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建设美好的家园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 格式:docx
- 大小:21.40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建设美好的家园》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学习内容课题:总第 26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了解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点,比较得出生态农业的优势。
了解生态城市的定义,学做“美容师”。
能力: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培养学生内化并熟练应用资料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家园设计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了解生态农业的明显优势和生态城市的内容。
导学过程学习感悟一、课前先学:自学质疑,预习课文P107-111,思考:1.生态农业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2.评价一个城市是否优美、洁净和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什么?3.你对城市建设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绿色构思是怎么认识的?二、课堂探究:(一)细化问题:仅从农业角度分析,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1.观察:普通农村农业图片和其他生态农业相关图片。
2.比较分析对比:传统农业的单一种养殖模式和生态农业的多种经营模式。
(二)引申和提高:了解生态农业的明显优势1.阅读课文资料。
2.总结生态农业概念和优势(三)出谋划策,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假如:我是村长,将如何学以致用,造福村民?(四) 认识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阅读课文资料,观看城市风光视频。
2.展示城市历史变迁图片,加深学生对生态城市的理解。
(五)从绿化角度看家乡,培养爱家乡的感情:(六)认识城市绿化常见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七)争当小小“美容师”-------尝试绿化设计1.简要提供绿化设计的原则和有关背景资料。
2.提供选择项目:①校园一角的绿化②小区(庭园)的绿化③家庭居室的绿化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利用课后时间搜集相关资料,设计绿化方案,以小报等形式展览、交流。
三、达标练习:(一)填空:1.生态农业是指运用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多的综合农业体系。
第4节建设生态家园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校园绿化方案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三、教学难点:绿化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播放生态农村的录像(主要场景是桃树及桃园鸡)。
学生活动[1、学生观看录像2、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成片的桃设计意图1、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请学生讨论录像中哪些场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农业场景不同?1、展示图片资料。
2、请研究小组来介绍图片树,桃园里养鸡,桃树下还种着蔬菜)1、研究小组把课前所收集到的一些资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
1、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生汇报所料进行整理加工收集、整理、筛选、交流活动反映的内容。
3、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后进行交流,给图片进行诠释。
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1中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
2、通过交流和老师的指导,从中领悟生2、培养学生大胆表达交流的能力。
态农业的内涵。
1、总结:以上图片资料展1、学生了解生态系统3、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示的是人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方法加以改进、开发,使之成为的概念。
2、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会合作学习。
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活动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称为生态农业。
2、引导学生讨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备哪些明显优势。
第3节建设美好的家园教学案情景研讨:一、情景研讨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点,比较得出后者的优势。
(2)了解生态城市的定义,学做“美容师”。
2、水平目标:(1)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培养学生内化并熟练应用资料的水平。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水平,表达水平。
3、情感目标:(1)通过家园设计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点。
二、情景研讨过程备注1、情景导入:产生问题——生活在华西村的农民让城里人羡慕,其他农村的农民却羡慕城里人,为什么?(1)从学校赴华西村参加秋游引入;播放相关华西村的资料。
(2)采访城市的同学对农民的感受;(改变城市同学的优越心理)(3)采访农村同学谈自己家乡和华西村的不同之处。
2、细化问题:仅从农业角度分析,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1)展示普通农村农业图片,华西生态园图片和其他生态农业相关图片。
(2)简要介绍传统农业的单一种养殖模式和生态农业的多种经营模式。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3、引申和提升:了解生态农业的明显优势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总结生态农业概念和优势4、出谋划策,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如果你是某个村的村长,你将如何学以致用,造福村民?5、了解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展示镇江城市风貌视频。
(2)展示镇江城市历史变迁图片,加深学生对生态城市的理解。
6、从绿化角度看家乡,培养爱家乡的感情设置问题:从城市绿化设计角度,你心目中镇江的最靓点是哪里?说明理由7、理解城市绿化常见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展示收集的城市绿化图片,介绍创建绿色家园应遵循的原则8、争当小小“美容师”(1)简要提供绿化设计的原则和相关背景资料。
(2)提供选择项目:①校园一角的绿化②小区(庭园)的绿化③家庭居室的绿化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利用课后时间搜集相关资料,设计绿化方案,以小报等形式展览、交流。
三、归理与拓展1、归理与质疑(教后反思)初中两年的生物学习,到底是让学生学会能够应付会考的知识最重要,还是让学生能使用两年里所学到的知识造福自己,造福社会更重要?在我的心目中,是更倾向于后者的。
南沟岔中学八年级生物(科目)学习提纲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1、我国北方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在一起,体现优势互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下关于这种北方生态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B.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氧气C.冬季养殖可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2、当前,提倡无公害生态农业,它要求作物在洁净(达标)的空气中生长;用无污染的洁净(达标)水浇灌,限量使用安全(达标)的农药、化肥等.下面的措施符合这一要求、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①施用农家肥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③用天敌灭害虫④在蔬菜大棚中适当增大CO2的含量.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长沙要创建生态城市,下列哪一种法说不对()A.要注意搞好环境绿化B.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并重C.先发展工业,等有了钱再治理污染D.要注意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4、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1)害虫种群中存在着,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来实现的.5、阅读下面资料,请分析回答.甲肝患者所使用的碗筷要和他人碗筷分开,否则容易传染.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等也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1)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看,甲肝患者属于;将餐具消毒、碗筷分开,其目的是.(2)引起甲肝的病原体是,它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外壳和,而且只能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生活.该病的传播途径是(3)通过注射甲肝疫苗,人体可获得免疫能力,这是因为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称为免疫.。
