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9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1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理解由于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基础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学习历来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因而本节的重点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光线偏折的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例如鱼在那里,池水变浅等。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光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时,垂直入射也会发生反射,学生容易产生垂直入射也会发生折射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实验时,要学生注意观察,强调“斜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器材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规律;2、光的反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设计的这节物理课,主题是“光的折射”。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用物理语言描述。
2.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分析、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激光笔。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拿出激光笔,让学生观察激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现象,然后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一个透明塑料尺,学生会看到光在塑料尺上发生了弯折。
我会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实验操作:我会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玻璃杯中的水,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会发现光在从空气进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折。
我会让学生记录下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3. 解释原理: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原理,然后讲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的原因,并讲解折射定律。
4. 应用拓展:我会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如眼镜的透镜原理、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寻找更多的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够用物理语言进行描述。
第4节光的折射共2课时第一课时光的折射规律【知识与技术】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时的折射规律.3.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惹起的错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育学生在学习中的沟通、团结和协作精神.【要点】光的折射规律.【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点光的折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81-82,达成以下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流传;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3.光的折射光路图中的相关观点.(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2) 折射角是折射光芒与法线的夹角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折射光芒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流传方向不变.5.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合作研究】演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色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一样的角度射入水中,察看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流传方向吗?垂直入射呢?答:斜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会改变,光在反射面处发生了偏折.垂直入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不变.2.与入射光芒对比,折射光芒是偏离仍是凑近法线?答:凑近.3.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4.将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察看到什么现象?答: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本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教师点拨】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芒跟入射光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分别位于法线的双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 或减小 ) ,折射角也增大 ( 或减小 )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当入射光芒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流传方向不改变.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玻璃 ) 中时,流传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折射的规律(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 ( 或其余介质 ) 中时,折射光芒倾向法线 (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光垂直入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不变.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达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说光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到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利用所学知识简单剖析和概括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体验因为折射带来的错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培育亲密自然及擅于思虑的习惯.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要点】理解光的折射.【难点】解说生活中常有的折射现象.知识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82-83,达成以下问题: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感觉物体离水面更近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光芒看过去,以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因此看到的是光芒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合作研究】演示一作图解说“叉鱼”的折射原理.演示二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如何变化?演示三空中楼阁形成空中楼阁时,远处物体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芒,因为不一样高度空气的疏密不一样而发生折射,渐渐弯向地面,进入察看者的眼睛,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演示四水中的筷子为何向上弯折【教师点拨】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其实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芒.2.两条以上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订交处是虚像的地点,一条延伸线没法确立地点.3.折射所成虚像不过人依据光沿直线流传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切地点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地点均比实物高.【跟进训练】1.如下图的四种情形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挪动到某一地点时看不见硬币( 如图甲 ) ,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了( 如图乙 )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由分别是( A )甲乙A.光的直线流传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流传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流传常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了、空中楼阁、池水变浅、钢笔错位等.达成本课对应训练.。
《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本节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光的折射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好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学习透镜的有关知识,为学生分析自然界的折射现象提供理论的依据。
也为高中的光学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折射初步规律依据:初二学生刚接触光学的知识,对光路的规律较生疏。
教学难点: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二、教学教具:大烧杯、水、筷子、小烧杯、光具盘、三棱镜、激光三、教学方法:1、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
3、突出折射知识的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和方法,培养学生说理能力。
依据:学生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实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学习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实验法、分析法、比较法、作图法等。
五、教学程序:1、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小烧杯中盛水,观察没有盛水和盛有水的烧杯底深浅的变化,以及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中部分有什么变化。
(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实验前,让学生猜想一会儿。
问:为什么烧杯中倒入水后,烧杯底深度会看起来变浅,水中的筷子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演示实验]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观察在玻璃与空气接触面处发生的折射现象。
第4节光的折射共2课时第一课时光的折射规律【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折射规律.3.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重点】光的折射规律.【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点光的折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1-82,完成以下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3.光的折射光路图中的有关概念.(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2)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5.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合作探究】演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吗?垂直入射呢?答:斜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光在反射面处发生了偏折.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2.与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还是靠近法线?答:靠近.3.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4.将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答: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教师点拨】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折射的规律(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能】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利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归纳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体验由于折射带来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亲近自然及擅于思考的习惯.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重点】理解光的折射.【难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知识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2-83,完成以下问题: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觉得物体离水面更近了.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光线看过去,认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所以看到的是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合作探究】演示一作图解释“叉鱼”的折射原理.演示二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怎样变化?演示三海市蜃楼形成海市蜃楼时,远处物体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线,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折射,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演示四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弯折【教师点拨】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并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线.2.两条以上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处是虚像的位置,一条延长线无法确定位置.3.折射所成虚像只是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实位置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位置均比实物高.【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 )甲 乙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常见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了、海市蜃楼、池水变浅、钢笔错位等.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本节既是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后面透镜及其应用的基础,因此本节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明白得是本节的关键,关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明白得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讲义列举了各类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明白得光的折射规律有专门大的作用。
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一样具有可逆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明白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明白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2.能表达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结论;3.明白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已知入射光线,能依照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5.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进程与方式1.通过探讨活动,感悟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2.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对光的折射规律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强调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2.培育学生酷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探讨自然的热情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光的折射规律;能说明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难点:用玻璃砖等器材探讨光的折射规律的进程四.教法学法教法:探讨法、实验法、观观点.学法:观看讨论实验练习六.教学进程【教学进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已经明白,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若是主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中,情形将会如何呢?二.进行新课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活动分组实验1:把激光笔靠在碗边固定不动,按下按钮,发此刻碗底有一个光斑,在水槽中加水,使光射入水中,观看到水槽侧面的光斑向左移。
分组实验2: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移动碗,使眼睛方才看不到硬币,维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看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觉硬币升高了。
学生实验,认真观看现象。
并踊跃试探。
)教师引导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有一部份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1 光的折射 知识要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如图1所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同时还有一部分光线进入水中而发生折射.
