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习性、危害及防治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439.53 KB
- 文档页数:5
鼠的危害及防治一、鼠对人类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传播疾病老鼠能传播30多种疾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病、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曾发生过几十万起由老鼠传播的疾病,最多一次病死人数超过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
携带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可传染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螺旋体疾病等,比如鼠疫、出血热、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二)造成经济损失老鼠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1、糟蹋粮食。
据四川粮食部门报道,农民每年收获的粮食被老鼠糟蹋占18%;2、危害牧场草地。
3、损坏森林树木。
4、咬伤、咬死家禽。
5、咬坏电缆、电线,造成停电或短路;破坏通讯线路和计算机系统。
6、在大坝挖洞,导致水灾。
7、咬坏图书馆资料、档案资料;及居民家庭的衣服和家具。
二、鼠类的生活习性:鼠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
家栖鼠多栖息在厨房、杂物堆、牲畜圈、饲养房、仓库、下水道、电线电缆沟;野栖鼠大多栖息在农田及丛林之处。
鼠的生活习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繁殖力鼠的个体小,性成熟早,怀孕期短,产仔数多。
大多数鼠类每年产仔数次,每次可产仔4-8只。
母鼠受孕不到3个月,即可产仔,仔鼠2-3个月成熟,即可繁殖后代。
鼠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由于较强的繁殖能力,通常灭鼠达标后半年内,又会恢复到达标前的鼠密度。
(二)鼠的活动规律1、行走:老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主要是避开人类的干扰,多在夜间活动,活动时靠墙根或固定物边行走,形成鼠路。
褐家鼠多在100-150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活动范围较小,多在栖息地30-50米内觅食、活动。
2、攀登和跳跃:三种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黄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种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时,潜水30秒钟。
4、栖息:褐家鼠有趋湿性,主栖地下层,善打洞栖居;黄胸鼠和小家鼠喜干燥,黄胸鼠主栖高层,小家鼠多靠近食源处栖居,栖居条件简单,常在抽屉、报纸堆、旧鞋、絮窝栖居。
鼠害防治基本知识
一、鼠类的生活习性
鼠类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一般喜欢在夜间活动。
它们的食物来源广泛,能够食用人类、畜类、禽类的食物,也能够食用种子、果实等植物食物。
鼠类的生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就会形成严重的鼠害。
二、鼠害的危害
鼠害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例如破坏农作物、食品等储存物品,危害人类健康,如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等多种疾病。
三、鼠害的防治措施
(1)环境改善: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垃圾堆积、废弃物存放等,减少鼠类的栖息地。
(2)物理防治:采用防鼠垫、粘鼠板、鼠笼等物理方法捕捉鼠类,有效减少鼠害。
(3)化学防治:使用杀鼠剂对鼠类进行毒杀,包括颗粒剂、毒饵、气雾剂等多种形式。
使用化学杀鼠剂时,应注意防护,避免对人、动物和环境造成伤害。
(4)生物防治:使用天敌、猫、狗等自然敌害对鼠类进行控制,避免使用化学剂和杀鼠器具。
(5)综合防治:结合环境改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四、鼠害防治注意事项
(1)应注意杀鼠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遵守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防止杀鼠药物残留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
(2)使用防鼠剂、粘鼠板等物理方法时,应根据鼠类的活动规律放置捕捉器具,避免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
(3)应及时清除垃圾,防止垃圾堆积成为鼠类的栖息地。
(4)对于农村和城市中的鼠害防治,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例如农村地区可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城市中可采用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为主。
(5)应定期进行鼠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鼠害,防止鼠害扩散和传播。
工厂老鼠防治方案随着城镇化和企业规模化的加速发展,工厂建设、扩建、改造等活动也日益频繁。
而在这些工厂中,老鼠问题成为了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
老鼠不仅会对工厂的生产秩序和员工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声誉。
