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0张学生作业
- 格式:pdf
- 大小:4.77 MB
- 文档页数:44
清华建筑培养方案清华建筑学院建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学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培养专业化、国际化的建筑人才。
建筑学院的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清华建筑学院建筑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课程设置。
在建筑史、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学生将接受系统、深入的学习,培养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学院还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并提供实践经验分享的机会。
通过实践中的项目设计和落地,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清华建筑学院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院鼓励学生在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建筑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学生会、学术讲座、国内外交流等活动,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平台和学术交流机会。
此外,学院还设立了研究生导师制度,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清华建筑学院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将通识教育列为重要的一环,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总之,清华建筑学院的建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建筑人才。
通过全面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发展空间。
学院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以使学生能够应对建筑行业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1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介绍对于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建筑历史这门专业科目复习参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然而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
复习的时候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本都能记下来,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赢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一、专业信息介绍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学校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
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15年建筑学院校外推荐免试读研拟录取名单公示
一、拟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直博学生名单
汪越(城乡规划学)陈明玉(城乡规划学)
邓夕也(城乡规划学)张引(风景园林学)
程作(土木工程)张旭(土木工程)
王笑吟(土木工程)张国辉(土木工程)
邓梦思(土木工程)吕孟强(土木工程)
张楠(土木工程)
二、拟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直硕学生名单
学术型硕士:
王祎(城乡规划学)马尧天(城乡规划学)
王玉鑫(风景园林学)南硕(土木工程)
王建(土木工程)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徐晓萌(建筑学硕士)李博君(建筑学硕士)
郑远伟(建筑学硕士)温子申(建筑学硕士)
于博(建筑学硕士)刘可(建筑学硕士)
郭婧舒(建筑学硕士)范若冰(建筑学硕士)
刘琳(建筑学硕士)翟炜(城市规划)
侯姝彧(风景园林硕士)高露凡(风景园林硕士)
韩琳(城乡规划)
公示期:10天,即日起生效。
凡对名单有异议者,请书面具名向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建筑馆南103)反映。
联系电话:62782359,联系人:李老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4年09月28日。
清华大学一年级秋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必修集中军训 2 3 考查排在上课前3周必修体育(1) 1 1+1* 考查 *为课外环节必修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必修英语(1) 4 4 考试参加学校分级考试必修高等数学(1) 5 5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必修素描(1) 4 4 考查必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2 2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1.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1.2) 6 6+2*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1.3) 6 6+2* 考查必修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2 2 考试必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 1 1 考查29 26 未含集中军训学时春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1* 考试 *为课外环节必修体育(2) 1 1+1* 考查 *为课外环节必修英语(2) 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必修高等数学(2) 5 5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必修素描(2) 4 4 考查必修建筑技术概论 1 1 考试必修建筑设计(2.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2.2) 6 6+2*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2.3) 6 6+2* 考查选修 2 2 选修课26 25夏季学期主要先修课必修渲染实习 1+1* 2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素描实习 1 12 3第一学年学分总计:29+26+2=57二年级秋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2+1* 考试 *为课外环节必修体育(3) 1 1+1* 考查 *为课外环节必修英语(3) 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必修水彩(1) 4 4 考查必修建筑构造(1) 2 2 考试必修中国古代建筑史 3 3 考试必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1) 1 1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3.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3.2) 6 6+2*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3.3) 6 6+2* 考查选修 3 3 选修课27 26春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邓小平理论概论 3 2+1* 考试 *为课外环节必修体育(4) 1 1+1* 考查 *为课外环节必修水彩(2) 4 4 考查必修建筑力学 4 4 考试必修外国建筑史 3 3 考试必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2) 1 1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4.