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RFID的工作原理及区别..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21
ID卡、IC卡、RFID卡、NFC 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2IC卡和ID卡的区别2IC卡和RFID卡的区别2RFID卡和NFC卡的区别2Mifare系列卡区别3NFC标签分四种3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区别3射频识别技术漫谈(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5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IC卡和ID卡的区别ID卡仅仅记录卡号,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 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 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C卡和RFID卡的区别IC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都属于RFID范畴,接触式IC卡其芯片直接封装在卡基表面,而非接触式IC卡是由芯片和线圈组成,可分为COB绕铜线、蚀刻天线、印刷天线等等,两者的应用区别在于:前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插入读卡器使用,例如银行卡,后者仅需要靠近读卡器感应天线就能被读取,例如交通卡、门禁卡。
RFID卡是指非接触式类电子卡片/标签,包括有ID卡、IC 卡和NFC卡以及其它等电子卡/标签。
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工作频段。
ID卡是早期的非接触式电子标签,工作频段在125kHz只有一个ID号,不可以存储任何数据,故叫ID卡。
IC卡如从字义上面理解,是包括了除ID卡外的其它RFID 电子标签和接触式的芯片卡,不过一般说IC卡主要是指工作于13.56MHz频段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和接触式智能卡,而非接触式智能卡也就包括了NFC卡片或标签(NFC论坛规定有四种卡片类型属于NFC卡片),接触式智能卡也就是带个裸露芯片的智能卡。
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2欧阳引擎(2021.01.01)IC卡和ID卡的区别2IC卡和RFID卡的区别2RFID卡和NFC卡的区别2Mifare系列卡区别3NFC标签分四种3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区别3射频识别技术漫谈(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5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IC卡和ID卡的区别ID卡仅仅记录卡号,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 ID 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 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C卡和RFID卡的区别IC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都属于RFID范畴,接触式IC卡其芯片直接封装在卡基表面,而非接触式IC卡是由芯片和线圈组成,可分为COB绕铜线、蚀刻天线、印刷天线等等,两者的应用区别在于:前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插入读卡器使用,例如银行卡,后者仅需要靠近读卡器感应天线就能被读取,例如交通卡、门禁卡。
RFID卡是指非接触式类电子卡片/标签,包括有ID卡、IC卡和NFC卡以及其它等电子卡/标签。
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工作频段。
ID卡是早期的非接触式电子标签,工作频段在125kHz只有一个ID号,不可以存储任何数据,故叫ID卡。
IC卡如从字义上面理解,是包括了除ID卡外的其它RFID电子标签和接触式的芯片卡,不过一般说IC卡主要是指工作于13.56MHz频段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和接触式智能卡,而非接触式智能卡也就包括了NFC卡片或标签(NFC论坛规定有四种卡片类型属于NFC卡片),接触式智能卡也就是带个裸露芯片的智能卡。
I D卡、I C卡、R F I D 卡、N F C卡、M i f a r e 卡各种概念的关系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 (3)IC卡和ID卡的区别 (3)IC卡和RFID卡的区别 (3)RFID卡和NFC卡的区别 (4)Mifare系列卡区别 (5)NFC标签分四种 (5)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区别 (6)射频识别技术漫谈(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 (8)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IC卡和ID卡的区别ID卡仅仅记录卡号,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 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 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 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C卡和RFID卡的区别IC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都属于RFID范畴,接触式IC卡其芯片直接封装在卡基表面,而非接触式IC卡是由芯片和线圈组成,可分为COB绕铜线、蚀刻天线、印刷天线等等,两者的应用区别在于:前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插入读卡器使用,例如银行卡,后者仅需要靠近读卡器感应天线就能被读取,例如交通卡、门禁卡。
RFID卡是指非接触式类电子卡片/标签,包括有ID卡、IC卡和NFC卡以及其它等电子卡/标签。
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工作频段。
ID卡是早期的非接触式电子标签,工作频段在125kHz只有一个ID号,不可以存储任何数据,故叫ID卡。
IC卡和RFID标签简介△ IC卡定义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是镶嵌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其外形和尺寸都遵循国际标准(ISO)。
芯片一般采用不易挥发性的存储器(ROM、EEPROM)、保护逻辑电路、甚至带微处理器CPU。
带有CPU的IC卡才是真正的智能卡。
△ IC卡的分类按照嵌入集成电路芯片的形式和芯片类型的不同IC卡大致可分为:→非加密存储器卡:卡内的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是EEPROM,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硬件加密功能。
→逻辑加密存储器卡:在非加密存储器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密逻辑电路,加密逻辑电路通过校验密码方式来保护卡内的数据对于外部访问是否开放,但只是低层次的安全保护,无法防范恶意性的攻击。
