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艺术表达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瓦当,最初是用于古代建筑的装饰材料,一般用黏土或石灰石制成。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瓦当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元素,其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得建筑更加雄伟壮观。
瓦当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需要经过制作模具、浇筑、晒制等多道工序,而且在制作时还需要考虑到其雕刻、浮雕和绘制等艺术处理,因此瓦当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瓦当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当的形状、纹饰、雕刻和色彩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歇山顶和庑殿顶,就离不开瓦当的装饰,而这些装饰往往能够传达出主人的品味和修养,给人以美的享受。
瓦当的纹饰和雕刻通常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或故事,比如麒麟、龙凤、牡丹等,这些图案可以赋予建筑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建筑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空间,更是一种载体和传承。
瓦当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当的运用可以为建筑结构增添几分层次感和节奏感,使得建筑更加丰富多彩。
在建筑的立面上,可以通过瓦当的横、竖、斜向排列,形成交错、错落的空间层次,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立面的丰富度。
而在建筑的顶部,瓦当的运用也可以使得建筑的屋檐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建筑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瓦当的运用还可以在建筑的结构上形成一种装饰性的屏障,保护建筑的墙体和梁柱,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久。
瓦当在建筑结构上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还可以使得建筑的结构更加合理和科学。
瓦当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当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传统悠久,其传统工艺技艺需要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导和学习才能掌握,而瓦当上的纹饰和图案也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社会,通过对瓦当的传承和创新,可以保持瓦当这一传统装饰材料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可以使得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在现代的建筑中,可以通过对瓦当的设计和制作,使得瓦当具有更多现代化的元素,比如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来制作瓦当,或者在古代的瓦当上赋予现代的图案和主题,使得瓦当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具有了现代的气息。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空间表现手法建筑设计融合了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是一门既注重美感又注重实用性的学科。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是最核心的元素之一。
如何在空间中巧妙地表达艺术性,成为许多建筑师关注的重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艺术空间表现手法。
一、自然光光线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艺术表达中更是不可或缺。
自然光是最常用的光源,能够直接透过窗户、门和天窗照射室内空间。
通过合理的窗户、朝向和选择透明度不同的材料等手段,建筑师可以将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创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和空间体验。
例如,根据玻璃的透明度不同,可以在室内营造出光线明亮、通透或昏暗、柔和的效果。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使用自然光,不仅能够创造出艺术性的空间,同时还能够节能减排,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二、灯光设计和自然光相似,灯光设计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手法之一。
不同于自然光,灯光可以灵活地控制发光强度和颜色,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
在建筑设计中,良好的灯光设计可以带来温馨、舒适、富有层次感的空间效果,比如在公共建筑、酒店、商场等场所中,良好的灯光设计能为人们营造出特别的艺术氛围。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如何运用灯光来达到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目的。
三、装饰材料的艺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装饰材料是创造艺术性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色彩和构造来设计室内装饰可以形成层次丰富、具有特别艺术效果的室内空间。
比如在时尚舒适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大量使用黑色或白色的玻璃和金属材质,营造出简约、清新的空间效果;在古典建筑的装饰中,极力使用大理石、石膏和镀金的装饰材料,来表现典雅华贵等艺术效果。
装饰材料的艺术应用可运用在建筑物内外墙装饰材料上,也可以运用在室内各种部位和家居装饰上面。
如此一来,装饰材料的艺术空间化应用,能够增强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性、实用性,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空间当中。
四、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建筑设计艺术中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特别是在现代建筑中,色彩运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装饰材料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讲究。
建筑装饰材料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功能性需求,更加注重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
一、多材质、多样式的融合运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往往会使用单一材质或者单一风格的装饰材料,例如只使用木质材料或者只使用现代风格的装饰材料。
在现代的设计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将不同材质和不同风格的装饰材料进行融合运用,创造出多样性和立体感。
