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技术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589.97 KB
- 文档页数:3
达克罗技术简介达克罗(Dacromet)是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ldq达克罗(Dacromet)是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
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 达克罗涂层的特点[1](1)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
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
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
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
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
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
精心整理达克罗工艺流程涂覆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工件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达克罗涂层,要使涂层在工件的各处均能达到厚薄均匀一致,涂层厚了既浪费涂液,又影响涂覆的表面质量,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涂覆,均要设法使涂液在工件的表面均匀地分布。
达克罗的涂覆工艺,按涂履方式不同分为浸涂甩干、喷涂、刷涂等几种方法。
2.2.1预处理2.2.1.2喷砂、除尘和降温:抛丸机使用的钢丸的直径范围为0.1-0.6mm ,用压缩空气除尘,除去的℃时方可1.1难1.2????(小于20?????转速不同,2.2.3固化要求工件间不互相粘连。
对于较大的工件,例如地铁螺栓,须放置在专门的料架上,再将料架放在网带上入固化炉烘烤固化。
固化温度为:280-330℃,时间25-40分钟。
固化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工件吸热升温,称为预热,温度控制在60~80℃、10分钟。
此阶段中须注意升温不可过急,应让工件缓缓吸热,让涂层中的水份逐渐逸出,以避免涂层起泡,产生缺陷。
第二阶段为涂层的高温固化,此时固化炉中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不可过高或过低,因为它决定了涂层在工件上的最终性能。
由于固化的温度较高,须对固化好后的工件进行强冷,以缩短冷却的时间,减小固化炉的长度,节省投资费用。
精心整理当涂层较厚时,会因为涂层固化前不易流平或工件形状的原因造成甩干时涂膜不均匀。
固化后出现外观粗糙、粉化的现象。
这时需要对工件表面作少许修正,常用的方法是:用优质的硬毛刷清理工件表面。
达克罗生产工艺特点???达克罗涂层的处理工艺有点类似油漆,达克罗液买来以后,进行调配,然后直接浸涂在零件上,再烘干固化即可。
达克罗的基本处理方法是浸涂,实际处理时根据待处理零件的处理量以及零件的大小、形状、质量和要求的性能不同而采用挂或网篮浸。
涂层厚度一般为二到十五微米,可根据防腐要求通过改变浸渍时间、甩干速度来调整涂层厚度。
工作环境无污染,整洁。
达克罗技术的应用与限制达克罗技术的应用与限制范围随着达克罗技术在我国应用,这里把达克罗技术的优劣作一番介绍,以便您正确选用。
其实“达克罗”一词是英文:DACROMET即非电解锌铬酸盐涂层,涂覆全过程中无废水,废物排放,是代替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电镀锌热浸锌类的最佳技术。
一、达克罗应用范围:达克罗的应用范围很广,它不但可以处理钢、铁、铝及其合金,还可以处理烧结金属,以及特殊的表面处理。
它所涉及到的产业、行业也相当多,诸如:1、汽车、摩托车行业:达克罗技术起源于汽车行业,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法国的雷诺,德国的大众,意大利的菲亚特以及日本的丰田、三菱等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上均要求使用达克罗技术。
汽车零部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防热、防潮及防蚀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达克罗技术在国产汽车业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2、电器通讯行业: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器材等高档产品的零部件、原器件、配套件等,有的需长期置于户外,所以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过去使用电镀锌的方法,质量低且达不到要求。
如果使用达克罗技术处理,产品的防腐性能将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质量也将大幅提高,同时美化了环境,扩大了市场。
所以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该项技术。
如广州“美的”空调、“皇明”太阳能热水器、联通通讯发射塔、中兴通讯的户外机柜体,等等。
3、交通设施行业:地铁和隧道都处于地下,环境阴暗潮湿,通风较差;大桥、高架、港口机械长期处于户外日晒雨淋,它们均极易生锈,很快就会发生锈蚀现象,大幅降低了安全系数。
如果关键的结构件和紧固件采用达克罗技术处理,不但安全可靠,而且美观持久。
现在国内的地铁工程、港口机械等已开始运用达克罗处理技术。
4、输配供电:高压输配电,城市供电,除供电电缆外,裸体明线都处于室外高空,不但日晒雨淋,而且还受环境污染,维护保养任务十分繁重。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
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
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
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
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
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日本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达克罗技术简介达克罗(Dacromet)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
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1)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 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
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
