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取向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16.43 KB
- 文档页数:3
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取向
在聚合物加工和成型的过程中,取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聚合物分子在加工过程中倾向于沿着特定的方向排列,这种有序排列形成了取向。
那么,为什么聚合物会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取向呢?
首先,需要了解到聚合物分子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
聚合物分子通常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长链结构,这些分子在自由状态下是呈无序排列状态的。
然而,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聚合物经历了拉伸、挤压、注塑等加工操作,这些过程都会对聚合物分子施加力,从而导致分子逐渐排列成为有序结构,形成取向。
其次,聚合物在加工成型时会受到外部力的影响。
在加工过程中,聚合物料会经历变形和流动,这一过程中受到的拉伸力、切削力等外部力会影响聚合物分子的排列方式,导致取向现象的发生。
例如,在拉伸模塑过程中,聚合物链会沿着拉伸的方向有序排列,形成拉伸取向。
而在注塑成型中,由于熔融态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应变不均匀,也会导致分子取向的发生。
此外,成型工艺条件也是影响聚合物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都会影响聚合物分子的排列方式和取向程度。
在不同的成型工艺条件下,聚合物分子的取向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合理控制成型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聚合物取向的调控,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制品性能。
总的来说,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取向是由于聚合物分子受到外部力的作用而发生有序排列的现象。
通过了解取向的形成机制,加工工程师可以针对具体的产品要求和工艺条件,调整加工参数,控制取向现象,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型效果和性能表现。
1。
高分子聚合物的取向表征用途高分子和它的链段本身具有较大的长度,因此在空间上必然指向一定的方向。
当高分子链段在空间随机取向时,由概率论可知,此时分子或分子链段指向各个方向的几率是相同的。
在宏观上,高分子的这种取向方式使高分子聚合物在各个方向上呈现相同的品质,即各向同性性质。
高分子链段也可能沿某些方向规整地周期性排列,从而形成高分子晶体。
在一些条件下,如外力,流动等,相当数量的高分子链段会平行指向同一方向,由此形成的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被称作取向态结构。
高分子链段平行地向同一方向排列的现象叫做高分子聚合物的取向。
表征方法及原理1.高分子聚合物中分子链的取向度1.1 高分子聚合物的取向由于高分子聚合物取向后多数分子链段指向同一个方向,在这一方向上,高分子聚合物的宏观性能显然与其他方向存在差异,材料呈各项异性性质。
在力学性能上,取向方向的强度、刚度会明显提高,而与之垂直方向上的强度和刚度则可能会降低。
在光学性能上,高分子聚合物的取向导致双折射现象的出现。
热性能上,热膨胀系数在取向和非取向方向上不同。
高分子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取向有两种方式:l 单轴取向l 双轴取向单轴取向:高分子聚合物在单一方向上被外力拉伸;聚合物的长度增加,厚度和宽度减小。
分子链受外力的影响指向受力方向。
双轴取向:外力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拉伸高分子聚合物。
聚合物的在受力方向的长度增加,厚度减小,高分子链段相对于拉伸平面平行排列,在拉伸平面内则为随机排列。
可见,双轴取向后,高分子聚合物在拉伸平面内的性能呈各项同性。
1.2 取向度高分子聚合物中分子链段向特定方向排列的程度叫做取向度。
取向度一般用取向函数F表示:F=0.5 (3cos2θ —1)在定义取向函数时,通常取一特定的方向(如拉伸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取分子的链轴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夹角为取向角,θ。
对于实际的高分子聚合物,θ不是一个定值,而是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因此取向函数方程中的θ往往采用实际取向角的平均值。
聚合物的结构(计算题:均方末端距与结晶度)1.简述聚合物的层次结构。
答:聚合物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一级结构)和远程结构(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包括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链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
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末端距、均方半径)和分子链形态(构象、柔顺性)。
三级结构属于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高分子链的构型有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种类型。
旋光异构是由于主链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形成的,有全同、间同和无规三种不同的异构体(其中,高聚物中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称为等规度。
)。
全同(或等规)立构:取代基全部处于主链平面的一侧或者说高分子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间同立构:取代基相间地分布于主链平面的两侧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无规立构:取代基在平面两侧作不规则分布或者说两种旋光异构单元完全无规键接几何异构是由于主链中存在双键而形成的,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
