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办法附表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6
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存量失信行为进行整治,督促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完成信用修复,进一步推进交通出行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通知》,交通出行领域失信专项治理涉及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治理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自然人。
交通运输部加强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宏观调控8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强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宏观调控的公告》。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交通运输部将根据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相关市场供求状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总量调控、择优选择的思路,采取专家综合评审的方式,有序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经营主体和船舶运力。
综合评审办法将另行制定发布。
公告有效期为5年。
交通运输部制定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8月13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中国海事局印发《关于明确海事劳工条件检查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8月13日,中国海事局印发《关于明确海事劳工条件检查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切实做好海事劳工条件检查试点工作。
通知针对试点前期准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有关事项予以明确,主要包括:船员社保问题;对甲级、乙级船员服务机构的检查;沿海航行船舶船员的工资及伙食标准;《海事劳工条件检查报告》的签发;船上履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相关文件;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员;对不回辖区港口的和非本辖区到港的船舶检查安排;一般缺陷、严重缺陷的判定原则;海事劳工检查管理机制;国内沿海船舶实施海事劳工条件检查的依据等十个方面。
上海海事局关于载运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试行EDI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公布日期】2007.10.15•【字号】沪海危防[2007]658号•【施行日期】2007.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正文上海海事局关于载运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试行EDI申报的通知(沪海危防〔2007〕658号)各有关单位: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需要,提升上海口岸信息化监管水平,便利港航企业运输生产,我局将于2007年11月1日开通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船舶EDI申报系统(以下简称“散液EDI申报系统”),对载运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试行EDI申报。
现将相关管理事项通知如下:一、凡采用散液EDI申报系统办理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安全适运申报(以下简称“货申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以下简称“船申报”)的申报单位,应先向我局提交下述书面材料,办理备案手续。
单位情况与备案情况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1)EDI申报备案信息表(附件一,并请加盖公章);(2)营业执照复印件;(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本单位申报员名单和培训证明复印件;(5)货申报单位另需提交货主信息登记表(附件二,并请加盖公章);(6)EDI申报承诺书(附件三,并请加盖公章);(7)货运代理单位提交相应的资质证明;(8)国际船舶代理单位提交相应的经营资格登记证。
已开通集装箱危险货物EDI申报系统的申报单位无需再行办理备案手续。
已按照我局《关于办理开通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EDI申报系统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于10月12日之前办妥散液EDI申报系统开户手续的申报单位可实行简易备案手续,相关单位应于2007年10月30日之前将备案信息表(附件一)和EDI申报承诺书(附件三)报送我局危防处。
二、办妥备案手续的单位和码头作业单位,应按《关于办理开通外贸散装液态危险货物EDI申报系统相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要求取得相应的EDI用户名和密码。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2024年度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结果有关事宜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10.10•【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24年第48号•【施行日期】2024.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公告2024年第48号关于发布2024年度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结果有关事宜的公告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延续国内水路运输有关政策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23年第31号),我部组织开展了2024年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力综合评审工作,现将结果公告如下:一、2024年度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最终结果(一)原油船运力。
1.6000载重吨及以下小型原油船。
(1)浙江海之润海运有限公司,4200载重吨;(2)浙江恒晖海运有限公司,4000载重吨;(3)上海北海船务股份有限公司,5500载重吨。
2.1万~2万载重吨原油船。
(1)宁波甬旺航运有限公司,12000载重吨;(2)宁波市恒兴船务有限公司,11210.6载重吨。
(二)成品油船运力。
1.宁波东海海运有限公司,20000载重吨;2.上海建桥国际航运有限公司,20000载重吨;3.舟山建桥船务有限公司,6500载重吨;4.安徽宁申船务(集团)有限公司,20000载重吨。
(三)化学品船运力。
1.5000载重吨及以下盐酸专用船。
(1)天津东疆中石海运有限公司,5000载重吨;(2)广东瑞高海运物流有限公司,4000载重吨;(3)浙江密尔克卫航运有限公司,4000载重吨。
2.14000载重吨及以下并取得船检机构授予的甲醇燃料加注船舶附加标志的化学品船。
(1)舟山金海岸航运有限公司,14000载重吨;(2)中燃航运(大连)有限责任公司,7800载重吨。