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
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
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
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
氢脆是传统电镀锌工艺不能完全克服的弊端,由于达克罗工艺不对工件进行酸洗,就可以避免氢离子侵蚀钢铁基体,因此达克罗涂层特别适用于6~1000N/mm2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种类的工件的表面防腐保护。
达克罗 dacromet 涂装技术工艺介绍一、概述达克罗是dacromet缩写的译音,又译做达克锈、久耐锈、高克锈、锌铬膜等。
达克罗技术是指用含有锌片、铝片、铬酸酐、乙二醇等成分的糊状处理液涂覆金属基体,经高温烘烤后,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有极佳的耐蚀性的非装饰涂膜。
该技术杜绝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污水、废气的排放污染问题,是替代电镀锌、热镀锌等进行表面防腐的高新技术,1999年8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将该项技术列为1999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编号:99B030)。
二、达克罗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受到的限制(一)达克罗应用范围达克罗的应用范围很广,它不但可以处理钢、铁、铝及其合金,还可以处理烧结金属,以及特殊的表面处理。
它所涉及到的产业、行业也相当多,诸如:1、汽车、摩托车行业:达克罗技术起源于汽车行业,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法国的雷诺,德国的大众,意大利的菲亚特以及日本的丰田、三菱等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上均要求使用达克罗技术。
汽车零部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防热、防潮及防蚀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达克罗技术在国产汽车业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2、电器通讯行业: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器材等高档产品的零部件、原器件、配套件等,有的需长期置于户外,所以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过去使用电镀锌的方法,质量低且达不到要求。
如果使用达克罗技术处理,产品的防腐性能将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质量也将大幅提高,同时美化了环境,扩大了市场。
所以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该项技术。
如广州"美的"空调、"皇明"太阳能热水器、联通通讯发射塔、中兴通讯的户外机柜体,等等。
3、交通设施行业:地铁和隧道都处于地下,环境阴暗潮湿,通风较差;大桥、高架、港口机械长期处于户外日晒雨淋,它们均极易生锈,很快就会发生锈蚀现象,大幅降低了安全系数。
达克罗技术简介达克罗(Dacromet)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
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1)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
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
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
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
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
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
氢脆是传统电镀锌工艺不能完全克服的弊端,由于达克罗工艺不对工件进行酸洗,就可以避免氢离子侵蚀钢铁基体,因此达克罗涂层特别适用于6~1000N/mm2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种类的工件的表面防腐保护。
达克罗技术一、概述“达克罗”一词是英文dacromet的中文译音,即非电解锌铬酸盐涂层,又称锌铬膜、达克锈、达克曼等,在GB/T 18684-2002中称为“锌铬涂层”,其定义为:“将水基锌铬涂料浸涂、刷涂或喷漆于钢铁零件或构建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磷片状锌和锌的铬酸盐为主要成份的无机腐蚀涂层。
”达克罗是一种类似电镀锌的金属涂层处理技术,达克罗涂层外观为均匀的银灰色,涂层中含有80%的薄锌片和铝片,其余为铬酸盐,具有优良的性能,如极强的抗腐蚀性比电镀锌提高7~10倍;无氧脆;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如用于地铁工程的高强度螺栓;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
此外,还具有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摩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及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达克罗技术工艺处理过程无公害、无环境污染,这是优越于任何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最大特点。
在达克罗涂层形成过程中,挥发物质经过汽化处理,不存在含有酸、碱、锌、铬物质的污水排放问题。
达克罗被国家机械工业定为“清洁生产技术”基金开发项目,被专家誉为国际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一场革命性产品。
达克罗工艺对于各种类形工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以处理小型零件,如:紧固件、五金配件;也可以处理大型结构和钣金件。
达克罗涂层具有良好的工艺配套性,可以在涂层表面进行静电喷粉、喷漆、电泳漆等二次涂覆,以提高金属表面的抗污染性并满足种种产品的表面装饰性。
达克罗涂层可以适用于钢、铸铁、铝、及其合金、粉末冶金等多种材料的表面保护。
粉末冶金件、铸铁件电镀前要进行封孔处理等,电镀处理不好,吸附到微孔内的酸、碱或其分化学溶液会从内到外地腐蚀镀锌层,从而降低镀锌层的耐腐寿命。
采用达克罗涂层则不存在这类问题。
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最早诞生于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