构象:原子或原子基团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空间分布。
链段:把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链节(又称为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高分子可以分为线性、支化和交联三种类型。
其中支化高分子的性质与线性高分子相似,可以溶解,加热可以熔化。
但由于支化破坏了高分子链的规整性,其结晶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支化高分子的结晶度、密度、熔点、硬度和拉伸强度等,都较相应的线性高分子的低。
交联高分子是指高分子链之间通过化学键形成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交联高分子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加热也不能熔融。
高分子链的构象就是由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单键的内旋转是导致高分子链呈卷曲构象的根本原因,内旋转越自由,卷曲的趋势就越大。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指的是聚合物链上重复单元的排列方式和空间取向。
根据取向结构的不同,聚合物可以分为无取向结构、取向结构和复合取向结构三种类型。
1. 无取向结构:即无规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
在聚合
物链上,由于无法通过统一规则的取向方式,重复单元的排列呈现随机性。
这种结构的聚合物具有均一、无序的特点。
2. 取向结构:即有序聚合物(ordered polymer)。
这种聚合物中,重复单元会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呈现一定程度的有序性。
例如,具有晶体结构的聚合物链会通过长程有序的方式排列。
这种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物理性质和热稳定性。
3. 复合取向结构:即具有多个取向状态的聚合物。
这种聚合物链上的重复单元在不同位置可能呈现不同的取向方式,或者由于环境的影响,取向结构发生变化。
这种结构的聚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取向结构决定了聚合物的力学强度、熔点、热稳定性等特性,因此取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控是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
聚合物取向结构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取向结构指的是聚合物链中重复单元的排列方式和空间关系。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对于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取向结构可以导致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质和导电性等特性。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聚合物的常见取向结构。
1.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聚合物链上的重复单元按照直线方式排列,形成一条直线状的链。
线性结构的聚合物通常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热性,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弯曲性,可用于制备高强度纤维和塑料等材料。
2. 支化结构:支化结构是聚合物链上的重复单元之间形成分支连接的结构。
支化结构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密度和分子间交联,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熔融粘度。
支化结构的聚合物常用于制备高分子膜、胶粘剂和涂料等。
3. 交联结构:交联结构是聚合物链之间形成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形成三维网络。
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常用于制备橡胶、弹性体和涂层等。
4. 共聚结构:共聚结构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单体共同聚合形成的聚合物。
共聚结构的聚合物可以具有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以通过调节不同单体的比例和聚合条件来控制聚合物的性质。
5. 高分子晶体结构:在一些聚合物中,重复单元之间会形成有序的结晶结构。
高分子晶体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熔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高分子晶体结构的聚合物常用于制备纤维、薄膜和塑料等。
6. 阻段共聚物结构:阻段共聚物是由两种或多种聚合物链的阻段段组成的聚合物。
阻段共聚物的聚合物链上存在不同的聚合物段,形成有序排列的结构。
阻段共聚物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例如抗粘附性、光学性能和胶凝性等。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例如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
通过进一步探究聚合物的取向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聚合物的性质和行为,从而为聚合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聚合物取向结构与性能引言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聚合物材料中,分子链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取向现象,这种取向结构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聚合物的取向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聚合物取向结构的调控方法。
聚合物取向结构的影响聚合物的取向结构是指聚合物分子链在加工过程中沿特定方向排列的程度。
