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最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232.16 KB
- 文档页数:11
冬季防寒防冻安全知识冬季防寒防冻安全知识6篇冬季防寒防冻安全知识1寒冷的冬季,是很多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注意保暖防寒抗冻、提高人体免疫力成为冬季不生病或者少生病的一剂良药。
下面石家庄消防为广大群众的冬季防寒抗冻、抵御疾病的'战役支上几招,确保平稳度过一个美满、温暖、平安的一个冬季。
一、减少洗脸的次数,并且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直接灼伤皮肤或者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否则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另外,洗完脸后尽量过半个小时再外出,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二、穿衣不要过紧。
一般认为穿衣越紧越能够防止寒风的入侵。
实际上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
三、冬季洗头应该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得时候,切忌睡前洗头,危害极大。
四、常喝枣姜汤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五、坚持锻炼增加免疫力。
冬季跑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天坚持运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相反的一味躲在家中躲避寒冷更易出现抵抗力下降、疾病频发等情况。
六、合理搭配饮食。
瘦肉类、蛋类、鱼类、豆制品、动物肝脏等食品对补充人体热量益处多,可适当多食用。
七、正视喝酒取暖的弊端。
很多人认为喝酒可以取暖,而实际上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液循环增加,才会使人感觉到很暖和,事实上这个时候人体的热量正在流失。
八、寒冷中逗留时间不要过长。
在寒冷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可能引发心脏病、脑中风、流感、慢性支气管炎等全身性疾病。
九、常喝水、喝开水。
冬季较为干燥,人体很容易缺水,多喝水能够保证机体的正常需求,还能够起到保暖、排毒等功效。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随着天气转冷,幼儿安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为了让幼儿了解防冻防滑的知识,掌握简单的自护技巧,20xx年12月29日,长幼教育集团京福分园大二班开展了冬季“防寒、防滑、防冻”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中,教师首先从多方面对幼儿进行了冬季安全教育。
教育幼儿冬季路滑注意出行安全、注意防寒保暖教育,不能随意脱减衣服,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做好保暖,防止感冒等。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减灾常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指在寒冷季节,由于极端气候条件导致的雨、雪或冰冻现象,给人类生活、交通、农业以及经济等方面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危害。
这种灾害常见于高纬度地区或寒冷的气候环境下,如北方地区的东北部分地域和一些高山区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定义和探讨其特点;其次是详细介绍该灾害对人类生活、交通、农业以及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然后,我们将提出预防减灾措施,包括建设天气预警系统、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以及加强居民安全意识和应急准备教育培训;最后,我们将总结已有的防灾减灾工作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全面的概述和说明,以提高读者对该灾害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及危害,提出相关预防减灾措施,并总结已有经验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相关部门、学者以及公众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挑战。
2.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定义和特点:2.1 定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指在较低气温下,降水形式由雨转为雪或直接为雪,并且降水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物体(地面、道路、建筑物等)表面受到冷却后,形成了一层有厚度的结冰现象。
这种结冰现象会给交通、生活、农业以及经济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损失。
2.2 特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低温是其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有在较低的气温下才可能出现降水形式转变为雪或直接为雪的情况。
相比于其他自然灾害,如洪水和地震等,低温对于该类灾害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降水形式转变为雨或直接为雪后,所接触到的地面、道路、建筑物等物体表面会因为和环境中较低的气温接触而迅速失热,并在表面结冰形成一层薄膜,这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典型特点之一。
冰冻天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及预防措施冰冻天气是一种极端的气象现象,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寒冷的冬季,冰冻天气常常带来寒冷、干燥以及其他不利因素,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本文将就冰冻天气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一、影响1. 寒冷引发感冒和流感冰冻天气下,人们在低温环境中暴露,易诱发感冒和流感。
由于寒冷天气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容易被病毒感染。
因此,感冒和流感是冰冻天气下常见的疾病。
2. 呼吸道疾病加重冰冻天气下,空气湿度低,气温骤降,容易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气管炎等。
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在冰冻天气下更容易发作,病情加重。
3. 皮肤干燥裂皲冰冻天气下,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出现裂皲、瘙痒等情况。