比如在一个空间中,可以同时运用石材、木质、金属等不同的材质;也可以将北欧风、现代风、工业风等不同的风格进行混搭,使得整个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二、艺术感十足的装饰材料运用除了功能性的考量之外,现代的室内设计更加注重装饰材料的艺术性表现。
比如在墙面装饰上,可以采用具有浓郁艺术感的壁纸、壁画等装饰材料,通过图案、色彩的运用将整个空间装扮的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在地面装饰上,可以选择具有纹理和层次感的地砖、地毯等装饰材料,使得地面不再单调而是富有变化。
三、多功能性的装饰材料运用现代生活中,空间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多功能性的设计和装饰材料也成为了室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空间有限,很多装饰材料需要具备多种功能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例如墙面装饰材料可以兼具隔音、隔热和防火功能;地面装饰材料可以兼具防滑、保暖和保护地板的功能等。
这些多功能性的装饰材料使得整个空间既美观又实用,更符合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
四、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装饰材料运用随着人们对于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环保材料也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
例如天然石材、竹木材料、可降解的装饰材料等都成为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主流。
这些材料以其独特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特点受到了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使得室内空间既美观又环保。
五、科技感强的装饰材料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感强的装饰材料也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
f 佰布nEC0。
艺术设计与理论织物艺术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织物艺术的“I"字形悬挂形态■史文莉[摘要】: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形态各异的织物艺术为各种空间注入了鲜活有力的点睛之笔,本文主要是从“I”字形织物悬挂形态的角度就现代室内环境中的织物艺术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织物艺术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织物艺术在环境中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使织物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并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织物;织物艺术;悬挂形态;室内环境作为一种营造室内环境氛围的创作元素,织物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它与其它材料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性,它柔软、易弯曲、可塑性较强,运用这种温和的材料进行创作可以重新定义整个空间性质。
织物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悬挂形态的应用较为广泛,它不但可以丰富室内的空间层次,增强室内的艺术效果,而且对人不易造成伤害,有较强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针对织物艺术的“I”字形织物悬挂形态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一.。
I”字形悬挂形态。
I”字形悬挂指的是一端固定、悬挂,另一端自然下垂的织物悬挂形态。
在建筑空间中,它是一个与地面成90度角的面,而这个面可大i丁,J、、可可圆,可平可曲……构成这个面的织物,其表面可以是平展的也可以是褶皱的;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带有花纹图案的;可以悬于半空装饰环境也可以垂于地面分隔空间……当然,不同质地的织物,其悬挂效果也不一样。
二,纱织物悬挂形态丝绸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织物,其品种繁多,在古代文献中根据不同的织造i j n-r_方法又把它分为锦、缎、绫、罗、纱、绢,绮等。
其中纱是一种由真丝织制而成的经纬稀疏的网状织物,与罗不同的是纱为平纹组织,孔眼细而均匀。
在《汉书江充传》书中记载:“充衣纱毂裨衣”。
颜师古注:“纱毂,纺丝而织之也。
轻者为纱,绉者为毂”回。
《玉篇))中有:“毂,纱也”回。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重量仅有49克。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瓦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水、保温、耐久的特性,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瓦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环境设计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瓦当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多样:瓦当的形状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边形等等多种形状,可以通过组合、拼接等方式创造出各种造型,从而在空间中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2.纹理丰富:瓦当的表面可以有各种纹理,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案,也可以是复杂的花纹或图案。
纹理的不同可以在建筑表面形成层次感和丰富性,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3.色彩鲜艳:瓦当的色彩大多比较鲜艳丰富,可以通过颜色搭配来表现建筑的主题风格和气氛,也可以在环境中形成醒目的色彩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4.质感真实:瓦当的材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质感特征,例如光滑、粗糙、手感等,可以通过人工处理来增强材质感,从而使建筑表面更加真实自然。
1.建筑表现形式:瓦当的造型和纹理可以被用于各种建筑样式的表现,例如中国传统的园林、寺庙建筑、民居建筑,或是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摩尔式建筑等。
这些建筑样式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瓦当的运用,可以更加真实地表现出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2.环境装饰效果:瓦当的色彩和纹理可以被用于环境装饰,例如路缘石、围墙、地面的装饰等。
这些装饰可以在环境中形成醒目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与建筑风格相呼应,创造出综合的美学效果。
3.空间划分效果:瓦当可以被用于墙面、天花板等构造物的装饰,通过不同的造型和纹理,可以在空间中形成层次感和质感。
同时,瓦当也可以被用于采光罩、幕墙等构造物的表面,从而实现对采光和视线的控制。