因此,工厂老鼠防治问题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工厂老鼠的危害、产生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工厂老鼠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工厂老鼠的危害老鼠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能够在工厂中四处游动,寻找适合它的食物、水源和栖息场所。
而老鼠身上携带疾病和寄生虫,直接威胁员工健康。
一旦被感染,员工就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发烧、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并发症或危及性命。
另外,老鼠爱啃食电线、管道等物品,可能会造成电路短路、管道堵塞等事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和资产安全。
同时,工厂老鼠也对产品造成质量影响,窃食损毁物品和生产设备,严重的还会引起企业恶化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工厂老鼠产生的原因对于工厂老鼠的防治,首先需要先了解老鼠产生的原因。
在工厂中,老鼠的产生和繁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食物来源:工厂里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如食堂、库房、废料等,这些都是老鼠的食物来源。
2.温度条件:老鼠比较喜欢温暖、潮湿、不通风的环境。
因此,工厂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等都是老鼠产生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3.安全隐患:通常,老鼠在工厂中能找到很多可以栖息和藏身的地方,如货物下面、墙角、管道、隔板、空隙等。
4.管理不当:如果工厂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随处可见垃圾堆和杂物垃圾,老鼠可从其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场所。
防治措施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解决工厂老鼠问题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1.清理工厂环境:定期清理工厂和周围的垃圾、杂物,尤其是对于食品库房和食堂区域等地方要保持特别注意,避免让老鼠有机可乘。
2.封堵漏洞:在通风孔、排水管道口、墙角等易出现老鼠的地方,进行封堵、填洞、堵窟等措施,减少老鼠的栖息和活动范围。
3.安装防鼠设施:根据老鼠的生活习性,安装老鼠夹、鼠笼、粘鼠板等防鼠设施,及时扫除尸体,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老鼠的生活习性及灭鼠的方式方法县创卫办朱正才灭鼠对保障人民健康意义重大。
老鼠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贮存宿主,它通过其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机械携带以及直接咬人等方式,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同时,鼠类盗食粮食、啃咬庄稼,破坏草原植被,影响牧业,咬坏家具、衣服,毁坏建筑物,破坏堤坝,咬坏电线引起火灾、破坏通讯等,造成人类巨大损失。
所以,老鼠过街,应该人人喊打。
1,老鼠能否被灭绝虽然目前科学技术进步迅速,但要在大范围内灭绝老鼠还办不到,灭鼠除害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一劳永逸。
当前的目标是,群策群力,科学灭鼠,把老鼠的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老鼠没有被灭绝的主要原因是:①老鼠的适应性强,反应灵敏,善于隐藏,难以一网打尽,消灭一批后老鼠又能很快繁殖,恢复原样。
②人们对老鼠的特点了解不够,灭鼠的方法不甚理想。
2、消灭老鼠应遵循的原则要取得减轻以至消除鼠害的实效,灭鼠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综合治理。
包括断绝鼠粮(居住区管理好粮食、食品、牲畜家禽食料、水源、垃圾、粪便等),以尽可能减少害鼠的食源;减少害鼠的栖身地(搞好环境卫生,堵塞鼠洞,地面硬地化等)。
②群策群力。
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协同统一行动,灭鼠效果才能持久。
③因地制宜。
老鼠的生活习性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条件下,消灭老鼠的办法也有所不同。
另外,任何方法每用一次,等于对老鼠进行一次选择、训练,不能连续用一种方法灭鼠。
④持之以恒。
防治鼠害是长期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有长期打算。
3,鼠常见种类老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
全世界啮齿动物约有1700多种,我国有145种老鼠,广东省鼠科种类有20#,常见的家鼠有褐家鼠、黄驹鼠、小家鼠。
4,老鼠传播疾病的途径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鼠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
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①鼠体上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将病原体传染给人。
第一部分病媒生物“五害”介绍一、鼠1、常见鼠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主要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三种,属家栖鼠类,依靠人类提供的食物为生。
