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重要文言实词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101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一、人物称谓类1.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 丈妇: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4. 先生: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5. 朕:古代帝王自称。
6. 臣:官员对帝王的自称。
7. 妾:女性自称。
8. 鄙人:谦辞,对人称自己。
9. 仆:谦辞,对人称自己。
10.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二、地点、方位类11. 山水:泛指自然风光。
12. 江河:泛指河流。
13. 江湖:指四方各地,也指流浪四方。
14. 朝廷:指帝王处理国事的地方。
15. 乡关:家乡。
16. 塞外:指长城以北地区。
17.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
18. 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19. 江右:指长江下游北岸地区。
20.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时间、节令类21. 旦暮:早晨和傍晚。
22.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23. 期年:满一年。
24. 亭午:正午。
25. 夜阑:夜深。
26. 久远:很长时间。
27. 须臾:片刻。
28. 朝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
29.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0.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四、事物、器具类31. 舟楫:船只。
32. 辇毂:帝王的车驾。
33.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
34. 箪瓢:简朴的生活用具。
35. 簪缨:古代贵族的冠饰。
36. 弦歌:音乐。
37. 笔墨:书写工具。
38. 书简:书信。
39. 鞍马:马匹和马鞍。
40. 琴瑟:乐器。
五、动作、行为类41. 策马:驱马前行。
42. 赴任:前往任职。
43. 逃遁:逃跑。
44. 采纳:接受意见或建议。
45. 叩问:请教。
46. 献策:提出计策。
47. 赋诗:作诗。
48. 赋文:作文。
49. 赏赐:给予财物。
50. 惩罚:实施惩戒。
(文档第一部分完毕,后续内容将继续补充)六、心理、情感类51. 怅然:形容心情不愉快的样子。
52. 惊骇:非常害怕。
53. 欣慰:内心感到安慰。
54. 感激:深深感谢。
55. 怅惘:因失意而感到迷茫。
常见文言实词的常见义项归纳练习1、爱ài(爱不释手、爱莫能助、爱屋及乌)(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3)吴广素爱人。
——《史记·陈涉世家》(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汉·贾谊《过秦论》。
义项归纳:2、安ān(安步当车、安民告示、安身立命、安土重迁、安之若素)(1)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3)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4)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5)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义项归纳:3.被bèi(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战国策·燕策》(2)凝霜被野草。
——三国魏·阮籍《咏怀》(3)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将军身被pī坚执锐。
——《史记·陈涉世家》(5)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书•禹贡》义项归结:4、倍bèi(1)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传》(2)无倍畔之心。
——《汉书·贾谊传》(3)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4)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汉·贾谊《过秦论》义项归纳:5、本běn(本固枝荣、本来面目、本末倒置、本性难移)(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国语·晋语》(2)自言本是京城女。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4)抑本其成败之迹。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5)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
《汉书》义项归纳:6、鄙bǐ(1)蜀之鄙有二僧。
——清·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穿,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倍: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
⑦根据,掌握;⑧底本,版本。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7.兵:①兵器,武器;②士兵,军队;③军事,战争;④用兵器伤害人。
8.病:①重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9.察:①仔细看,观察;②看清楚;③考察,了解,弄清楚;④明显,精明。
10.朝:①读zhāo,早晨;②朝见;③朝见,拜见;④朝廷;⑤朝代。
11.曾: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念céng;④竟然。
12.乘:①驾车,乘车;②骑马,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出现,发生;⑥追逐;⑦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辆(量词);双泛指兵车(名词);有时又代“四”(数词);⑧顶着,冒着。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14.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拜官,被任命。
15.辞:①言词,话语;②命令,借口,托辞;③文学,文辞;④讲话,告诉,致辞;⑤推辞,不接受;⑥告别,辞别;⑦古代的一种文体。
16.从:①跟随,使……随从,依从,听从;②参与,参加,从事;③由,自;④同“纵”,念zòng,与“横”相对,特指“合纵”;⑤堂房亲属。
120实词1、爱(1)、珊珊可爱.(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4)使六国各爱.其地(5)仁而爱.人(6)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7)宽缓不苟,士以此爱.乐为用(8)百姓皆以王为爱.也2、安(1)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2)风雨不动安.如山(3)夫行危,欲求安.(4)衣食所安.(5)随遇而安.(6)不安.好心(7)然后得一夕安.寝(8)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乎?沛公安.在?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准备着被.儿、枕头(3)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4)项王身亦被.十余创(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将军身被.坚执锐4、倍(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3)右倍.山陵,前左水泽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本(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人穷则反本.,帮劳苦倦极(3)此之谓失其本.心(4)今存其本.不忍废(5)抑本.其成败之迹6、鄙(1)蜀之鄙.有二僧(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孔子鄙.其小器(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5)鄙.