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 *属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4.2) 6 6+2*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4.3) 6 6+2* 考查选修 3 3 选修课25 24夏季学期主要先修课必修水彩实习 2 2周教师辅导2周,自己画1周,交暑假作业必修测量实习 1 1周新开课3 3第二学年学分总计:27+23+5=55三年级秋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限选体育专项(1) 1必修 CAAD方法 2 2+1* 考试 *属课外环节必修建筑结构 3 3 考试(土木系开课)必修建筑师工程经济分析 2 2 考查必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3 3 考试必修住宅设计(1.1) 3 3+1* 考查必修其一,前8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住宅设计(1.2) 3 3+1* 考查必修住宅设计(1.3) 3 3+1* 考查必修居住区规划设计(2.1) 3 3+1* 考查必修其一,后8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居住区规划设计(2.2) 3 3+1* 考查必修居住区规划设计(2.3) 3 3+1* 考查必修构造设计 1 1+1* 考查 *为课外环节必修结构选型 1 1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必修建筑热环境 2 2 考试必修军事理论 2 2 考查选修 3 3 选修课26 25春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考试必修建筑声环境 1 1 考试必修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2 2 考试必修总体设计(Site Planning) 1 1+1* 考查新开课,*为课外环节必修当代建筑设计理论 1 1 考查必修建筑光环境 1 1 考查必修景观设计 1 1+1* 考查新开课,*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5.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5.2) 6 6+2*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5.3) 6 6+2* 考查选修 4 4 选修课20 19夏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古建测绘实习 1+1* 2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计算机实习 1+1* 2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调研 1 交调研报告必修专业外语考试 1 通过考试4第三学年学分总计:26+20+4=50四年级秋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限选体育专项(2) 1 属课外环节必修法律基础 2 1+1*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师业务基础知识 2 2 考试前15周必修建筑设备 2 2 考试暖通教研组开课必修城市设计(3.1) 3 3+1* 考查必修其一,前8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城市设计(3.2) 3 3+1* 考查必修城市设计(3.3) 3 3+1*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6.1) 3 3+1* 考查必修其一,后8周 *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6.2) 3 3+1* 考查必修建筑设计(6.3) 3 3+1* 考查选修 5 5 选修课选修 5* 5 *选研究生非学位课23 21春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毕业设计 20 考试20第四学年学分总计:23+20=43五年级秋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建筑师业务实践 1616春季学期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必修建筑师业务实践 1616第五学年学分总计:16+16=32清华建筑系所用书目一,建筑系的所有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初步,素描,色彩,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构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CAD,3dmax,专业外语,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设备,园林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节能,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10周年系庆系列活动圆满落幕2013年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建系十周年、新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教育之发端“造园组”第一届学生毕业60周年以及“造园组”创始人之一汪菊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一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于2013年10月7日至13日举办了“景观学系10周年系庆系列活动”。
活动由纪念丛书出版发行、景观学系官方网站等宣传媒介上线、“借古开今----清华风景园林教育发展座谈会”、“明日的风景园林学”国际学术会议、“风景园林实践前沿研修营”,以及展览、宣传等工作组成。
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10周年纪念丛书》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10周年纪念丛书》经过半年时间紧张的筹备、编撰,于2013年9月底正式出版发行,丛书共3本,分别为《借古开今: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料集1951.2003.2013》、《树人成境: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成果集1951.2003.2013》、《融通合治: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术成果集1951. 2003. 2013》。
丛书较为系统的整理了清华大学自1951年成立“造园组”以来,风景园林方向的发展历程、教育成果,以及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成果。
丛书书名由吴良镛院士题写,并由吴良镛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首任系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Laurie Olin、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景观学系系主任杨锐作序。
丛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丛书不仅是一套纪念景观学系成立10周年的文集,“更是一部清华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发展的历史记录、是风景园林学作为人居环境科学核心学科系统发展的回顾、是清华风景园林学科架构和教学探索尝试的阶段性总结,也是自1951年以来对清华风景园林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检阅。
”《借古开今: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料集1951.2003.2013》整理了自1951年至2013年以来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大事记,配以珍贵的史料照片,全面回顾自“造园组”以来清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历程,并收集了26篇回忆录、纪念文章、访谈笔录和座谈记录等。
069/1 概念近代科学以分析和还原为特点,试图以简单、线性的规律描述世界的运动。
