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6.16 KB
- 文档页数:5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QS/HH-ZY-PG41版本号:A0实施日期:2012年 9月21日1.0 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0 范围生产车间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3.0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3.2 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4.0 校准程序4.1 校准频率:4.1.1 新购回首次使用前;4.1.2 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4.1.3 正常使用时每班班前;4.1.4 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4.2 校准前准备:4.2.1 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4.2.2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4.2.3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QS/HH-ZY-PG41版本号:A0实施日期:2012年 9月21日4.3 校准方法:4.3.1 先将电子秤电源打开,待电子秤置零后,将合适的标准砝码置于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央五个点进行测量。
依次读取各个点的测量数据。
4.3.2所读取五个点数据与标准砝码的差的绝对值在电子秤误差值范围内。
4.3.3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需记录每个实际偏差值或电子秤实际显示读数值。
4.3.4 校准合格电子秤用毛巾擦拭并消毒后,正常投入使用。
4.4 校准结果不合格处理:4.4.1 五点测量结果中,有一点误差值超出范围即视为不合格电子秤,应停止使用,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4.4.2 维修人员修复后,需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0 相关文件《电子秤使用说明》《电子秤校准记录》。
一、目的:
规范电子天平的校准操作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责任:
品质保证部、研发所、生产制造部
三、范围:
包装车间、配制车间、剂型室、品质保证部天平室
四、内容:
1. 本公司所有电子天平在计量检定部门经过检定合格证有效期内进行每日使用前常用量内部校准。
2. 校准用的标准砝码已经经过计量检定部门检定。
3. 所有的电子天平在各自工作场所进行校准。
4. 校准方法(以):
4.1.校准前准备,看天平是否在
把需要校正的电子天平调平四个秤脚,开机预热十分钟左右。
4.2先准备好一定量程的砝码,我现在这台天平是600g,所以需要用到500g的砝码校正。
图一那种磨损比较严重的砝码最好不要用来校正,所以校正用到的砝码是图二所示。
图一图二
4.3.按住“自校”键不放,四秒钟左右会出现CAL,可以松手了。
然后会出现砝码值。
PS:有些天平是按“CAL”键,或者有个砝码的标志的按键进行校正。
4.4.出现了砝码值,就可以放上相对应量程的砝码。
注意: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触砝码,最好用镊子,或者塑料袋包裹住。
4. 5.放上砝码后,会出现虚线,那是电子天平在自校,不需要进行操作了。
4.6.虚线消失,出现砝码的重量后,自校完成。
4.7.再拿一个50g的砝码测试,是不是恢复标准呢。
电子秤内部检定校准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电子秤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子台秤,电子吊秤。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标准砝码。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电子秤:检查电子秤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选择电子称最大秤量1/3重量的砝码,分别校准电子称称盘中心及四个角,并观察电子称显示值。
如果被校准的几个位置之间显示值有偏差,可以通过调节电子称底座,调平电子称,使各位置显示一致。
(2)通过电子称的铭牌,确定检定分度值e。
从而知道,各分段量程中的最大允许误差。
参照:《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最大允许误差:±0.5e(m≤5kg),合格;±1.0e(5kg<m≤20kg,合格;±1.5e(m>20kg),合格(3)从低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使用量或1500Kg(量程小于1500Kg取最大量程,大于1500Kg最大点采用1500Kg),用相同的方法卸砝码至低点,测试点参考以下秤量点(选3-5点):最小秤量;500e;1500Kg;2000e;50%最大秤量;最大秤量3. 校准结果评估(1)电子称显示值与总砝码值之差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为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如电子称示值超差,可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标定,标定后重新校准。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要符合电子秤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秤校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对电子商业秤、电子计量器等电子秤的校验操作。
第三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安全,维护仪器设备功能完好。
第四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电子秤校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校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电子秤校验操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校验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校验单位应定期对校验操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第八条本规程的遵守和实施由校验单位负责。