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 2
线的两侧. 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减小.
3.空气中的角大。速度大的介质角度大。 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作图 1.作光路图时,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是较大来指导作图.
2.折射现象中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因为光是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2)光在发生折射时,也一定同时发生反射,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关于法线对称的,可利用这一特点区别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3
四.眼睛“上当受骗”的原因. (1)光的折射会造成很多光学现象,如水底看起来变浅、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等.对类似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作如下分析: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射入人眼所致.在图3甲中,水中的A点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认为光是从A′点发出的,即人眼实际上看到的是位置较高的A′点;同理,在图3乙中,人眼在水中观察岸上的B点时,实际上看到的也是位置较高的B′点.可得出结论:不论是从岸上看水里的物体还是从水里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都是被抬高的虚像.
(2)“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使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变得弯曲,而使人眼看到的“虚像”.与此相似的现象还 4
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能看见;隔着火苗看对面的物体,会觉得物体在晃动等.
经典例题 例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
A.手影游戏 B.水中的倒影 C.小孔成像 D.水中的铅笔
例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例3.(1)在图4左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4右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玻璃砖,试画出光线穿过玻璃砖后的大致方向. 5
例4.如图6a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A,逐渐往杯中加水直至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右移动后静止 B.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位置
例5.图7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________ 射入 ________ 中. 6
例6.某人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水中的鱼和山的倒影,他看到的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_ 像和山的 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其中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要________ (选填“深”或“浅”)一些.
基础过关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常常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 (选填“偏向”或“偏离”,下同)法线;当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法线.当光垂直射向介质的表面时,传播方________,此时折射角为________°.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水中的筷子变弯②水中的倒影③小孔 7
成像④幻日 ⑤海市蜃楼⑥池水看起来变浅 4.图8所示的三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的是图( ).
5.如图9所示,从水中A点发出的光透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径为;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应沿着________方向入射.
6.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 8
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10所示.对这个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7.下列现象中是光的折射的是( ). A.岸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B.看见清澈湖水中的鱼儿
C.日食的形成 D.手影游戏
8.如图11所示,MN是两种物质的界面,其中一种是空气,光线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的左侧是空气,入射角为55° B.MN的右侧是空气,反射角为35° 9
C.MN的左侧是空气,折射角为65° D.MN的右侧是空气,入射角为65°
9.如图12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OB恰好垂直于折射光线OC,分析图可知折射角为________°.
10.(1)在图13中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在图14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在图15中完成光路图.
拓展提升 10
1. 如图16所示,有一束光从某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 ________ °.
2.光从空气中进入透明玻璃中时( ). A.传播方向一定改变,传播速度可能不变 B.传播方向可能改变,传播速度可能不变 C.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都一定改变 D.传播方向可能改变,传播速度一定减小
3.如图17所示,小明从水面上方观察水中的一块石头,图中画出了两块石头,请通过作图画出由真正的石头发出的最终射入人眼中的一条折射光线. 11
4. 在一个干枯的井底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9甲所示.下大雨时井中几乎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9乙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表示出来.
5. 在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看到星星在“眨眼”,这是为什么?
6. 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 12
做了如下实验:让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中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20甲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物 质 光速/(m·s-1)
水 2.25×108 玻璃 2.0×108 冰 2.30×108 空气 3.0×108 酒精 2.2×108 13
(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20甲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在图20乙中画出光从玻璃斜射入酒精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冲刺拔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 B.光的色散现象
C.小孔成像 D.太阳在地平线以下就能被人看见
2.由于光的折射,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弯折;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叉鱼时,不是直接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所看到的鱼的 (选填“上”或“下”)方去叉,因为所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4
3.如图22所示,一束光在射向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根据图22中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
(1)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_.
(2)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是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
(3)反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光线是从________ 中射向 ________ 中.
4.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则折射角( ).
A. 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5.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