人7、兵(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2)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8、病(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从者病.,莫能兴(2)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3)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9、察(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2)小大狱,虽不有察.,必以情(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10、朝(1)朝.辞白帝彩云间(2)逮奉对朝.,沐浴清化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1、曾(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2)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5)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12、乘(1)赵王与精兵十万、革车千乘.(2)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3)陆行乘.车(4)于是乘.其利声以呵,则噪而相逐(5)乘.彼垝垣(6)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7)若夫乘.天地之正13、诚(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诚.能见可欲,则思足以自戒14、除(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2)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4)爆竹声中一岁除.(5)赵王扫除.自迎15、辞(1)其文约,其辞.微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3)臣死且不,卮酒安足辞.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4)《归去来兮辞.》16、从(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弟走从.军阿姨死(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5)齐与楚从.亲(6)广从.弟李蔡亦为郎17、殆(1)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18、当(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当.侍东宫(6)北邀当.国者相见(7)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9)当.是时,楚兵冠诸侯(10)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11)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1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3)安步当.车(14)典当.19、道(1)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2)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3)伐无道.,诛暴秦(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师道.之不复可知矣(7)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8)志同道.合(9)来吾道.夫先路(10)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0、得(1)未得.与项羽相见(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此言得.之(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度(1)吾忘持度.(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3)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4)内立法度.,务耕织(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6)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7)春风不度.玉门关(8)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9)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10)物换星移几度.秋22、非(1)觉今是而昨非.(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人非.生而知之者(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5)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3、复(1)山重水复.疑无路(2)至今九年而不复.(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也(4)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5)有里曰复.,无里曰单(6)沛幸得复.,丰未复(7)明年,复.攻赵24、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3)秦贪,负.其强(4)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赵城(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6)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5、盖(1)今已亭亭如盖.矣(2)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4)力拔山兮气盖.世(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6)盖.文王拘而演《周易》(7)夫子盖.少贬焉26、故(1)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2)君安与项伯有故.(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良赤壁(4)暮去朝来颜色故.(5)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6)轩东故.尝为厨(7)故.木受绳则直27、顾(1)荆轲顾.笑舞阳(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顾.计不知所出耳(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8、固(1)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斯固.百世之遇也29、归(1)后五年,吾妻来归.(2)汉之伐楚,昂归.汉(3)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4)而束君归.赵矣(5)臣请完璧归.赵(6)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7)吾妻归宁..30、国(1)国.破山河在(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4)卜居焉,曰吉,遂国.之31、过(1)是寡人之过.也(2)无乃尔是过.与(3)人往,从轩前过.(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5)不过.三十日(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2、恨(1)恨.私心有所不尽(2)商女不知亡国恨.33、胡(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2)胡.不死34、患(1)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妻患.之(2)有备无患.35、或(1)或.师焉,或.不焉(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5)军亡导,或.失道36、疾(1)夙婴疾.