第二章电子秤校验前准备第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先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检查校验设备的完好情况,生成出厂检定证书,确保校验设备可靠。
第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保证校验设备与校验标准设备的连接正确可靠。
第十二条校验单位应对校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
第十三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与被校验对象之间的电子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第十四条校验单位应确认校验设备的电源充足,以确保正常的校验操作。
第十五条校验单位应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校验操作的稳定性。
第十六条校验单位应建立校验设备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校验日期等信息。
第十七条校验单位应制定校验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八条校验单位应定期检查校验设备的封存情况,防止被人为篡改。
第三章校验操作流程第十九条校验单位在进行电子秤校验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操作流程。
第二十条校验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确认被校验电子秤的相关参数和规格。
第二十一条校验单位应使用校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零位校准。
第二十二条校验单位应按指定负载,对电子秤进行负载校准。
第二十三条校验单位应对电子秤进行不良环境试验,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电子秤校正规程1、目的建立电子秤校正规程,使之正确称量。
2、范围适用于马口铁厂电子秤的校正。
3、职责3.1 厂计量管理员负责对新购电子秤制定外检计划并送外检;3.2 厂计量管理员负责对使用中的电子秤、砝码制定外检计划并送外检;3.3 厂计量管理员负责组织人员每月对电子秤进行内部校正;3.4 电子秤使用人员负责电子秤的日常使用维护;4、校正流程4.1所有新购进的电子秤在使用前,必须送外检。
4.2 每年制定外检计划对所有使用中的电子秤及砝码统一送外检。
4.3使用中每月由厂计量管理员组织人员使用外检砝码进行检定。
检定记录记录到《尺磅类校核记录》中。
4.4电子秤误差范围:3吨电子秤±2kg,15吨(25吨)电子秤±10kg,当使用外检砝码检测到误差超出范围,需对电子秤进行标定。
标定结果记录到《尺磅类校核记录》中。
4.4 标定方法4.4.1 25吨磅秤(XK3190-D2+)标定(1)正对显示屏用导线将XK3190-D2+称重显示仪背后15芯插头靠右手的上边或下边两孔短路。
(2)开机归零,按键盘“标定”显示屏出现6个零,(3)再按数字键8,输入6个8。
(4)再按“输入”直到出现E----1。
(5)再按“输入”直到出现25000,输入25000,显示出现UNLOAD,再按“输入”。
(6)放上砝码,按数字输入砝码值并输入。
(7)校正完毕,取出短路导线,恢复使用。
4.4.2 3吨地秤XK319-A12/A12E标定开机初始化过程中按“#”键,即进入标定状态。
(1)分度值设置:显示“d x”按“去皮”键选择1、2、5、10、20、50,按“#”键确认,自动进入下一参数的设置。
按“去皮”键自动步进循环显示。
显示“d 1”、“d 2”、“d 5”、“d 10”、“d 20”、“d 50”例如显示“d 5”时,按“#”键,分度值即设置为5,并自动进入小数点设置状态。
(2)小数点设置:显示“p x”按“去皮”键选择0、1、2、3,按“#”键确认,自动进入下一个参数设置。
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子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准确的计量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准确度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调校,并且需要遵守一些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个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调校流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调校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电子秤、校准重物(已知准确质量)、电源、校准手册等。
确保所有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可靠。
2.校准秤体将电子秤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确保其稳定性。
连接电源并打开电子秤的电源开关。
根据校准手册的指示,找到秤体的调校装置,并根据手册中的说明对秤体进行调整。
3.校准指示器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调整指示器以确保其准确度。
根据校准手册的指示,找到指示器的调校装置,并根据手册中的说明对指示器进行调整。
4.完成调校在调校过程中,根据校准手册的指示进行调整,直到电子秤的准确度达到要求为止。
在调校结束后,关闭电子秤的电源,并进行最后的检查。
二、安全操作规程1.安全防护在进行电子秤调校操作时,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和眼镜,以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需要确保调校环境的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对身体的侵害。
2.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在调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如果遇到任何问题或疑问,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调校前检查在开始调校之前,需要对电子秤进行检查,确保其状态良好。
检查电子秤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如果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4.防止外界干扰在电子秤调校过程中,需要确保调校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对调校结果的影响。
禁止在电子秤附近进行剧烈运动或产生振动。
5.操作人员要有基本技术知识进行电子秤调校操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对电子秤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调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结起来,电子秤调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确保电子秤调校过程中安全和准确性的重要指南。
