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学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思考题1. 区别下列概念:(1) 化学反应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2) 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3) 活化分子和活化能;(4) 反应速率常数和化学平衡常数。
【答】(1) 化学反应平均速率是指反应在某时间范围内,以某反应物的浓度减小或某一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在该时间范围内,反应速率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不断发生变化。
瞬时速率是指反应在某个瞬时的反应速率,在该瞬间反应速率是恒定的。
(2) 基元反应是指一步能够完成的反应。
复杂反应是指一步不能完成的反应。
复杂反应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基元反应构成的。
(3)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E a为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E c与分子的平均能量E e的差值或把1mol具有平均能量的反应物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吸收的最低能量。
(4) 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单位反应物浓度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本性有关,也与反应时的温度、催化剂、溶剂等有关,与反应物浓度、分压无关。
对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常数,即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本质、温度、溶剂等有关,与催化剂、反应物浓度或分压无关。
2. 简述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的要点。
【答】①原子、分子或离子只有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碰撞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②分子发生有效碰撞必须具备一定的能量。
③活化分子间的碰撞还必须考虑碰撞时的方位。
3. 简述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
【答】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的发生仍是活化分子碰撞的结果,但活化分子不是只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而是在反应过程中,要经过一个中间的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先形成活化配合物,然后才分解为产物。
因此过渡状态理论也称为活化配合物理论。
4.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对同一反应,用反应进度表示反应速率时,不论用何种物质(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其数值大小是一样的。
第六章 化学平衡1.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反应进度的关系m r BB B ,)/(G G p t Δ==∂∂∑μνξ式中的p T G ,)/(ξ∂∂表示在T ,p 及组成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的吉布斯函数随反应进度的变化率,称为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2.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判据:0BB B m r <=Δ∑μνG化学反应自发地自左向右进行; 0BB B m r ==Δ∑μνG化学反应达到平衡;0BB B m r >=Δ∑μνG化学反应自发地自右向左进行。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气相反应 O O m r ln ln f f Q RT K RT G +−=Δ; O O m r ln f K RT G −=Δ 溶液反应OO m r ln ln a a Q RT K RT G +−=Δ;OO m r ln a K RT G −=ΔQ 与ΟK 的表达式相似,区别是:在ΟK 的表达式中,各组分的逸度(活度)为反应达到平衡时的逸度(活度);而在Q 的表达式中,各组分的逸度(活度)是反应在某一时刻的逸度(活度)。
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在等温等压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若Ο<K Q ,则,正向反应自动进行 0m r <ΔG 若Ο=K Q ,则,反应达到平衡 0m r =ΔG若Ο>K Q ,则,逆向反应自动进行0m r >ΔG 4. 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 ∏=BO B O B )/(νp f K f ;O O m r ln fK RT G −=Δ 理想气体 ∏==BO B O O B )/(νp p K K f p非理想气体 O O p f K K K γ=,∏=BB B νγγK 液相反应∏=BB OB νa K a ;OO m r ln a K RT G −=Δ标准平衡常数ΟK 量纲为1,仅是温度的函数。
ΟK 的数值越大,表示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的写法有关。
第六章化学平衡
一、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1.反应方向的判据:、、
2.对于封闭系统,当有微小变化时,有
3.等温等压下:
是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势。
4.化学亲和势:
5.理想的气体混合物:(满足条件:)
二、平衡常数表达式
1.用摩尔分数表示: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三、复相化学平衡
1.凝聚想的化学势近似等于标准物质的化学势
(复相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只与气态的压力有关)
2.理想状态化学势:
四、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五、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吸热反应,,,正向有利
放热反应,,,正向不利
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随P的增加而增加,反应向正向进行
随P的增加而减少,反应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进行。
第六章 习题及解答1.反应CO(g)+H 2O(g) CO 2(g)+H 2(g)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pK =2150K/T-2.216,当CO ,H 2O ,H 2,CO 2的起初组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0.30,0.20和0.20,总压为101.3kPa 时,问在什么温度以下(或以上)反应才能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解 设反应体系的总量为1000g ,已知M(CO)=28g·mol -1, M(H 2O)=18g·mol -1,M(H 2)=2g·mol -1,M(CO 2)=44g·mol -1, 则 n(CO)=(300/28)mol=10.714moln(H 2O)=(300/18)mol=16.667mol n(H 2)=(200/2)mol=100mol n(CO 2)=(200/44)mol=4.545molΣn=(10.714+16.667+100+4.545)mol=131.926 mol x(CO)=10.714mol/131.926 mol=0.0812 x(H 2O)= 16.667mol/131.926 mol=0.1263 x(H 2)=100mol/131.926 mol=0.7580 x(CO 2)= 4.545mol/131.926 mol=0.0345222(CO )(H )0.03450.7850 2.6408(CO)(H O)0.08120.1263x x x Q x x ⨯===⨯因为本题ΣνB =0,所以p K =K x ,要使反应向生成产物方向进行,须 Q x < K x ,即2150K/T-2.216>lg2.6408,解得2150K815.1K 2.216lg 2.6408T <=+,即在815.1K 温度以下反应才能向生成产物方向进行。
2. PCl 5的分解作用为 PCl 5(g) PCl 3(g)+Cl 2(g)在523.2K 、101.325kPa 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2.695kg·m -3,试计算(1) PCl 5(g)的离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