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肉瘤12例综合治疗及预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7.50 KB
- 文档页数:3
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进展丁敏; 刘凌翔【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3)017【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晚期软组织肉瘤; 系统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者】丁敏; 刘凌翔【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6肉瘤为多部位起源的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通常以其出现的组织命名,有70多种。
肉瘤大致可分为软组织肉瘤(STS)和骨肉瘤,其中STS约有50余种,发病罕见。
不幸的是, STS好发于青壮年,并且多达50%的高级别STS患者最终转移并死亡。
所以, STS是20岁以下人群癌症死亡的5大原因之一。
另外,从生存期看,晚期转移性肉瘤的中位总生存期(OS)仅12个月左右,虽然近期研究[1]显示有所改善(18~19个月),但进一步提高STS的疗效仍刻不容缓。
目前STS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综合治疗,而晚期患者主要依靠全身药物治疗。
STS有特殊的免疫学特征,因此免疫治疗在其综合治疗中也有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手段在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现就晚期STS的常规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晚期STS的传统药物治疗晚期STS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截至目前,无论何种亚型和临床特征,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是大多数肉瘤治疗的一线标准方案,但其使用受心脏毒性的限制; 顺铂是常用的第二治疗药物,其耳毒性、肾毒性也受到临床关注。
另外,针对不同组织学和分子亚型,二线治疗可选择大剂量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和帕唑帕尼等[2]。
在经典化疗药物中,滑膜肉瘤对烷化剂(如异环磷酰胺)非常敏感(有效率27.8%)[3]; 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对阿霉素敏感(有效率48.0%)[4]; 血管肉瘤对单药紫杉类敏感(有效率62.0%)[5]; 硬纤维瘤对单药脂质体阿霉素、单药长春瑞滨、甲氨蝶呤/长春瑞滨或甲氨蝶呤/长春花碱的联合方案均敏感[6]。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林莉; 孔飞; 张桂枫; 陈宏; 镇澜; 刘振华【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9(032)003【总页数】4页(P223-226)【关键词】晚期软组织肉瘤; 安罗替尼; 靶向治疗; 疗效; 安全性【作者】林莉; 孔飞; 张桂枫; 陈宏; 镇澜; 刘振华【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内科福建福州35000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450052;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6; R730.5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2~3/10万[1]。
其组织学类型有50多种,常见的亚型包括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滑膜肉瘤、胃肠道间质肿瘤、血管肉瘤、脂肪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上皮样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2]。
由于病理亚型众多,不同亚型间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个体化治疗,加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使其在临床上极为复杂难治。
目前,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一线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其有效率约为35%,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约为5个月[3],除了特定的软组织肉瘤,含多柔比星的化疗方案是大多数软组织肉瘤最主要的一线治疗方案[4]。
但是,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尚无标准二线治疗方案,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软组织肉瘤靶向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可供选择的药物依然有限[5]。
相对于化疗,靶向治疗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应用后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改善,因而靶向药物治疗探索是这种罕见肿瘤的重要研究方向。
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和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6-7]。
本研究对服用安罗替尼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进行分析随访,讨论其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刘旭1,2,刘娇3,陈路1,2,杨玉霞1,2,程敏1,2,胡余昌1,2,刘宇飞1,21 宜昌市三峡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001;2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3 宜昌市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产科摘要:目的 分析11例上皮样肉瘤(ES)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
方法 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采用肉眼观察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手术切除的病灶。
结果 5例为经典型上皮样肉瘤(CES),6例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ES)。
肉眼观ES组织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病变,部分表面溃疡,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中,偶可见黏液变。
光镜下见结节状或弥漫性分布的瘤细胞,呈上皮样和梭形细胞形态,细胞核大,核深染,部分核空泡状,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胞质嗜酸性,常伴有坏死及横纹肌样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EMA和CKpan,偶可见CK19、CD34和GATA3表达,均存在INI1/SMARCB1表达缺失,Ki-67增殖指数5%~80%。
肿瘤细胞不表达S-100、desmin、SMA、Myogenin、MyoD1、DOG-1、CD31、CR、HMB-45、CD117。
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部分患者叠加化疗及放疗。
9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失访。
6例出现复发或转移,3例患者死亡。
结论 ES肉眼观以灰白色,实性,质中结节为主;光镜下结节状或弥漫性分布的上皮样细胞为诊断此病的重要线索,部分细胞核变大、空泡状染色质,出现坏死及横纹肌样细胞等;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EMA、CKpan,Ki-67一般较高,INI1/SMARCB1表达缺失。
关键词:上皮样肉瘤;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6.022中图分类号:R73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6-0091-04上皮样肉瘤(ES)是一种瘤细胞表现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的罕见恶性间叶源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患者发病年龄广,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以四肢及深部更多见。