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台秤(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3.1组长: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3.2组员: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3.3计量管理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对外送检及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归档、保管及校准监督管理工作。
4.校准程序4.1校准频率:a)新购回首次使用前b)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c)正常使用时每班前4.2校准前准备: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4.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
4.3.1 角差校准:选择1/3max 砝码(max为电子秤最大称量数),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4角,分别进行称量,4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4.3.2 线性校准:选择用20% Max和 60% Max的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4.4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表”,需记录每个点的读数记录,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
4.5校准结果不合格处理:封存后停止使用。
通知维修人员或厂家人员进行修复。
修复后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使用前对进行封存的设备进行启用。
4.6报废处理对校准后不合格无法进行调试或衡器本身损坏不能修复的称量设备仪器进行停用报废处理,报废后的衡器不得在投入生产或车间内其它项目的使用,停用后的称量衡器应在明显不为粘贴或悬挂封存或报废停用标识。
4.6考核1、不得用水、油、蒸汽、压缩空气直接对衡器进行清洗,如衡器平面上有污垢或难清理的杂物,需用干抹布进行擦拭。
2、不得用钢制铁器或者其他硬物对衡器本身能造成表面或内部伤害的物质进行污垢清理及敲打。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电子秤是现代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测量工具,它通常用于对物体的重量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操作。
下面是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电子秤内部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备准备1.检查电子秤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将电子秤置于干净、平整、无震动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无电磁干扰。
3.按照相关要求,连接电源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二、校准操作步骤1.打开电子秤电源,等待电子秤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确定校准模式,进入校准模式。
3.清零校准:将称量盘或容器置于电子秤上,记录当前重量值,然后按下清零按钮,将其重置为零。
4.施加标准质量:使用已知重量的标准物体(如校准砝码),将其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值。
5.记录读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点,在不同的负载范围内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6.调整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的重量,计算修正系数,并根据电子秤操作菜单调整修正系数。
7.保存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将修正系数保存到电子秤的存储器中,使其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
8.退出校准模式: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退出校准模式,并返回正常工作模式。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内校操作之前,应确保电子秤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且没有外部干扰,如电磁场、振动等。
2.校准时,应注意避免身体接触电子秤或称量盘,避免误读。
3.在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物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校准后,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负载点的重复校准,以验证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校准频率1.对于高精度的电子秤,应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2.对于一般的普通电子秤,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3.在电子秤发生重大操作故障或更换重要零部件后,应立即进行内部校准。
总结:电子秤内校是确保电子秤准确测量重量的重要操作,并对电子秤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确保其准确性。
电子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使用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电子秤的校验操作,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秤进行校验的人员。
第三条电子秤的校验是指通过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检测和调整电子秤的准确性和故障情况,保证其工作正常。