聚合物取向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聚合物分子链的构型和加工条件等因素。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性能:聚合物取向结构的形成可以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刚性和强度。
分子链的取向使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拉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2.热性能:聚合物取向结构的形成可以改变聚合物材料的热膨胀性能。
分子链的取向可以降低聚合物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使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3.电性能:聚合物取向结构的形成可以影响聚合物材料的电导率。
分子链的取向可以增大电子或离子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电导率。
4.光学性能:聚合物取向结构的形成可以改变聚合物材料的光学性能。
分子链的取向可以调控聚合物材料的透明度、色散性等光学性能参数。
聚合物取向结构的调控方法为了调控聚合物的取向结构,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性能,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多种调控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聚合物取向结构的调控方法:1.拉伸法:通过拉伸聚合物样品的方法可以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拉伸方向上取向。
在拉伸过程中,分子链受到应变,增加了相互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取向结构。
2.扭转法:通过扭转聚合物样品的方法可以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扭转方向上取向。
扭转过程中,分子链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从而形成取向结构。
3.冷却速率调控法:在聚合物材料的凝固过程中,通过调节冷却速率可以控制分子链的取向结构。
快速冷却会使分子链形成较强的取向结构,而慢速冷却则会使分子链形成较弱的取向结构。
4.助剂添加法:通过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助剂可以调控聚合物的取向结构。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聚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元的排列和取向态结构。
取向态结构是指聚合物链的排列方式和方向性,影响着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及其影响。
1. 聚合物链的排列方式聚合物链的排列方式分为无序排列和有序排列两种。
在无序排列中,聚合物链呈现随机的方向和位置,没有规律可循。
而在有序排列中,聚合物链具有特定的方向和位置,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聚合物的有序排列通常会导致聚合物链的取向态结构形成。
2. 取向态结构的类型根据取向态结构的类型,可将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分为无定形态、半结晶态和结晶态三种。
2.1 无定形态结构无定形态结构是指聚合物链的排列呈无序状态,链的方向和位置没有规律可循。
无定形态结构的聚合物具有高度的柔韧性和可塑性,但缺乏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常见的无定形态聚合物有聚乙烯、聚丙烯等。
2.2 半结晶态结构半结晶态结构是指聚合物链的排列既有有序区域,又有无序区域。
在有序区域中,聚合物链呈现规律的排列和取向,而在无序区域中,聚合物链呈现无规律的排列和取向。
半结晶态结构的聚合物具有介于无定形态和结晶态之间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典型的半结晶态聚合物有尼龙、聚氨酯等。
2.3 结晶态结构结晶态结构是指聚合物链的排列呈高度有序的状态,链的方向和位置非常规律。
结晶态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聚合物的结晶度越高,其性能越优越。
常见的结晶态聚合物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等。
3. 影响取向态结构的因素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结晶度、分子量、晶核形成速率、结晶温度等。
3.1 结晶度结晶度是指聚合物中结晶区域所占的比例,是聚合物取向态结构的重要参数。
结晶度越高,聚合物的性能越优越,力学强度和刚度也越高。
3.2 分子量分子量是影响聚合物取向态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通常更容易形成有序排列和取向态结构,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The orientation texture of polymer摘要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是一种不仅具有研究前景也具有实用价值的聚集态结构。
本文概述了高聚物取向与解取向、流动取向和拉伸取向、单轴取向和双轴取向,分别简述了非结晶高聚物和结晶高聚物的取向机理,前者常发生前两种取向,即链段取向和分子链取向,后者除了非晶区可能发生链段取向和分子链取向外,还可能发生晶粒等的取向。
介绍了取向度F的定义及其相关测定方法,有广角X射线衍射法(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声波传播法(Sound Velocity Method)、光学双折射法(Birefringence Anisotropic Method)、红外二向色性法(Infrared Dichroism)等。
从高聚物的结构、温度、应力和时间、拉伸比和拉伸速率这四方面讨论了影响聚合物取向的因素。
最后,概括了聚合物在取向研究上的应用与前景。