然而,它们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身边的复杂世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科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中存在着的各种相互关联的系统,以及其中非线性的、不规则的、不可逆的、动态的现象。
科学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1997年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在AD 杂志中以“非线性建筑:新科学=新建筑?”为题的序言中指出,非线性科学所揭示出的关于宇宙的事实让人类认识到宇宙其实要比牛顿、达尔文及其他人设想的更具活力、更自由、更开放、更具自组织性。
并预言,通过计算机方法生成出来的“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一场重要的建筑运动[1]。
十多年来,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科学的思想通过计算机工具被引入建筑设计中,引发设计方法的变革,而其本质则是建筑设计与当代新科学世界观的结合。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参数化和生成式设计方法最早被建筑师引入,而其影响必然波及到相关领域,包括城市规划,以及风景园林设计等。
风景园林如同建筑一样,是人工环境的组成部分,而其介于人工与自然之间的位置,也使得这类方法在与之的结合方面,具备了独特的合理性和意义。
参数化和生成式设计方法不仅仅是造型的手段,更能够从本质上开拓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高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并且,在实际建造时也并不困难。
以下分4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使用数字技术将拓展自然有机形态的创作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创造更为自然和宜人的环境,并与自然在形态上更好的连接,引入有机形态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法。
当代计算机建模软件和算法工具的发展,极大的拓展了自然有机形态创作的可能性。
例如,基于Nurbs 、subdiv 等数学模型建模方法,使得复杂曲线、曲面形态的设计和调整变得方便可行;而自然界中存在的更为丰富,又难于用欧几里德几何描述的形态,如山脉、云雾、波浪、树木等,则可以借助计算机内的分形、粒子系统等方法生成。
建筑专业大学排名建筑专业大学排名引言:建筑专业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作为学习建筑的学生,选择一所优质的建筑专业大学对于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建筑专业大学,并对它们进行排名,以便学生和家长们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一、国内建筑专业大学排名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国内最具声誉和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
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2.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艺术学院之一。
其建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学生作品质量高,就业率也较高。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建筑学院之一。
该学院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优秀的教学团队而闻名,其学生在规划、设计和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4.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所知名院校。
该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跨学科的教学。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所优秀学院。
学院以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而闻名,学生在建筑设计、历史研究和文化保护等领域具备竞争力。
二、国际建筑专业大学排名1.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是全球建筑领域最受尊敬的学院之一。
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并与全球多个城市开展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机会。
2. 巴黎高等建筑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建筑学院是法国建筑领域的顶尖学院之一。
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环境意识,拥有许多杰出的教师和研究项目。
3. 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院是英国最古老和最有声望的建筑学院之一。
学院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机会而闻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保研—清华建筑学院保研校外推荐免试读研拟录取名单公示
一、拟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直博学生名单接收校外推荐免校外推荐毕波(城乡规划学)刘畅(风景园林学)
刘彦辰(建筑学)曹建平(土木工程)梁超(土木工程)
罗茂辉(土木工程)李子爱(土木工程)
二、拟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直硕学生名单接收校外推荐免校外推荐学术型硕士:学术型硕士:赵一舟(建筑学)吕回(风景园林学)张晓芾(城乡规划学)杨明洪(土木工程)
蒲中南(土木工程)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王佳怡(建筑学硕士)王硕士)胡南斯(建筑学硕士)柳洋(城市规划硕士)杨睿(建筑学硕翟炳博(建筑学硕士)边思敏(风景园林
鹏(城市规划硕士)
李家琪(城市规划硕士)士)
公示期:即日起生效。
公示期:7天,即日起生效。
凡对名单有异议者,请书面具名向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凡对名单有异议者,请书面具名向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建筑馆南103)反映。
)反映。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62782359,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人:李老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年9月30日
盛世清北—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2016届清华大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本科生)拟推荐名单公示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的意见》(京教学〔2012〕1号)精神,参照《清华大学优秀(优良)毕业生和毕业班先进集体评选办法》的有关要求,经院系推荐、学校审核等环节,拟向北京市教委推荐孙弘历等175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现将拟推荐名单公示如下:
公示期:2016年6月27日~6月29日
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均可具名向学生处反映公示对象的有关情况。
反映情况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真实,以便调查核实。
联系人:顾彤彤电话:62783551 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B330-1
邮箱:xscswb@
清华大学学生处
2016年6月27日。
高校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一、清华大学与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1. 人才输送与科研支持。