干燥的空气还会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起皮肤感染、过敏等问题。
二、预防措施1. 注意保暖在冰冻天气到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保暖准备。
穿着适合的厚衣服、帽子、手套等防寒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寒冷环境中。
2. 增加室内湿度在干燥的冰冻天气下,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湿毛巾等方法增加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 多吃水果蔬菜冰冻天气下,人体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冒、流感等疾病的风险。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4. 注意皮肤保湿冰冻天气下,要注意皮肤保湿,可以选择滋润度高的护肤品,勤洗热水澡后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水润,预防干燥裂皲的发生。
总而言之,冰冻天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不可忽视,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降低疾病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希望大家在寒冷的冬季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防寒保暖,预防疾病的发生。
愿大家都能健康度过冰冻天气下的冬日。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培训
1. 认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了解低温、雨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危害,如道路结冰、交通瘫痪、电力中断等。
2. 灾害预警和信息获取:学习如何获取和解读天气预警信息,了解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应急预案和指示。
3. 个人和家庭的应对措施:培训个人和家庭在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的应对技能,如储备应急物资、保持温暖、注意行车安全等。
4. 社区和组织的应对:强调社区和组织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性,如组织志愿者、提供应急救援和支持服务等。
5. 安全意识和风险评估: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评估和管理自身和周边环境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和活动。
6. 应急救援和自救技能:培训基本的应急救援和自救技能,如冻伤、滑倒和跌倒的处理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寻求帮助。
7. 心理健康支持:关注灾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和焦虑。
通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培训,人们可以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风险,保障自身和社区的安全。
培训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
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精选9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都跟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措施是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
那么措施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篇11、当出现雪情后,要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快速响应,积极投入防雪灾工作。
2、遇有雪量较大时,迅速集中人员,调集扫雪力量,以保证积雪能迅速清除。
3、街道机关、社居委所有工作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夜间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值班,出现雪情,立即进行清扫。
4、市容执法大队负责督促各驻地单位、企业门前三包地域的扫雪工作。
5、扫雪工具配备到位,工具摆放在显见易取的位置,便于取用。
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篇2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反应的主要行动是:1、在市、县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安排下,迅速进入岗位,随时待命。
特别是道路抢修队伍、道路运输队伍,要由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带队,做到人员齐整、装备精良。
2、按照市、县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首先保障抢险救灾道路的安全畅通,及时对公路进行抢修、加固,并提前制定出科学的绕行方案。
其次保证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调运,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派出道路运输抢险救灾车队。
救灾车队按指定路线进入重灾区或指定位置,迅速展开救援,抢救运送受灾群众和国家重要财产,调运受灾群众急需的生活必需品。
3、根据灾情变化和救灾需要,适时因地制宜,对其他社会车辆进行调度,满足道路运输需要。
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措施篇3(一)各校门口家长进出方向安排1、东门:所有家长从东门进入,家长接到学生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走东门或西北门。
2、西北门:只允许家长和学生出校门,禁止家长从这个门口进入校园。
3、北门:临近放学,突发雨雪天气时,北门要关闭。
(二)各年级错时放学安排1、各班班主任在教室内组织学生,一律按照大队部广播统一安排;不允许因学生做值日或个别辅导等原因留学生在校园内逗留。
低温雨雪冰冻科普
低温雨雪冰冻是一种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冬季或初春时节。
当气温降至冰点以下,路面、屋顶、电线、树木等物体表面可能会结冰,导致道路交通受阻、电力供应中断、通讯设施故障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应对低温雨雪冰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防护措施:外出时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保暖衣物,穿上防滑鞋,