关键词:取向态,单轴拉伸,双轴拉伸,取向度AbstractThe orientation texture of polymer is an academically potential and practical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definition of orientation and disorientation, flow-orientation and stretch-orientation, uniaxial-orientation and biaxial-orientation, introduces the orientation mechanism of non-crystalline polymer and crystalline polymer, the former usually contains segment orientation and chain orientation, the latter contains not only segment orientation and chain orientation in amorphous region, but also grain orientation . In this paper,degree of orientation (F) and its measuring methods are also introduced, as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Sound Velocity Method, Birefringence Anisotropic Method, Infrared Dichroism. Besides, effects of polymer structure, temperature in process, stress and time,draw ratio and stretching velocity on orientation are also evaluated, and finally this article makes a summary about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Key words:Orientation; Uniaxial-orientation; Biaxial-orientation; Degree of orientation物质的聚集态是指大量原子或分子以某种方式(结合力)聚集在一起,能够在自然界相对稳定存在的物质形态。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1.取向:大分子链、链段或微晶在某些外力作用下,可以沿着外力方向有序排列,这种有序排列叫做取向(一维或二维有序)<非平衡状态>2.取向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沿取向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提高,与取向垂直的方向上则降低(2)产生光学双折射现象(3)使用温度提高,密度、Tg、结晶度都会提高3.取向的类型(1)单轴取向:分子链或链段沿拉伸方向择优取向(纤维)(2)双轴取向:分子链或链段倾向于与拉伸平面平行排列,但在x、y平面内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薄膜)4.取向机理(1)链段取向:通过单键的内旋转引起的链段运动来完成(>Tg)(2)分子链取向:通过各链段的协调运动来完成(Tf)(3)晶粒取向:通过晶区的破坏和重新排列来完成(外力作用)①非晶态聚合物的取向:高弹态:链段取向;粘流态:分子链取向②晶态聚合物的取向:微晶取向;非晶区中发生链段和分子链取向(外力作用下)5.解取向:外力场除去,分子热运动将使有序结构自发地趋向无序化(熵增)(1)解取向:链段解取向、分子链解取向:取向越快,解取向越快,故链段解取向优先发生(2)取向后降温至Tg以下,“冻结”获取向材料(3)晶态取向比非晶态取向稳定;晶态取向在晶格破坏之前是无法解取向的6.解取向的表征(1)取向函数物理意义:定量表示取向程度(2)取向单元完全平行于参考方向:φ=0,f=1(理想取向)取向单元完全垂直于参考方向:φ=90°,f=﹣1/2完全不取向:f=07.取向度的测定实验原理:(1)双折射法:分别测定平行和垂直于纤维轴的折光指数,其差值的最大值可以用来计算取向度(2)声速法:声速在高聚物中的传播速度与高分子链的取向有关,可以用平行和垂直于分子链方向上的声速来计算取向度(取向方向上的传播速度比垂直于取向方向上的传播速度快)(3)XRD:测定衍射圆弧强度来计算取向函数或测定cos2φ来计算f(4)红外二色法:聚合物试样中某基团的吸光强度与振动偶极距M有关,未取向高聚物M 的变化方向呈均匀分布,而取向聚合物M也发生取向。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1.简述取向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
聚合物的取向现象包括分子链、链段的取向以及结晶聚合物的晶片等沿外力方向的择优排列。
未取向的聚合物材料是各向同性的,即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
而取向后的聚合物材料,在取向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得到加强,而与取向垂直的方向上,力学性能可能被减弱。
取向聚合物材料是各向异性的,即方向不同,性能不同。
聚合物的取向一般有单轴取向和双轴取向两种方式。
单轴取向指在一个轴向上施以外力,使分子链沿一个方向取向。
如纤维纺丝、薄膜的单轴拉伸。
双轴取向一般在两个垂直方向施加外力。
如薄膜双轴拉伸,使分子链取向平行薄膜平面的任意方向。
在薄膜平面的各方向的性能相近,但薄膜平面与平面之间易剥离。
2.实例2.1聚丙烯薄膜水蒸汽透过系数是评价包装材料阻水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分子取向程度不同,材料的水蒸汽透过系数也不相同。
聚丙烯是半结晶性材料,存在结晶区与无定形区。
结晶区结构比较紧密,通常情况小分子物质从结构松散的无定形区中通过,而经过取向拉伸后聚丙烯的结晶度将提高,结构松散的无定形区将减少,因此小分子物质通过PP的有效途径就减少了。
BOPP薄膜的结晶度要高于OPP薄膜的结晶度,因此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单向拉伸聚丙烯(OPP) 和未拉伸聚丙烯(CPP)三种薄膜的透湿系数值依次增加。
说明拉伸取向操作可提高PP 薄膜的阻湿性能。
薄膜单轴拉伸时,与拉伸方向平行的强度随着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强度则随之下降。
例如,把聚丙烯(PP)薄膜高度拉伸,那么在拉伸方向上薄膜的强度非常高,但在垂直拉伸方向上,薄膜就非常容易被撕裂,从而形成“裂膜纤维”。
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包扎带就是拉伸成纤化的PP裂膜纤维。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拉伸比越大,则PP分子链的取向度越大,即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减小,冲击强度、耐折性增大,力学强度提高、模量增大、透气、光泽性变好。
聚合物的取向结构
1.简述
取向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沿外力方向平行排列。