清华大学那可是人才济济啊。
在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在背后默默支持。
清华的建筑学院、计算机系等好多专业的专家教授带着他们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了。
这些学生就像一群充满活力的小蜜蜂,他们带来了最前沿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超强的计算机技术。
比如说在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初期,清华的专家们利用自己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教授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理论知识,到了雄安就带着学生实地考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们拿着测绘工具,收集各种数据,然后在实验室里分析,为雄安新区的科学布局出谋划策。
2. 技术研发合作。
清华和雄安新区的企业合作搞技术研发。
在智能交通方面,他们就想让雄安的交通像瑞士手表一样精准运行。
清华的科研团队研发了一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车流量等数据,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
他们还在雄安的一些新建社区搞试点,用物联网技术让社区里的各种设施都“活”起来。
家里的电器、小区的路灯、垃圾桶等都能联网。
要是垃圾桶满了,会自动给清洁工人发消息,这多智能啊!二、同济大学与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1. 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高校智慧。
同济大学在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里,那可是很有存在感的。
上海有很多老城区要进行更新改造,同济大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老旧的街区变得充满智慧。
就拿上海的某个里弄改造来说吧。
同济的建筑专业师生深入里弄,和居民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
然后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给这些老房子来了个大变身。
他们在房子里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房屋的湿度、温度等数据,要是发现有什么异常,就会及时通知物业或者居民,就像给老房子请了个智能管家。
2. 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协同。
在上海的交通拥堵治理方面,同济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他们的交通工程专业团队和城市规划团队合作,就像一对超级搭档。
他们研究了上海的交通流量大数据,发现了很多交通拥堵的“痛点”。
清华建筑系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以下简称清华建筑系)是国内乃至全球知名的建筑学院之一,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广阔的专业视野而著称。
清华建筑系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建筑学理论基础、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建筑师和研究人才。
一、培养目标清华建筑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建筑专业人才,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扎实的建筑学理论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建筑与人类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关系。
2. 广泛的建筑设计能力: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设计实践课程,培养创造性思维、空间表达能力和建筑设计的技术能力。
3. 良好的研究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为建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4.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需要能够与其他学科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建筑问题。
5. 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清华建筑系的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习实践等。
1.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与力学、建筑材料与技术、建筑历史与文化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2. 设计实践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通过一系列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如建筑技术、建筑管理、建筑经济等,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能力。
4. 实习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实习实践,通过与建筑设计机构、建筑施工单位等合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模式清华建筑系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教学模式:采用小班授课和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设计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选与观摩评选结果学校/院/系作业名称作者姓名年级指导教师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茶室设计——茗王媛媛 1 沈晓梅、南飞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外部空间设计——城池之间刘亦涵、魏枫 1 王一丁、倪震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纸管桥结构设计与建造建筑学一年级 1 戚广平、俞泳、孙彤宇、岑伟、关平、李立、张雪伟、赵巍岩、章明、张建龙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积木·文章蒋栋、王斯翰、潘天豪、郑毓荃、张洋、吴聪河 1 申晓辉、方翊珊、袁炯炯、曾琦芳、陈芬芳、桑晓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平面构成郑惠婷 1 王璐、施瑛、肖毅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解读建筑朱正 1 王璐、施瑛、刘虹、肖毅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解读建筑李竞扬 1 王璐、施瑛、许自力、肖毅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社区中心设计季欣 1 张嵩、顾大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专家交流活动中心设计于善君 1 史永高、顾大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九宫格·造园王宇瞳、刘黛依、李飔飔、王哲则、文曌、张丹棣(设计小组) 1 王欣、欧阳文、金秋野、李春青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融——限定环境要素的空间构成刘逍、周晓宇 1 马跃峰、刘志勇、张翔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泉·踪——环境空间构成刘瑶、高鹏飞 1 刘彦君、冷婕、罗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小石潭记—限定环境要素的空间构成徐苗、唐坤 1 刘彦君、冷婕、罗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湖畔茶室设计——“返璞归真”刘金霖 1 解旭东程然郝赤彪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水印廊桥——山水茶廊设计张安晓 1 徐岩王少飞马立群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构成.