其危害是消耗粮食、啃咬衣物、家具、电线等造成各种事故灾害。
还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30多种疾病。
A、褐家鼠又称沟鼠身体粗壮,体型较大,体重150克—550克。
该种类繁殖能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春、秋两季为繁殖高峰。
习惯于夜间活动,通常以黄昏和黎明前为活动高峰。
B、黄胸鼠体型细长,重100—250克,腹毛灰黄色,胸部黄色更深并呈棕黄色。
尾长超过体长。
其繁殖能力略低于褐家鼠,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以夜间活动为主,以黄昏和黎明前为活动更为频繁。
C、小家鼠小型鼠种,体重12—20克。
尾长于或等于头身长。
繁殖能力强,所在是内阴暗角落、杂物箱、柜内筑巢产仔,昼夜活动,夜间活动较白天频繁。
2、一般防治措施门窗和门框、窗框要包边(约30厘米)合缝;下水道管口应加碗盖和栅栏(栏间距不大于1.3厘米);地下室、地面房屋通风口必须装防鼠网;食品加工厂、仓库一楼的窗户也必须安装纱窗,既防鼠又防蝇;采用捕鼠器(鼠夹、鼠笼、粘鼠胶板)控制;环境治理(搞好环境卫生,改造下水道,清除房屋周围的杂物,定期检查绿化带并堵塞鼠洞)。
3、使用药物:敌鼠纳盐、大隆稻谷二、蚊1、蚊虫的形态特征常见种类有:中华按蚊、至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传播疾病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A、至倦库蚊成虫体型中等淡褐色,翅无黑白斑,足无白环,腹节背面各节基部有向后延伸呈半月形的白色横带。
停息时身体于停落面平行。
B、白纹伊蚊又称花斑蚊,体型较小,呈黑色或深褐色。
翅无黑白斑,体有多处银白色斑,胸背部有一条银白色纵纹,后足各节均具白环。
停息时身体于停落面平行。
C、三带喙库蚊成虫体型较小,深褐色,喙中段有一白环,翅无斑。
D、中华按蚊体型中等,灰褐色,翅有黑白斑。
停息时身体与喙呈一直线,同停落面呈角。
2、蚊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幼儿园鼠害防治培训内容一、鼠害危害认知1. 鼠类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如鼠疫、出血热等。
2. 鼠类咬食食物、破坏电线等,给幼儿园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3. 鼠类在夜间活动,可能引发幼儿的恐慌和不安。
二、鼠类生活习性1. 鼠类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常栖息在墙角、下水道、垃圾堆等处。
2. 夜间活动,善于攀爬,可通过缝隙、孔洞进入室内。
3. 食性杂,喜食谷物、果实、垃圾等。
三、防治策略与原则1. 综合防治:结合环境整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2. 安全第一:确保防治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对幼儿园师生造成危害。
3. 持续监测:定期检查、监测鼠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四、环境整治与预防1. 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减少鼠类食物来源。
2. 封堵缝隙、孔洞,防止鼠类进入室内。
3. 定期检查下水道、排水沟等,防止鼠类滋生。
五、物理防治方法1. 使用捕鼠器、粘鼠板等捕捉鼠类。
2. 设置鼠夹、鼠笼等陷阱,诱捕鼠类。
六、化学防治方法1. 使用鼠药进行灭鼠,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鼠药。
2. 投放鼠药时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七、生物防治方法1. 利用天敌如猫、猫头鹰等控制鼠类数量。
2.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鼠疫疫苗等进行防治。
八、安全与应急处理1.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于暴力或危险的方法。
2. 如发现幼儿误食鼠药或接触鼠类后出现不适,应立即送医救治。
3. 如发生鼠害爆发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扩散。
以上是幼儿园鼠害防治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鼠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为幼儿园的卫生和安全保驾护航。
老鼠百科老鼠(英文:rat 拼音:laó shǔ)是一种啮齿动物,体形有大有小。
种类多,有1700多种。
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极快,生命力极强,几乎什么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
会打洞、上树,会爬山、涉水,而且糟蹋粮食、传播疾病,对人类危害极大。
老鼠-生活习性【老鼠的特点】1、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2、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3、视力敏捷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
4、钻洞本领高强,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由于全身骨骼为软骨,可以灵活变动,因此老鼠可以钻入比它体积小的多的洞。
5、超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
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
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老鼠的食物】老鼠的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们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是粮食、瓜子、花生和油榨食品。