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商冠宁 孙平 邢浩 郑珂 王玉名 王巍作者单位:110042 沈阳,辽宁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科【摘要】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90年-2009年连续治疗的38例病理证实透明细胞肉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时间4-242个月(平均34个月)。
发生转移26例,局部复发9例。
全部病例的5年复发率23.7%,5年和10年转移率分别为61.0%和68.4%,转移风险累积明显大于局部复发(P =0.004)。
转移、局部复发、死亡的中位时间为分别为13个月,19个月和20个月。
全部病例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7%、36%。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 =0.018),肿瘤大小(P =0.001),肿瘤深度(P =0.002),TNM分期性(P =0.001)及手术切缘(P =0.042)可能成为预后因素。
而化疗(P =0.18)、放疗(P =0.06)与肿瘤预后无明显相关。
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肿瘤大小(P =0.021)成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 早期诊断和首次广泛切除是改善透明细胞肉瘤预后的关键。
肿瘤大小与转移关系密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肉瘤;预后因素;肿瘤大小;化疗 doi:10.3969/j.issn.1671-1971.2010.05.014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clear cell sarcoma SHANG Guanning, SUN Ping, XING Hao, et al. Bone Soft Tissue Departartment of Surgery,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Shenyang, Liaoning 110042, PRC【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nd the treatment for clear cell sarcoma (CCS), and to analyse the efficacy and and prognosis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38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were confirmed to have CCS with histological test were treated between 1990 and 2009. They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 though 242 months, 34 months on average. 26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to have metastasis. 9 had residual recurrence. The overall 5-year recurrence rate was 23.7%. The 5-year and 10-year metastasis rate was 61.0% and 68.4%, respectively. The accumulated risk of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sidual recurrence (P =0.004). The median time of metastasis, recurrence, and death was 13 months, 19 months and 20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5-year and 10-years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47% and 36%,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uni-variant analysis, sex (P =0.018), tumor size (P =0.001), tumor invasion depth (P =0.002), TNM classification (P =0.001) and positive surgical margin (P =0.042) were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Chemotherapy (P =0.18), radiotherapy (P =0.06)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rognosis. Multi-variant analysis indicated the tumor size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prognosis factor (P =0.021). Conclusions Early diagnosis and extensive excision were crucial to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clear cell sarcoma. The tumor siz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metastasis, and was a key factor for prognosis.【Key words 】Clear cell sarcoma; Prognostic factors; Tumor size; Chemotherapy透明细胞肉瘤(CC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最常发生在年轻人四肢远端。
2024年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第一版是关于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下面是对这一指南的概述。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身体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脂肪、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等。
它通常在四肢的肌肉、腹膜壁和腹腔内发生。
软组织肉瘤的治疗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包括外科医生、放射肿瘤科医生、病理学家、放射科医师和化疗专家。
这一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一指南前言部分介绍了肉瘤的特点和分类。
它指出恶性肉瘤的复杂性和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这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这一指南还介绍了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这一指南提供了临床实践中的五个关键问题,包括早期诊断和分期、手术治疗、放射疗法、系统治疗和术后治疗。
早期诊断和分期是成功治疗肉瘤的关键。
这一指南提出了诊断和分期的方法和标准,并强调了手术切除的重要性。
它还介绍了组织病理学的评估,以确定肉瘤的类型和分级。
手术治疗是肉瘤治疗的基础。
这一指南提供了手术切除术和辅助手术的建议,并介绍了一些创新的手术技术。
对于不能完全切除的肉瘤,放射疗法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这一指南讨论了放射疗法的适应症和剂量。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肉瘤,系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指南提供了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建议,并介绍了一些新的药物和试验中的药物。
它还强调了临床试验和新的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术后治疗是为了预防肉瘤的复发和转移。
这一指南提供了放射疗法和化疗的建议,并介绍了一些辅助疗法,如热疗、冷疗和免疫疗法。
这一指南还讨论了肉瘤的术后管理和随访。
它提供了关于复发的预测因素和随访策略的建议。
总的来说,2024年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第一版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涵盖了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
