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9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37.00 KB
- 文档页数:16
图4D.压缩空气A.闻气味B.检查气密性C.晾晒衣服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Cl-35.5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将垃圾就地焚烧B.食用水果补充维生素C.随意丢弃塑料袋D.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2.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它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单质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uSO4+2NaOH=Cu(OH)2↓+Na2SO4B.2NaHCO3===Na2CO3+CO2↑+H2OC.Zn+2HCl=ZnCl2+H2↑ D.H2+Cl2=====2HCl4.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B.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7.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3℃时,将a g甲和a g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3℃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温至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D.降温至t1℃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8.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10.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I 和卷II 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II 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B )A.将垃圾就地焚烧B.食用水果补充维生素C.随意丢弃塑料袋D.在牛奶中添加三氯氰胺2.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它属于( A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单质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D )A.4224)(2SO Na OH Cu NaOH CuSO +↓=+B.32NaHCO O H CO CO Na 2232+↑+C.↑+=+222H ZnCl HCl Zn D.22Cl H + 2HCl4.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D )5.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B.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C.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7.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 3o C 时,将a g 甲和a g 乙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点燃 + 甲 乙 丙 丁图2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3o C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温至t2o C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D.降温至t1o C 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8.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10.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河北省2008—2009学年中考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试题(三)考生注意:本试卷分卷I和卷n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n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以下数据可供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C-12 N-14 Ca-40 CI-35.5卷1(选择题,共44分)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生石灰中倒入大量的水,冒出大量的白汽B•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水垢会减少C.切菜后的菜刀放置到第二天表面变为红色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2•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用扇子扇灭蜡烛的火焰,说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B. 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说明该粉尘一定是面粉D. 加入高锰酸钾也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说明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3•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都会改变,其原因都与水蒸气有关的是................ ( )①固体烧碱②浓硫酸③生石灰④洁净的铁钉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学了化学以后,很多同学会在家中做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家庭小实验。
根据你的经验和相关知识,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一定不会成功的是 ......................................................... ( )A. 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 B •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用食醋和碱面制取二氧化碳 D •用花辨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5•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关注环境的污染和防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Hv 5.6的雨水称为酸雨B. 大理石雕长时间处于酸雨的环境下会逐渐被腐蚀C. 煤燃烧时应加入适当的物质,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D. 废弃电池中通常含有的Hg、Pb元素不污染环境,可以不回收6. 野外旅行时,根据季节可以带上“即热饭盒”或“化学冰箱”。
绝密★启用前2009年河北省中考仿真模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a-40 Fe-56卷I(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9年10月1日的建国60周年大庆,我国必将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在这欢庆的节日里,即将发生的下列景象中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光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D.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2.2009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花一万块钱就能买一辆纯电动汽车”的报道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
据了解,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铁电池”主要成分为磷酸铁锂,生产它的原材料是正磷酸铁,化学式为FePO4,其中P的化合价为【】A.-5 B.-3 C.+5 D.+63.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4.2009年2月初,北京奥运“八金王”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照片被媒体公开后,世人一片哗然。
大麻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毒品,它的主要成分是大麻酚,大麻酚的化学式是C21H30O2。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大麻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大麻酚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C.大麻酚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 16D.大麻属于混合物,大麻酚属于有机物5.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A.铝材做高压锅B.液化气做燃料C.炭黑做填充剂D.钢材制铁轨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品来“补钙”。
2008—2009年度河北省中考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试卷(一)考生注意:本试卷分卷I 和卷II 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II 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l -35.5 N —14 Ag —108 C -12 Cu -64 S -32卷Ⅰ(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B .石墨导电实验C .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D .面粉尘爆炸实验2.下列都是与生活相关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铝合金门窗B .石油C .0.9%的生理盐水D .体温计中的水银3.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三聚氰胺的化学式是C 3N 6H 6,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低毒。
其主要用途是装饰面板、涂料、纸张等。
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三鹿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原来依靠检测氮含量,不法分子向鲜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氮含量。