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由于下雪,道路上结下了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在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水凝固点的温度,溶解冰层,缓解道路畅通的问题,但接踵而来的盐中氯离子严重地侵蚀了钢铁集体,以致大量交通工具受损而遭到破坏。
康迪克(中国)电梯设计中心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一、目的 Purpose本规定旨在规范康迪克(中国)电梯设计中心(以下简称:KDC)对各家供应商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以方便供应商明确各自的达克罗(锌铬涂层)工艺标准。
二、适用范围 Scope适用于KDC在中国委托制造的所有项目,以及各合作供应商。
三、细则 Detail Rules1 引用标准GB/T5270-19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eqvISO2819-1982)GB/T6462-19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显微镜测量方法(eqvISO1463-1982) GB/T19125-1997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 (eqvISO9227-1990)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锌铬涂Zinc/Chromete Coatings将水基锌铬涂料濅涂,刷涂或者喷涂于钢铁零件或构件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鳞片状锌和锌的铬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防腐蚀涂层。
3 分级注:涂敷量是涂层的分级及技术要求的仲裁者,涂层厚度是参考值.表中所列的涂层厚度是根据涂层密度为3.5g/cm2换算所得。
由于涂层中存在是否加入铝和加入铝量的多少等因素使得涂层密度不尽相同。
所以涂层厚度仅为参考值.当被涂工件形状复杂,表面积不易确定时,涂敷量的检测将会很困难,此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参考涂层厚度对涂层进行分级。
4 需方应向供方提供资料a)待涂敷件要求的涂层等级b)待涂敷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温度。
由于锌铬涂层是在300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烘烤,需方应考虑温度是否影响涂敷工件的力学性能。
5 技术要求5.1外观锌铬涂层的基本色调应呈灰色,经改性也可以获得其他颜色,如黑色等。
锌铬涂层应连续,无漏涂,气泡,剥落,裂纹,麻点,杂物等缺陷。
涂层应基本均匀,无明显的局部过厚现象。
涂层不应变色,但是允许有小黄色斑点存在。
5.2涂敷量和涂层厚度不同等级涂层的涂敷数量或涂层厚度应不低于下表要求。
达克罗(锌铬膜技术)中的检验方法摘要:介绍了达克罗(锌铬膜技术)在前处理、涂层质量控制及成品涂层检验方面所需的理化检洲方法。
关键词:达克罗技术;锌铬膜技术;前处理;质量检测l引言达克罗技术(锌铬膜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表面处理方法,它不用电沉积方法而把工件直接浸入或刷涂含锌粉和铬酸的涂料,使涂料黏附于工件表面,然后经烧结形成含锌和铬的无机膜层的表面防腐工艺。
在美国最先研制成功。
该技术以其工艺简便、处理过程中污染少、无氢脆以及所得膜层耐腐蚀性优异等优势逐步在金属零件防蚀市场建立了牢固的位置,并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建筑、船舶、电力、铁路、矿山、桥梁以及公路护栏等行业。
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来检测它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简介该技术在前处理、涂料质量以及成品涂层检验方面所需的检测方法。
2达克罗的前处理工序检验达克罗前处理除油和除锈是涂覆过程中较为关键的工序,是取得高质量涂层的前提。
在前处理工序中必须把工件表面的油污、锈与氧化皮彻底清除干净。
2.1除油效果检验2.1.1水膜法除油后,以水冲洗并观察工件表面是否形成均匀连续的水膜,若是则除油完全,反之则需重新除油。
2.1.2验油试纸法(1)先用洁净的非金属小棒除去被检验表面的明显(2)对水平位置的表面,把0.1mL(口径约2mm的滴管滴2滴左右)标准G型极性溶液滴在被检表面上,随即用洁净小玻璃棒把溶液铺开,使其铺盖面积不小于20mm×40mm。
(3)对竖立位置的表面,用吸管把0.5mL标准G型极性溶液均匀地涂覆在被检表面上。
(4)用特制的A型验油试纸紧贴在溶液膜上,经1min后观察试纸变色情况。
若试纸显色状况呈完整、连续一片,即为合格。
若显色状况不完整、不连续,呈稀疏点状或块状,即为不合格。
2.2除锈效果检验GB8923-88对除锈效果进行检验。
为避免氢脆现象和涂层附着力不佳的现象,达克罗技术处理的样品通常使用抛丸除锈。
喷射抛丸除锈等级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Sa2: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着物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Sa21/2: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达克罗技术简介达克罗(Dacromet)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
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1)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 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
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
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
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
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
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
氢脆是传统电镀锌工艺不能完全克服的弊端,由于达克罗工艺不对工件进行酸洗,就可以避免氢离子侵蚀钢铁基体,因此达克罗涂层特别适用于6~1000N/mm2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种类的工件的表面防腐保护。
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
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是一种用于测试材料表面附着力的标准化方法。
它是由美国ASTM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旨在确