总之,瓦当是一种具有丰富艺术特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瓦当的特征,设计师可以实现各种建筑表现形式、环境装饰效果、空间划分效果等等,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的现代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含了建筑物的外观形态,也包含了内部空间的布局与功能。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常见艺术表现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的魅力。
一、材料与结构的表达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决定外观形态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筑师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质感、颜色和纹理等,在外墙和立面上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例如,使用光滑的大理石和玻璃材料,可以创造出现代感十足的外墙;而使用带有石材质感的瓷砖和木材,可以呈现出自然与温馨的风格。
除了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表达也是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例如,通过弯曲的钢结构使建筑物呈现出流线型的外形,增加了动感与活力;而利用悬挑结构使楼层在空中仿佛漂浮,创造出轻盈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和照明设计色彩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建筑师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使建筑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例如,明亮的色彩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活力和温暖感,而深沉的色彩则会给人一种稳重和庄重的感觉。
照明设计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建筑师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夜景效果,使建筑物在夜晚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例如,在建筑立面的照明设计中,利用灯光的变化和投影效果,可以将建筑物的纹理和细节更加凸显出来,创造出光影交错的效果。
三、空间布局与功能设计建筑设计不仅关注建筑物的外观形态,还包括内部空间的布局与功能。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分配和规划空间。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建筑师可以创造出舒适、高效的使用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在空间布局方面,建筑师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平面形态和空间尺度,营造出不同的室内氛围。
例如,对于一个展览馆来说,建筑师可以运用宽敞、明亮的展览厅和错落有致的展厅布局,使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功能设计则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经济发达和社会繁荣,室内设计不仅仅只从单方面进行装饰。
近年来,室内设计融入了越来越多的设计理念和素材,比如光、材料和色彩在空间中的关系与运用。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阐述,将室内设计光、材质和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关系与运用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光和影的衬托给人们提供了愉悦的视觉刺激,是营造室内气氛与创造意境的“特殊材料”。
而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质感表现和各具特色的构造细部,可以渲染及强化室内的环境气氛以影响人的心理。
在创造空间时应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十分重视,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动能性。
在造型纯净化、抽象化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肌理效果,以及人们对这些肌理效果的心理效应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刻意追求的部分。
人们总是用视觉来最先感受环境,而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最先闯入人们视觉的是色彩,色彩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
因此,在任何的室内环境中光、材质和色彩时时刻刻起着决定作用,它们给人的不仅是一种舒心的室内环境,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流露。
关键词:光和影、特殊材料、视觉美感ABSTRACT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developed interior design not only from unilateral undertakes decorating.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into the interior design of design concept and material, such as light, material and color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use. Space, Based on a series of research, interior design, material and color in the light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se of interior space.Modern indoor light environment design, not only in the light of lighting, and define space, or break up a space, change the atmosphere of interior space, and light has certain adornment content, space style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tends to be built,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modern decoration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ight and shadow foil provides people with cheerful visual stimulation, interior atmosphere and creation is to create the "special materials" artistic conception.Different materials have different textures and distinctive structure details, can render and strengthening indoor environment to affect the person's psychology atmosphere. To create a space in the surface material and processing seriously, and emphasizes the texture of material, suggesting that kinetic energy. On modelling, the abstraction of pure purification process and create new texture, and the effect of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textural effect has become a modern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painstakingly.People always come first experience with visual environment, and in a fixed environment, the people of vision into color, colour is not only affects the processing visual aesthetic feeling,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emotions and working life.