下面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是有机化合物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不是食品添加剂B .三聚氰胺中碳、氮、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6:6C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0D .三聚氰胺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4.对比试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对比试验的是………………………………………………………………( ) 总分核分人 得分评卷人A .铁钉锈蚀试验B .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C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D .小花用紫色的石蕊探究CO 2和水反应的实验5.对于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B .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 .X 可能是CuSO 4D .Y 可能是Na 2SO 46.某同学欲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各设计了两个方案,其中两个方案都合理的一组是……( )A B C D 物质铁粉、炭粉 硬水、软水 硝酸铵、氢氧化钠 稀盐酸、稀硫酸 方案一磁铁吸引 取样,加肥皂水 取样,溶于水 取样,加碳酸钠 方案二 取样,加盐酸 观察颜色 混合,研磨 取样,加酚酞7.在梳理化学知识中存在着很多相等的关系,下面关于相等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B .在化合物中,元素正价总数的绝对值和负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C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总数相等8.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8”表示8个氧原子B .20.18是一个氖原子的质量C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是稳定结构D .氖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9.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B .沾有油污的炉具,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C .做完碘升华实验后的试管,用酒精洗8 O 氧16.00 10 Ne氖20.1817 Cl 氯35.45D.自行车经过雨淋车架生锈,用水清洗10.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B.霉变的粮食或发霉的食品不能食用C.一束太阳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光的传播路线不会改变D.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等抗酸药物11.关于金属铜有很多实验,其中是想探究铜的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用铜丝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看看电珠能否发光变亮B.用坩埚钳夹持铜丝,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观察能否燃烧C.取打磨好的铜丝,将其放入食醋中,观察实验现象D.将打磨好的铜丝投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12.某瓶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如下表,(单位mg/L)关于矿泉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健康饮水新概念(净含量550ml)饮水质量好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矿物质水含钾、镁等游离态矿物质元素,补充人体所需,让身体保持健康与活力。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8.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答案】B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答案】D10.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延展性C.较强的抗腐蚀性D.较小的密度【答案】B11.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再加入不同的化学制剂,与沥青混合而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胶和沥青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橡胶沥青使“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C.橡胶沥青路面弹性好,且可增大摩擦D.橡胶沥青路面的空隙较大,能降低交通噪声【答案】A【解析】本题作为新情景考查同学们对现象本质的把握。
例如题中提到“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因此该措施为“废物利用”,B正确;由其性质不难想到C、D也正确。
所谓“合成材料”即指人工合成。
沥青不是合成材料,而是石油产物中的一部分,所以是天然的。
故答案为A。
12.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图5A.甲图: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所以再铜片上留下了较深的划痕B.乙图: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所以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C.丙图: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D.丁图: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因此人应站再安全线外【答案】B【解析】本题为易错题,注意B选项中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是正确的,但其原因解释却是错误的,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受温度影响而非“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
13.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纪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说明: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0页。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题擦干净,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4.所有题目的解答均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Cl—35.5第I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科研小组采用切断实验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依次测定和记录实验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应选取体重相同,生理功能正常的成年家兔数只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要用统计学方法处理B.手术前要预先测定实验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C.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低,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D.该实验原理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的代谢调节包括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B.酵母菌的质粒可作为酵母菌转化的有效载体,并由此组建“工程菌”C.出芽生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但出芽生殖产生的后代变异性小D.酵母菌在长期缺氧的条件下不能存活和生长3.右图是11种昆虫A-K的栖息环境特性(Y轴)与寄主植物(X轴)的关系图,图中Y轴中点连线(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
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是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的昆虫有四种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C.昆虫G较H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H较昆虫G食物种类多,有食物的季节也较长。
要中考网
200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8.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B.鸡蛋清受热凝固
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
D.面包发霉
【答案】B
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答案】D
10.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延展性
C.较强的抗腐蚀性
D.较小的密度
【答案】B
11.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再加入不同的化学制剂,与沥青混合而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橡胶和沥青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橡胶沥青使“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
C.橡胶沥青路面弹性好,且可增大摩擦
D.橡胶沥青路面的空隙较大,能降低交通噪声
【答案】A
【解析】题中提到“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因此该措施为“废物利用”,B正确;由其性质不难想到C、D也正确。
所谓“合成材料”即指人工合成。
沥青不是合成材料,而是石油产物中的一部分,所以是天然的。
故答案为A。
12.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图5
京翰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Ca 40 Cl 35.5 O 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2.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腌制的酸菜含有少量亚硝酸盐 B.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C.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测溶液pH D.碳酸氢铵化肥一定要密封于阴暗处保存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你认为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B.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C.元素符号D.元素的原子序数4.中国国家质检总局12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日本发生消费者因食用中国出口速冻水饺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作出说明,称经初步调查监测,涉及事件的两批出口日本的猪肉白菜馅水饺,出口前对生姜、白菜等原料进行甲胺磷等农药检测均合格,而是日本境内人为添加剧毒药物甲胺磷所致,甲胺磷的化学式为C2H8ONPS,它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2009年河北省中考仿真模拟(二)理科综合试卷 2009.2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a-40 Fe -56卷I (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由物质的分类知识可知,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同一类的是………………【 】A .铝合金、钢B .加碘食盐、纯碱C .冰水、冰镇汽水D .氧气、空气2.下图是四位同学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3.2009年2月5日,武汉汉正街发生火灾。
