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项目概况1、区位2、基地现状3、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构架1、指导思想2、设计原则3、设计理念四、设计布局五、种植设计1、设计原则2、具体设计3、树种选择六、照明设计七、景观小品设计八、无障碍设计九、设施布置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一、存在问题二、沿街建筑分类三、整治对策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2、在建建筑的整治3、未建空地的整治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第三部分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第四部分附图1、总平面彩图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2、总平面图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3、分析图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4、道路断面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5、沿街立面1:2006-9 节点详图1:50010-13 绿化详图1:50014 隔离带设计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工程概况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 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23智城建设NO.16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设计分析吕思佳(石家庄市龙泉湖园林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 要:园林绿地道路是整个园林绿地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环节和内容,承担着连接景区、引导人流、疏通交通的作用,园林绿地道路规划设计的效果对于园林绿地各个功能空间的合理划分、交通畅通性、整体景观和布局等有着重要影响。
园林绿地工程建设需要做好道路科学规划设计,提升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和功能作用,确保功能作用更有效地发挥。
文章主要分析园林道路的功能和作用及设计规划原则,探究规划设计的重点和策略。
关键词:园林绿地;道路;规划设计园林绿地道路在园林绿地工程项目建设中起到很好地连接景区、引导人流、疏通交通、划分布局的作用,是园林绿地工程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园林绿地工程建设需要科学规划设计道路,分析不同类型道路的功能特点、景区的特点、规划设计的目的和要求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更具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促使园林绿地道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提升整个园林绿地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整体效果。
1 园林绿地道路的功能作用1.1 划分园景园林绿地道路连接着整个园林景观,道路规划设计将整个园林景观分割,在划分园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做好园林绿地道路规划设计工作,要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确保景观划分的效果更好。
在综合分析景区特点、建筑物特点、景区整体规划设计和整体景观效果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划分,能使整个景区更具有层次感、灵活性、节奏感,有助于增强景区的空间展现效果,提升整个园林空间的表现力。
例如,中国古典园林道路规划过程中,在综合把握和分析古典园林的意境、建筑物特点、景观效果的基础上,道路整体呈现“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古典园林的整体艺术感,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1.2 组织交通园林绿地道路承担着引导人流、组织交通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确保道路规划更加有序、完善,满足游客游览需求。
园林道路规划设计问题和建议现代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点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种植树木花草、摆放雕塑等层面上,而是需要通过科学的种植密度以及科学地空间划分才能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功能性也会大大增强。
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风景规划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和谐,还会带动经济的增长,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主要以本土植物为重点,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物种,综合考虑园林的基本情况,而园林道路是园林风景规划设计中的重点。
园林道路不同于一般的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要求,一方面它也起着疏导人流的作用,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
1园林道路的功能园林道路是园林风景的一部分,在组织划分空间、引导游客游览、支持交通联系并提供活动休息场所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
它就如同一个完整脉络,可以将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园林道路除了具有交通功能外还兼具其他多种新功能和性质。
1.1划分园林空间,合理布局“曲径通幽”、“路径盘蹊”等词语都道出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園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的特质。
现在园林道路设计中需要融入一种深渊含蓄、隽永空远的意境,旨在增加园林精致的空间层次感,使整个园林风景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不断展现在游人面前。
园林规划直接影响到全园的整体布局。
将那些看似零散的景区、景点通过园林道路这一枢纽有层次地联系起来,向游人充分展现园林艺术之美。
1.2引导游览传统园林不论规模大小都会划分出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对不同的景点进行针对性的布置,然后用园林道路将其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座布局严谨而又景致鲜明并附有韵律和节奏的园林空间。
所以说,园林的曲折并不是胡乱曲折的,都是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
再通过花、树、山石等的辅助来诱导、暗示游客按照科学路线游园,帮助游客们更好地欣赏园林景致。
1.3丰富园林景观园林道路是园林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路线,优美的意境,精美的图案等都会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摘要:风景园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而风景园林建设最关键在于道路的规划。