、Therefore, in any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f light color, material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momently, they give the pers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more important is the emotions. KEY WORDS: light and shado,special materials,visual aesthetic feeling目录前言 (1)第一章光在室内空间中关系与运用 (2)第一节自然光环境与人工光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2)第二节光在室内环境的运用 (4)第二章材料在室内空间中的关系与运用 (6)第一节材料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6)第二节材料在室内环境的运用 (7)第三章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关系与运用 (9)第一节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9)第二节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0)第四章光、材料和色彩在室内空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15)第一节室内的色彩构成与材料的关系 (15)第二节室内的色彩构成与照明的关系 (17)第五章总结 (19)参考文献 (22)致谢 (23)前言室内设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是用来传达建筑设计意图和表达建筑美学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1. 形式语言:建筑的外观形状和空间组织方式,包括建筑的整体形态、体量、比例、线条和曲线等。
2. 空间组织:建筑内外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如建筑平面布局、空间序列和流线等。
3. 结构表达:将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展示出来,如使用明显的悬挑、拱券、柱廊或钢结构等。
4. 材料与质感: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并利用材料的纹理、颜色和质感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5. 光线与影响: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引入和控制,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
6. 色彩运用: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增强建筑的表达力和视觉效果,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7. 比例与尺度: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尺度设置,使建筑显得协调和谐,并与环境相适应。
8. 立面设计:建筑立面的样式和组织方式,包括窗户、门、装饰元素和材料的运用等。
9. 功能布局与流线: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空间,并设计顺畅的流线,提供便利的使用体验。
10. 建筑符号与象征:利用建筑元素、形象和符号来传达特定的文化、历史、社会或象征意义。
这些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可以单独或综合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表达力的建筑作品。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会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以展示其特定的风格和理念,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并创造美学上的愉悦和魅力。
建筑设计中的材料运用与构造表达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其中材料的运用和构造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设计,建筑师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和建筑形象。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和构造的表达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材料的运用对建筑设计的外观和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触感,能够赋予建筑以不同的形象和风格。
例如,使用光滑的不锈钢材料可以给人一种现代感和时尚感,而砖石的运用则会给人一种古朴和稳重的感觉。
建筑师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其颜色、纹理和质感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氛围。
其次,材料的运用与建筑的功能和结构密切相关。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材料特性和性能。
例如,商业建筑的外墙需要选用耐候性好、防尘能力强的材料;住宅建筑需要选用隔热性好、保温性强的材料。
同时,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也需要相互匹配。
对于大跨度的空间,需要使用高强度、轻质的材料,如钢结构;对于小尺度的建筑,可以使用砖石等传统材料。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构造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和性能可靠。
然而,材料运用与构造表达仅仅满足于满足功能和结构的要求还不够,还需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对话。
在当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背景下,建筑师越来越关注如何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并通过精心的构造来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例如,利用太阳能板作为建筑外墙的一部分来提供电力,或是使用可再生材料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通过在设计中考虑环保因素,建筑师能够将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
此外,材料运用和构造表达也是建筑师进行创新和表达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不同材料特性的理解和运用,建筑师可以创造出以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和体验。