3.其他10000载重吨及以下高端不锈钢化学品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命的安全,防止水域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辖区内从事散装运输和装卸液体危险化学品的有关船舶、码头、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统一负责辖区内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直属各海事局(处)具体负责实施本办法(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第四条散化船和船公司、散化作业码头应针对作业要求建立安全操作和安全工作的良好环境;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患措施;不断提高岸上和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章申报第五条船舶散装运输液体危险化学品必须按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规定办理申报手续。
第六条进口IBC规则或MARPOL73/78附则Ⅱ中所列的A类物质,收货人(货主)应在签定货物运输合同前向拟接卸港的主管机关进行预申报,经同意后方可办理租船合同。
第七条进口IBC规则或. MARPOL73/78附则Ⅱ中所列的A类物质接卸、仓储、中转的单位,应在签定有关合同前向主管机关申报。
申报内容包括:该货物起运港的情况;货物的理化性质;分流船舶的名称、数量及货物流向。
经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从事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过驳作业的船舶,按照交通部安监发(1996)330号《液货船水上过驳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办理。
第九条船舶装运未经评定的危险有毒液态化学品,应按有关部门的要求配备安全和防污染措施。
托运人应向主管机关提供能足以说明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有关技术数据及资料。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0年第14号――关于加强国内沿海化学品液化气运输市场宏观调控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0.05.18
•【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10年第14号
•【施行日期】2010.05.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0年第14号)
为促进国内水路运输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保障运输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结合目前国内水路运输实际状况,我部决定对国内沿海省际化学品、液化气运输市场实施宏观调控。
现公告如下:
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批准新的经营者从事国内沿海省际化学品船、液化气船运输,但此前已经我部批准筹建并在有效期内完成筹建、申请开业的除外。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暂停批准新增国内沿海省际化学品、液化气船舶运力(含国内新建、国(境)外购置和光租、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转入国内运输以及省内运输船舶转省际运输),但经营者将现自有船舶退出国内运输市场申请运力更新(以船舶艘数为准)的除外。
三、我部将根据国内沿海化学品、液化气运输市场运力运量供求关系,进一步研究并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确定2011年的宏观调控措施。
四、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情况,参照本公告内容,研究制定针对从事省内沿海化学品、液化气运输的宏观调控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2022年中国沿海跨省运输液货危险品船舶运力分析2022年,随着新建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和1000载重吨以上油船强制入级政策的实施,以及老旧运输船舶、单壳油轮和其他技术落后船舶逐步退出市场,国内沿海液货危急品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老旧船舶比例连续降低,运力总量保持稳定。
截至2022年底,从事国内沿海跨省运输的液货危急品船共1280艘/841.7万载重吨,分别是2022年底的100.3%和103.4%。
其中,油船1003艘/771.3万载重吨,比2022年底净增14艘/19.5万载重吨;化学品船213艘/58.4万载重吨,船舶艘数比2022年底削减6艘,吨位增加7.2万载重吨;液化气船64艘/12万载重吨,船舶艘数比2022年底削减1艘,吨位增加7595载重吨。
根据《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划分标准,船龄12年以上老旧船舶的艘数比例较2022年下降了7.1个百分点,连续7年下降,已从2022年底的63.8%下降到27.9%。
船龄26年以上特检船的艘数比例已下降到7.7%。
所占吨位比例仅为4%左右。
一、油船运力总量保持稳定,船龄结构和船队结构连续改善2022年国内沿海跨省运输油船运力总量较2022年略有增加,为2022年底的102.6%(艘数比例为101.4%)。
全年强制报废(1978年建成)沿海油船11艘/5.9万载重吨。
另有58艘/26万载重吨的沿海油船虽未达到强制报废船龄,但提前退出沿海油品运输市场。
这是由于经营成本及市场等缘由,船东将部分接近报废船龄的小吨位船舶提前报废;此外有部分船东将还未被限期淘汰的5000吨以上单壳油船改建为一般货船。
2022年全年新增(含2022年底建成2022年投入市场)国内沿海跨省运输油船94艘/54.5万载重吨,比2022年的44艘/36.3万载重吨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新建船舶以1000载重吨以下的小吨位船舶为主,占新增油船总艘数的84.7%,1000载重吨以下小吨位油船已有过剩趋势。
板块市场回顾本周(2/27-3/3)交运指数上涨3.1%,沪深300指数上涨1.7%,跑赢大盘1.4%,排名5/29。
交运子板块中铁路板块涨幅最大(+7.2%),公交板块涨幅最小(+0.5%)。
行业观点快递:受春节错峰影响,1月快递单票价格同比上涨。
本周(2月25日-3月3日)全国快递揽收量日均3.45亿件,环比-1.5%;全国快递投递量日均3.51亿件,环比-1.9%。
受春节假期错峰影响,2023年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72.3亿件,同比-17.6%;业务收入完成767.5亿元,同比-16.3%;快递单票收入10.62元,同比+1.6%。
分公司看,2023年1月,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快递业务量分别为9.57亿票、9.98亿票、11.21亿票、8.06亿票,同比分别-3.2%、-34.0%、-15.7%、-18.5%,市场份额分别为13.24%、13.81%、15.51%、11.15%,环比分别+2.1%、-0.6%、+0.1%、持平。
伴随全国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消费潜力释放,将刺激快递业务量的强劲复苏。
价格战监管持续,叠加资本开支高峰或已过去,产能跟业务量更加匹配,盈利有望持续释放。
推荐顺丰控股,关注德邦股份。
物流:宏川智慧港能项目对外开放通过省级验收,兴通盛航获批新增船舶。
3月3日宏川智慧泉州港口岸外走马埭作业区1-8#泊位和斗尾作业区7#泊位对外开放通过省级验收,待正式批文落地后福建港能项目出租率有望迅速提升。
2022年6月福建港能二期项目投产,前期因运营品类申请和码头对外开放资格未落地,出租率水平维持较长时期低位,随着对外开放资格落地,该项目有望扭亏为盈。
2月17日,交通部发布《2022年度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结果》,其中兴通股份获批1艘17500载重吨化学品船,以及1艘5000立方米费液氨专用船;盛航股份获批1艘7450载重吨化学品船。