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kg粮食。
【生活环境】老鼠是哺乳类中繁殖最迅速且最成功的,数量多的难以统计,地球上所有老鼠的重量所有人类的重量差不多相等。
以经常在人类生活地区活动的一种家鼠月鼠为例,每年可怀胎多达八次,每胎可诞幼鼠四至七只。
除了消耗或污染食物外,老鼠性喜磨牙,由于老鼠长有一对不断生长的大门牙,所以小老鼠总是咬坏衣柜、木箱以不停地磨牙。
一只老鼠一年如果不加控制,可以咬透20厘米的钢板。
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坏的包装材料或建筑设备颇为可观,据统计美国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的火灾,可能是由老鼠咬损电线所引起。
老鼠的长尾巴有很好的平衡作用,即使从五层楼上摔下也不会受伤。
老鼠极易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主要之有害动物。
老鼠繁殖能力和生活习性以及灭鼠防鼠方法老鼠繁殖能力和生活习性说到老鼠,每个人都必须谈论颜色的变化。
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破坏性,而且携带了大量的细菌。
每个人都在大喊大叫,但这种害虫不能完全消除,只能防治。
1.老鼠繁殖迅速。
每只雌性老鼠每年平均繁殖44.5只幼鼠加入种群。
一对成年老鼠一年后将有15000只后代。
春天和秋天是老鼠繁殖和生育的旺季。
如果食物和藏身条件合适,种群可以在四季繁殖。
2.老鼠是贪婪的动物。
由于活动量大,它们生长迅速。
它们的食物摄入量也很大。
老鼠每天吃的食物相当于它们体重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更多的是被它们破坏和弄脏的。
此外,食物和携带更有害。
3.虽然老鼠是色盲,无法区分五颜六色,但它们可以在非常黑暗的环境中检测到移动的物体,并区分不同形状的大小。
4.老鼠的听力非常敏锐,不仅对突然出现的小声音非常敏感,还能听到振动不到1.5万次的超声波(每秒),并发出超声波相互联系,但人和猫一无所知。
5.老鼠的嗅觉和味觉也相对发达。
为了确定食物的位置,识别气味,它的触觉非常敏感,胡须和硬毛使它们能够在黑暗中自由地沿着墙壁和洞移动。
6.老鼠擅长攀爬,可以从15米高的地方毫发无损地跳下来。
老鼠擅长游泳,潜水30-80秒,在水中漂浮70小时。
老鼠擅长挖洞,可以用作隐藏的角落。
草和杂物物堆可以用作巢穴。
一般来说,有2-4个洞口储存大量食物。
老鼠可以在零下24摄氏度的食品冷库中生存和繁殖,也可以在零上4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活。
7.老鼠的牙齿的牙齿可以长到13厘米,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地咬硬的东西,特别是在不饿的情况下,咬硬的家具和门窗。
墙壁,一个是打开通道,另一个是磨牙。
破坏力相当大。
灭鼠防鼠方法从灭鼠实施行动上缺少科学性。
在灭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杀老鼠而且还需懂得去怎样防老鼠。
一是堵:经常清除杂物,搞好室内外卫生,在仓库等地加放防鼠板,下水道、处放防鼠网;把室内外鼠洞及时堵死,墙根压实使老鼠无藏身之地,才易被发现便于捕杀。
防鼠治理方案一、问题描述在很多城市和农村地区,常常会出现老鼠滋生的问题。
老鼠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造成了许多困扰和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防鼠治理方案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二、调查分析1.老鼠的危害老鼠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会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老鼠是一种传播疾病的媒介,它们身上携带着很多细菌和病毒,容易感染人们。
其次,老鼠喜欢咬啃电线和管道,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火灾和漏水事故。
最后,老鼠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它们咬食庄稼、吃掉储存的粮食。
2.防鼠方法的评估目前,常见的防鼠方法主要包括化学灭鼠、生物灭鼠和物理防鼠。
然而,化学灭鼠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生物灭鼠需要引入天敌,但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物理防鼠虽然安全环保,但效果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既安全环保又高效的防鼠方法。
三、防鼠治理方案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防鼠治理方案:1.卫生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老鼠滋生的前提。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定期清理垃圾,确保垃圾容器密封。
- 整洁存放食物,避免食物残渣散落。
- 不堆放废旧物品,减少老鼠藏身之地。
2.物理防鼠措施- 封堵孔洞:检查建筑物和管道,及时封堵老鼠进入的洞口。
- 使用防护网:在户外空调机、下水道口等易被老鼠充当进入通道的地方,安装防护网。
3.饵剂和陷阱- 使用鼠夹:选择鼠夹时,要选择材质坚固、操作简单易用的种类。
- 设置饵剂:使用非毒害饵剂,如花生酱、谷物等,吸引老鼠接近并被捕捉。
4.专业灭鼠公司当自行防鼠措施无效时,可请专业的灭鼠公司进行治理。
这些公司通常会使用安全有效的化学灭鼠剂和灭鼠设备,确保灭除老鼠的效果。
四、落实方案为了有效落实防鼠治理方案,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倡导宣传: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渠道,提高市民对防鼠治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公共卫生监督:加强对公共场所和农田的卫生监管,确保卫生管理到位。