例如,通过对透明材料和光线的利用,可以创造出通透明亮的空间;通过对镜面材料和反射的运用,可以创造出虚实结合的效果。
玻璃的诗化语言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人类学会制造使用玻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自觉意识到玻璃是另一种建筑材料和艺术媒介的时间并不长,在设计中发现并实践玻璃艺术工程的更少。
当然这不妨碍玻璃日益成为人类生态、生活环境空间中的“宠儿”。
玻璃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材料。
玻璃的基本成分并不复杂,大部分是由碳酸钠、石灰石和二氧化硅制作而的。
但玻璃材料是一个接纳性很强的物质,纳光、纳色、可塑、可逆……同时又是个性很强,拒腐、拒蚀;很脆,很硬……;一定温度下很柔软;经过高温后外表冷峻;纯净透明又可朦胧浑钝。
玻璃和光的结合,更是可以成为绝响,厚薄深浅的玻璃上光像音符弹奏着富有节奏的乐曲。
玻璃的造型语言,如同诗那样,可以表现节奏和韵律,可以塑造意境和抒发情感。
通过形态构成和空间组构,或直接表现物象的形象,或是抽象含蓄的肌理表情。
在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完全有可能利用玻璃透明、折射特性营建光影塑造艺术效果,在建筑与环境渗透交互、室内外空间分割和融合方面,满足设计师或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意趣和韵味,丰富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空间。
只要真正掌握玻璃特性,综合文化、环境、材料、工艺、设计等复合性要素,就能使玻璃成为一种可以非常诗化的建筑语言。
16世纪以前,玻璃已用于门窗中,当时主要是用圆盘玻璃切割成小玻璃块相拼而成。
典型的如教堂的镶嵌玻璃窗。
16世纪到19世纪初,玻璃工艺不断改进,玻璃板块的面积增大。
1848年,英国的Sir Henry Bessemer发明了制造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Sir Alastair Pilkington兄弟创造了“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商业化的现代玻璃生产进入了新阶段,促进了玻璃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1989年,贝聿铭结合现代和古典建筑风格,创造性地运用玻璃语言设计了卢浮宫博物馆金字塔。
该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
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却仅有95吨。
论现代陶艺在建筑空间的表现形式及运用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土为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技巧可以制作出各式造型的艺术形式。
它与传统陶艺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保留传统陶艺技法,还融入了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手法,在表现形式和技艺上更具多样性与可塑性。
在建筑空间中,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它既可以作为艺术品来装饰室内空间,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修饰建筑立面和场景,还可以作为艺术装置、景观雕塑等形式进行展现。
下面就用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现代陶艺在建筑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与运用。
首先是艺术品装饰空间: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往往可以看到许多大型的陶瓷壁画、立体装置和小型玩具般的陶艺品,在室内和室外创造独特而又有趣的氛围。
比如,李氏家族的“东方之珠”——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Gukeng镇,就建造了一座以陶为主题的艺术村,其中有许多陶艺师们制作的陶艺品和陶瓷节目,在娱乐公园内的湖泊、林木与红土之间,形成了一片独特的文化景观。
其次是作为建筑材料修饰建筑立面和场景:现代陶艺的材料与技艺多样,特别是许多手工陶制品,表现层次丰富,具有天然的美感和光泽效果。
如在博物馆、艺术中心等项目中,常使用陶瓷制成的外墙或地面装饰。
对于需要水泥、玻璃、钢铁等材料的建筑,使用几块用陶瓷材料点缀出来的立面,可以令建筑更具美感,成为突出的建筑亮点。
当然,在制造上对于窑烧温度、釉面处理等技术要求较高,但也能够提升建筑文化的同时,使建筑更具生命力。
最后是作为艺术装置、景观雕塑等形式进行展现:现代陶艺中常常会使用雕塑和装置来展现作品。
这便为建筑装置和景观雕塑如何完成制作打下了基础。
比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空间场景装置”,它采用各种材质,包括棕色陶瓷、白瓷和玻璃。
这些材料通过各种新颖的形式和复杂的关节细节组成博物馆室内震撼的装置构图。
综上所述,现代陶艺可以在建筑空间中实现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多用途运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而且也可以让人们在观赏建筑物的同时愉悦感受到陶艺品带来的自然美感。
如何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展现个性和品味居住环境是我们每天渡过大部分时间的地方,一个舒适、充满艺术感的住所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还能显现我们个性与品味。
如何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展现个性与品味?接下来,本文将从装饰和布置、材料与色彩、细节和家具搭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装饰和布置居住环境的装饰和布置方式直接关系到个性与品味的体现。
一个充满创意的装修设计能够显现出我们的个性,让我们的家具和小物件不再显得单调无味。
具体来说,墙壁的装饰铺设、窗帘的选择、放置摆件等,都可以用来表达个性。
首先,在装修中,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来设计墙壁的装饰,比如壁画、贴纸、镜面拼贴等,让墙壁更加独特。
其次,窗帘也是装饰环境品味不可缺少的部分,选择颜色和造型符合自己喜好的窗帘,可以让环境更具个性,同时也可以表达我们的品味。
最后,一些小的装饰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和购买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家居风格来考虑,尽可能的挑选出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
二、材料和色彩无论是在建筑材料的选取方面,还是在装饰色彩的搭配中,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体现个性和品味的元素。
在材料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材质,例如装饰石材、特种木材、石膏板等,这些材料在视觉效果和触感上都有独特的体验感,能够增加整体空间的时尚度和品位。
在颜色方面,则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来选择色彩,比如喜欢淡雅的春天绿、高贵典雅的金色、简约时尚的灰色等,搭配出个性时尚独特的空间效果。
在色彩搭配中,我们还可以按照色调、配色原则、重点突出等原则加以设计,以突出整体的协调的效果。
三、细节和家具搭配在装修中,细节和家具的搭配非常关键,它们常常能够体现居住环境设计的水准和品味。
在细节设计上,可以借助灯光、壁纸、镜子等来体现个性和品味。
比如,通过灯光的设置,可以让房屋更显温馨和时尚,同时还可以表达出主人的个性;通过壁纸的选择,可以让主人更自然地融入空间,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自由。
