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黄鹤楼的诗句
- 格式:docx
- 大小:14.03 KB
- 文档页数:2
有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有关于黄鹤楼的古诗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黄鹤楼的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黄鹤楼 / 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长江南岸,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象征。
黄鹤楼曾为古代文人骚客们的聚会之地,他们在这里饮酒作诗,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其中,以五言绝句形式写成的诗句尤为精彩。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鹤楼的五言绝句诗句大全:1.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唐·王之涣2.登黄鹤楼黄鹤楼中老尚多,云水欲从空里过。
君看五岳诗名举,胜事凭君偶得他。
作者:宋·苏轼3.登黄鹤楼谁会平铺九重城,万里江山如画屏。
歌吟舞蹈且如今,回首楼头别样心。
作者:明·徐祯4.登黄鹤楼江水碧于天,山峰叠嶂如黛眉。
楼高不见峨眉峰,文章不露Common in rings. 作者:清·袁枚5.登黄鹤楼眼界一开尽黄鹤,却似云满楼台汉。
阳春门外倾分水,何必仙山投水旁。
作者:清·俞凌6.登黄鹤楼千峰辞苑语,万仞滞江声。
横览峰入釜,回首江分城。
作者:清·王夫之7.登黄鹤楼登楼见尽,飞鸟低沉。
海河百里,风信山色受。
忘机回步,暂以裘人焉。
黄鹤故城,沉浮雌雄。
作者:清·纳兰性德8.登黄鹤楼羽书金貝十年随,尽日文人看不来。
一朵云高宜信处,真君借我一封笺。
作者:清·郎士元以上是关于黄鹤楼的一些优美的五言绝句诗句。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黄鹤楼壮丽景色的赞美,更寄托了他们的志向和情怀。
读来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够领略到黄鹤楼的魅力。
黄鹤楼作为我国的古建筑,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启迪。
黄鹤楼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我国诗词中,黄鹤楼更是一个常被提及的题材,众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句来歌颂、描绘这座楼。
在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对黄鹤楼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于人生、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黄鹤楼有关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诗句赏析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传说落笔,仙人驾鹤西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这里既写出了黄鹤楼的来历不凡,又为下文的愁绪埋下伏笔。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进一步深化了那种空灵、寂寥的氛围。
黄鹤一去不回,只有白云千年不变地飘浮在空中,给人一种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之感。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转换视角,描绘出一幅明媚的画面。
在阳光照耀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
这两句对仗工整,“历历”对“萋萋”,生动地写出了眼前景色的鲜明。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诗人触景生情,发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愁绪在前面景物描写的烘托下,显得更加深沉、真挚。
2. 历史意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诗句赏析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西辞”表明孟浩然要沿长江向东前往扬州。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描绘了送别时的季节和友人的去处。
“烟花三月”形容扬州三月繁花似锦、如烟如雾的迷人景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目送友人的船帆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到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这两句通过对友人远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长江的壮阔景色。
2. 文化价值这首诗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送别往往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所以送别诗中蕴含的情感特别真挚。
而且诗中对扬州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扬州在人们心中的繁华形象,对研究唐代的城市文化和地域风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其他诗人相关诗句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黄鹤楼的诗10首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4、《望黄鹤楼》唐·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5、《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6、《黄鹤楼》宋·张顒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
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7、《黄鹤楼》宋·陆游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8、《黄鹤楼》宋·游似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9、《黄鹤楼》宋·罗与之翚飞栋宇据城端,车马尘中得异观。
双眼莫供淮地阔,一江不尽蜀波寒。
老仙横笛月亭午,骚客怀乡日欲残。
独抚遗踪增慨慕,徘徊不忍不层栏。
10、《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宋·白玉蟾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
黄鹤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在文化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在他的诗歌中写到过黄鹤楼。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鹤楼的李白的诗
歌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李白致辞给好友孟浩然的,诗中字面上是描述黄鹤楼的位置,表达了欲穷盈极目,愈登高楼的意境。
2.《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李白的名篇之一,描述了李白站在黄鹤楼上,回忆起昔日黄鹤离去的情景。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南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白致辞给好友孟浩然的,诗中表达了李白的思念之情,并描绘了离别黄鹤楼时的美景。
4.《黄鹤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白致辞给杜少府的,描述了黄鹤楼的离别情景,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
以上是一些李白关于黄鹤楼的诗歌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黄鹤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吟咏。
李白的诗歌以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丰富的意象,塑造了黄鹤楼的神秘和美丽。