病(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4)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37、及(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4)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5)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38、即(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禹于是遂即.天子位(3)项伯即.入见沛公(4)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即.今之累然在墓者也(5)即.捕得三两只头,又劣弱不中于款(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9、既(1)言未既.(2)相如既.归(3)既.来之,则安之(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5)既而..将诉于舅姑40、假(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3)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4)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5)愿大王少假借..之(6)十旬休假.,胜友如云41、间(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2)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3)安得广厦千万间.(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间.以诗记所遭(7)道芷阳间.行(8)屏人间.语(9)至京口,得间.奔真州42、见(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移船相近邀相见.(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慈父见.背(5)举类迩而见.义远43、解(1)庖丁解.牛(2)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4)秦军解.去,遂救邯郸(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胡虏益解.44、就(1)金就.砺则利(2)荆轲就.车而去(3)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4)然赢欲就.公子之名(5)草创示就.,会遭此祸(6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45、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举.类迩而见义远(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戍卒叫,函谷举.(5)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7)杀人如不能举.46、绝(1)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4)而绝.江河(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6)以为妙绝.47、堪(1)众不能堪.,抶而扑之(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3)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48、克(1)能克.终者盖寡(2)武王克.殷二年(3)克.己复礼为仁49、类(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2)举类.迩而见义远(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50、怜(1)独不怜.公子姊邪?(2)灭烛怜.光满(3)楚人怜.之(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51、弥(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52、莫(1)至莫.夜月明(2)莫.得遁隐(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今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53、内(1)悟言一室之内.(2)内.无应门五尺之童(3)内.立法度,务耕织(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5)距关,毋内.诸侯(6)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54、期(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5)期.年55、奇(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梁以此奇.籍公欲奇.此女(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3)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4)以为李广老,数奇.(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56、迁(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2)战、守、迁.皆不及施(3)再迁.为太史令(4)顷襄王怒而迁.之57、请(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2)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4)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5)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6)公子往数请.之(7)权倾五伯,囚于请.室58、穷(1)人穷.则反本(2)穷.则独善其身(3)穷.巷陋室(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5)穷.山之高而止59、去(1)欲呼张良与俱去.(2)我从去.年辞帝京(3)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4)俗之所否,因而去.之(5)大江东去.60、劝(1)劝.学(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61、却(1)却.坐促弦弦转急(2)李牧连却.之(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却.之为不恭(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6)却.话巴山夜雨时(7)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62、如(1)如.高沙,常恐无辜死(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文言文120个重点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答案: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⑵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学生版120个文言实词练习(精校WORD版)学生版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学生版120个文言实词练习书颜老师常见文言实词的常见义项归纳练习1、爱i(爱不释手、爱莫能助、爱屋及乌)(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3)吴广素爱人。
——《史记·陈涉世家》(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汉·贾谊《过秦论》。
义项归纳:2、安n(安步当车、安民告示、安身立命、安土重迁、安之若素)(1)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3)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4)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5)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义项归纳:3.被bi(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战国策·燕策》(2)凝霜被野草。
——三国魏·阮籍《咏怀》(3)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将军身被p坚执锐。
——《史记·陈涉世家》义项归结:4、倍bi(1)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传》(2)无倍畔之心。