再生唐荞菀 1 许建和,梁智尧,严钧,李苏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立方体的两种表情王明充 1 张涛、曹震宇、吴璟、贺勇、顾凯、张景礡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合空间的推理及演绎张骁聪、李一奇 1 董志国、黎继超、王秀慧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博物馆空间认知与分析朱一帆、景艳 1 王秀慧、董志国、黎继超清华大学碧榭——圆明园茶室设计郑涛 1 韩孟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空间构成张立名 1 刘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实体构成胡玥、梁宇博、黄怡平、马百冶、唐润贇、时楠、罗平、张立名、朱成俊 1 万谦、刘剀、徐怡静、范向光、孙靓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盒子住宅设计——光庭张林琦 1 刘剀、沈屹然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系认识建筑系列作业——流水别墅张颖 1 赵小刚、赵春梅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建筑学系材料.空间.建造顔旭东、裘宇、刘潇、赵栋、余文彪、夏晨阳、赵琳 1 姚颖、王健、毛利群、王忠祥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 House Design In Sam Mun Tsai 邓卓言 1 平林美穗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映画静美——青年旅舍设计丁烨 2 刘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庭院·行走——建筑系馆设计单悠 2 蒋晓风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走走停停”——摄影师别墅设计高原子 2 胡璟、彭晋媛、袁炯炯、赖世贤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跳房子”——幼儿园设计曾恩杰 2 薛佳薇、胡璟、洪毅、王珊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幼儿园设计黄芸芸 2 张翰卿、童乔慧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餐馆设计陈玮璐 2 费彦、郭谦、王国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十八班小学陈玮璐 2 张智敏、郭谦、王国光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幻矩——滨水休闲空间褚圣捷 2 邓敬、韩效、张蓉、贺昌全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幼儿园设计——围盒杨翌晨 2 王靖、张帆、董雷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入木三分”——传统木亭结构形态的现代演绎穆焱、张文正、彭亦可、吴启晶 2 向昊、罗荩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幼儿园设计范哲、齐志一 2 吴晓东、吴亮、曲敬铭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徽州屏山舒光裕堂测绘程凯、何昊、袁武、苏恒、李志颔、李博、尹文斌、赵玉玲、高敏、胡安丽、王勇、田苗、程曦、麦鑫鑫 2 刘阳、张泉、饶永、贺为才、石建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青年旅社设计韩雨晨 2 屠苏南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四界·书法形式与文字空间姜泓、赵晨、欧阳万霖、邬极(设计小组) 2 王欣、李春青、王光新、许政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事务所设计吴迪 2 徐丽萍蔡进彬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系幼儿园设计—一米的视点王申川马洁好 2 成斌王禹白雪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大学综合体--活动中心+留学生公寓设计全德生赵书艺 2 邱爽李巍李雷立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蒙古包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杨楠 2 裘鞠、柳红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小自由——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张鹏 2 李晶源、廖静、王冬、张志军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海草的传承--荣成市海草房民俗博物馆设计褚安东赵晨 2 郝赤彪郝占鹏解旭东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水墨相生--板桥儿童书画院设计史学鹏 2 解旭东程然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稚墨轩院——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会馆设计戴锦晓 2 解旭东孙逊赵海涛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文化聚落--沂源县双石屋村儿童普教站设计侯正大仲伟君张国凡 2 郝赤彪郝占鹏谢旭东郑州大学建筑学院自由盒子-30㎡展房设计张然然张竞予陈殷 2 陈琛林晓妍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慢生活,缓舒心——别墅设计郑紫嫣 2 张其邦郑豪山东建筑大学重塑——山地别墅设计李雯 2 仝晖,魏琰琰,王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老城·幼儿·园——南方六班幼儿园设计李纯阳 2 罗朝阳、叶红清华大学建筑系馆设计傅隽声 2 邹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纪念品博物馆孙贻昭 2 汪江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独院式住宅设计——院-园路瑞兴 2 王芙蓉郭华成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Whiriling childhood ——幼儿园设计屠炳华 2 李立敏,何梅,师晓静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秦皇岛美术馆设计范颉 3 王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曲阳地块商业综合体设计祁乃理 3 董屹、王方戟、胡滨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城市小型商务旅馆设计吴冠中 3 郑剑艺、施建文、王剑平、李健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群体空间设计葛小蕊 3 罗鹏、徐洪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方圆 3 罗鹏、徐洪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物馆设计闫超 3 兆翚、李国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创业园区(城市环境群体空间设计)葛家乐 3 卜冲、王岩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浙江余姚四明山里冠珮村落更新设计桂耀国、史敏、江珊 3 胡思润、黄凌江、庞辉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浙江余姚四明山里冠珮村落更新设计侯开龙、涂悦、林雪峰 3 王炎松、袁雁、欧阳玉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历史地段社区图书馆设计张大园 3 王炎松、袁雁、欧阳玉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绿岛——公共汽车站设计赵晨 3 罗明、郑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中村旧楼:不抛弃策略——城市低收入群体住宅设计许珂 3 殷虹、祝莹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定量+变量=建筑?