它的目标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以提高肉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肉瘤吃中药治愈的实例概述肉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然而,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也被一些患者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位经历肉瘤吃中药治愈的患者的真实案例。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张先生•年龄:45岁•肉瘤类型:恶性软组织肉瘤•发病时间:2018年6月诊断和治疗过程初步诊断2018年6月,张先生在腹部发现了一个肿块,并出现了相应的疼痛。
他前往医院就诊,经过肿瘤标记物检查和组织活检等相关检查后,被确诊为恶性软组织肉瘤。
手术治疗为了尽早控制肿瘤的生长,医生建议张先生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于是,他接受了局部肿瘤切除手术,切除了肿瘤及周围患部。
手术非常成功,肿瘤被完全切除。
辅助治疗手术后,为了减少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医生建议张先生进行辅助治疗。
他接受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1.放疗: 张先生接受了适量的局部放射治疗,以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并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2.化疗: 化疗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张先生接受了化疗周期,每周期间隔为3周,总共进行了6个疗程。
中药治疗除了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外,张先生还选择了中药作为辅助治疗。
他咨询了中医师,并按照医师的建议使用了一种名为“百草膏”的中药来调理身体。
百草膏的成分百草膏是一种由多种中草药混合制成的糊状药物,其中主要的成分有:人参、黄芪、当归等。
这些中草药被认为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用法和疗效张先生每天服用3次百草膏,每次30毫升。
经过连续半年的中药治疗,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肿瘤标记物逐渐降低,肿瘤也没有出现复发。
随访和复查为了进一步确认治疗效果,医生要求张先生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
他每3个月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肿瘤标记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治愈结果经过半年的中药治疗和定期的复查,张先生的肿瘤没有复发的迹象,他被确认为治愈。
结论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四肢纤维肉瘤病人预后因素分析与列线图的构建作者:张小鹏胡川王远贺王鸿宇田少奇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第01期[摘要] 目的探讨四肢纤维肉瘤病人预后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病人总生存率的列线图和危險分层系统。
方法回顾性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SEER*Stat 8.3.6软件)2004—2015年诊断为四肢纤维肉瘤病人的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独立预后相关因素并构建列线图。
采用C指数、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
应用X-tile软件将病人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3组,并利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研究3组病人间的生存差异。
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病人年龄(67~79岁:HR=2.941,95%CI=1.944~4.450;>79岁:HR=8.576,95%CI=5.571~13.200)、肿瘤直径>11.2 cm(HR=3.388,95%CI=2.036~5.637)、肿瘤病理分级Ⅲ级和Ⅳ级(Ⅲ级:HR=2.339,95%CI=1.066~5.133;Ⅳ级:HR=2.891,95%CI=1.345~6.218)、N1分期(HR=3.135,95%CI=1.170~8.403)、M1分期(HR=4.222,95%CI=2.336~7.631)和手术治疗(HR=0.288,95%CI=0.129~0.646)是四肢纤维肉瘤病人的独立预后相关因素(P<0.05)。
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792(95%CI=0.757~0.827)和0.780(95%CI=0.717~0.843)。
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结果均显示该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表现良好。
ROC曲线分析显示,无论在训练集还是验证集中,列线图在1、3和5年的曲线下面积(AUC)始终大于同一时间点所有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的AUC。
36例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30-01【摘要】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6例进行术后放疗的软组织肉瘤患者,全部采用6mv一x线照射,常规照射40一50gy,然后缩野再用8一14mev 电子线照射,总剂量60 - 70gy。
结果 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6%和41.2%。
结论术后放疗能提高软组织肉瘤的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疗效预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局部切除易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局部广泛切除后复发率仍达30%。
放射治疗在软组织肉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对我院36例软组织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放射治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1.8:1;年龄14一66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病例均为软组织肉瘤局部切除术后,术前肿瘤最大直径 5cm 10例。
肿瘤部位:上肢13例,下肢 17例,躯干 6 例。
临床分期: i期 4例(11.1%),ii期22例(61.1% )iii期8例(22.2%)iv 期2例(5.6%)。
病理类型:纤维肉瘤10例(27.8%),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8 例(22.2%),横纹肌肉瘤 6例(16.7%),脂肪肉瘤 5例(13.9%),滑膜肉瘤4例(11.1%),其它3例(8.3%)。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首次治疗均为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均采用6mv一x线外照射,照射野边缘距切缘3cm一10cm,多数病人常规照射40一50 gy/4一6周后缩野再用8一14mev电子线照射,照射剂量60一70 gy/6一7周。
全部病例均随访五年以上,生存期从放疗开始之日算起。
2 结果本组总的 3 年生存率为71.6%,5年生存率为41.2%,肿瘤5cm,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0%;临床分期:i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ii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63.6%;iii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12.5%;iv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射野面积:照射野边缘外放<5cm,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30.6%;:照射野边缘外放5-10cm,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4%、47.2%;病理类型:纤维肉瘤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0%;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37.5%;横纹肌肉瘤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0%;脂肪肉瘤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9%;滑膜肉瘤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0%;其它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