已建建筑中的建筑艺术表达方式有哪些?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筑物的设计、构造和装饰,以及建筑环境的营造,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文化的精髓。
那么,在已建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独特的建筑艺术表达方式呢?下面将从建筑的形式语言、空间布局和材料运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建筑的形式语言1. 线条与造型线条在建筑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联系着各个建筑元素,更给予了建筑以独特的个性。
建筑师通过线条的运用,可以呈现出建筑的力量感、流动感或者柔美感,从而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曲线线条常常被运用在已建建筑中,赋予建筑柔和与流畅的感觉。
2. 比例与尺度建筑的比例与尺度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和局部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巧妙的比例与尺度运用,可以使建筑显得庄重、整齐或者轻盈。
大型建筑的巨大规模给人一种崇高感,而小型建筑则可以给人一种亲近感。
比例和尺度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
二、建筑的空间布局1. 前厅与大厅前厅和大厅是建筑中最能够接待人们的地方,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和装饰的设计,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感受。
例如,高挑的大厅空间可以给人一种豪华和宏伟的感觉,而开敞式的前厅则可以给人一种开放和友好的感觉。
2.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已建建筑中另一个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色彩、材质、光线等元素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室内环境和体验。
例如,暖色调的灯光可以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而冷色调的灯光则会给人一种清新和舒爽的感觉。
同时,材质的选择也在室内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材质可以给人一种不同的触感和质感。
三、建筑的材料运用1. 石材石材是已建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坚硬的质感和丰富的纹理可以为建筑增添独特的韵味。
石材的规格和颜色选择也可以根据建筑的不同需求进行变化,从而表达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氛围。
2. 木材木材作为一种温暖的材料,常常被运用在已建建筑中,给人一种质朴和自然的感觉。
木材的纹理和色彩可以为建筑增加一分自然之美。
玻璃材料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目录目录 (1)文章摘要 (2)玻璃的分类 (3)按组成分 (3)按功能分 (3)各种玻璃的应用 (4)新型玻璃的介绍及应用 (8)总结 (10)参考 (10)文章摘要本文从对玻璃材料的介绍开始,然后介绍了玻璃的两种分类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引出了玻璃材料的应用,具体的介绍了各种玻璃材料的特点和在各种建筑中的应用方式。
再延伸到新型玻璃的介绍以及新型玻璃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最后展望一下玻璃材料的未来发展。
关键字:玻璃材料建筑应用新型玻璃展望玻璃是一种各向同性的非晶体材料,它是无机氧化物的熔融混合物,没有特定的固定组成,主要的化学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钠等。
一、玻璃的分类(一)、按玻璃的化学的组成分1、钠玻璃。
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钠和氧化钙等,所以又被称为钠钙玻璃。
钠玻璃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较差。
主要用于建筑窗用玻璃和日常玻璃器皿。
2、钾玻璃。
钾玻璃又称硬玻璃,它是以氧化钾代替钠玻璃中的部分氧化钠,并提高氧化硅的含量而制成的。
它的硬度、光泽度和其他性能比钠玻璃好,可用来制造高级日用器皿和化学仪器。
3、铝镁玻璃。
它是由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钙和氧化铝等化学成分组成。
这类玻璃的软化点低,可用来制造高级建筑玻璃。
4、铅玻璃。
铅玻璃又名重玻璃或晶质玻璃。
它的化学成分为氧化铅、氧化钾和少量的氧化硅。
铅玻璃的光泽度、透明度、力学性能、耐热性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比较好,主要用于制造光学仪器和高级器皿。
5、硼硅玻璃。
也称为耐热玻璃,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硅、氧化硼等。
它具有较好的光泽和透明度,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用于制造高级化学仪器和绝缘材料。
6、石英玻璃。
其组成成分为氧化硅,它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光学和热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透过紫外线,可用来制造耐高温仪器和灭菌灯等设备。
(二)、按玻璃在建筑上的功能分1、普通建筑玻璃。
普通建筑玻璃是普通无机类玻璃的总称。
它是玻璃进行深加工的基础材料,按照所起的作用不同又分为:普通平板玻璃和装饰玻璃。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瓦当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瓦当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更承担了重要的结构功能。
瓦当的使用不仅可以起到防水、保温、隔音等实际功能,还可以体现出建筑的美感和精致度。
瓦当的用料和形制也逐渐丰富多样,从最初的粗糙的土瓦,到后来的琉璃瓦、琵琶瓦、重檐瓦等各种不同品类的瓦当逐渐丰富了古代建筑的形式。
1.2 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瓦当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起到了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加固建筑物的结构,防止墙体开裂和坍塌,同时还能起到防水和防火的作用。
在古代,瓦当还常常被用来装饰建筑外墙,通过不同形态和材质的瓦当组合,打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
现代设计师们将瓦当视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元素,通过巧妙的运用和组合,打造出具有现代感和个性的建筑风格。
瓦当不仅仅是一种结构材料,更是一种表现建筑艺术的媒介。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瓦当可以被运用于墙面的装饰、屋顶的设计以及室内空间的装饰,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品味。
因此,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实用性,更在于其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2. 正文2.1 瓦当的材质与形态瓦当的材质多样,常见的材质包括陶瓷、混凝土、石材、玻璃等。
不同材质的瓦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陶瓷瓦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制作工艺精细,色彩丰富,可以通过烧制的方式达到不同的表面效果。