祁鹏远 3 吕列克、汤煜、辛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榫卯·版筑——交互式学生公寓设计张鹏飞、卿文浩 3 张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轨道记忆博物馆饶屹、王晓梦 3 李旭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鄂伦春民俗展示中心王琳、田宇飞、李岳 3 于辉、张宇、柳长洲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古城序幕——文化展示中心设计陈伟杰、杨旭、张煜 3 孔宇航、高德宏、于辉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节奏——高层商业办公楼设计王雅、李瑾 3 桂汪洋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图书馆设计崔磊、孙睿 3 叶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平纪念中心设计刘一歌 3 邓浩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孙晓倩、景文娟 3 钱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基督教珠市口堂扩建设计刘雍孙中元 3 金秋野蒋方杨琳徐怡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逸墨山房-徽州古民居测绘李欣蒙,张彦哲,张弥 3 孙静,金乃玲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西递古村落青年中心改扩建概念设计任翔、何春林 3 吴运法、左光之、金乃玲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西递古建改扩建概念设计——青少年活动中心杜彬 3 王薇凤元利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市文化馆设计周立涛 3 金乃玲,孙静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中国北车长客集团企业文化展览馆贾彬李松名李希铭 3 李巍裘鞠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重置—兵工厂改建专业图文信息中心杜静 3 田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面向“夹心层”人群的住宅设计冯立星 3 黄颖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免疫演化——中波发射台综合楼概念设计黄文耀、丁樯 3 朱冬冬、邓元媛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商业里院Commercial Square——青岛观象路商业文化广场设计邵彦徐超凡 3 徐岩郝赤彪解旭东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京城自传——北京城市博物馆设计张天池 3 赵之枫胡斌王冰冰艾英旭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交流之所——建筑系馆设计齐鑫 3 宋晟、朱哲、田长青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新农村住宅设计--适应农村生活状态的居住空间周衍、杨靖 3 余志红、周丽彬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土楼1+1 郑华鑫、刘奕超、傅媛 3 余志红、周丽彬、蔡碧新、吴先德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建筑改造——五大道社区图书馆高磊 3 王克宁张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旧建筑再利用——社区图书馆姚晶晶 3 王克宁张晟栗达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某高校学生宿舍底层复合空间快速设计裴星彤王承华 3 彭蓉陈星星郑辑宏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物馆设计管理 3 李澍田、陈翔、林涛、王卡、王雷、钱海平、秦洛峰、黄杉山东建筑大学 Drawer & Space out 空间方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姜咏茜 3 江海涛,魏琰琰,刘伟波,仝晖山东建筑大学 conversation & stage 山间语·舞台——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孟圣博 3 刘伟波山东建筑大学精神容器——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刘兴晨 3 江海涛魏琰琰仝晖刘伟波清华大学 3069以个体生命的名义王飞解扬 3 单军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系“何园”测绘马频、裴逸飞、董真、孙钰舒等 3 张建新、马鑫、高燕、宰德斌、鞠培全、刘雁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庭院深深深几许——顺平县王氏腰山庄园测绘张桥,李欣宇,马自学 3 李纪伟、曹迎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小型会展综合体设计齐飞宇李驰宇 3 赵建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分院山居秋暝”民间博物馆设计张亮亮 3 周璟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艺术中心设计——交集空间王俊博 3 井敏飞董芦笛张颖刘宗刚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 Jade Market Yau Ma Tei 杜景玮 3 马傲林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向水螅致敬!——数字化设计之概念摩天楼设计包恺 4 孙澄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海天之间的住宅肖潇 4 白小鹏、杜博斯克(法)烟台大学建筑系烟台山海滨假日旅馆设计钟忱艺、苏飒 4 贾志林、鲁慧敏烟台大学建筑系时光机——烟台张裕葡萄酒文化展示中心李明书、朱悦箫、王毅、王超 4 周术、王磊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涅磐从旧厂房到社区文化中心——成丰面粉厂改建设计颜凤兰、吕金鑫、魏晓晨、孙岚、张永军、王鹏 4 于江、刘寒芳、李云兰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S.M.L.XL——湖南省长沙市溁湾镇地区城市设计黄志刚、李苑常、曾令东、满棠、陈瑶 4 蒋涤非、石磊、刘钺、胡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井院街城——成都猛追湾城市设计张纯雯 4 史劲松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近代滨海工业遗址更新设计董宇成、邓曦、孙曦、战长恒 4 高德宏、张险峰、胡文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港口再生——大连十五库地区城市更新设计李偲德、裴立东、陈世光、程鹍鹏 4 范悦、周博、高德宏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丹东城市铁路中心区改造设计刘梦、吴昊、敖雷 4 高德宏、刘代云、范悦、张宇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市城隍庙文化商业区改造设计王旭、戴炜、郑鑫、郑映、李小虎 4 徐晓燕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北京焦化厂景观改造闵欣、王伟实、吴欢愉 4 王晓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Angle_X——计算机生成设计与建造徐文、高浩、陈琳琳、张进汶、谢晓晔、陈林 4 李飚、华好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奉节白帝城博物馆设计戴琼、余璐鹭 4 张兴国、罗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竹筑—竹材建造研究实验梁谡谡、刘运娜、戴琼、陈非雪 4 王朝霞、陈科、覃琳、王雪松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延续·生长·对话——校园多功能厅堂研究性设计杨钏 