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
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原理是将一个特定的负载施加在被测材料的表面上,然后通过测量其在负载下的变形程度来评估其附着力。
这个负载通常是由一个圆柱形的工具施加的,被称为“达克罗圆柱”。
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被测材料:将被测材料切割成一定大小的样品,并确保其表面平整、干燥、清洁。
2. 准备达克罗圆柱:将达克罗圆柱固定在一个夹具上,并调整其高度和角度,以确保其与被测样品表面接触的角度为90度。
3. 测试过程:将达克罗圆柱缓慢地压在被测样品表面上,并记录下达克罗圆柱在负载下的变形程度。
4. 分析数据: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计算出被测样品表面的附着力。
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附着力测试,如涂层、油漆、胶水等。
在实际应用中,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负载大小:负载大小应根据被测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来选择,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 圆柱直径:圆柱直径应根据被测材料表面的大小来选择,以确保圆柱与被测材料表面接触的面积足够大。
3. 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测试结果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
总之,达克罗附着力测试标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材料表面的附着力,并为我们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产品。
达克罗简介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
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
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
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
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
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达克罗涂层的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根据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对达克罗涂层的检测主要有以下五项:一、外观:在自然折射光下,用肉眼进行观察。
锌铬涂层的基本色调应呈银灰色,经改性也可以获得其他颜色,如黑色等。
锌铬涂层应连续,无漏涂、气泡、剥落、裂纹、麻点、夹杂物等缺陷。
涂层应基本均匀,无明显的局部过厚现象。
涂层不应变色,但是允许有小黄色斑点存在。
二、涂敷量和涂层厚度的检测:标准对不同等级涂层的涂敷量或涂层厚度分为四个等级,可以采用二种方法进行检测:1,溶解称重法:重量大于50g试样,采用精度为1mg的天平称得原始质量W1(mg),将试样放入70℃~80℃的20%NaOH水溶液中,浸泡10min,使锌铬涂层全部溶解。
取出试样,充分水洗后立即烘干,在称取涂层溶解后的试样质量W2(mg)。
量取并计算出工件的表面积S (dm2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涂层的涂覆量W(mg/dm2):W=(W1-W2)/S2,金相显微镜法:按GB/T6462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法检测涂层的厚度。
三、附着强度试验:采用胶带试验方法,检测锌铬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强度,胶带试验按GB/T5270-1985第1.4要求进行。
要求试验后涂层不得从基体上剥落或露底,但允许胶带变色和粘着锌、铝粉粒。
耐水性能试验:把试样浸入40℃±1℃的去离子水中,连续浸泡240h,将试样取出后在室温下干燥,再进行附着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应达到附着强度试验的要求。
附着强度试验应在试样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后的2h之内进行。
进行耐水性试验后,涂层不得从基体上剥落或露底。
四、耐盐雾性能试验:耐盐雾性能试验按GB/T10125-1997第3.2.1要求进行。
涂层经盐雾试验后,按涂层上出现红锈的时间从120小时到1000小时,分为四个等级。
五、湿热试验:湿热试验在湿热试验箱中进行,湿热试验箱应能调整和控制温度和湿度。
GB/T18684-2002锌铬涂层 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零件、构件上锌铬涂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eqv ISO 2819:1980)GB/T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eqv ISO 1463)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eqv ISO 9227:1990)3 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锌铬涂层Zinc/Chormate coatings将水基锌铬涂料浸涂、刷涂或喷涂于钢铁零件或构件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磷片状锌和锌的铬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防腐蚀涂层。
4 分级根据锌铬涂层的涂敷量和涂层厚度将锌铬涂层分成表1所示四个级别。
表1 锌铬涂层的分级分级涂敷量/(mg/dm)2涂层厚度/μm工艺1 70 2.0 一涂一烘2 160 4.6 二涂二烘3 200 5.8 二涂二烘4 300 8.6 三涂三烘注:涂敷量是涂层的分级及技术要求的仲裁值,涂层厚度是参考值。
表中所列的涂层厚度是根据涂层密度为3.5g/cm3换算所得。
由于涂层中存在是否加入铝和加入铝量的因素使得涂层密度不尽相同,所以涂层厚度公为参考值。
当被涂工件形状复杂,表面积不易确定时,涂敷量的检测将会困难,此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参照涂层厚度对涂层进行分级。
5 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a)本标准号;b)待涂敷件要求的涂层等级;c) 待涂敷工件的最终热处理温度。
由于锌铬涂层是在 300℃ 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烘烤,需方应考虑该温度是否影响涂敷工件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