园林道路的作用主要是方便人们观赏园林景观,在游客拥堵的情况下,对游客进行疏导。
另外,园林道路还要满足对园林景观的绿化、修剪、养护、管理等作用。
本文通过探讨各类园林道路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的探讨,以期起到指导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合理的规划园林道路的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道路;设计1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重要性分析(1)园林道路的交通作用。
园林道路的主要作用是供人行走,所以园林道路的根本作用是交通作用,其交通作用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游人的通行,集散,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对游客的疏导;②利于管理人员对园林的管理,植物的修剪等;③方便商家对货物的运输,以及某些休息区域的修建(如餐厅,咖啡厅等等);④引导游览: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路标等,可对游客对风景园林的游览起到指引的作用。
(2)引导游客观赏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主要的布局是要做到形神不散,在细节设计上先要严谨,在整个园林空间设计上要做到层次分明。
园林道路上要通过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通向小型景观处,主要是将所有的道路进行分支或者延伸,主道路与次道路配合的过程中,游客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观,也能形成不同的道路网络链接,在不同的角度和观察点上看待不同的景致会有着不同的感悟。
特别是对于部分设计精巧的景观,更能通过道路体会其精妙之处。
如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的设计方式,道路的设计能提升其设计图的效果,也能让设计人员结合设计构思,形成新的媒介,观赏者能看到期间的每一处独有的景致,通过道路的指引能将游客送达到最佳的观赏位置上,使游客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2 风景园林中园林道路的类型分析2.1 主干道园林中的主干道的主要作用是供游客通行以及供游客休息,基本上是风景园林中容纳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将能通行较大的人流量甚至车辆的通行。
据以上主干道的功能,要求在设计中将主干道的宽度设定在5-8米的宽度。
浅析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李新来源:《大众科学(周刊)》2020年第31期摘要:园林已经是我们常见的风景,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并且在这些因素考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园林设计的综合性以及园林的功能性。
其中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是对道路规划的设计环节,但是目前园林道路规划设计还存在较多的困难。
需要结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的具体情况,并且参考一些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的文献资料,吸取一些道路规划设计的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园林道路;规划设计;问题;建议1.前言:园林道路的布局必须要考虑到园林道路布局的美观性,又需要考虑到园林道路设计的实用性。
当前的许多园林道路的实用性已经远远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情况,道路设计的蜿蜒崎岖并且十分狭窄,周围的草坪面积却很大。
由于道路过于狭窄,很多人都会走在旁边的草坪上,这样一来,反而破坏了园林道路的美观性。
在园林道路设计工作之前也缺乏充分准备,在整体的设计过程中缺乏总结工作经验,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2.目前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困难目前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还存在较多困难,需要结合园林道路规划设计的具体情况,做出以下分析:2.1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不科学园林道路规划的设计对实际情况考虑不充分,会影响到后期施工的变动。
其次,缺乏专项管理小组模式,对于设计中各环节的分工负责不明确,在施工图审查、材料询价与报价等工作还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第三,前期的施工准备工作也不到位。
技术、现场、材料准备,园林种植的准备在设计中的考虑也较少涉及,但是这些都与后期的施工工作密切相关。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技术层面和现场准备的安排,审查施工图纸,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部署,查阅相关施工规范等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缺乏考虑,现场勘测部署也不到位。
2.2道路规划整体与局部不协调在园林道路的设计过程中,没有促进园林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局部设计相协调。
在整体布局方面,风景园林的道路规划设计不重视协调园林和周围的景观的适应性,道路设计不科学。
园林规划1902015年43期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曲佳音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风景园林中园林道路的规划需要从各个角度综合考虑。
园林道路的设计不仅是满足人们对于园林道路本身的需要,同时还要从园林道路与风景园林整体的协调性、园林道路本身色彩和线性构思出发,营造出优美迷人的园林道路景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3-0190-02导言园林道路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应不断学习和总结,深入分析各种风格园林的特点,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才能突出园林道路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得益彰。
因此在园林道路选材和设计过程中,需要从美观、环保、安全、经济等角度,选择合适的铺设材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园林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促进我国园林事业飞速发展。
1城市园林道路的功能园林道路直接引导了人们观光和欣赏园林内景物的行走路线,将这些园林景观同园林道路连为一体,因此,园林道路构成了城市园林建筑的整体脉络。
同时,园林道路曲折蜿蜒错落在园林中间,构成了园林的另一道美景,增加了城市园林的层次感,使身处在园林中的人们心情愉悦,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又让人们呼吸到了新鲜明净的空气。
城市园林道路的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风格特性,过于单调会失去园林道路的作用。
园林道路在整个城市园林中起到了衬托园林整体美感、整体形象的作用,不能设计为直线型,正如古人所言:以曲为妙,曲折蜿蜒的园林道路正好符合我国园林的传统设计风格。
