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设计与人机工程学_一_
- 格式:pdf
- 大小:126.24 KB
- 文档页数:2
人机工程学含义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与机器之间互动和界面设计的学科。
它研究如何优化人机界面的设计,以提高人类在使用机器时的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涉及认知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交互设计等多个学科,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评估和改进人机界面的设计。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机工程学的目标是设计出用户友好的界面,使人机交互更加高效和愉悦。
这样的界面设计应该能够让用户轻松地理解和操作机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类认知和行为,帮助设计师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能力来设计界面。
良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还能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机工程学也关注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一个好的界面设计应该能够给用户带来积极的体验,使用户感到舒适和满意。
通过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人机工程学可以设计出能够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界面。
例如,一个色彩明亮、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会让用户感到愉悦和轻松,而过于复杂和混乱的界面则会让用户感到困惑和厌烦。
除了效率和体验,人机工程学还关注用户的安全性。
在设计交互式系统时,人机工程学会考虑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例如,在设计一辆汽车的驾驶舱时,人机工程学会考虑到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专注力,通过合理的仪表板布局和控制按钮设计来降低驾驶事故的风险。
人机工程学不仅适用于电子产品和软件,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工厂设计出更安全、高效的生产线,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航空航天领域,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飞机和航天器的仪表和控制系统,确保飞行员能够方便、直观地操作飞行器。
在医疗设备领域,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出易于操作和安全可靠的医疗设备,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
总之,人机工程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研究人类认知和行为,优化人机界面的设计,提高用户的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机工程学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和定义示例第一篇:《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和定义》开场白:嘿,朋友!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周围的很多东西用起来特别顺手,而有些却总是让我们觉得别扭呢?比如说,有的椅子坐一整天都不累,可有的椅子坐一会儿就腰酸背痛;还有那些手机,有些按键布局让你操作起来特别便捷,有些却让你找个功能都费劲。
其实呀,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学科,那就是人机工程学。
今天呀,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人机工程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人机工程学?简单来说呢,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
就好比是一个超级“红娘”,它的任务就是把人和机器、环境给好好地撮合到一起,让它们相处得特别和谐。
比如说,你开车的时候,驾驶座的位置、方向盘的角度、各种仪表盘和操作按钮的布局,这些都是人机工程学要考虑的。
要是设计得不好,你开车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感觉特别不舒服。
常见的误区就是,很多人以为人机工程学就是单纯地把东西设计得好看。
其实不是的,好看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使用者感觉方便、舒适、高效。
关键点解析:3.1核心特征或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人”。
这是人机工程学里最重要的部分,毕竟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
比如说,人的身高、体重、肢体长度、力量大小、视力范围等等,这些生理特征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设计。
就像我们常见的电脑桌高度,如果太高或者太低,对于不同身高的人来说,使用起来就会很不方便。
要么手臂要抬得很高,容易累,要么就得弯腰驼背,时间长了对脊椎可不好。
第二个要素是“机器”。
这里的机器可不光是指那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像手机、鼠标、键盘这些都算。
人机工程学要考虑机器的形状、大小、功能、操作方式等等。
举个例子,鼠标的形状设计成贴合人手的形状,就是为了让我们握起来更舒服,操作更精准。
第三个要素是“环境”。
环境因素也很关键呢。
比如说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电脑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应该怎么调整才能让我们的眼睛不累;在高温或者低温环境里,设备的材质和散热性能应该怎么设计才能保证正常使用。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类与机器交互的学科,它研究如何设计和改进人机界面,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效率。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人机工程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1.1 人机交互的定义和意义人机交互是指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1.2 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用性:设计人机界面时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能力,使其易于学习和使用。
- 可理解性:界面的信息和操作要清晰明了,避免用户产生困惑和误解。
- 可预测性:用户在使用界面时能够预测到系统的反应和结果,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 反馈:系统应该及时给予用户反馈,告知其操作的结果和状态。
- 一致性:界面的设计要保持一致性,避免用户在不同的操作中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二、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2.1 易学性一个好的人机界面应该易于学习和使用。
在设计界面时,应该尽量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遵循用户的习惯和心理模型。
例如,将常用的功能放在易于找到的位置,使用直观的图标和符号等。
2.2 易记性用户在一段时间不使用界面后,应该能够轻松地回忆起如何使用。
界面的布局和操作流程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复杂性和冗余。
2.3 易操作性用户在使用界面时,应该能够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务。
界面的操作方式应该简单直观,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和时间。
2.4 可控性用户在使用界面时,应该能够主动控制和调整界面的功能和参数。