- 建立公共服务体系:设立专门负责老鼠治理的公共服务机构,为市民提供防鼠咨询和治理服务。
一、老鼠的危害1、传播疾病:鼠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数量多,分布广,迁徙频繁,是很多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播媒介,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30多种疾病。
鼠疫是原发于鼠类并能引起人间流行的烈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历史上死亡率很高,有古诗为证"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据估计,有史以来,死于鼠源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战争者。
人间鼠疫已有1500年的历史,公元一世纪埃及、叙利亚就有记载,历史上鼠疫有过三次大流行:6世纪东罗马帝国第一次大流行,流行时间长达50年,死亡1亿人;14世纪在欧洲第2次大流行,死亡2500万人口,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4。
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三次大流行,死亡4000万人。
鼠疫疫源地分布世界各地,全世界有200多种老鼠是鼠疫菌的保菌动物。
人间鼠疫在世界一些地区还时有发生。
如停息了26年之久的印度,1994年又重新爆发人间肺鼠疫。
SARS流行可能与老鼠有关。
去年我国一些省市暴发流行SARS,相关机构对其病源开展了广泛研究。
有关专家认为非典可能与老鼠有关。
2、损耗粮食:老鼠是一种贪吃的动物,每只老鼠每天要吃掉相当于它体重的1/5/FONT>1/10的食物。
老鼠北方叫耗子,真是名符其实。
据估计,每年生产的粮食约有5%被老鼠夺去,全世界每年被损耗的粮食有5000万吨,损失上亿美元。
另外老鼠还能盗食森林的种子,啃食幼苗,树皮,给森林带来严重的危害。
老鼠能破坏草原,与牲畜争夺牧草,影响畜牧业。
3、老鼠对工业及建设事业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
因老鼠咬破电线造成短路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危害严重。
更多详情,请联系上格虫控二、消灭老鼠的办法灭鼠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物理学灭鼠、化学灭鼠、生物学灭鼠和生态学灭鼠。
1、环境灭鼠:老鼠需要水、食物以及隐蔽的栖息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
因此,创造一个不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就能使一个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并能使灭鼠成果容易得到巩固。
科普老鼠的知识点总结一、老鼠的种类1. 家鼠家鼠是一种常见的啮齿动物,主要生活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如房屋、农田、仓库等地方。
家鼠的体型较小,身长约20厘米左右,毛色多为棕灰色。
它们生性机敏,繁殖能力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人们常见的害虫之一。
2. 田鼠田鼠是一种生活在田间地头的啮齿动物,主要以谷物、豆类等农作物为食。
田鼠的体型比较大,身长约30厘米左右,尾巴长短适中,毛色多为灰褐色。
田鼠生性机敏,活动范围广,给农作物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3. 森林鼠森林鼠是一种生活在森林中的啮齿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
森林鼠的体型比较小,身长约15厘米左右,毛色多为棕灰色。
森林鼠生性机敏,活动范围广,是森林中的常见动物之一。
二、老鼠的生活习性1.食性老鼠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谷物、果实、蔬菜、昆虫等。
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老鼠常常以垃圾、剩饭剩菜等为食。
2.繁殖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繁殖数次,每胎可产仔数目也很多。
这就是老鼠数量能够迅速增加的原因之一。
3.活动老鼠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常常躲藏在洞穴中或者其他隐蔽的地方。
它们的视力并不强,但嗅觉、听觉却非常敏锐。
这种特点使得老鼠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
4.巢穴老鼠喜欢在隐蔽、干燥、通风的地方筑巢。
在人类的居住环境中,老鼠常常选择墙角、家具下、地板底下等地方筑巢。
三、老鼠对人类的危害1. 传播疾病老鼠身上携带着各种病菌,如鼠疫、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等,容易通过它们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传播给人类,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2. 损害农作物田鼠是一种常见的害兽,它们以谷物、豆类等农作物为食,给农民的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3. 损害物品老鼠常常以家具、纸张、衣物等为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
4. 危害电线老鼠常常以电线等为食,给人类的电力设施造成危害。
四、预防和控制老鼠的方法1.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老鼠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及时清理垃圾、封堵洞穴等。