→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
装有COS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IC卡的特点:(1).体积小而且轻,非常便于携带。
(2).存储容量大:CPU卡含微处理器,存储器可分成若干应用区,便于一卡多用,方便保管。
(3).可靠性高:IC卡防磁、防静电、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比磁卡高。
(4).使用寿命长:信息可读写十万次,使用寿命长。
(5).保密性强、安全性高: IC卡本身具有硬件安全策略,可以控制IC卡内某些区的读写特性,如果试图解密则这些区自锁,即不可进行读写操作。
IC卡内的信息加密后不可复制,密码核对错误,卡本身有自毁功能,所以IC卡中数据绝对安全可靠。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发行的上亿张的IC卡片中还未发现一张假卡出现。
(6).网络要求不高: IC卡的绝对安全可靠性使其在应用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实时性、敏感性要求低,可以在网络质量不高的环境中或在不联机的情况下应用。
RFID卡与IC卡、ID卡的区别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银行卡)2008-07-29 10:11:02| 分类:知识就是力量|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1)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2)操作方便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既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3)防冲突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系统工作速度(4)可以适合于多种应用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 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之间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接触式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运用于不同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5)加密性能好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无外露部分。
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非接触型IC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Ic卡、Rfid,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了。
那Ic卡、Rfid具体指的是什么?Ic卡、Rfid又有什么区别呢?以下,将与大家分享Ic卡、Rfid的知识。
Ic卡的概述IC卡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
IC卡是指集成电路卡,一般用的公交车卡就是IC卡的一种,一般常见的IC卡采用射频技术与IC卡的读卡器进行通讯。
IC卡与磁卡是有区别的,IC卡是通过卡里的集成电路存储信息,而磁卡是通过卡内的磁力记录信息。
IC卡的成本一般比磁卡高,但保密性更好。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和电子钱包。
Ic卡的工作原理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
Ic卡的分类智能卡属于半导体卡。
半导体卡片采用微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
一、按照其组成结构,智能卡可以分为一般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
存储器卡其内嵌芯片相当于普通串行EEPROM存储器,这类卡信息存储方便,使用简单,IC卡价格便宜,很多场合可替代磁卡,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信息保密功能,因此,只能用于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
逻辑加密卡加密存储器卡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存取操作,这类信息保密性较好,使用与普通存储器卡相类似。
CPU卡CPU卡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特殊类型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
智能卡技术—IC卡—智能卡发展简介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只有数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有可能把数据存储和算术逻辑部件都集成在内。
早在1968年德国发明家Jurgen Dethloff 和Helmut Grotrupp 在一项有关应用领域的专利中就有了把集成电路结合到识别卡中去的概念智能化IC卡的概念最初由法国的新闻工作者Roland Moreno在1972年首先提出(1974年注册专利)。
法国布尔(Bull)公司率先投人了对这一潜力无穷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1976年,布尔公司高级研究员于贡(Ugon)先生所领导的研究小组首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由双晶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的智能卡,接着又于1978年制成了单晶片智能卡,取得了技术专利。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除法国的布尔公司之外,世界上先后有Motorola,Thomson,Hitachi,0ki,Toshiba,Sharp,Atmel等十几家公司相继投入了智能卡芯片和卡片成品的开发与生产,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新兴技术产业。
于贡先生由于其重要成就,于1992年被选为世界智能卡先生。
1987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为IC卡制订了国际标准,ISO/IEC 7816系列。
这些标准为IC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创造了规范化的前提和条件。
IC卡具有突出的3S特点,即Standard(国际标准化)、Smart(灵巧智能化)和Security(安全性)。
第三章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一)《识别卡——接触式集成电路卡》国际标准为ISO/IEC 7816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子委员会包括10个部分第1部分:ISO 7816—1,物理特性。
第2部分:ISO 7816—2,触点尺寸和位置。
第3部分:ISO/IEC 7816—3,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第4部分:ISO/IEC 7816—4,行业间交换用命令。
第5部分:ISO/IEC 7816—5,应用标识符的编号系统和注册过程。