危化品航运市场龙头份额有望持续提升,高盈利能力可持续:1、需求端:多个沿海大型炼化一体项目陆续投产,运输需求维持稳定增长;2、供给端:行业新增运力实行严格审批制度,行业有序竞争,龙头企业高盈利能力可持续,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扩大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管理事项下放范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交办水〔2021〕53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扩大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管理事项下放范围的通知交办水〔2021〕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各直属海事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21〕12号)关于“将自贸试验区所在省份注册的国内水路运输企业经营的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换发、补发、注销等管理事项,下放至自贸试验区所在地省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办理”的工作部署,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021年5月,部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放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管理事项的通知》(交办水〔2021〕40号),已将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的国内水路运输企业经营的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换发、补发、注销等管理事项,下放至企业所在地省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办理。
在此基础上,部决定自2021年11月1日起,将上述事项下放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河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换发、补发、注销等管理事项下放后,有关具体工作要求按照交办水〔2021〕40号文件执行。
附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放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管理事项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21年8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放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管理事项的通知交办水〔2021〕40号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各直属海事局:为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有关下放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配发等管理事项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国内水路运输“放管服”改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下放事项自2021年7月1日起,将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的国内水路运输企业经营的沿海省际客船、危险品船《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换发、补发、注销等管理事项,下放至企业所在地省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办理。
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2024年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力综合评审工作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5.11•【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24年第24号•【施行日期】2024.05.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公告2024年第24号关于开展2024年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力综合评审工作的公告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延续国内水路运输有关政策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23年第31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宏观调控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18年第67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办法〉的通知》(交办水〔2018〕168号,以下简称《综合评审办法》),我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24年新增运力规模和推荐发展船型(详见附件1)。
为做好2024年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力综合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各地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要根据部公布的上述政策和信息,组织辖区内有意向参加综合评审的企业填写《2024年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申请表》(详见附件2)并上报相关材料,相关材料信息追溯有截止日期要求的,统一截止到2024年4月30日,请提醒企业周知。
二、各参评企业可最多在原油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中选择一种船舶类型参加综合评审,多余申请无效。
三、申报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提出的书面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核实相关材料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并重点核实企业申请材料中关于《综合评审办法》附件所列的“扣分项目及标准”相关信息,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省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省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复核汇总后,填写附件3,并于2024年6月20日前将本省份各参评企业的材料和附件3报部。
附表
申请企业情况综合评审表
注:1.自有船舶运力按照《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和交水发〔2014〕141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2.水路运输经营者与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者存在控股关系或者为同一控股股东的,可视为该水路运输经营者自建了安全管理体系。
3.水路运输经营者与船员服务机构存在控股关系或者为同一控股股东的,该船员服务机构为其配备的高级船员可以视为该经营者直接订立劳动合同的船员,但该船员服务机构与其配备的高级船员应当订立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船长计入高级船员。
4.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的申请企业,如评分标准涉及的内容不适用于本企业,则该项评分得1分,适用的按实际情况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