第四条所有进行电子秤校验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校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校验前准备工作第五条在进行电子秤校验前,应确保校验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件。
第六条校验人员应对电子秤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无损坏,且电源线、仪表屏幕和其他外部零部件完好。
第七条在校验电子秤前,应将电子秤所在的工作区域清理干净,确保环境整洁,并关闭相邻区域的有干扰电源设备。
第八条校验人员应检查电子秤的相关标志和证书是否齐全,并做好记录,以便参考。
第九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所需的测试物体进行确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第三章:校验操作步骤第十一条校验人员应按照使用手册或相关规程,正确连接电子秤和校验仪器。
第十二条校验人员应按照电子秤的规格和要求,输入校验仪器所需的参数和参考值。
第十三条校验人员应将测试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并记录物体的重量。
第十四条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仪器的要求,进行校验操作,并记录各项测试结果。
第十五条校验人员应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子秤的参数和参考值,并重新进行校验。
第十六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评估,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份相关数据。
第四章:校验后处理工作第十八条校验人员应将电子秤和校验仪器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关设备的清理和维护。
第十九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二十条校验人员应对校验仪器进行校准、维修和保养工作,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校验人员应将校验结果和相关记录进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电子秤期间校验规程
1.目的:
用公司标准砝码校正公司内电子秤,保证称重的准确/有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量程小于150kg的电子秤。
3.校验周期:一般期间核查周期为一年,或者两次外校之间。
4.标准器具:标准组砝码。
5.校准方式:
由待校验仪器的使用单位制定专人进行校验。
6.校验步骤:
6.1将电子秤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
相碰,秤台上无杂物,检查台秤外观是否清洁,数字显示是否清晰,开关是否完好;,观察其显示值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设备处理。
6.2电子秤示值误差校准:将满量程平均10等份,按每等份质量设定校验标准值,依
次将标准砝码放置于电子秤托盘的中心位置,记录电子秤稳定后的读数。
6.3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取电子秤约1/3满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分别放置于电子秤
台面的四角位置,分别进行称量,记录电子秤稳定后的读数,四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6.4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电
子秤托盘的中心位置,记录电子秤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6.判定依据
示值允许误差如下所示,若超出范围,则该电子秤存在称量误差不能使用。
注:e: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电子秤进行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四角允许误差及重复性误差标准:最大允许误差±。
7.相关记录
《电子秤校准记录》。
电子秤期间校准记录。
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1. 背景电子秤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于商业交易和生产活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定内部校验规程。
2.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电子秤内部校验的流程和要求,保证其计量准确性,以满足商业和法律的要求。
3. 内部校验程序3.1 校验周期电子秤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内部校验:- 新购买的电子秤在安装后应在30天内进行首次内部校验;- 年度内部校验应按照计量法规定的要求进行。
3.2 校验方法电子秤的内部校验应包括以下步骤:1. 清洁:在进行校验之前,应将秤面清洁干净,确保无杂物和灰尘。
2. 校准:使用已校准过的标准分析秤体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记录:校验过程中应记录校验的时间、结果和校验人员的信息,以备查证。
3.3 特殊情况的处理在以下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内部校验:- 发现了电子秤的误差超过法定允许误差范围;- 经过维修或移动后,需要验证电子秤的准确性。
4. 责任分工在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时,应明确以下责任分工:- 秤台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洁工作和校验记录的填写;- 计量技术员负责进行校准和调整,以及处理特殊情况。
5. 相关法律法规电子秤的内部校验应符合以下相关法律法规:- 计量法;- 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6. 校验结果处理校验结果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如果电子秤的误差在法定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电子秤的误差超过法定允许误差范围,应进行修理或调整,并重新进行校验。
7. 附录: 内部校验记录表以上为电子秤内部校验规程的内容。
请遵守本规程,并按照规定进行电子秤的内部校验,以确保计量准确性和合法使用。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范
一、目的: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范围:
各部门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三、职责