4 魏宏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重庆宝轮寺修复设计卢寅、吴婷婷、付晓辉、张露娟 4 陈蔚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情节的空间表达—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纪念馆设计——“土木再生”张雷 4 郝赤彪解旭东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青岛小港湾历史街区再生计划沈思罗坤 4 郝赤彪王少飞刘婕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 SOHO的HS模式——高层商住楼方案设计耿绪发王鑫星杜昱霖 4 刘晓东张天宇王克宁张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停车楼设计安喆 4 王克宁、张天宇山东建筑大学【之间---缝合】济南将军庙历史片区城市设计李晓东、刘文、郑一林、田新 4 赵斌王茹任震仝晖山东建筑大学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侯韵孙燕怡黄雅文梁叶李帅张乐岩朱子尚 4 赵斌王茹张克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围园新书院东湖学术交流中心设计夏露、邵岚 4 李晓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李洋、詹远 4 邹颖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系大城小世——天津市滨水区历史地段城市设计许婷 4 魏广龙、单承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坊·格西安纺织城居住环境规划与住宅设计袁方 4 王芳王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适应干旱地区气候的居住环境规划与建筑设计——甘泉生态住宅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武舒韵 4 王芳王宇惠劼张倩杨柳王代赟刘宗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追逐阳光共享生活——陕北干旱条件下的生态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李祥柱 4 惠劼刘宗刚杨柳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建筑学系细胞的演绎——宁波市新马路水果加工厂改造金峻存、金剑、陈楠 4 金武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叠城——高层办公楼城市功能复合化实践王佳、喻涛 4 董玉香、姜忆南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达沃斯夏季论坛永久会址会议展览中心设计岳宏飞 5 韩光煦、周宇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豫才学校设计——新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与形式研究于璐 5 陈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天津滨海新区夏季达沃斯永久会址城市设计姜蕾、凌颖、马圆融、薛君、周渐佳 5 黄一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史街区的空间重组——上海老城厢露香园地块改造冯菀垚、夏艺璇 5 蔡永洁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在逻辑系统网格影响下的源和堂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及产业服务中心设计王锴 5 吴少峰、尹培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鄂尔多斯市体育馆建筑设计吕冠男 5 刘德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海珠区十香园旧城区改造与重建设计林鑫 5 陆琦、施瑛、潘莹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既有住区公共空间营建研究李冬 5 姜玉艳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斯瑞国际广场韩韬、梁睿 5 徐晓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天津滨海新区夏季达沃斯永久会址设计李元秀 5 汤羽扬欧阳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 MAX GREEN: 都市公共空间的再生闫康 5 杨宇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天津滨海新区夏季达沃斯永久会址城市设计——“流体城”城市设计及“流.居”酒店设计徐辉 5 邓蜀阳、王琦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天井·院落之间——泰州大学城图书馆设计张轶伟 5 王蓉、吕昀、易学尧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工业建筑多重改造实验陈希 5 严钧,许建和,梁智尧,李苏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前海CBD城市设计暨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详细设计孔明君倪贵斌金鑫漆宇李思石俊 5 陈方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朱养心历史保护建筑修缮中人居环境改善和建筑节能改造设计顾月明 5 葛坚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大明湖东门地段景观环境与曲港荷香斋建筑方案设计张鹤 5 张建华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系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演艺休闲广场”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姚芳、周志如、刘星、热合米图拉巴图尔、胡佳妍、凌林、颜文杰 5 张建新、马鑫、刘雁、张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转承-湘南板梁村发展规划及建筑设计申杰、王超 5 李晓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太庙保护规划邓晓琳、金银实、荆国栋、李超、辛鹏飞、朱英宁 5 王其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纺织城文化创意产业园设计---看与被看闫晶 5 王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曹杨一村街区改造——老龄化社区改造模式的探索 "费肖夫、余颖捷" 5 张小岗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09-0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分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全国最高等级的建筑学院之一,它是中国建筑教育的领导者和拥有者之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历史悠久,专业技术水平高,服务性强,历来受到国内外学生的欢迎。
每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都有大量的学生申请入学,竞争激烈。
要想成功入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需要准备充足的能力,以及获得良好的录取分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分数是指学生入学所需要达到的综合素质分数。
考虑到当前招生细则,录取分数由几个维度组成,其中学生需要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等基础科目考试中获得较高成绩。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在学术方面获得足够的分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录取分数一般为750分以上,其中本科生的录取分数要求为660分以上、研究生录取分数要求为770分以上。
这些标准是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招生要求制定的,是学生申请入学的最低标准。