——《汉书·贾谊传》(3)焉用亡邻以倍郑——《烛之武退秦师》(4)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汉·贾谊《过秦论》义项归纳:5、本bn(本固枝荣、本来面目、本末倒置、本性难移)(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国语·晋语》(2)自言本是京城女。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4)抑本其成败之迹。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5)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
《汉书》义项归纳:6、鄙b(1)蜀之鄙有二僧。
——清·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師版)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1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语文】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ng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人教版古文120个常见文言词重点义项练习1.爱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2.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被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4.倍,bèi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列传》)5.本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6.鄙,bǐ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7.兵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故上兵伐谋(《谋攻》)8.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0.朝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11.曾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
(《治平篇》)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12.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涉江》)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殽之战》)1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14.除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苏武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15.辞,c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察其言,观其行(仔细观察、审查)2.察其所以,观其所由(察看、观察)3.察微知著(观察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大体)4.察其人而知其国(观察一个人,可以了解他所在的国家)5.察今之俗,明古之变(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俗,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10常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比今日(经常,常常)2.常山之富,岂独草木之华哉(常年的、长期的)3.常人岂无忧患,聪明智者常思无穷(平常、普通)4.常使英雄泪满襟(经常、常常)5.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久、永远)6.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常民之道来烹调(常规、正常)11称1.言必称人物之美(称赞、表扬)2.以礼称物,不可弃也(尊敬、敬称)3.人称其能,实不足以当其任(称号、头衔)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言多称,其于道也亟(称呼、称谓)5.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称才德不建(相称、相当)12出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征、出发)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名、出人头地)3.事无巨细出于谋(处理、处理好)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身份)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显露、表现)6.出入无常,事业难成(出现、发生)13处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处于)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处置、处分)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地方、位置)4.事之无范,虑之无常(处理、处置)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遭遇)14传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播、传承)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统、传承)3.人之初,性本善(传说、传闻)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传递)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授、传承)15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季节、春天)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春季)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季、春天)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春季)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春季)6.春雨如油,润物无声(春季、春天)7.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天、春季)16此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2.此间乐,不思蜀(这里、这儿)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这个)5.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这时)6.此时此刻,心中万千思绪(这个、这时)17从1.夫人之从政也,如之奈何(跟随、追随)2.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跟随、追随)3.从容说,不必慌张(跟随、追随)4.从容所及,不劳烦扰(跟随、追随)5.从一而终,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坚定不移)6.从容就义,义无反顾(勇敢、果敢)18错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过失)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错误、失误)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错误、过失)4.听取他人言,错失自己事(错误、失误)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错误、过失)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错误、失误)19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达到、实现)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达成、完成)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达成、完成)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达到、到达)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达到、实现)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达到、实现)20当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应该、该当)2.