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20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集结知识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公式的推导①利用微积分思想进行推导: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虽然速度时刻变化,但只要时间足够小,速度的变化就非常小,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应用我们熟悉的匀速运动的公式计算位移,其误差也非常小,如图所示.②利用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时间t内的初速度v0和末速度v的平均值,即.结合公式x=vt和v=v0+at可导出位移公式:x=v0t+ at2例题精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例1.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A.2m B.3m C.5m D.8m例2.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A.1m/s2B.2.25m/s2C.3m/s2D.4.25m/s2例3.2015年9月2日,“抗战专列”在武汉地铁4号线亮相,引得乘车市民纷纷点赞.若该地铁列车先从甲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L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也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乙站停下.则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时间为()A.B.2C.2D.4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一个物体在水平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经过4s它的位移为24m,则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A.1.5m/s2B.2m/s2C.4m/s2D.0.75m/s2练习2.小球以某一较大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光滑斜面,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小球在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最后一秒的位移是()A.2.0m B.2.5m C.3.0m D.3.5m练习3.“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B.C.D.练习4.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A.2m B.3m C.5m D.8m练习5.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A.1m/s2B.2.25m/s2C.3m/s2D.4.25m/s2练习6.2015年9月2日,“抗战专列”在武汉地铁4号线亮相,引得乘车市民纷纷点赞.若该地铁列车先从甲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L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也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乙站停下.则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时间为A.B.2C.2D.4。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2、过程与方法(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重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难点: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对矢量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本节所研究的是描述机械运动过程的概念。
研究机械运动的过程,从空间上讲,就是机械运动的延伸程度——位移和路程;从时间上讲,就是机械运动的持续程度——时间间隔。
位移使学生第一次接触,极容易与路程搞混。
教材先通过从北京到重庆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导入问题,然后用图1.2-2所示情景让学生形成路程与位移的感性认识,最后概括出路程与位移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概念建立的思维过程。
学生从这节开始接触矢量的概念。
教材第15页黑体字“矢量”之前的文字并不是矢量的定义,因为不是只要一个物理量有方向它就是矢量,矢量还要满足一定的运算法则。
路程的标量性与位移的矢量性的处理,教材第14页通过旁注向学生阐述了路程并不涉及运动的方向。
通过位移所描述的意义和位移的表示方法体现位移的教材并不是要在这里进行矢量计算的教学,第15页的旁注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15页“思考与讨论”的目的只是引发学生思考,这一栏目的设置就是重视过程与方法教学的一种措施。
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听到老师所讲的“矢量相加法则”,也许他也能掌握这个知识,但他少了一次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努力,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提高,发现问题并力求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就没有增强。
所以,不重视“思考与讨论”就难以充分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时间长度。
具有瞬时性和不可逆性。
时间瞬时即逝,无法被人们控制和改变。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位移、速度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位移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变化,通常用矢量表示。
位移具有方向和大小两个属性,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位移与时间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对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时间和位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位移是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变化,而时间是物体运动过程的持续时间。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重要知识。
在物理学中,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
通过对时间和位移的测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高中物理中的时间和位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位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通过学习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来深入理解位移的概念。
下面,我将提供一些关于位移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一辆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100米,求汽车的位移?一个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跑了200米,然后停了下来。
4分钟后,他又跑了100米。
求运动员在这4分钟内的总位移?一架飞机在2小时内飞行了300公里,求飞机的位移?一辆摩托车在1小时内行驶了60公里,求摩托车的位移?一辆火车行驶了300公里,然后停了下来。
3分钟后,它又行驶了100公里。
求火车在这3分钟内的总位移?以上练习题均考察了对位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在物理学中,位移是一个矢量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移的概念。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时间和位移你知道高中物理知识点主要有哪些吗?物理的学习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
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知识点的方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关于总结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新归纳★ 最新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时间和位移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常见考点考法这部分知识难度也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常见误区提醒时间与时刻:时间表示一个积累过程它是由无数个连续时刻即时间点累积的结果,包含了物体运动、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对应的是一个运动过程。
而时刻则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延续更不能累积,是物体运动、发展过程中到达的某一个状态。
如果我们把时间当成一个录像过程,那么时刻就只能是一张照片.位移与路程:路程是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一个概念,在同学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