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介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颖心
- 格式:pdf
- 大小:22.70 MB
- 文档页数:62
探索面向碳中和的绿色建筑“中国方案”——访清华大学建
筑学院教授朱颖心
王秋蓉
【期刊名称】《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年(卷),期】2022()3
【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这是向世界输出绿色建筑“中国方案”的重要契机。
北京冬奥会兑现“绿色办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
其中,场馆的绿色建筑设计也是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王秋蓉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身处其中心处其外——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悦
2.中国绿色建筑:不适合LEED认证--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颖心
3.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能源领域的"嫦娥工程"——访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滕飞
4.清华大学朱颖心:以全新视角评估建筑是否“绿色”
5.全面碳中和的北京冬奥会贡献中国与世界——
访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教授,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碳管理工作组组长周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在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国际合作案例。
一、德国与中国的被动房合作项目德国在被动房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此背景下,两国开展了一系列被动房合作项目。
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某住宅小区,就是中德被动房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这个项目采用了德国先进的被动房设计理念和技术,通过高效的保温隔热系统、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以及高效的新风热回收系统,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合作过程中,德国的技术专家与中国的建筑团队紧密合作。
德国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中国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掌握被动房的建设技术和工艺。
中国团队则充分发挥其在本地市场的经验和资源优势,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通过这个合作项目,不仅为中国引入了先进的被动房技术,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提升。
而且,这种合作模式为未来更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新加坡与日本的绿色城市综合体合作新加坡和日本在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两国合作打造的绿色城市综合体项目,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这个项目中,充分借鉴了新加坡在城市绿化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日本在建筑节能和智能化系统方面的先进技术。
综合体内部的建筑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能源供应。
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化景观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建筑的外立面也采用了绿色植被覆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隔热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此外,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便利,项目还配备了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
这个合作项目展示了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与绿色建材评价(节选)
朱颖心
【期刊名称】《中国建材》
【年(卷),期】2005()7
【总页数】2页(P95-96)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评估;绿色奥运;2002年11月;2004年2月;评价;报告;自然资源保护;评估体系;奥运建筑;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可持续建筑;美国能源部;资金支持;清华大学;课题研究;委员会;项目
【作者】朱颖心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TU245.4
【相关文献】
1.天津市建材和建筑设备行业的绿色革命——天津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配套评价技术导则发布实施 [J], 赵海波
2.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围护结构节能评估研究及指标确定 [J], 张野;江亿;谢晓娜;林海燕
3.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J],
4.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节选) [J],
5.绿色建材《新风热回收及净化系统评价技术导则》及《建筑门窗评价技术导则》工作研讨会召开 [J], 孙峙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4|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032019年1月21日,北京冬日的午后,记者如约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颖心。
她热情地招呼记者进了办公室,办公室不大,明媚的阳光透过一大扇约占墙壁一半的玻璃窗照进房间,由于阳光过于强烈,朱颖心调节百叶窗,让光线恰到好处。
“今天晴天,这个房间都不需要开暖气。
” 朱颖心告诉记者。
由于长期从事绿色建筑研究,她对房间的布置也独具风格,借助温暖的阳光和绿色的植物就营造了明亮舒适的办公环境。
即使是北京的冬天,她尽量依赖阳光采暖,必要时才开暖气,既节能又环保。
当下,绿色、低碳、环保等热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绿色建筑也随之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新风尚。
何为绿色建筑?用什么标准去评价?美国LEED 标准真的适合中国吗?绿色建筑标识评上很难吗?刚一落座,记者便跟随着朱颖心进入了一个全新世界,从眼前清华大学的办公室到遥远的陕北传统民居窑洞、深圳的建科院办公大楼、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绿色建筑跨越时空、地域,满足了公众对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建筑学者的孜孜追求。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联合国环境署数据分析指出,建筑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4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
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可以说,建筑业是全社会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点领域。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还是一个冷门行业。
机缘巧合之下,朱颖心成为了中国首批绿色建筑标准研究者之一,见证了近年来中国建筑的发展变化。
“我国建筑业规模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增长,建筑能耗也随之大幅攀升。
” 朱颖心的研判建立在扎实的数据之中国绿色建筑:不适合LEED认证CHINESE GREEN BUILDINGS ARE NOT SUITABLE FOR LEED CERTIFICATION有些LEED 认证级别较高的建筑,如果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评价,并不符合中国对绿色建筑的共识。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和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外一些优秀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是一座令人瞩目的绿色办公建筑。
这座建筑的一大特色是其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
通过屋顶上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布利特中心能够满足自身大部分的电力需求。
此外,它还采用了高效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用于灌溉和卫生间用水,大大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使用了可回收和环保型材料,降低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在德国,有一个名为“汉堡之家”的绿色建筑。
它充分利用了被动式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保温隔热和自然通风设计,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冬季,房屋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室内设备产生的热量来保持温暖;夏季时,通过良好的隔热和通风,无需过多的空调制冷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而且,“汉堡之家”还配备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能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新加坡的翠城新景是一个大型的住宅绿色建筑项目。