如何分辨门禁系统中IC卡和ID卡的不同门禁系统中的IC卡和ID卡是两种常见的身份验证方式。
它们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
1.IC卡(智能芯片卡):IC卡是一种具有嵌入式芯片的智能卡片,通常使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
IC卡的芯片内置有处理器、存储器和操作系统,能够存储和处理更多的信息。
以下是IC卡的主要特点:-容量:IC卡的存储能力相对较大,可存储更多的数据,如个人信息、权限等。
-安全性:IC卡通常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功能:IC卡可以支持多种功能,如门禁、支付、存储等。
-可操作性:由于内置了处理器和操作系统,IC卡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操作,如应用级操作。
-成本:由于IC卡具备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安全性,相对来说成本也更高。
ID卡是一种简单的身份标识卡片,通过磁条或条形码进行识别。
ID卡通常用于低安全级别的门禁系统,如公司、学校等。
以下是ID卡的主要特点:-容量:ID卡存储能力相对较小,通常只能存储基本的个人信息。
-安全性:ID卡不具备内置的处理器和加密功能,安全性较弱。
-功能:ID卡仅用于身份验证,无法支持其他功能。
-可操作性:ID卡通常只能进行基本的验证操作,如刷卡、读取身份信息等。
-成本:由于ID卡功能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总结:IC卡和ID卡在容量、安全性、功能、可操作性和成本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IC卡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更高的安全性、更丰富的功能和更高的可操作性,适用于需要高安全级别和多功能的门禁系统。
而ID卡则适用于低安全级别的门禁系统,要求简单的身份验证功能。
选择使用哪种卡片需要考虑系统要求、安全级别和成本等因素。
什么叫智能卡、CPU卡、ID卡、IC卡、pvc卡、什么是RFID、什么是不干胶电子标签智能卡: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张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称。
一些智能卡包含一个RFID 芯片,所以它们不需要与读写器的任何物理接触就能够识别持卡人。
智能卡配备有CPU和RAM,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
智能卡还可过滤错误的数据,以减轻主机CPU的负担。
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
卡内的集成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随机存储器RAM和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卡内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
卡中数据分为外部读取和内部处理部分。
CPU卡:CPU卡芯片通俗地讲就是指芯片内含有一个微处理器,它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
人们经常使用的集成电路卡(IC卡)上的金属片就是CPU卡芯片。
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等特点,并已经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秘委的认证。
CPU 卡从外型上来说和普通IC卡,射频卡并无差异,但是性能上有巨大提升,安全性和普通IC卡比,提高很多,通常CPU卡内含有随机数发生器,硬件DES,3DES加密算法等,配合操作系统即片上OS,也称COS,可以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
ID卡: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MOTOROLA等各类ID卡。
ID卡与磁卡一样,都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
所以说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
ISO 标准ID卡的规格为:85.6x54x0.80±0.04mm(高/宽/厚),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厚、薄卡或异型卡。
IC卡: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
论述RFID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RFID的工作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
它由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RFID的工作原理。
1.1 标签(Tag)RFID标签是RFID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芯片和天线构成。
芯片中储存了目标对象的信息,如商品编号、价格、生产日期等。
标签的天线则用来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实现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1.2 读写器(Reader)RFID读写器是将无线电信号发送给标签并接收来自标签的响应信号的设备。
它通常由射频模块、天线和控制电路组成。
读写器负责向标签发送一定的信号,激活标签并获取标签中的数据。
1.3 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是RFID系统中用于处理标签信息的关键部分。
它可以根据需求将标签信息进行存储、解析和处理。
通过数据处理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追踪、管理和控制。
2. RFID的应用RFID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2.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FID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RFID标签附加在货物或包装上,可以实现对物流信息的跟踪和管理。
利用RFID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位置、状态和运输过程,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2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RFID技术能够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库存管理。
通过将RFID标签粘贴在商品上,商店可以使用RFID读写器快速、准确地进行商品盘点和查询。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零售业的盘点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误差。
2.3 个人身份识别RFID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个人身份识别。
例如,通过将RFID标签嵌入员工证件或门禁卡中,可以实现员工出入管理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