注意不要让手和耳朵等部位长时间暴露在外。
在路上行走或开车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避开结冰路面和障碍物。
2.保持室内温暖:尽量减少外出,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可以使用电暖气、
空调等取暖设备,同时要注意安全用电。
3.注意食物安全:尽量不要食用剩菜剩饭,尤其是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以
免食物中毒。
如果要储存食物,应该将其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并注意保持卫生。
4.备好应急物品: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可能会发生断电、断水等情况,
因此建议家中备好应急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水壶、食物等。
5.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应对措
施。
总之,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和保暖,尽量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温暖和食物安全,备好应急物品,关注天气预报,以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医院防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医院在面对恶劣天气(如雨雪冰冻)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保证员工和患者的安全,维持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医院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应对措施等。
一、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医院建筑物、设施的排水系统和屋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建立完善的防灾制度和人员培训机制,包括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应对意识和技能水平。
3.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防滑垫、雨具、紧急照明设备等,以应对可能的风雨雪天气。
二、应急响应1.在恶劣天气前,及时向全体员工发布天气预警通知,并提醒员工加强防风防雨等预防措施。
2.加强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正常运行,防止因雨水积聚导致建筑物损坏或交通堵塞。
3.在影响较大的恶劣天气到来前,提前调整患者就诊时间、医院班次安排等,以减少病患和员工在恶劣天气中的出行风险。
4.加强医院内外通讯网络的稳定性,确保内外部信息的畅通。
三、应对措施1.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由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应急工作。
2.建立清晰的应急通讯渠道,确保与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获取救援资源。
3.加强医院门诊与急诊之间的衔接工作,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门诊患者的随时转入急诊部门接受救治。
4.配备防滑设备,设置防滑标识,确保医院内外道路、楼梯等地方防滑安全。
5.加强对医院电力设备和供暖设备的排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避免停电和供暖故障。
四、救援与后续工作2.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工作,移除道路和出入口的障碍物,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3.整理和记录事故报告,进行事故分析,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和协助相关调查工作。
4.恶劣天气结束后,进行设备维修和清理工作,恢复正常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医院在面对恶劣天气时,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加强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应对措施的落实。
只有科学、有效地应对,才能确保医院员工和患者的安全,保证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
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温馨提示
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个人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温馨提示:
1.保持温暖:穿着应保暖而适宜。
建议穿着多层衣
物,包括保温内衣、羊毛或绒毛衫,以及防风的外
套。
戴帽子、围巾、手套和耳罩可以进一步保护身
体免受严寒侵袭。
2.防滑措施:在冰雪天气中,地面可能非常滑,因此
穿着防滑鞋非常重要。
出门时小心行走,尽量避免
在结冰的地面上行走。
3.住房保暖:确保家中的供暖系统正常工作。
在必要
时,使用额外的取暖设备,如电暖器,但要注意安
全使用,避免火灾风险。
4.保持健康饮食:在寒冷天气中,身体需要更多的能
量来保持温暖。
保证饮食均衡,多吃高热量食物,
例如谷物、豆类、肉类和坚果。
5.避免户外活动: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尽量减少户外
活动。
如果必须外出,尽量短时间完成任务,并告
知家人你的行程。
6.车辆检查:确保你的车辆适合冬季驾驶。
检查防冻
液、轮胎(包括雪胎)、电池和刹车。
随车携带应急
装备,如铲子、沙子或猫砂(增加牵引力)、防冻
剂、毛毯等。
7.关注天气预报:定期检查最新的天气预报,了解可
能的低温、降雪或冰冻情况,以便及时做好准备。
8.帮助他人:注意你的邻居,特别是老年人、病人或
独居者。
在严寒天气中,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帮助
或关注。
通过遵循这些温馨提示,你可以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保持安全和舒适。
记住,准备和预防是关键。
冬季防病知识宣传内容前言冬季是寒冷的季节,气温下降,人们的抵抗力也相应减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并加强冬季防病知识的普及,特撰写此文档,向大家传达有关冬季防病的重要知识。
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度过一个健康而愉快的冬季。
一、感冒和流感1.冬季是感冒和流感高发季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胸部和脚部,避免受凉感冒。
2.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3.多喝温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预防感冒和流感。