老鼠的防治与灭杀方法一:关于老鼠: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体形有大有小。
种类多,有450多种。
数量大全球有几百亿只。
繁殖速度很快,生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
会打洞、上树,会爬山、涉水,而且糟蹋粮食、传播疾病,对人类危害极大。
老鼠的食性很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们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是粮食、瓜子,花生和油榨食品。
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kg粮食。
除了消耗或污染食物外,老鼠性喜磨牙,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坏的包装材料或建筑设备颇为可观,据统计美国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的火灾,可能是由老鼠咬损电线所引起。
老鼠极易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主要之有害动物。
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厕所、厨房等处,在带菌处所与干净处所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
目前我国常见的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
1.褐家鼠:分布于全国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
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最主要害鼠,数量多,为害大,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克,尾明显短于体长,栖息场所广泛,为家、野两栖鼠种。
室内主要在屋角、墙根、厨房、仓库、地下道、垃圾堆等杂乱无章的隐蔽处营穴。
室外则在柴草垛、乱石堆、墙根、阴沟边等处打洞穴居。
褐家鼠繁殖力强,一年可产6~8胎。
孕期3周左右,每胎产仔7~10只,多达15只。
幼鼠产下后3个月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寿命2年左右。
褐家鼠食性广而杂,凡是人类所用食物,它都可以取食。
嗜食肉类物品及含水分较多的苹果等果品,粮食类食品中喜食小麦、大米等。
2.黄胸鼠:体形中等,比褐家鼠纤细,体长135~210毫米;背毛棕褐色或黄褐色,背中部颜色较体侧深。
头部棕黑色,比体毛稍深。
腹面呈灰黄色,胸部毛色更黄。
黄胸鼠是我国的主要家栖鼠种之一,行动敏捷,攀缘能力极强,建筑物的上层,屋顶、瓦椤、墙头夹缝及天花板上面常是其隐蔽和活动的场所。
夜晚黄胸鼠会下到地面取食和寻找水源,在黄胸鼠密度较高的地方,能在建筑物上看到其上下爬行留下的痕迹。
简介
大,有几十亿只,而且繁殖很快,生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什么地方都能住。
生活习性
1、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2、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3、视力敏捷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
4、钻洞本领高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5、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
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危害
2、挖掘田地,偷吃粮食,危害农业。
3、啃咬衣物、食品,传播疾病。
4、在堤坝上打洞造成水灾。
5、破坏财物:因老鼠要定期磨牙,所以会啃咬各种物体。
6、污染环境:如田鼠会破坏庄稼,鼠细菌等。
7、传播疾病:如鼠疫等。
8、扰人安宁。
传播疾病
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
经研究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
1、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源体传染给人;
2、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
3、老鼠直接咬人或病源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防治
环境灭鼠
老鼠需要水、食物以及隐蔽的栖息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
因此,创造一个不适宜其生存的环境,就能使一个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并能使灭鼠成果容易得到巩固。
物理学灭鼠法
又称器械灭鼠法,应用较久,应用方式也较多。
它不仅包括各种专用捕鼠器,如鼠夹、鼠笼,也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
化学灭鼠法
又称药物灭鼠法,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灭鼠方法。
药物灭鼠又可分为肠毒物灭鼠和熏蒸灭鼠。
生态学灭鼠
也就是通过改良环境,包括防鼠建筑、断绝鼠粮、农田改造、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也就是控制、改造、破坏有利于鼠类生存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使鼠类不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和繁衍。
生态学灭鼠是综合鼠害防治中很重要的一环。
灭杀活鼠
布放毒饵毒杀老鼠是最常用的鼠害治理方法。
由于起效快很受欢迎。
但因毒性较大,必须由有害生物防治专业人员使用。
对偶然侵入家庭的老鼠可使用粘鼠板粘捕,也可使用鼠笼或鼠夹诱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