既来之,则安之(应该、该当)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该当)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该当)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应该、该当)6.一日不练,十日生草(应该、该当)7.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放纵(应该、该当)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应该、该当)8.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不可取的。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1.就:①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②完成,达到③即使2.居:①过了(居十曰)②停留(不可久居)3.举:①传扬(死即举大名耳)②发动(举大计亦死)③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④参加(董生举进士)⑤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4.具:①同“俱”,全、都(具答之)②具有(各具情态)5.决:①判断(孔子不能决也)②分别(意难决舍)③断然(故决然舍去)6.绝:①隔绝②极点(以为妙绝)③停止,消失(群响毕绝)④极高的,陡峭的7.开:①散开(曰出而林霏开)②放晴(连月不开)③打开(旁开小窗)8.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9.苦:①苦于(苦秦久矣)②使……苦(苦其心志)③愁(何苦而不平)10.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11.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抵挡。
(“锐不可当”)19.道:①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②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③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④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20.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23.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24.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恶:①怎么(恶能无纪)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②总共(凡三往)29.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分:fēn①划分,分开。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教师版)1.爱成语助记:爱屋及乌爱莫能助(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8)(2019·全国卷Ⅰ)召置门下甚幸爱爱:______________(9)(2017·山东卷)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爱:______________(10)(2016·山东卷)诚于爱民,果于行善爱:______________【答案】(1)疼爱,爱护(2)喜欢,爱好(3)吝惜(4)同情,怜惜(5)喜爱,欣赏(6)通“艹爱”,隐藏(7)可爱(8)宠爱,赏识(9)爱护(10)爱护2.安成语助记: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居乐业(1)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司马光《赤壁之战》)(3)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4)衣食所安(《曹刿论战》)(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罗贯中《失街亭》)(6)居安思危(成语)(7)安土重迁(成语)(8)(2019·天津卷)则余安得不为之言安:________(9)(2017·天津卷)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安:________(10)(2016·山东卷)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安:________(11)(2016·全国卷Ⅱ)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安:________【答案】(1)安全,安稳,安定(2)安抚,抚慰(3)哪里,什么地方(4)养(5)安置,安放(6)舒服、安逸(7)习惯于,安于(8)怎能(9)安家(10)安定(11)怎能3.被成语助记:被甲执兵被褐怀玉(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2)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同舍生皆被绮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泽被后世(成语)(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6)(2018·全国卷Ⅰ)郡邻于蜀,数被侵掠被:______________(7)(2017·全国卷Ⅱ)光武破寻、邑,憙被创被:______________(8)(2015·全国卷Ⅱ)炀帝嗣位,被追入朝被:______________【答案】(1)受(2)表示被动(3)同“披”,穿(4)覆盖,遮盖(5)通“披”,披散(6)表被动(7)遭受(8)表被动4.倍成语助记:事半功倍身价倍增(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马迁《鸿门宴》)(2)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答案】(1)通“背”(2)越发,更加(3)倍数(4)加倍,愈加,更加5.本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变本加厉(1)抑本其成败之迹(欧阳修《伶官传序》)(2)自言本是京城女(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4)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6)(2019·北京卷)本诸理,作《非国语》本:______________(7)(2018·浙江卷)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本:______________(8)(2015·江苏卷)必刮剖根本见终始本:______________(9)(2017·全国卷Ⅰ)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本:______________【答案】(1)推究(2)本来(3)本来的,原来的(4)根本,这里指行王道仁政(5)根(6)根据(7)根源(8)根本(9)本来的,原来的6.鄙成语助记:卑鄙无耻鄙俚浅露贵远鄙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5)(2017·全国卷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鄙:______________【答案】(1)把……当做边邑(2)庸俗,浅陋,鄙俗(3)轻贱(4)看不起,轻视(5)鄙俗7.兵成语助记:短兵相接兵临城下厉兵秣马(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苏洵《六国论》)(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4)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5)(2018·全国卷Ⅰ)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兵:______________(6)(2017·全国卷Ⅱ)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兵:________________(7)(2017·全国卷Ⅲ)治兵有制,名虽不同兵:______________【答案】(1)兵器(2)军队(3)战争,战事(4)兵法(5)军队(6)兵器(7)军队8.