二、呼吸道疾病1.冬季空气干燥,要注意适度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者放置水盆增湿。
2.避免长时间待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尤其是烟雾、灰尘密集的场所。
3.注意房间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预防细菌、病毒滋生。
三、心脑血管疾病1.寒冷的冬季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脑血管负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帮助恢复体力和增强身体抵抗力。
3.适度锻炼,按照个人体力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提高心肺功能,加强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
四、皮肤保护1.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出现龟裂、起皮等问题,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2.使用保湿霜、护肤品等,定期补水保湿,帮助皮肤保持水分,预防过度干燥。
3.外出时,应注意使用防晒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防止皮肤晒伤。
五、饮食调理1.冬季气温较低,要注意增加热量摄入,可以适量增加植物油、坚果、肉类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2.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3.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免对消化系统产生负担。
结语冬季是一个容易引发疾病的季节,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必要的防护知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身体健康,加强冬季防病知识的学习,并将其付诸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寒冷的冬季里享受到温暖和快乐的生活。
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影响,雨雪冰冻天气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须应对的自然现象之一。
这种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危险。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天气条件,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着重介绍在雨雪冰冻天气下的防范应对措施。
首先,在雨天,我们将提到一些室外活动安排和道路交通安全措施,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接下来,在雪天,我们将分享如何清除积雪和防止滑倒,以减少因积雪造成的事故。
最后,在冰冻天气中,我们将探讨预防结冰和保持室内温暖的措施,以保证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通过学习和遵守这些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危害,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使我们在面对极端天气时能够更加从容和安全地应对。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 正文:详细介绍了雨雪冰冻天气下的防范应对措施。
具体包括雨天防范措施、雪天防范措施以及冰冻天气防范措施三个部分。
在每个部分中,将会对相应的天气情况进行说明,并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应对方法。
3. 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总结部分将回顾本文所介绍的防范措施,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建议部分将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措施或者扩展应用领域,以进一步提高应对雨雪冰冻天气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在雨雪冰冻天气下的应对措施。
同时,文章结构的层次分明也有助于读者对所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并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运用。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在雨雪冰冻天气中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以帮助人们在这些恶劣天气条件下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影响,以及如何在这些天气条件下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同时,本文还旨在提醒读者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的警报,以及加强对这些天气条件下的警惕性和应急意识。
低温雨雪冰冻、大风天气安全防范措施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低温雨雪冰冻、大风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特殊天气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
以下是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大风天气的安全防范措施:一、低温雨雪冰冻的安全防范措施1. 室内保暖在低温天气来临之际,首要任务是保持室内温暖。
要做到及时关闭门窗,加装保温窗帘,使用取暖设备,如电暖气、取暖器等,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外出防寒如果需要外出,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穿着厚实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防寒用具,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并注意避免在冰雪路面滑倒。
3. 雪灾安全在大雪天气中,需注意屋顶积雪情况,及时清除危险区域的积雪,防范屋顶坍塌事故的发生。
避免在雪天行车,严格控制车速,保持车距,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4. 食品保鲜在低温天气中,要特别注意食品保鲜问题。
及时清理冰箱不常用的过期食品,保持冰箱内的温度适宜。
加强对食品的储存管理,避免食品因冰冻而腐坏。
二、大风天气的安全防范措施1. 固定室外物品在大风天气来临之际,需要及时固定室外的各类易受大风影响的物品,如花盆、遮阳伞、广告牌等,以免被风吹落伤人或损坏财物。