这些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都与黄鹤楼的地位和景色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古人关于黄鹤楼的100个诗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登黄鹤楼》3.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4.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6.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7.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李白《送储邕之武昌》8.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李白《江夏送友人》9.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10.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李白《江夏行》11.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12.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李白《江上吟》13.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
——张可久《寨儿令·次韵怀古》14.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张可久《齐天乐带红衫儿·道情》15.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李白《望黄鹤楼》16.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17.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18.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19.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20.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21.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22.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23.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24.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赞美黄鹤楼的古诗句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
本文的内容是赞美黄鹤楼的古诗句,请看看:赞美黄鹤楼的古诗句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送康太守》唐·王维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3、《黄鹤楼》唐·卢郢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4、《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宋·苏轼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5、《黄鹤楼》宋·游景仁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6、《菩萨蛮·黄鹤楼》现代·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7、《黄鹤楼》唐·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望黄鹤楼》唐·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关于黄鹤楼的诗词1.《登黄鹤楼》作者:崔颢(唐)全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唐)全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黄鹤楼记》作者:阎伯理(唐)全文: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4.《菩萨蛮·黄鹤楼》作者:毛泽东(近现代)全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5.《黄鹤楼歌》(一作周弼诗)作者:夏竦(宋)全文:城上危楼高缥缈,城下澄江复相绕。
有时漾影入中流,俯看游鱼仰飞鸟。
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篌。
大别山头白云起,金口渡边雨如洗。
半钩新月上孤城,还照高楼与江水。
晴江依旧泻浔阳,黄鹤无由归故乡。
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
6.《黄鹤楼》作者:顾璘(明)全文:迢迢江上楼,飞构梯层穹。
黄鹤何年来,结巢白云中。
仙人整羽葢,一徃无遗踪。
瑶笙紫河车,潇洒余天风。
至今启重闗,呵守虎豹雄。
雕檐敞白日,阑槛标晴虹。
我因驻旄节,登攀兴何穷。
神行万物表,目送双飞鸿。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黄鹤楼》唐·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2、《望黄鹤楼》唐·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3、《黄鹤楼》唐·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黄鹤楼》宋·游景仁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5、《黄鹤楼》唐·卢郢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江夏送友人》唐·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8、《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唐·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9、《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关于湖北黄鹤楼的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衍生注释:- “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这里诗人借仙人的传说来今昔对比。
- “悠悠”:飘荡的样子,描绘出白云在空中飘荡,给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旷远之感。
- “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江水面。
-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主题与情感方面,这首诗围绕黄鹤楼展开。
诗人通过描写黄鹤楼的今昔变化,引出对岁月流逝和乡愁的感慨。
前两联借仙人乘鹤飞去一去不返,只剩下黄鹤楼和千载飘荡的白云,表达出对岁月变幻、世事无常的黯然若失之感。
后两联目光从天际转向眼前之景,晴川、汉阳树、鹦鹉洲虽然景象美好,但在日暮时分,看着江上翻滚的烟波,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表现手法上来看,先虚写仙人乘鹤的传说作为铺垫,然后一整天的时间为线进行场景转换,从神话传说的空灵无垠到眼前实景的真切可感。
起承转合间,营造出一种空阔辽远又略带伤感的意境。
尤其是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情景交融,将思乡的情愫融入到那弥漫在江上的烟波之中,触动人心。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崔颢。
他是唐代诗人,一般被认为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进士。
崔颢年少时为诗精思苦炼,往往词句雕琢,但在他的晚期作品如《黄鹤楼》等,反而境界阔大雄浑,有浑然天成之感。
他的诗题材广泛,既有边塞豪放之作,也有像这样描写风光而抒情寄意的诗歌,尽管诗作留存数量并不极其庞大,但凭借《黄鹤楼》一诗足以在唐代诗坛乃至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运用片段:例子一: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旅游,来到一座古老的楼阁前,这座楼阁虽没有黄鹤楼那么出名,但也是历史悠久。