此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除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外,还关注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入学资格定制适当的考试项目。
例如,对于具有有效实践经验的学生,可以以面试方式参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系统技术课程,也可以在建筑学院的研究生招生部参加专业考试,以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强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申请入学所需达到的录取分数是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还涉及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学生要想成功申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必须在各方面都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准备考试,在学术研究上获得较高的分数。
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获得良好的录取分数,才能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录取资格。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录取分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学生不仅要注重分数,还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重视学习理念和技能,不断学习,以期达到良好的入学指标。
也许你的分数不是很高,但你能力的提高、你的学术素养的强化可以使你获得更高的分数,甚至超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的要求。
建筑学过评估的学校
建筑学是一门需要深厚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是我了解的一些在建筑学评估方面具有一定声誉的学校。
首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最顶尖的建筑学院之一。
该学院的评估体系非常完善,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建筑理论、设计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掌握。
该学院还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与国际知名的建筑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机会。
其次,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
该学院以其积极探索建筑学领域的多样化和创新而闻名。
评估体系强调学生对于建筑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课程中会接触到最新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同时还有机会参与到相关的研究项目中。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还为学生提供世界领先的资源和设施,促使他们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上取得突破。
此外,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学院是全球最著名的建
筑学院之一。
该学院以其优秀的教学和研究质量而闻名,其评估体系严格确保学生在各个方面具备全面的建筑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课程中将深入学习建筑理论、设计原理和实践技巧,并参与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项目中。
ETH建筑学院还与世界
一流的建筑公司和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综上所述,建筑学过评估的学校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和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都是具有一定声誉和能力的学校。
学生在这些学校中将获得全面的教育和培养,为之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心为国,北京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到底有多牛?北京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建筑学院之一,也是中国建筑教育的排头兵。
建筑学院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教师队伍雄厚,科研实力强大的优越条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学人才,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到底有多牛。
一、历史悠久的优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的建筑类高等学府之一,学院拥有着7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建筑教育经验,这些都是建筑学院优秀的教育和科研水平的基础。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一支规模宏大且学科背景多元的教师队伍。
学院的教师们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建筑学院,其中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的建筑学院,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学术上的指导。
三、优美的校园环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坐落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全园占地约100公顷,曾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
学院内树木葱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氛围安静舒适,且建筑学院所处的建筑群是非常具有现代感的,让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尽情学习。
四、严格的招生标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招生标准非常严格,只招收各省市的优秀高中生,经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后报名。
然后进行复试,包括面试和综合测试,综合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院一直坚持选拔质量而非数量,因此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建筑人才。
五、强大的科研实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以科研为基础,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
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研究中心,包括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建筑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前沿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
总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而舒适,拥有非常严格的招生标准和强大的科研实力。
这些优秀的素质都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打造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建筑类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