2. 驾驶安全在大风天气中,驾车出行时需格外谨慎。
要注意避免行驶在容易受风影响的地段,如高速公路上的桥梁、临海、临河等地区。
保持车辆稳定行驶,避免因风力大导致的交通事故。
3. 预防火灾大风天气容易引发火灾,因此需加强对居民区、建筑工地、森林草原等易受风影响地区的火灾防范工作。
及时清理易燃物,严禁露天焚烧,加强火灾预防宣传等措施。
4. 保护树木大风对树木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不可忽视的。
需要及时修剪树木,加固树木根部,保护树木不受大风侵害。
居民在大风天气中需注意避免树木倒伏等危险。
三、综合安全防范措施1. 政府部门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气象信息的监测和发布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常见伤害和疾患培训总结文库一、引言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气候现象,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了解和预防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导致的伤害和疾患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常见伤害和疾患进行详细的培训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些极端天气条件。
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常见伤害和疾患1. 低温灾害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引发低温灾害,包括冻伤、低温烫伤等。
冻伤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极低温下导致组织冻结而引起的损伤。
低温烫伤则是因为在极低温的环境中接触过热物体而引起的损伤。
对于这些伤害,我们应该及时采取保暖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寒环境中。
2. 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人们容易因为受凉而引发感冒、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及时增加衣物保暖,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空气中停留,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3. 摔倒和伤害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引起地面结冰,增加摔倒和伤害的风险。
在冰雪天气中行走时,应注意小心脚下的路面情况,尽量选择干燥、无积雪的路段行走,避免跌倒和受伤。
4. 心血管疾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加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寒冷环境中应该特别小心,并根据医嘱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皮肤干燥和过敏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干燥的空气和频繁洗手会导致皮肤干燥和过敏的问题。
及时使用润肤霜、避免频繁洗手以及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是预防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防护措施1. 注意保暖加强衣物保暖,尤其是头部、手部、脚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注意饮食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适当增加热量摄入是有益的,可以选择一些高热量、滋补的食物,并多饮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
3. 注意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但在低温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冰冻雨雪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冰冻雨雪天气再次来临,为保证大家上下班途中人身安全和机组设备安全运行,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各部门遵照执行,并将该内容体现到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中。
一、大雪极寒天气路面结冰上冻湿滑,要特别注意脚下,要放缓步伐,防止意外摔倒。
二、极寒天气,血管收缩,要注意保暖,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近来,病毒性流行性感冒肆虐,许多人感冒住院,所以要提前预防,加强锻炼,多喝水,防止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生。
四、上下班及外出特别要注意行车安全:1、要先清除车窗及方光静上的积雪;2、要匀速低速行驶;3、转向要温柔;4、及时安装防滑链;5、前方遇到情况要轻踩刹车灯;6、视线不好是及时开车灯;7、前方有行人要注意观察,提前减速。
五、天气冷用烧煤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六、晨练时要先吃点东西,要注意保暖,不要选择僻静的或人迹罕至的地方,以防突发疾病发生无人发现及时施救。
七、厂内区域:1、雪停后,厂区主马路、露天通道、楼梯积雪
要及时铲除;2、主厂房门窗要关严;3、巡检时穿好棉衣、防滑鞋,特别要注意脚下,防止滑跌、踩空摔伤;4、辅机轴承冷却水要保持畅通,检查保温情况,防止上冻;5、极寒天气注意防止仪表管路冻结引起热工保护误动作,各班组做好事故预想,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故;6、热工专业注意检查伴热带是否正常工作;7、下雪天气及消雪时要加强电动机绝缘监视;8、注意检查主厂房是否有漏雪、漏雨现象。
八、严防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办公室及家用电器严禁超负荷运行,要经常检查线路,防止超负荷运行引起线路事故。
九、大雪冰冻天气,巡线人员要加强巡检,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闪、线路短路、跳闸事故的发生。
冬季四防文件冬季四防文件寒冷的冬季是一年中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的季节。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防护措施,分别是防寒、防灾、防病和防事故。
下面是关于冬季四防的文件,阐述了相关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一、防寒1. 保暖措施(1) 穿着合适的衣物,注意分层次穿着,选择保暖效果较好的棉质或羊绒材质。
(2) 外出时佩戴帽子、手套、围巾等防寒装备,保护头部、手部和颈部。
(3) 室内也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使用取暖设备时注意通风和安全。
2. 室外活动注意事项(1) 遇到雪天或低温天气时,外出需注意步行安全,避免滑倒或摔伤。