病成语助记:病入膏肓无病呻吟同病相怜(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4)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训俭示康》)(5)(2017·全国卷Ⅱ)而仇家皆疾病病:______________(6)(2017·浙江卷)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病:____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及贞病笃病:______________【答案】(1)有疾病(2)困苦不堪(3)担心,忧虑(4)毛病,缺点(5)有疾病,生病(6)弊病(7)病情9.察成语助记: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而不察(1)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司马迁《屈原列传》)(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7)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人名)非今之所谓廉者也察:______________(8)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察: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考察,调查(2)考察后予以推荐(3)了解,弄清楚,明察(4)观察(5)洁净的样子(6)明智,精明(7)考察(8)考察后予以推荐10.朝成语助记: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3)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李密《陈情表》)(5)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6)(2018·全国卷Ⅲ)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朝: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太建五年,贞乃还朝朝:______________(8)(2016·全国卷Ⅰ)帝临哭,辍朝三日朝:______________(9)(2016·山东卷)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朝:______________【答案】(1)朝拜,朝见(2)使……朝见、朝拜(3)朝代(4)朝廷(5)早晨(6)朝廷(7)朝廷(8)上朝(9)朝拜,朝见11.曾成语助记: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1)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4)(2014·全国卷Ⅰ)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曾: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2)同“增”(3)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简直”(4)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12.乘成语助记:乘人之危因利乘便(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贾谊《过秦论》)(2)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3)乘彼垝垣(《氓》)(4)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5)车六七百乘(司马迁《陈涉世家》)(6)(2016·浙江卷)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乘:__________________(7)(2015·天津卷)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乘: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趁着,凭借(2)驾,坐(3)登上(4)顺应(5)一车四马(6)车(7)驾,坐13.诚成语助记:诚惶诚恐开诚布公心悦诚服(1)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司马光《赤壁之战》)(4)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诚:__________________(5)(2014·全国卷Ⅱ)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诚: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诚心,诚意(2)实在,的确(3)果真,如果(4)实在,的确(5)果真,如果14.除成语助记: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班固《苏武传》)(2)为汉家除残去秽(司马光《赤壁之战》)(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4)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祭妹文》)(5)(2018·全国卷Ⅰ)举孝廉,除郎中除:______________(6)(2017·全国卷Ⅰ)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除:__________________(7)(2017·山东卷)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除: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殿阶(2)清除,去掉(3)拜官,任职(4)除了,除非(5)拜官,任职(6)去掉,除去(7)拜官,任职15.辞成语助记:不辞而别辞微旨远(1)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4)我从去年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归去来兮辞》(陶渊明)(6)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7)(2018·江苏卷)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辞:______________(8)(2017·天津卷)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辞:__________________(9)(2017·山东卷)辄辞以疾,未尝参预辞: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言辞(2)告别,离开(3)推辞(4)告别,辞别(5)古代的一种文体(6)辞谢,婉言道歉(7)告辞(8)告别,离开(9)推辞16.从成语助记:从长计议从善如流弃笔从戎(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从其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沈括《活板》)(5)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6)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7)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8)(2018·全国卷Ⅰ)上不从从:______________(9)(2018·全国卷Ⅱ)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从:__________________(10)(2017·全国卷Ⅱ)从兄为人所杀,无子从:__________________(11)(2017·全国卷Ⅲ)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从:______________(12)(2017·全国卷Ⅱ)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跟随,跟从(2)依顺,听从(3)参加(4)旧读zònɡ,堂房亲属(5)读zònɡ,通“纵”,合纵(6)靠着,挨着(7)介词,自,由(8)听从(9)随从(10)堂房亲属(11)通“纵”,合纵(12)听从17.殆成语助记:百战不殆殆无虚日(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2)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六国论》)(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5)(2016·全国卷Ⅰ)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殆:__________________(6)(2014·全国卷Ⅰ)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危险(2)疑惑(3)近于,几乎(4)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5)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6)近于,几乎18.