界面的设计应该提供足够的选项和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三、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软件界面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软件界面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机械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实践案例在机械设计领域,人机工程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旨在改善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实践应用。
一、人机工程学原理1. 人体工学原理人体工学是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研究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体的尺寸、力量、灵活性和感觉等因素。
设计师应在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人体工学特征,以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和适用性。
2. 操作界面设计操作界面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桥梁,决定着用户对机器的控制和反馈效果。
在机械设计中,操作界面的设计应基于人体工学原理,以确保用户的操作方便、准确和高效。
例如,在设计一个机械设备的控制面板时,应将常用功能按钮置于易于触及的位置,并采用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的按钮尺寸和排列方式。
3. 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研究人体动作特征和动作过程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人体动作的分析,设计师可以优化机械设备的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一个手持工具时,要考虑到使用者手部的握持方式和运动轨迹,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措施,以减少手部疲劳和伤害的风险。
二、实践案例1. 工业机器人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人机工程学设计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ABB公司开发的IRB 2600工业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了人体工学原理,使得操作员可以直观地进行编程和控制。
此外,机器人的操作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按钮和手柄的布局符合人体工学标准,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精确性。
2. 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汽车座椅是人机交互中的重要环节,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举个例子,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针对长时间驾驶对颈椎的影响,设计了具有人体工学支撑功能的可调节头枕。
这种头枕能够根据个体的身高和颈椎曲度进行调整,减少颈部受力,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试题和答案《人机工程学》试题和答案三、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打“×”,1(坐—立姿工作台台面的高度一般要比坐姿工作台台面的高度高。
( ? ) 2(由人体向物体辐射热量的过程叫“正辐射”。
( ? )3(坐高是指人在坐姿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 × )4(在人体测量中,人体的结构尺寸主要与区域、民族、性别、年龄和生活状况等有关,而与人所从事的职业无关。
( × )5(坐椅面高度的设计应以使用者群体的腿弯部的高度的第5百分位数的测量值作为参照。
( ? )6(坐眼高是指人在坐姿时,从坐平面到眼睛的垂直距离。
( ? )7(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两眼所能感觉到的波长大约是380 nm,780 nm。
( ? )8(照明水平越好,工作效率的提高就越明显。
( × )9(当手作左右方向运动时,则拉力大于推力。
( ? )10(重作业的工作面的高度一般要比精细作业的工作面的高。
( × )11.由于人们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直接相关,所以采用湿度来判断空气的干湿程度。
(×)12.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接受辐射能量,故称为负辐射。
(×)13.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14.因为不能测量人体深部体温,所以可以通过考察作业负荷和环境有效温度来控制人体的“核心”温度。
( ? )15.人体具有一定的冷适应能力,比热适应能力强。
(×)16.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的评价。
( ? )118. 色彩视觉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谱波长所决定的。
( ? )19. 若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相同,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 ? )20. 一种波长产生一种色调,即一种色调只与一种波长相联系。
(×)21. 颜料三基色分别是黄、紫、青的补色。
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人的因素、机的因素、环境因素,人机的综合研究,控制器设计,环境设计等2.人机系统的组成:信息输入、信息储存、信息处理、执行功能3.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从安全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角度和着眼点:安全研究对象:人机系统。
目的:活动过程中对人实行保护。
4.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实测法2、实验法3分析法4调查研究法5计算机仿真法6模拟和模型试验7、感觉评价法5.安全人机工程的研究目的:对人类活动的场所,即包含人和机以及围绕着和机器的关系及其环境条件这样的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的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目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6.产品功能尺寸设计: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7.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摄影法、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普通测量法8.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最大最小准则,可调性准则,平均准则,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地域性准则,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标准化准则,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9.影响人体测量数据差异的因素:年龄、年代、性别、职业、地区与种族10.合理使用百分位适应度:间距类-95百分位净空高度-99 可及距离-低百分位座面高度-5 隔断类视情况定公共场所工作台面高度-女5到男9511.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和程序:1.确定所设计对象的类型和适应度2.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3.确定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4.引用设计与身高的推算公式12.不安全情绪:1.急躁情绪:人的情绪状况发展到引起人体意识范围变狭窄,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力和自制力。
心血活动受抑制等情绪水平失调呈病态时,极易导致发生不安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