(2) 保持肌体活动,定期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3) 饮食方面,多摄入温热的食物,补充热量。
二、防灾1. 雪灾(1) 下雪天气时,注意车辆的安全行驶,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2) 积雪过多时,及时扫雪和融雪,防止堵塞和结冰。
2. 火灾(1) 冬季取暖使用取暖设备时,离开前要确保设备已关闭,防止火灾事故。
(2) 定期检查家庭电路,消除火灾隐患。
3. 极寒天气预警(1) 关注天气预报,关注极寒天气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 严禁涉冰作业和违规上山滑雪等危险活动,确保人员安全。
三、防病1. 呼吸道病防护(1)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 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呼吸道感染。
2. 传染病防控(1)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2) 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
3. 保持室内外清洁(1) 定期进行室内清洁,保持环境卫生。
(2) 避免室外垃圾滞留,减少传染病传播。
四、防事故1. 驾驶安全(1) 冰雪天气时,行车前检查车辆状况,确认雨刷工作正常,减速慢行。
(2) 遇到路面结冰或积雪,要注意避开或减速通过。
2. 步行安全(1) 注意行走的道路状况,避免滑倒或扭伤。
(2) 夜间或雾天行走要注意使用反光工具,增强自己的可见度。
3. 室内安全(1) 使用取暖设备时,确保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问题须知自然灾害一旦出现,例如地震、洪涝、台风、旱灾、泥石流、雨雪冰冻灾害等,不仅会让人们的财产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此外,其衍生灾害也非常严重,例如,自然灾害发生后若不及时做好环境清理、尸体处理、垃圾粪便处置、灭蚊灭鼠等工作,就可能会出现各种传染病暴发流行,例如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感、乙型脑炎、疟疾等等,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一、灾区饮用水卫生(1)问题:①出现水灾时,其会破坏饮用水供应系统,包括饮用水源淤塞、淹没等,若灾民被围困时间过久,还有可能暴发水源性疾病。
②出现地震、风灾、海啸时,其会中断人们的正常供水。
③出现旱灾时,其不仅会让饮用水逐渐枯竭,还会让水源集中,一旦该水源受到污染,就会引起严重性流行病。
④低洼盐碱地区若发生水灾、旱灾,其还会改变地下水位,而影响饮用水的pH值、含盐量。
(2)预防措施:①洪水地区,取水点需设置在上游水域,而内涝地区,取水点需设置在水质污染少的区域,并做好水源保护,避免垃圾、污水、粪便等污染水源。
②积极做好饮用水的净化消毒工作,以便灾民用水安全卫生。
此外,对于有燃料的地区,居民还需对饮用水进行煮沸灭菌。
③退水后饮用水源尽可能选择井水,或饮用恢复后的自来水。
二、灾后环境清理(1)问题:①外环境:灾后环境恶化,废墟、废物等若不及时清理,随着灾民的移动,会增加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②内环境:自然灾害会破坏房屋,若不及时进行清理,抗灾人员与灾民在恶化的环境下作业,易发生各种疾病。
(2)预防措施:①加强环境清理宣传,勿乱丢生活垃圾,勿随地吐痰,以提升灾民防疫意识。
②引导灾民清理室内室外的淤泥、垃圾杂物。
③对灾区进行消毒,以预防病媒滋生,避免暴发传染病。
三、灾区尸体处理(1)问题:自然灾害过后,若不及时清理人畜尸体,其腐烂会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易暴发传染病。
(2)预防措施:积极查找、清理人畜尸体,做好掩埋、消毒(坑底、尸体上铺撒适量生石灰)工作。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95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最
新版)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较大规模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区电力系统遭到破坏,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又值春运时期,几十万旅客滞留在公路、车站和机场,交通运输面临着严峻形势,在此情况下,由于天气寒冷及大量人口集聚和流动,可能导致发生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如冻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和精神疾患等,为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紧急编写以下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一、冻伤冰雪(冻雨)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因严寒引起的冻伤、冻僵、冻昏迷和冻死,最需要的预防措施是提供御寒防冻的衣被和设备,以及正确救治冻伤的技术。
(一)如何预防为抗灾而在户外工作的职业人群和因灾滞留在户外的旅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途出行注意携带足够防寒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并注意携带伞具;
2.尽量保持衣物干燥,避免弄湿衣服,休息睡觉时,应注意保暖;
3.尽量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
4.为防止冻伤,要经常观察皮肤,尤其是耳面部和手部等裸露部位,查看有无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并不时搓揉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
5.尽量停留在背风向阳的位置;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6.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寒冷季节这种物体表面温度很低,热传导很快,手接触易于冻伤;
7.加强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防护;
8.老年人耐寒能力差,旅途中应特别注意腿脚保暖,避免久坐,经常站立活动、跺脚、搓手等促进血液循环。
(二)冻伤后如何处置
1.尽量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服、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衣服和鞋袜;
2.采取保温措施,补充食物能量;
3.发生冻伤应立即用温水迅速复温,若不具备复温条件,亦不应采用错误的复温方法,如拍打、冷水浸泡、雪搓或火烤等。
二、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同时由于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导致血液粘稠,血流减慢,因此寒冷天气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比较多发。
(一)如何预防