当成语助记:锐不可当当仁不让首当其冲安步当车(1)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归有光《项脊轩志》)(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贾谊《过秦论》)(8)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9)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魏徵《谏太宗十思疏》)(11)(2019·天津卷)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__________________(12)(2018·全国卷Ⅰ)芝坐爽下狱,当死当:__________________(13)(2017·浙江卷)考其当时,参于前古当:______________(14)(2016·全国卷Ⅲ)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当:______________【答案】(1)对着,面对(2)担当,担任(3)假使,如果(4)对等,比得上(5)遮挡,遮蔽(6)占据,把守(7)值,在,正在(8)将(9)应当,理当(10)掌握,主持(11)符合(12)应当(13)值,在,正在(14)应当,理当19.道成语助记:道听途说道不拾遗安贫乐道津津乐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司马迁《陈涉世家》)(2)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3)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6)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9)(2019·北京卷)不以其道得之道:______________(10)(2018·全国卷Ⅱ)涣丧西归,道经弘农道:______________(11)(2017·全国卷Ⅱ)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参考答案】1.爱(1)吝惜2.安(3)哪里(4)养生(5)使…安定3.被(5)覆盖4.倍(1)通“背”,背叛5 本(4)根本(5)推究本源6 鄙(1)边界的地方(2)浅陋(3)轻视7.兵(1)兵器(2)军队(3)策略(4)用兵器杀人8.病(2)困苦(3)责备9。
察(5)精明【参考答案】1.曾(1)加强语气,竟然(3)竟然(4)“增”,增加2.乘(1)趁着(2)量词(3)登上3 诚(2)实在、确实(3)果真、如果4.除(3)拜官授职5.辞(2)借口(3)推辞(6)计较、讲究(7)辞谢:婉言道歉6.从(1)使…跟从(6)次于最亲的亲属(7)通“纵”,合纵策略(8)从事:官职7.殆(1)危险(2)几乎、差不多(3)大概、恐怕8.当(1)面对(2)阻挡(3)承担(4)应当(5)判处9 得(5)通“德”,感恩戴德(8)合适、对10度(1) 计算(2)推测、估计(7) 风度、常态【参考答案】2.非(4)非常:意外变故(5)不对、错误3.复(1)恢复(4)通“覆”,遮盖4.负(1)背东西(2)使…承担(3)依仗5 盖(1)遮阳蔽雨的伞(3)压倒、胜过(4)大概(5)接上文,表原因(6)通“何”,怎么6.故(2)衰老(3)仍然(4)老朋友,引申交情(5)原因、缘故(6)特意、故意7.固(3)坚决、坚持(5)本来8.顾(3))探问、拜访(6)但是(7)表轻微转折,只是(8)难道9.归(1)出嫁(4)诚如是也,民归之( ) 归附【参考答案】10.国(2)诸侯国(3)国都、京城(4)地区、地域1.过(4)责备(5)拜访2.何(7)多么4.胡(1)国胡以相恤( )什么6.或(1)有人(3)偶或、有时(4)也许、或许7.疾(2)怨恨痛心(3)强,大10.既(1))已经、…以后(5)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1.假(1)借(4)给予2.间(5)小路(6)参与(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偶然、有时3.见(4)被动词(5)通“现”,出现【参考答案】(1))接近(2)赴职、上任(3完成、达到目的(4)走向(5)登上6.举(4)推举、推荐(5))尽(8)被攻占8.堪(1))经得起、忍受(3))能够、可以9.克(1)能够(5)限定、约定1.怜(1)怜悯、同情(2)爱戴(3)可怜:可爱(4)可怜:可惜2.弥(1)越、更加(3)终3.莫(1)通:“暮”(2)没有谁(4)其事体莫须有( )表揣度,或许,大约,约莫4.乃(1)你(2)竟然、却(3)就是、是(4)竟然(5)仅仅,只【参考答案】5.内(1)通“纳”,容纳6.期(2))希望(3)满一年7 奇(2)以…为奇(3)零数(4)适宜、适合(6)佳、好8.迁2)调动官职(3)贬谪、放逐9.请(1)请求对方允许我(3)请求10.穷(1)困窘(2)不得志(3)贫困(4)寻求到尽头1.去(4)距离(5)去去:走了又走2.劝(1)勉励、奖励3.却(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击退、使…退(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再(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6.善(2)友善、与…友好(7)喜欢、羡慕9.胜(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禁得起、能忍受(2)刑人如恐不胜( )尽(4)予观夫巴陵胜状( )优美的10.识(1)记住【参考答案】2.是(1)认为正确(2)这(3)认为正确,肯定(4))是故:因此(5)是以:因此(6)用于前置宾语之后,助词3.适(1)到…去(2)出嫁(3))顺从、适合(4)恰好(5)适应、顺从4.书(3)书信(6)特指《尚书》5.孰(1)通“熟”,仔细(2)谁、哪个6.属(1)连接、连缀,引申写作(2通“嘱”,嘱托(4)掌管(5)类(6)等、辈(7)劝请,邀(8)连接7.数(1)命运,气数(3)算术(4)法则、规律(5)多次(6)细密8.率(2)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大抵、一般(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全都、一概9.说(3)古代的文体(5)通“悦”,高兴(6)相约的誓言(7)开脱,赦免10.私(2)偏爱(3)偷偷地、暗地(4)私利、私事(5)私交、秘密活动【参考答案】1.素(1)白色的生绢(2)白色的(3)白白的(4)向来、一向(5)真情2.汤(1)热水(3)通“烫”,温之使热(4)汤汤:水势浩大流急貌4.徒(2徒然、白白地(3)只、仅仅(4))徒属:所属的人、部下(5)门人、弟子5.亡(1)逃跑(2)失去(5)通“无”,没有7 望(4)声望(5)农历每月十五日(6)怨恨,责怪8.恶(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厌恶、嫉妒(2)廉君宣恶言( )不好的(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怎么、哪里9.微(1)暗中,秘密地(2)精妙深奥(5)没有,无10.悉(1)全都(2)(详尽地)知道(3)尽其全部【参考答案】1.相(1)观察、审查(3)帮助(4)偏指一方2.谢(1)拒绝(2)道歉(3)辞别(4)辞别(5)感谢(6)告诫,告(7) 问3 信(1)诚实、忠诚、信用(2)送信的人,使者(3)确实、实在(4)随意,任凭(5)信誓:真诚的誓言(6)可靠的(7)守信用4.兴(1)兴起、产生(3)起身、起来5.行(4)古代文体(5)行列、队伍(6)出嫁6.幸(1)幸亏、幸而(2)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宠爱(4)7.修(3)学习、研究(4)长9.许(2期望(3)表约数(4)处所(5)这样,如此10.阳山的南面【参考答案】1.要(2通“邀”,邀请(3)相约、誓约3.遗(1)遗失、丢失(2)遗漏、忽略(3)遗留(4)排泄大小便(5)遗踪:遗迹、旧址(6)寄,送(7)给予,馈赠4.贻(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送,给予5.易(1)换取(3)轻视6.阴(1)山北面,水南面(3)阴影7.右(2)尊位8.再(1)第二次(2)两次一9.造(1)到(3)造化:天地、大自然10.知(1) 主持,掌管(6)通“智”,智慧文言实词专题训练之十一(五三补充部分)【参考答案】1.致(1)表达、传达(2)达到(3取得、得到(5))招纳、招引2.质(1)质地(2)质询、问(3)通“锧”,刑具,杀人时的砧板(4)本质、实质(5)以财物或人员做抵押(初次拜见尊长的礼物)3 治(2)太平4.诸(1)众多、各个(2) “之于”合音词(3) “之乎”合音词6.族(1)家族、同姓亲属,引申“类”(2)众、一般的(3)丛聚、集结之处7.卒(1)步兵、士兵(2)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百人为卒(3)死(4)终于(5)通“猝”,突然、仓促8.走(1)疾行、跑(2)逃跑9.左(1)卑,下(2)东面10.坐(3)因为、由于(5)因犯…罪-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