“曲径通幽”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城市园林道路的设计思想,曲曲折折富有宁静空远的意境,不仅增加了城市园林整体的层次感,还疏导了游客,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
2园林道路类型2.1异形路园林道路中异形路有着以下几种种类:休息岛、踏级、步石、登道等等。
这种类型的园林道路要求符合周围园林景观的需求,要与周围的环境达到融合。
论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摘要:园林道路是构成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园林的重要作用,在导引人们观赏景观上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建筑、植被、地势地貌、山水等等景观元素一起构成了不一样的园林景观,直接关系到园林的功能规划、空间规划、人流交通流量等等,意义重大。
就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给出建议并且论证了园林道路中出现的问题与现状。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合理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22002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概述1.1主体道路类型主体道路穿插在整个园林内的所有基础设施和每一处的景点,由它构成了整个园林的主体框架,所以,一般的主体园路的布置会比较宽阔。
依据各异的园林特点,主园路的规格范围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从规格上完全可以符合消防车辆经过的要求。
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
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1.2次体道路类型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
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
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
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
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
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1.3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意义在园林绿地中,园路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园林工程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如人体脉络一般贯穿其中。
摘要:园路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园路的规划除了影响园林绿地能够合理划分各个空间外,还会影响人流交通的畅通以及景观组织的合理性,因此,在整个绿地的规划中,园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地中道路的作用、类型、功能以及规划进行了探讨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在园林规划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园林绿地道路规划1园路的类型路堑型、路堤型以及包括步石、蹬道、攀梯在内的特殊型是园路中常见的基本类型。
按照园路的性质功能可以将园路分为:①主要园路:既是大量游人需要行走的路线,又能起到联系全园的作用,必要时还要通行少量的管理用车。
因此,路宽不宜过窄,一般为4-6m,并且道路两旁应当充分绿化。
②次要园路:作为园路的辅助道路,主要是起到沟通各个景点和建筑的作用,宽度一般为2-4m。
③游憩小路:主要供游人散步游憩之用。
小路可将游人带向园地的各个角落,如山间、水畔、疏林、草坪之间、建筑小院等处,宜曲折自然地布置。
此类小路一般考虑一到两人通行宽度,故路幅通常小于2m。
2园路的特点2.1组织交通。
园路最为直观的作用是集散人流和车流。
园林是游客较为集中的公共游憩活动场所,游人入园后需要前往各个不同的景点或活动场所,一个景点参观完后或许还要前往另一个景点,这都需要用道路予以集散分流。
在大型公园绿地中,园林的日常养护、管理需要用一定的车辆及园林机械,因此园林的主要道路须对运输及园林机械通行能力有所考虑。
中、小型园林的园务工作量相对较小,则可将这些需求与集散游人的功能综合考虑。
2.2组织空间。
在园林中,园路不但能够将全园分割成不同的景区,同时,通过园路还能将各个分散的景区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园路的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
看似零碎的各个景区和经典,可以通过园路的纽带作用将各个部分有效地联结起来,使得游客充分地感受到园林的艺术之美。
2.3引导游览。
对于游客来说,园路除了组织交通、疏导游人的作用外,还有引导游览的功能。
河南道路园林设计方案规范道路园林的设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美化环境、提高人们出行的舒适度、促进经济发展等。
在河南省,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规范和标准,如《河南省道路绿化地块设计规范》、《河南省城市道路绿化标准》等,对于道路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规范。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河南道路园林设计方案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绿地规划布局道路绿化地块的规划布局是道路绿化的基础,它要根据道路类型、长度、宽度、车流量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合理的绿地规划方案。
通常情况下,绿地的面积应按道路长度的5%~7%计算,且绿地面积应均匀分布在路段两侧。
二、绿化植物选取绿化植物的选取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它不仅要求树种的生命力强、适应性广、形态美观,还要考虑其生长速度、根系分布、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
在河南,在道路绿化中常用的树种有白蜡、乌桕、榆树、樟子松等,它们都具有适应河南地区气候的特点。
另外,由于树种的选择和搭配直接影响绿地的视觉效果,因此在绿化植物选取时需要注意各种植物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三、景观照明设计景观照明设计是道路园林设计的补充和提升,它可以突出绿化效果、增强夜间景观的艺术感染力、增加出行的安全性等。
在河南省,景观照明设计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在路段的垂直面、水平面和大型绿化景点进行不同形式的照明布局,以增加视觉层次和美感。
四、绿地建设施工绿地建设施工是道路园林设计的最终实现,它要求建设施工规范、质量稳定、监督有力。
在河南省,建设单位在进行绿地建设前需提交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由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避免绿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破坏植被、损坏路面等现象。
总之,河南道路园林设计方案规范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和指导,旨在保障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舒适。