1.患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在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一定要提高警
惕,做好保暖措施,下雪、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尽量减少外出时间;
2.尽量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避免受凉,谨防受冷诱发新的疾病感染;
3.寒冷天气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戴帽子、围巾和手套,并注意随身携带好相关急救药物;
4.出行旅客要保持心态平衡,及时调节不良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5.可适当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二)如何处置
心脑血管病人发病后首先是对病人做一个简单的处置,把病人摆好体位,让病人平躺,揭开病人的上衣领扣子,使其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
疾病。
(一)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灾区居民与旅客重点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尽量选择新鲜的食品,不吃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物;
2.注意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用过期食品;
3.讲究个人卫生,水果要洗净去皮后食用,生食蔬菜要反复清洗干净;
4.途中旅客不要从不法商贩手中购买食品,并尽量食用加热后食物,少吃凉拌菜等生冷食品。
(二)发生食物中毒后如何处置
一旦出现可能的食物中毒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争取急救时间,尽早把病人送往就近医院诊治,同时注意保留好可疑食物和吐泻物。
四、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
为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家庭用煤炉或燃气炉
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
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少量或一次性吸入较大量的一氧化碳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唇呈樱桃红色、心率快、烦躁等;严重者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等;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导致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烟囱堵塞、烟囱倒风、烟囱接头不紧、煤气管道泄漏、煤气阀门未关闭、炭盆取暖、汽车尾气等。
(一)如何预防受困道路上车辆,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密闭车厢,以避免造成旅客中毒。
灾区居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
2.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
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则较少;
3.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防止漏气;
4.自动点火的煤气连续点火未燃烧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5.居室内用煤火炉要安装烟道密闭完全的烟囱,用炭火盆取暖时要注意空气流通。
(二)发生中毒后如何处置
家庭煤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使用明火;一旦发生煤气中毒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严重中毒者,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到医院救治。
五、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呼吸道与外部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病原体通常寄居在呼吸道粘膜及肺,路途疲劳造成抵抗力下降时易引起发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冬春季节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旅客大量集聚、人员流动频繁和室内空气质量往往较差,更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儿童更是这些疾病的易患人群。
(一)如何预防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尽量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二)如何处置
引起发热、咳嗽的疾病很多,但考虑到寒冷季节、拥挤的人群中,一旦有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出现传播蔓延,因此,一旦出现发
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注意休息和营养,同时注意采取措施如戴口罩、不要与其人密切接触,避免传染。
六、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传播以及媒介传播等。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
大量旅客滞留时,卫生设施不足,食品、饮水等卫生条件易受到影响,灾区水管被冻裂,易发生饮用水被污染,这些情况都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一)如何预防
1.维护好人群滞留地的环境卫生,提供足够的厕所,集中处理粪便,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滞留在公路上的大巴,要做好车内卫生;
2.旅客途中需注意个人卫生,进餐前要清洁手,无供水条件时,尽量采用消毒纸巾、或餐巾纸等;如无洗手条件或消毒纸巾,就餐时,手部尽量不要直接接触食品;
3.运送和提供的食品要有完整包装,避免污染,尽量饮用开水
综合安全常识 |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综合安全常识或清洁水;
4.寒冷天气,供水管道可能破裂而导致饮用水污染,若发现供水颜色异常或有异味时,应立即停止引用,并及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
(二)如何处置
一旦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同时注意补液及休息,避免引起脱水、毒血症等并发症。
若为群体性的,要注意及时
向卫生机构报告相关信息,以便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暴发流行。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