1.质量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2.质量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四.校准程序
1.校准频率
1.1新购回的首次使用前
1.2长时间放置未使用的
1.3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1.4到规定的校验周期的
2.校准前准备
2.1.秤体水平放置不晃动
五、校准标准
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10g,20g,50g,100 g,200 g,500 g
2、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5kg。
六、校准项目及技术请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七、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表面是不是清洁,电子秤开关是不是齐备,电力是不是充足,显示是不是明亮、完全、模糊。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不是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实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8、校准成效的处置。
電子稱內校規範1.校正件規格:電子稱(量程0-60KG) 。
2.校驗週期:半年。
3.校驗標準件:砝碼:(1g;5g;10g;20g;50g;100g;200g;500g;1 kg;2 kg) 巿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認定合格標準件,儀器編號(FM-01; FM-02) 。
4.校驗環境:溫度10℃~30℃,濕度在40%~75%之间。
5.校驗內容:5.1外觀檢驗:5.1.1.目測電子稱,不得有影響計量精度的外觀缺陷。
5.1.2.觸摸各按鍵,觀察彈性及功能是否正常;按鍵上印字是否清晰可見。
5.1.3.檢查電子顯示屏顯示數字是否清晰可見。
5.2內校:5.2.1.內校時將電子稱置于水平面,盡量保持在封密環境下(避免空氣流動對測量精度影響) 。
5.2.2.常溫常壓下靜置并觀查3分鐘,看顯示屏上數字是否有跳動現象。
5.2.3.用外校合格的標準砝碼對電子稱進行校驗、比較,分別取電子稱量程20%、50%、90%作為校驗點,如重量為300g的電子稱分別取60g、150g、270g作校驗。
5.2.4.取用砝碼時要用鑷子或手套拿取,輕拿輕放,防此將其掉落地上。
5.3制訂結果:顯示值與砝碼實際重量誤差不超過下表所列數據時,判定合格。
6.檢驗注意事項:6.1校驗合格后,貼上校驗標簽。
6.2校驗不合格時,依實際情況暫停使用送廠商維修,嚴重作報廢處理。
6.3將校驗結果登入在“量規儀器校驗履歷表”上。
6.4電子稱每半年內校一次.品質政策:以品質爭取訂單、以服務回饋客戶、以誠信永續經營。
環保政策:開發選用環保材料、製造生產環保產品、持續改進環境績效。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程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本规程适应公司台秤(电子秤)。
2、校准前的准备秤体稳定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计量设备处理。
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角差校准:选择1/3max砝码(max为电子秤最大称量数),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4角,分别进行称量,4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线性校准:选择用20%max和60%max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计量精度按单台秤额定能力计算)。
4、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表》,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品管建立《计量器具管理档案》。
5、不合格及报废处理校验结果不合格衡器处理:封存后停止使用。
通知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修复。
修复后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报废处理:不能修复的衡器,进行停用报废处理,报废衡器不得在车间其他岗位使用,悬挂封存或报废停用标识。
6、要求标准频率:①新购回首次使用前;②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③正常使用时每班前一次,班中一次;④不准岗位交换使用和借用。
标准职责:使用台秤(电子秤)岗位的班、组长负责规程的具体校准工作,车间主任负责校准工作监督管理并做好记录。
品管、他储部门计量管理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送外修复和定期外检及第三方监督并负责监督记录,归档。
卫生清洁:①做好防腐、防尘、防水工作,不得用水、油、清洗剂、气体直接对衡器进行清洗(扫),需用干抹布进行擦拭。
②不得用铁器或其它硬物对衡器本身进行造成表面或内部伤害的物质进行污垢清理及敲打;③非校准人员不得使用配置衡器的砝码进行校正或与校准无关的项目。
生产部2014年10月28日。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对电子秤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校准基准
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正常湿度中进行。
5校准步骤
5.1、检查内校电子秤,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
5.2、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5.3、取标准量块(重量在电子秤量程范围内)放于电子秤上,连续对量块用电子秤测量重物(测量次数3次)并记录。
5.4、将测量记录与标准量块标示重量进行重量对比,重量误差电子秤小于0.003克,判内校合格。
5.5、校验周期:6个月。
6 内校合格计量器具须贴上内校合格标签。
7 内校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实施,质量管理部指定专人内校,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判定内校结论。
8相关记录
8.1测量设备内校记录表;
8.2校准合格标签
测量设备内校记录表
部门: 编号:
校准人:校准日期:核验:日期:。
电子秤校准操作规程表电子秤校准操作规程1. 概述电子秤是一种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物体质量的设备。