我站在楼阁下,不禁想起崔颢的《黄鹤楼》,便和朋友说:“你看这楼阁,虽不是黄鹤楼,可站在这儿就让我想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最厉害的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衍生注释:1.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曾骑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2.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3. “历历”:清楚可数。
4.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5.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二、赏析:这首诗的前四句从传说起笔,仙人乘鹤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返,唯有白云悠悠。
一种空灵、寂寥的氛围瞬间被营造出来,给人一种世事变幻、物是人非的感慨。
后四句笔锋一转,写眼前所见之景,晴川、汉阳树、鹦鹉洲,历历在目,芳草萋萋,可是面对如此美景,日暮时分,诗人却不知自己的家乡在何处,江上的烟波更增添了思乡的愁绪。
诗人将神话传说与眼前实景、心中愁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三、作者介绍:崔颢,唐代诗人。
他的诗作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
后来他游历山川,诗风大振,变得雄浑奔放。
崔颢在唐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旅行,来到了一个古旧的楼阁前。
那楼阁静静地矗立在那儿,周围有些许冷清。
我站在楼阁前,突然就想起了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我对朋友说:“你看这楼阁,虽然没有黄鹤楼那么有名,但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感,就像当年崔颢站在黄鹤楼下,感受到的那种仙人离去后的寂寥。
”朋友听了后,也若有所思地望着那楼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一、衍生注释:1.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
这里诗人以汉代贾谊被贬长沙自比。
2.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二、赏析:诗人首句就点明自己被贬的遭遇,像贾谊一样远离长安。
描写黄鹤楼的古诗句导读:1、《黄鹤楼》唐·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2、《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唐·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3、《黄鹤楼》唐·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黄鹤楼》宋·游景仁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5、《送康太守》唐·王维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6、《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江夏送友人》唐·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8、《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宋·苏轼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9、《菩萨蛮·黄鹤楼》现代·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句1、《江夏送友人》唐·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2、《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宋·苏轼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3、《黄鹤楼》唐·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黄鹤楼》宋·游景仁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5、《送康太守》唐·王维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6、《黄鹤楼》唐·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7、《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唐·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菩萨蛮·黄鹤楼》现代·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以下是跟武汉有关的诗句: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2、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黄鹤楼》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5、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6、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李白《望黄鹤楼》
7、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8、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9、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有关描写黄鹤楼的诗句
1、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王维
2、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刘禹锡
3、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4、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岳飞
5、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唐·王维《黄鹤楼》
6、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陆游
7、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白居易
8、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范成大
9、西辞黄鹤去,不尽古今愁;夕照孤舟远,滔滔碧水流。
——《别江城》[原](五绝)
10、因谗遭放逐,汩水怒涛扬;卓绝传千古,离骚一曲殇。
——《拜行吟阁》[原](五绝)
11、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唐·白居易《黄鹤楼》
12、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南宋·范成大《黄鹤楼》
13、高山流水古琴台,一曲知音动地哀;初遇却成生死别,抛残玉轸绝琴骸。
——《古琴台》[原](七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15、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16、水碧翠微秀,花繁松柏森;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绝妙两经佛,神奇五百尊;汉西第一境,楚国佛丛林。
——《游归元寺》[原](五律)
17、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高厦岸边逼,长桥江面横;争先为改革,商贸更峥嵘。
——《船至武汉》[原](五律)
18、依稀闻鹤唳,楼上觅仙踪;翘首眺江汉,低头见彩虹;两江浮广厦,三镇耸云中;渺渺千帆尽,滔滔碧浪东。
——《登黄鹤楼》[原](五律)
1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鹤楼》
20、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
——《游东湖》[原](七律)
21、汉川门北彤崖峭,豪放苏公逐浪东;两赋奇文传永世,一词名句遗寰中;古今往事浪中去,风月秋怀杯内踪;不是周郎挥扇处,更胜烈焰照苍穹。
——《东坡赤壁》[原](七律)
22、乐平里上啸声湮,漫步沅湘热泪潸;万古悲歌汩水怨,千年祈祷屈平冤;披坚夜行星当烛,仗剑晨游云作骖;一曲离骚唱永昼,九天之上彩螭翻。
——《拜屈原像》[原](七律)
23、吴头楚尾雨湖滨,不息人流拜时珍;玄妙观前赞济世,昭皇寺里谒僧身;卅年涉险成医着,万代施恩感药神;人杰彬彬教授县,东风拂拂又逢春。
——《游蕲春古城》[原](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