火灾自救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在工作人员指挥下有序撤离火灾现场并拨打119报警B. *****************************************************************C. 若被困在室内,应站在室内最高处等待救援,并尽可能封堵火烟的进口D. 若被困在火灾现场,应尽可能贴近地面向火势小、烟雾少的方向撤4.发射“神州七号”的长征二号F 型火箭用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N 2O 4)作常规推进剂,*****************************************************************【 】A .N 2B .H 2C .O 2D .CO5.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关于图表提供的信息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B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酸碱盐的溶解度绝密★启用前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D.根据空气质量日报,可知道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6.向一定量的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消耗碳酸钠粉末的质量B.生成硫酸钠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7.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锌、氯化钠、硫酸铜B.氯化铁、氯化镁、硫酸*****************************************************************8.理化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00体积的水和100体积的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200体积B.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处处相等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总数9.下列从微粒角度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10.“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实际生活中以下做法中可取的是………【】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B.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立即用水浇灭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用高熔点的金属做保险丝11.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铁片和铜片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D.用测导电性的方法区分盐水和糖水12.用物理和化学的知识解释下列诗句,错误的是…………………………………【】A.*****************************************************************B.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在高温下发生了化学变化C.白毛浮绿水——浮在水上的鹅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红掌拨清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3.在炎热的夏季,喝汽水可以解暑。
关于汽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二氧化碳压入汽水中,是二氧化碳被液化B. 饮用汽水后人体的pH会上升C. 喝汽水会凉快是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汽化吸热D. 打开瓶盖,瓶内气压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有气泡逸出14.家里烧开水的“热得快”用久了其壁上往往结有一层很厚的固体物质,称为水垢。
下列有关水垢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垢的导热性差,不及时除去,会浪费电能B.形成水垢后,会延长加热时间,使水的沸点升高C.可用稀盐酸或醋酸除去水垢D.能形成水垢,说明这种水是混合物物 像A B DC 15.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B .自行车轮子的直径大约1.5mC .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D .一名成年人正常步行3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220m16.下面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C .利用“B 超”检查胎儿D .高速公路上的隔音板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图示为幻灯机的原理图C .将物体向右移动,仍要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向右调整光屏的位置D .将物体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所成的像会缩小18.2008年奥运会上,*********************************************************小摩擦的是…………………………………………………………………………【 】A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抹镁粉B .田径运动员的鞋底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C .自行车运动员在紧急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闸以使其尽快停下D .游泳运动员身穿俗称的“鲨鱼皮”泳衣劈波斩浪19.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下图所示的四幅图,属于发电机的原理的实验图是………………【 】20.猜想一下,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下列现象仍可能发生的是(海水的密度为1.03×l03kg/m3 ,铜的密度为8.9×l03 kg/m3 )……………………【】A.轮船从河中驶入大海仍会上浮一些B.潜水艇从河里沿同一深度驶入大海所受水的压强仍变大C.实心铜球在河水里仍会下沉D.提起同体积的海水和河水,提起海水所用力仍较大21.学了热学知识后,小明发表了以下看法,其中解释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水蒸汽凝华B.*****************************************************************C.烈日下,在海边游玩常感觉沙子比海水烫——沙子吸收的热量比等质量的水多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发热——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22.如图所示,标有“6V 3W”字样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Ω时灯正常发光。
(不考虑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电源电压不变)则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8Ω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灯泡电阻为10ΩB.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0VC.变阻器两端电压是9VD.电路中的电流是0.4A卷Ⅱ(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空格内)23.我国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2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个别地方可达100℃以上。
小明家每天需要将15 kg的水用煤气从20℃加热到60℃,煤气燃烧将转化成内能,需要吸收的热量是J。
使用温泉水后仅此一项将节约kg的煤气。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煤气燃烧完全且热量全部用来加热水)24.暑期里的持续高温天气,几乎每位居民家里都使用了电扇、空调,导致电器火灾时有发生。
调查起火原因如出一辙:电线超负荷使电线内金属导线发热引燃了导线外的绝缘皮。
***************************************************************导致火灾发生的理论依据是;(3)请提出一条预防这种火灾发生的措施。
25.生产、生活中人们常用到许多光学知识:晚上使用手电筒时,可以看到笔直的“光柱”,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将鱼叉到,这是光的现象;近视眼应佩戴的眼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缩小)的虚像。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磁炉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
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
(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普通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电磁炉使锅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电磁炉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
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第29题图第28题图第27题图(1)通过短文的阅读,使用电磁炉应选用下列哪种锅具( )A .陶瓷锅具B .铁锅具C .玻璃锅具D .铜制锅具(2)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 现象。
(3)为安全使用电磁炉应选用 孔插座;这样做的好处是 。
(4)电磁炉使用时需注意那些事项,写出一点 。
27.如图所示的装置,*********************************************************面且水立即沸腾,硫酸液滴飞溅,同时U 形管中甲端下降,乙端上升。
这个实验说明了 、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