混凝土瓦当则具有更强的耐候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建筑物的外墙装饰。
石材瓦当在古代常用于宫殿和寺庙的建筑中,具有高贵典雅的质感。
玻璃瓦当运用透明的材质,能够在建筑中创造出更开阔明亮的空间感。
除了材质,瓦当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形态包括方形、圆形、半圆形、斜面形、波浪形等。
这些不同形态的瓦当可以根据建筑的风格和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以实现不同的装饰效果和建筑风格。
浅析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艺术表达摘要本文分析了石材、玻璃的性能,并通过几个例证对石材、玻璃应用中的艺术表达进行了剖析,进而强调了材料所具有的灵性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玻璃石材建筑设计灵性艺术表达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建筑是由成百上千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组成的,材料在建筑中主要起两种作用:结构承重和装饰。
在建筑所创造的空间环境中,不管是起结构承重作用还是起装饰作用,材料都表现出其独有的、与建筑本身一致的艺术特性,正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所说:“每一种材料,不管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
”这里所说的性格就是材料的艺术特性与价值,是材料所能表达的灵性所在。
然而,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建筑师手中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表达,如暴露钢筋混凝土的粗野主义在勒·柯布西埃手中显得粗犷、豪放,而到了安藤忠雄那里则变得精巧、细腻。
特别是在建筑中使用最多的石材和玻璃这两种材料,其多方面的艺术表达使得建筑性格饱满、表情丰富,并充满灵性。
一石材石材是一种常见的、自重较大的建筑材料,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石材在经历了漫漫长河岁月的剥蚀后,仍然能够保持其自身所固有的风采。
自古至今,石材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宏伟、庄严的宫廷建筑,亲切、玲珑剔透的江南园林,还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颇具特色的各地民居,石材都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石材之所以具备这种卓越的表现力,与其较多的不同种类、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形成年代的久远、内部物质结构的组成有直接关系。
1 石材的种类常见的石材种类按其物质成份的不同和形成方法的各异,主要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和人造石四大类。
其中,前三种为天然石材,后一种是人工石材。
沉积岩是由冰川、河流、海洋、植物等有机体中的碎屑脱离出来、沉积形成岩石矿,并经过数百万年的高温高压固结而成。
沉积岩按其成份及结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砂岩、皂石、化石、石灰岩等五种。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变质后重新结晶,导致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火成岩主要由火山材料形成,如岩浆。
地表下的液体岩浆冷却、凝固,矿物经气体的渗入岩石而形成新的结晶和各种颜色,主要包括花岗岩。
人造石是用非天然的混合物制成,如树脂、水泥加碎石粘合而成,如水磨石、文化石等。
2 石材的粗犷、神圣和永恒纵观古代建筑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石头建筑的演变史。
胡夫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00年,塔身高达150米,塔体占地5.29公顷,整个金字塔呈角锥体,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
如此庞大的建筑物竟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建成,坚硬的石块被用于塔体的结构,支撑起巨大的塔身,据统计,整个金字塔共用220万块巨石建成。
石砌塔体历经几千年风霜雨雪的剥蚀而仍耸立在神圣的吉萨高原。
金字塔在古埃及倍受推崇,符合埃及人的古代传统观念。
古埃及人认为,人有来世且其灵魂要升天,保存遗体等待转世便成为人们的希望所在。
在历史上,没有那一个民族对来世的期望能与古埃及人相匹敌。
拥有一切权势更使法老们希望得到永恒,不惜倾尽国力为自己修建巨大的金字塔,法老们甚至认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今生而是来世,而金字塔就是他们转世的借助力量。
如前所述,石材的形成历经数百万年地球地质构造的变化而成,久远的形成年代、独特的内部组成的结构、坚硬的、不可侵犯的外部形态都是其它建筑材料所不可比拟的,石材的这种近似永恒的特性正迎合了古埃及法老们的愿望,选择用巨大的石块来建造金字塔便成为理所当然。
3 石材的轻巧、现代和动感与几千年前古埃及人使用石材作为结构材料建造金字塔不同,现代人使用石材大部分是用作装饰用材,现代科学技术使石材的加工变得非常简单,人们可以将石材加工成各种类型,表现不同的质感,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材料特性。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园弧式的建筑物高12层,单体建筑面积高达72000平方米,如此庞大的建筑体量,耸立在城市中心地带的香港路上,并没有造成拥堵、笨拙、沉重的感觉,相反,它以其鲜明的光泽、动人的质感、流畅的线条充分体现了时代气息。
该办公楼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整个大楼外墙面均采用花岗岩薄板干挂方式,系青岛地区首次采用的施工方法。
在这里,花岗岩石材被切割成20毫米的薄片,经过打磨、抛光、涂蜡等一系列工序,最后挂在外墙的铝合金支架上。
经过加工的花岗岩薄板使花岗岩石材原有的原始、粗糙、坚硬、笨重等变得现代、精细、柔软、轻巧。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之后,青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关键时刻,青岛的决策者们当机立断做出了开发东部的重大决定。
万事开头难,为了落实既定的方针政策,将青岛的改革开放以及城市中心东移构建大青岛的战略赋予实践,青岛市人民政府率先在东部建设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当时号称东部第一楼的001工程,吹响了开发、开放青岛东部的进军号。
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就不仅仅是一栋普通的行政办公大楼,它承载着太多的使命,所以,它的形象亦将与它的内涵一样影响着构建大青岛的战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建筑形体采用了简洁、流畅的现代形式,中心对称的园弧形建筑像伸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而外挂的花岗岩薄板以其鲜明的质感使整个大楼凸显世代特征。
二玻璃玻璃是建筑中常见的并且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液体物质,它在熔融时会形成网络结构,经过冷却后硬化从而形成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具考究,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制造出了彩色玻璃和玻璃制品,而中国在3000年前也制造出了玻璃,而且是无色玻璃。
玻璃成为商品和建筑材料已经是1000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玻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特别是建筑领域里的重要材料。
