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394.0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具体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具体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精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2。
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3。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选)5。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选)6。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因为:(3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阅读精选(2):【党建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提出来,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本文分成四个环节来认识这个过程。
关键词: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重要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把握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它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一个环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概念“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其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邓小平理论集中回答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重大任务历史性地留给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2000年,江泽民同志执政八年了,距离邓小平说抓党建也已经八年多了,元旦前晚,碾转反侧,夜不能寐,第二天召集中宣部部长说,这是个世纪转折的时代,今后应把着力点放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来。
1月14日,江泽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上提出“四个始终”,即: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怎样从严治党呢,就要从四个始终说起。
要想坚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经得起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始终坚强有力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2月19日,全国正在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动员。
江泽民到广东省高州市进行“三讲”动员,此后几天相继出席了三个座谈会,分别是:基层党员代表座谈会、老党员老干部代表座谈会和高州市现任领导干部座谈会。
2月25日,在结束广东考察所作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做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的命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精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2。
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3。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选)5。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选)6。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因为:(3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阅读精选(2):【党建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P119~P126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世界多极化获得了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个难得的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内干部队伍存在思想僵化、信念动摇、腐败的现象。
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在扩大,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的两大课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复杂的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国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突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要求2)党的十四大系统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问题3)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面大问题的决定》,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指出:“党必须善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4)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高度概括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5)2002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6)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7)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8)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 时代背景 [世情]第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第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第三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第四,霸权主义有新的表现。
2. 实践基础 [国情]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遇到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3. 现实依据 [党情]3. 现实依据 [党情]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形成和发展过程1. 酝酿和准备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提出阶段1999年6月,西北地区的党建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开发座谈会上,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3.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2001年7月1日,建党80年纪念大会上,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4.确立阶段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一致同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从而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科学体系1.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
2.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4. 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
5. 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6.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7.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8.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9.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