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4.3.1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戴维宁定理
- 格式:ppt
- 大小:781.50 KB
- 文档页数:23
实验二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练运用电路仿真软件,熟练运用电压表电流表以及功率表的运用。
(2)熟练运用戴维宁定理,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戴维宁定理的运行。
(3)利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深刻认识等效电路的变换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电阻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代替。
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含源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oc,串联电阻等一一端口内部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Req
二.实验步骤
1.分别从电源库、元件库和指示部件库中调用所需电源、电阻和电压表、电流,如图将电压表接至a,b两端,确定电压表属性中Mode为DC。
打开仿真,记下电压表数据为21.904V
2.如图将电流表接至a,b两端,确定电流表属性中Mode为DC。
打开仿真,记下电流表数据为0.968A。
四.仿真结果
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如图
五.分析现象
不难看出ab两端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仿真电路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同。
即戴维宁定理是正确的
六.实验收获
深刻了解戴维宁等效电路的转变方法。
熟练运用Multisim仿真电路分析戴维宁等效电路。
在仿真电路分析中,接地还是不能忘记,电压源和电流源测量的也是直流电。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Thevenin’s theorem):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口特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c;电阻R0是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电源为零值时所得单口网络N0的等效电阻。
戴维南定理(又译为戴维宁定理)又称等效电压源定律,是由法国科学家L·C·戴维南于1883年提出的一个电学定理。
由于早在1853年,亥姆霍兹也提出过本定理,所以又称亥姆霍兹-戴维南...对于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单口网络(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相串联的单口网络(二端网络)来等效,这个电压源的电压,就是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这个串联电阻就是从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两端看进去,当网络内部所有独立源均置零以后的等效电阻。
uoc 称为开路电压。
Ro称为戴维南等效电阻。
在电子电路中,当单口网络视为电源时,常称此电阻为输出电阻,常用Ro表示;当单口网络视为负载时,则称之为输入电阻,并常用Ri表示。
电压源uoc 和电阻Ro的串联单口网络,常称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当单口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其端口电压电流关系方程可表为:U=R0i+uoc。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是最常用的电路简化方法。
由于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都是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电源支路,所以统称为等效电源定理或等效发电机定理。
诺顿定理(Norton’s theorem):含独立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口特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
电流源的电流等于单口网络从外部短路时的端口电流isc;电阻R0是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源为零值时所得网络N0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与戴维南定理互为对偶的定理。
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电源线性二端网络N, 就其外部状态而言,可以用一个独立电流源isc 和一个松弛二端网络N0的并联组合来等效。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是电路理论中常用的两个等效定理,在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非常有用。
戴维南定理,也称为戴氏定理(Thevenin's theorem),它是指任何线性电路(由电阻、电抗、电容等元件组成)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和电阻串联来替代,这个等效电压源称为戴维南电压源,等效电阻称为戴维南电阻。
简单来说,戴维南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线性电路简化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简单电路。
诺顿定理,也称为诺氏定理(Norton's theorem),它与戴维南定理类似,也是将复杂的线性电路简化为一个等效的电流源和电阻并联。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线性电路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和电阻并联来替代,这个等效电流源称为诺顿电流源,等效电阻称为诺顿电阻。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分析复杂电路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这两个定理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一、戴维南定理出发点:对于一个复杂的含有独立源的电路,如果只要计算某条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那么就可以把电路分解成两个部分,把该条支路作为一个部分,把电路的其余部分作为另一个部分,并用一个含源二端网络 Ns 来表示。
试图找到一个简化的等效电路去替换 Ns ,则该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就会简单得多。
1 、戴维南定理图 4.3-1 ( a )中, Ns 是含源二端网络,欲计算电阻 R 的端电压 u 和端电流 i 。
根据替代定理,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 的理想电流源去替代外电路,如图 4.3-1 ( b )所示,替代之后,电路中其他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则保持不变。
用叠加定理计算 a 、 b 端钮的电压 u 。
当含源二端网络 Ns 中的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外部的电流源 i 应视为开路,这时的电路如图 4.3-1 ( c )所示。
显然,这时的端钮电压就是含源二端网络 Ns 的开路电压。
当外部的电流源 i 单独作用时,把含源二端网络 Ns 中的所有独立源都视为 0 ,这时Ns 中只剩下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等元件,没有独立源,成为一个无源二端网络,用 N 表示,其电路如图 4.3-1 ( d )所示。
显然,无源二端网络 N 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这个电阻称为含源二端网络 Ns 的等效内阻用 Ro 表示。
这时电阻的端电压为。
根据叠加定理,得图 4.3-1 ( a )电路中电阻的端电压为戴维南定理(Thevenin's theorem ):对于一个线性的含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而言,它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阻相串联的支路来等效,这条支路称为戴维南等效支路,又称戴维南模型。
其中,等效电压源的电压为该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等效内阻为该含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取 0 时的等效电阻。
2 、戴维南模型参数的计算1 、电压的计算先画出含源二端网络 Ns 开路时的电路,然后再计算开路电压。
2 、等效内阻的计算( 1 )如果无源二端网络 N 中没有受控源,可以用电阻网络的等效方法,如电阻的串、并联方法等。
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实验报告戴维宁和诺顿定理是电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定理之一。
本次实验目的是验证戴维宁和诺顿定理,了解这两个定理的应用。
实验原理:1、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是说:在一组电阻、电流源、电压源组成的线性网络中,任何两点间的电阻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电动势源和一个电阻串联形成的等效电路。
这个电动势源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开路电压,而串联的等效电阻等于两点间的总电阻。
2、诺顿定理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接线如图所示。
2、用万用表分别测量R1和R3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1值和R3值。
3、分别移去电压源和电流源,留下待测电阻。
4、用万用表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开路电势Uoc。
6、求解待测电阻的等效电路:(1)计算待测电阻R2的值,R2 = Uoc/Isc。
(2)用测量得到的R1、R2、R3计算出电流源In和并联电阻Rn,In = Isc,Rn = (R1×R2)/(R1+R2)+R3。
7、检验等效电路的正确性:(1)用等效电路计算两端开路电势Uoc'。
(3)用等效电路计算两端任意情况下的电势差和电流大小。
(4)将等效电路和实际电路分别测量待测电阻的电阻值,比较两者是否一致。
实验结果:1、测量得到R1的阻值为:2.981kΩ;测量得到R3的阻值为:1.014kΩ。
2、分别移去电压源和电流源,留下待测电阻,测量其两端的开路电势Uoc为:2.86V;电路的电流Isc为:1.125mA。
3、根据戴维宁定理计算可得,在两端口之间插入一个等效的电动势源,其大小为开路电势Uoc,电动势方向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大小为2.86V。
同时,在这个等效电路中串联上一个等效电阻,大小为待测电阻的阻值R2,计算得到R2 = Uoc/Isc = 2.549kΩ。
5、用等效电路计算得到两端开路电势Uoc' = 2.86V,两端短路电流Isc' =1257.46μA。
6、将等效电路和实际电路分别测量待测电阻的电阻值,实验测量值R2实为2.554kΩ,理论计算值为2.549kΩ;等效电路中的并联电阻Rn实验测量值为1.139kΩ,理论计算值为1.143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