为了确保电子秤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操作。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电子秤校准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2.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2.1 确认电子秤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需要排除故障后再进行校准。
2.2 验证校准标准物,确保其质量准确可靠。
2.3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校准质量物、校准计算机软件等。
3. 校准步骤3.1 连接电子秤与校准设备根据电子秤的接口类型,确定正确的连接方式,确保电子秤与校准设备正常通信。
3.2 校准前的检查3.2.1 对电子秤进行表面清洁,确保无灰尘、污渍等物质影响测量结果。
3.2.2 检查电子秤的秤盘和支架是否稳固,无松动或破损现象。
3.2.3 校准前应待秤上的物体彻底静止后开始校准。
3.3 初始设置3.3.1 打开校准软件,根据软件指引进入校准设置页面。
3.3.2 输入电子秤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序列号等。
3.3.3 根据校准质量物的质量值,设置校准标准值。
3.4 校准操作3.4.1 将校准质量物放在电子秤上,记录下测量结果。
3.4.2 在校准软件中输入测量结果,与校准质量物的真实质量进行比对。
3.4.3 根据比对结果,进行调整校准参数,使测量结果与真实质量值尽可能接近。
3.4.4 重复上述步骤,至测量结果稳定在一定误差范围内。
3.4.5 校准结束后,保存校准参数,并进行校准参数确认。
4. 校准后的验证4.1 校准完成后,应进行校准结果的验证工作,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2 将校准质量物放在电子秤上,检测测量结果是否与校准标准值相符。
4.3 如果校准结果仍有较大偏差,需要重新进行校准操作。
5. 校准记录和报告5.1 在校准操作完成后,应记录校准日期、负责人、校准结果等必要信息。
5.2 根据记录生成校准报告,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步骤和校准结果等内容。
5.3 将校准报告保存存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审查。
1.目的
为电子称校准的准确性,有效性,提供依据。
2.规范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子称的校准。
3.定义
3.1 校准环境:温度:20℃±5℃
湿度:45%~75%
3.2 校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
校准周期:12个月
允许误差:
4、职责
4.1 校准人员:负责校准电子称精度追溯;
4.2 使用部门:负责对电子称之清洁、维护保管及送校。
5、内容和步骤
5.1 电子秤上应有型号、名称、出厂厂名、最大称量、分度值;
5.2 检查外观是否正常,不得有明显的碰伤或其他缺陷;
5.3 将砝码或砝码组轻轻放置在电子秤的测量盘上,记录电子秤的显示值
并与砝码的标准值做比较,其误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是,则
合格。
反之则不合格,须重新调整使之达到误差允许范围内;
5.4 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须在允许误差范围中,单个砝码应放在测
量区的中心位置,若使用多个砝码,应均匀分布在测量区域内。
如图:
5.5 电子称须平放无倾斜现象,应清洁无灰尘,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5.6 校准时需将电子秤等温30分钟后进行仪校;
5.7 每次校准过后须填写相应的《内部检定报告》
6、相应文件
JJG 539-2015 数字指示平
7、记录清单
电子称校准规程编号:SRPV-ZY-PG-029
版本:A/0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
1.目的
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电子秤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 参照标准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5. 检定条件
5.1
检定室内温度20±5℃。
5.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3 校准基准
5.3.1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
5.3.2对于移动式的秤,应在平台或平板上进行测试。
5.3.3外校合格台秤。
6. 检定项目和误差判定
8. 检定结果处理
8.1 检定为合格电子秤,由检定人员填写《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电子秤,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
可维
修电子秤由使用人员申请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次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如无法修复的按《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8. 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年。
9. 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
1.目的
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电子秤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参照标准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5.检定条件
5.1 检定室内温度20±5℃。
5.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3 校准基准
5.3.1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
6.检定项目和误差判定
8. 检定结果处理
8.1 检定为合格电子秤,由检定人员填写《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电子秤,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
签,停止使用。
可维修电子秤由使用人员申请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次校准,校准合
格后方可正常使用;如无法修复的按《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8. 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年。
9. 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