第4节建设生态家园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难点:绿化方案的设计。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研究小组采访生态农庄时图片(主要场景是桃树及桃园鸡)。
请学生讨论录像中哪些场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农业场景不同?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成片的桃树,桃园里养鸡,桃树下还种着蔬菜)。
(二)学习新课(三)课堂小结1.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是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2. 生态农业的特点:(1)充分利用空间(2)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土壤资源。
(3)促进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运转利用。
(4)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5)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是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五、板书设计1.建设美好家园主要做到: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
2.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空间、太阳光能和土壤资源,促进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运转利用,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六、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补充习题》七、教学反思根据这一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节课设定为开放后汇总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生活的家乡的现实资源、网络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生物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
通过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尝试-互评-提升-反思”的过程,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把新课程理念紧紧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2、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工作。
建设生态家园【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2.描述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预习导航】自主学习发展生态农业1.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在_______与_______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_______、多_______的综合农业体系.2.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的主要特点在于提高了_______的再循环率.3.生态农业既可以充分利用_______,充分利用_______和_______,又可以促进_______,提高_______.建设生态城市1.生态城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城市,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2.生态城市的的建设途径是通过实施_______,促使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协调发展,最终实现_______的根本目标.3.评价一个城市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期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_______,因此_______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合作探究1.根据课本的图片资料展示,说说生态农业应具备哪些特点?2.你对城市建设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绿色构思怎么认识?【达标检测】1.生态城市不具备的特点是( )A.社会和谐发展B.经济高效运转C.生态良性循环D.污染工业较多2.绿化树木中,最好不要选择的是( )A.松树B.侧柏C.榕树D.国槐3.在生态系统中对人粪便最合理的利用是( )A.直接作为肥料肥田B.先作沼气池原料在肥田C.先堆制,腐熟后在肥田D.干制后作燃料4.你认为下列几种环境中空气质量最高的( )A.工厂B.公园C.马路前D.建筑工地5.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常年的水旱灾害B.臭氧层空洞C.人口过度增长D.野生生物死亡6.良好的生态农业具备的特点是( )A.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B.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C.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D.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学后反思【达标检测】答案:。
第26章留住碧水蓝天
第3节建设优美的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特点,比较得出后者的优势。
(2)了解生态城市的定义,学做“美容师”。
教学重点:
了解生态农业的明明优势和生态城市的内容。
教学难点:
绿化方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产生问题--蒋巷的农民让城里人羡慕,其他农民却羡慕城里人,为什么?1、播放影片《蒋巷村----人间新天堂》2、采访城市的同学对农民的感受;(改变城市同学的优良心理)3、采访农村同学谈自己家乡和蒋巷村的不同之处。
1、跟随影片介绍,想象在生态园里学当一天小农民的感受。
2、采访学生谈感受,其他同学将两种感受做比较
细化问题:仅从农业角度分析,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1、展示普通农村农业图片,蒋巷生态园图片和其他生态农业相关图片。
2、扼要介绍传统农业的单一种养殖模式和生态农业的多种经营模式。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1、分小组讨论,找出两种农业的区别。
2、小组代表交流,补充。
引申和提高:了解生态农业的明明优势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总结生态农业概念和优势阅读课文,归纳生态农业的优势,找出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
出谋划策,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如果你是某个村的村长,你将如何学以致用,造福村民?分小组讨论,出谋划策,列出方案。
交流完善。
也可提交村委。
过渡:常熟的农村有全国闻名的蒋巷村,处处展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而我们木渎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也是江南水乡的一处旅游胜地。
了解建设生态城市的详尽内涵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展示木渎风光视频。
2、展示苏州城市历史变迁图片,加深学生对生态城市的理解。
1、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
2、通过形象的视频资料,加深对于生态城市的了解。
从绿化角度看家乡,培养爱家乡的感情设置问题:从城市绿化设计角度,你心目中木渎的最靓点是哪里?说明理由思考,也可同桌讨论,发言认识城市绿化多见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展示收集的城市绿化图片,介绍创建绿色家园应遵循的原则辨认绿化常用绿色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了解原则
争当小小“美容师”
1、扼要提供绿化设计的原则和有关背景资料。
2、提供选择项目:
①校园一角的绿化
②小区(庭园)的绿化
③家庭居室的绿化
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解放分组。
利用课后时间搜集相关资料,设计绿化方案,以小报等形式展览、交流。
1、初步了解绿化方案设计的有关原则。
2、任意选择绿化项目,选择相同项目的同学可解放组合,合作完成项目的设计。
3、充分发挥想象,用图画、文字、照片等形式表现绿化项目的设计方案。
4、除在班级中交流外,可以将方案提交给有关部门,或争取家长支持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