同时,规范的实施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要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部门等多方面协同合作,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园林风景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分析2019-04-16【摘要】园林道路设计是园林风景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道路有着重要的作⽤,例如指⽰作⽤等。
科学合理的园林道路设计能帮助⼈们出⾏更加的⽅便,并且能保证道路的畅通性,还可以增加园林风景的审美。
园林道路充当着园林景区的⼀个纽带。
本⽂主要从园林风景规划中园林道路设计为主要内容,对道路建设的类型、原则、功能和作⽤等⽅⾯做出了简要的阐述,并且总结了在园林道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园林风景规划;园林道路设计;功能;类型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发展也及其迅速,特别是园林风景区的发展。
园林风景区是⼈们⽇常⽣活休闲和运动的主要场所,⼀、园林道路类型1.变态路园林根据周围建筑的需要设计成变态路,分别有磴道、休息岛、步⽯、踏级等种类,这样的设计能使园林道路与周围的环境巧妙的融合起来。
2.游憩⼩路游憩⼩路主要的功能是供游客娱乐和休息⽽设计的⼩路,并且能帮助游客通往园林更幽静的地⽅。
这种⼩路较窄,通常设置在疏林⼭上、⽔边等地⽅。
3.主要园林道路设计主要园林道路是指游客经常⾏⾛的道路,并且是允许⼩型车辆通⾏的道路,因此园林的主⼲道⼀般建设的宽度为4-6m左右,采⽤这个宽度建设的道路不容易造成⼈流拥堵等现场发⽣,并且在道路的两旁通常有绿化带。
4.次要园林道路设计次要园林道路主要是为了补充主要道路⽽修建的,是对主要道路的⼀种补充,它能将景区和周围的建筑连接起来,通常宽度较主⼲道要稍微⼩⼀点。
⼆、园林道路设计原则1.道路设计的灵活性园林道路设计必须遵循布局的灵活性。
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园林景观的⾛向为主要设计⽅向,⼤多是的园林道路呈现的是环形或中⼼放射性,这样的设计能较好的避免主次道路的断连,还能利⽤园林道路联通园林风景区和周围的建筑物,⽅便游客观赏园林。
2.道路设计的实⽤性园林道路铺设的主要作⽤是为了⽅便游客能较好的欣赏到园林的风景,因此园林道路设计必须以⼈为本,具有实⽤性。
园林道路规划设计分析
【关键词】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地各功能的空间划分的合理控制措施,而且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等。
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1.1主要园路
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1.2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1.3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变形路
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形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2.园路功能与特点
2.1功能分区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
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是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
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
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
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
2.2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
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
“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
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则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3.2园路的布局
(1)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
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
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2)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
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设有过路亭。
在许多园林中,设置坐登、椅子在园路外延边界,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
这样宽狭变化,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则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尽量采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
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过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圆形的转角。
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路口要设计有景点和特点。
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台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则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4)园路其他要素。
①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
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
多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起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
常见的园路与建筑采用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路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向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
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段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圆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②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面为中心,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
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
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
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