这个项目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大量的绿色植物融入到建筑中,形成了垂直花园和空中露台。
这些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起到调节微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同时,翠城新景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和水资源回收系统,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和水资源的浪费。
回到国内,上海的中心大厦也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设计,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还起到了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降低了空调和采暖的能耗。
此外,中心大厦还设置了雨水回收和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绿化灌溉和卫生间冲洗。
大厦内部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自然采光情况自动调节亮度,节约了大量的电力。
北京的中国尊同样展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它采用了高效的空调系统和节能电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政府工作报告“点名”发展绿色建筑--(远大可建)2012-6-13徐奎松发自北京与绿色建筑、能源建筑行业刚起步的节奏相比,远大公司是一家高质、快速发展起来的绿色节能型企业。
3月6日,迎着从“两会”洋溢出来的关注民生和幸福社会的浓烈气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东先生,请他谈谈远大的绿色建筑生意经。
据张晓东介绍,远大公司的业务分四大板块,中央空调设备、空品科技、能源利用和可建科技,所有业务都围绕节能环保主题展开。
远大是以独创技术为主要理念的节能型服务公司,关注的是社会、环境、地球和人们生活的优化,为此目标,甚至可以牺牲商业利益。
远大的可建科技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从进入市场的那一天起,远大就以非凡的业绩赢得多个部门的叫好。
2009年,公司全面参与世博会“合同能源管理、冷热电联供及非电空调区域能源”整体解决方案,3000多平方米的世博远大馆1天建完。
远大的绿色建筑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5大功能:抗震幅度达9度、节省材料超6倍、节省能源超6倍、净化环境污染超6倍、建筑垃圾仅有1%。
传统住房和商业办公建筑主要由水泥和砖头组成,远大的绿色建筑主要是钢结构,寿命为200年,是传统水泥砖头建筑寿命的3倍。
每平方米的用钢量是45公斤,而一般的钢结构是91公斤左右,这意味着,远大节省了一半材料。
远大的绿色建筑除了钢结构之外,还包括几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墙体和屋顶加厚150毫米保温材料,窗户是三层玻璃加外遮阳、内隔热,热回收空气循环器。
张晓东说,企业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远大价值观是七“不”一“没有”:不污染环境、不剽窃技术、不蒙骗客户、不恶性竞争、不搞三角债、不偷税、不行贿,没有昧良心行为。
所以,远大是以价值观和独创技术作为市场竞争力。
远大一直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与国家和全球所倡导的降低能耗、降低污染一脉相承,于老百姓来说更贴近、更实惠。
建筑机电系统调适的必要性建筑机电系统调适的必要性摘要:目前,建筑机电系统调适已经引起建筑业主及行业专家们的重视,近年来在G20峰会场馆、厦门金砖峰会场馆等重点、高端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阐述了调适应用现状,结合工程案例和时间,对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常见问题进行提炼、归纳,进而建筑机电系统调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调适;业主项目需求;全过程The Necessityof Commissioning of Building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Niu Li-minWei Zheng Song Ye-hui Zhang Shi-dong Yang Chun(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Beijing,10013)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mmissioning of of Buildings Mechanical andElectrical System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building owners and industryexpert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well applied in key and high-end projectssuch as G20 summit venue, Xiamen BRICS summit venue, etc. This paper elaborate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justment and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cases and time, to extract and summarize common problems in various links in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n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adjustment of architectural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Keywords:commissioning;Owner project requirements;The whole process1前言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用能系统的功能更加丰富,其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强,这使得机电系统内各专业之间的耦合性越来越紧密,尤其是楼宇自控系统和其他各专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生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林波荣;朱颖心;江亿
【期刊名称】《风景园林》
【年(卷),期】2004(000)053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包括如何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协助设计室外热环境、风环境如何通过模拟分析完善建筑采光,如何优化室外绿化等。
最后指出,只有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就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逐一解决,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林波荣;朱颖心;江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建筑研究小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建筑研究小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相关文献】
1.浅谈亲和性空间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J], 臧建信
2.浅析室外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J], 王彦杰
3.低碳概念在室外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J], 张超平
4.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在酒店室外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J], 杨斌
5.环境与室外雕塑——兼论室外雕塑环境设计 [J], 李大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绿色建筑面面观
朱颖心
【期刊名称】《科技潮》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绿色建筑是解决城市建设中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绿色建筑的含义是指尽可能少消耗资源和能源、与环境生态友好、能够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环境的建筑。
自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建筑节能就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保护地球环境、保证地球上的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比节能建筑含义更广泛的绿色建筑或称生态建筑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目前国际上已建成的绿色建筑有很多,笔者只是选取了少数几个有典型特色的项目给予简要介绍。
这几个项目根据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建筑功能,因地制宜采用了不同的绿色建筑技术手段,其成功的经验希望能对我们有关建筑从业人员有所启示。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朱颖心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国外政策性住房面面观(1) [J],
2.国外乡村生态管理面面观 [J], 闻越
3.中国外贸发展面面观 [J], 刘建颖
4.国外个税面面观 [J], 荀柏霖;
5.国外饮茶面面观 [J], 白素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