1 玻璃的种类玻璃一般可分为平板玻璃和特种玻璃两大类。
平板玻璃主要有引上法平板玻璃、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三种,其中浮法玻璃以其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劳动生产率高等因素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流品种。
平板玻璃厚度一般为3厘米到15厘米不等,分别被应用在画框表面、外墙门窗、室内屏风、室内隔断、栏杆、地弹簧门、外墙面等。
特殊玻璃主要有钢化玻璃、磨砂玻璃、喷砂玻璃、压花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防弹玻璃、玻璃纸等,分别被应用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上。
2 彩色玻璃窗的凝重与神圣玻璃在建筑空间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塑造空间是建筑师永恒的主题,对于室内空间来说,由玻璃组成的门窗一方面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光线,另一方面玻璃的不同组合、不同色彩为建筑空间场景提供了亦真亦幻的无穷的想象力。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1世纪下半叶法国,是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用于教堂,同时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整体风格为空灵、高耸、纤瘦、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卓越的建筑技术和宗教意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它巍峨飞耸的气质,同时还有基督教盛行的宗教观念,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秀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均形成一种向上升腾、天国神秘的幻觉,这种“让高耸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今生,幻想来世”的宗教主题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灵魂所在。
哥特式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以后其它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彩色玻璃窗是哥特式教堂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依托于建筑结构形式的演变而成,由于哥特式建筑的肋架券减轻了拱顶的重量,调整了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而飞券则平衡了中部的测推力,将荷载转移到外部地基,从而摆脱了厚重的墙体,减轻了整个建筑的荷载,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大面积的开窗得以实现。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玻璃窗都是彩色的,而且都是彩画,比起枯燥、繁多的教义,极富感染力的彩色玻璃窗无疑更有效,彩色玻璃窗上的彩画也成为一些教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着天堂,各位圣者也登上了玻璃窗,在这里彩色玻璃窗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舞台,使得人们对天国产生了神幻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彩色玻璃窗运用红色、蓝色、紫色和宝石色向教徒们讲述了从创世纪到末日审判,从受胎告知到最后晚餐的救赎历史,而教徒们则通过彩色玻璃窗上的那一幕幕画面,深深地沉浸在对宗教的沉思之中。
哥特式教堂建筑所蕴藏的基督教思想与信仰是其建筑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并力图为宗教信仰与现实世界、物质与精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作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彩色玻璃窗则做了很好的诠释,彩色玻璃窗作为建筑空间环境中的一个物质功能构件以建筑为载体,为基督教思想的教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玻璃幕墙的多意表达作为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建筑,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建造的水晶宫是英国为第一届世博会(当时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建造的展馆建筑,整个建筑由钢结构和玻璃两种材料构成,作为外维护结构的玻璃幕墙成为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材料、新工艺和设计新成果的展示窗口而轰动世界,整幢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其屋顶和外墙玻璃的使用也宣告了玻璃幕墙时代的开始。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中期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是提倡现代主义的主将,他创作风格的特点是以讲究技术精美著称,大一统的空间和玻璃摩天楼就是其具体体现,经过他的努力,玻璃摩天楼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一种风格。
作为当今建筑界影响深远的西萨·佩里曾热衷于玻璃幕墙的创作,像希腊人赞美石头的永恒一样,他赞美钢的力度和玻璃的光洁,并将二者虔诚而艺术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技术的典范,并因为其玻璃幕墙用得多,而且高明,被称之为银色派领袖。
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是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工程,作为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卢浮宫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这个玻璃的四棱锥无论是形态还是材料都与周边环境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它还是得到了法国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认可。
玻璃金字塔通透的塔身与卢浮宫厚重的形体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巴黎变化多端的天空也被映照在塔身上,正如大师所说,“玻璃金字塔既不模仿传统,也不压倒过去,而将预示未来”。
材料以物质的形式构成建筑的主体并以精神的表达形成建筑的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石材、玻璃或者广义地说材料,一方面体现的是建筑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另一方面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艺术表达充分体现了其构造之美、材质之美、色彩之美,并用自身独有的语言、表情和体态传递着建筑的神韵。
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建筑师必须培养自己对材料的艺术想象力,并在不同的材料中去寻求其风格,应该说,不管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在建筑空间环境中都应该是美的,而这种美基本上取决于建筑师对材料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