聚合物的取向现象包括分子链、链段的取向以及结晶聚合物的晶片等沿外力方向的择优排列。
未取向的聚合物材料是各向同性的,即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
而取向后的聚合物材料,在取向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得到加强,而与取向垂直的方向上,力学性能可能被减弱。
取向聚合物材料是各向异性的,即方向不同,性能不同。
聚合物的取向一般有单轴取向和双轴取向两种方式。
单轴取向指在一个轴向上施以外力,使分子链沿一个方向取向。
如纤维纺丝、薄膜的单轴拉伸。
双轴取向一般在两个垂直方向施加外力。
如薄膜双轴拉伸,使分子链取向平行薄膜平面的任意方向。
在薄膜平面的各方向的性能相近,但薄膜平面与平面之间易剥离。
2.实例
2.1聚丙烯薄膜
水蒸汽透过系数是评价包装材料阻水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分子取向程度不同,材料的水蒸汽透过系数也不相同。
聚丙烯是半结晶性材料,存在结晶区与无定形区。
结晶区结构比较紧密,通常情况小分子物质从结构松散的无定形区中通过,而经过取向拉伸后聚丙烯的结晶度将提高,结构松散的无定形区将减少,因此小分子物质通过PP的有效途径就减少了。
BOPP薄膜的结晶度要高于OPP薄膜的结晶度,因此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单向拉伸聚丙烯(OPP) 和未拉伸聚丙烯(CPP)三种薄膜的透湿系数值依次增加。
说明拉伸取向操作可提高PP 薄膜的阻湿性能。
薄膜单轴拉伸时,与拉伸方向平行的强度随着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强度则随之下降。
例如,把聚丙烯(PP)薄膜高度拉伸,那么在拉伸方向上薄膜的强度非常高,但在垂直拉伸方向上,薄膜就非常容易被撕裂,从而形成“裂膜纤维”。
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包扎带就是拉伸成纤化的PP裂膜纤维。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拉伸比越大,则PP分子链的取向度越大,即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减小,冲击强度、耐折性增大,力学强度提高、模量增大、透气、光泽性变好。
纵向拉伸使高分子链呈单轴纵向取向,大大提高了铸片的纵向力学性能,而横向性能恶化。
在进一步横向拉伸之后,高分子链于是呈双轴取向状态。
随着取向度的不断提高,伸直链段数目相应增多,折叠链段数目减少,BOPP的密度和强度都相应提高,断裂伸长率却降低了。
2.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双轴拉伸可以防止单轴拉伸时在薄膜平面内垂直于拉伸方向上强度的变差,双轴拉伸制品比未拉伸制品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
经过双轴拉伸的有机玻璃(PMMA)板,抗裂纹扩展的性能提高很多,即使被子弹打中,也不会碎裂,因而被用作防爆材料。
2.3聚丙烯腈
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取向结构是影响纤维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在碳纤维制备过程中,PAN 原丝高分子链取向结构经历热稳定化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影响进一步碳化过程生成的石墨微晶结构,从而对终极碳纤维性能产生影响。
PAN纤维取向结构在热稳定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主要受到分子链侧氰基环化反应的影响。
发生在非晶区的环化反应促进体系内应力增加,能够诱导晶区分子链进一步取向重排,导致晶区取向度增大;相应的,环化应力还能诱导近晶区分子链段规整重排形成晶区,导致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小幅增大。
时温效应对环化反应影响显著,导致不同时间温度环化应力诱导PAN纤维聚集态结构变化存在差异:热处理180℃时,环化反应程度较低,环化应力诱导结晶和晶区取向现象不明显;200℃热处理30min后,随着环化反应程度提高,环化应力诱导结晶和晶区取向现象逐渐显现;220℃热处理初期,剧烈的环化反应使得应力诱导结晶和晶区取向现象更加明显,影响PAN纤维结晶度、晶粒尺寸和晶区取向度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晶区分子链逐渐参与环化反应,原有晶态规整结构被破坏,导致220℃热处理30min后,晶态结构参数逐渐减小;240℃热处理时,纤维非晶区和晶区分子链短时间内迅速参与环化反应,结晶度、晶粒尺寸和晶区取向度均显著降低。
空气气氛热稳定化反应中,由于环境介质氧对环化反应有催化作用,显著缩短了环化反应诱导期,导致PAN纤维晶态结构和取向结构演变特征温度向低温方向推移。
PAN纤维取向结构影响热稳定化反应放热行为,热稳定化反应初期,纤维取向结构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取向度较大的纤维,初始热稳定化反应放热量相对较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取向分子链逐渐参与化学反应,取向结构对反应的抑制作用不断减弱;热稳定化反应中后期,取向结构越规整的纤维,热稳定化反应放热相对更加剧烈。
PAN 纤维取向结构影响热稳定化结构的形成,取向度较高的纤维,容易生成较多热稳定化类芳香片层结构,且片层面积相对较大。
对热稳定化PAN纤维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表明,类芳香片层结构生长越完善的纤维,其断裂伸长率相对更大,由于取向度较高的纤维生成类芳香结构相对更完善,因此影响其热稳定化纤维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相对更大。
热稳定化同步牵伸影响PAN纤维取向结构,进而影响热稳定化反应。
与原丝牵伸相比,200℃以下热稳定化牵伸能够进一步提高纤维晶区取向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牵伸率增大,晶区取向度不断增大;但较高温度时取向度随牵伸率变化增长逐渐缓慢。
受牵伸对取向结构的影响,牵伸诱导取向度增长较大的纤
维,其热稳定化纤维中环化反应程度相对更高,生成的类芳香片层结构相对更多。
200℃热处理8min后追加牵伸,对晶区取向结构及热稳定化反应的影响已不明显。
不同热稳定化牵伸制备的PAN基碳纤维石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热稳定化牵伸诱导取向度增长较大的纤维,由于促进了热稳定化过程生成更大类芳香片层结构,因此影响制得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相对更好,石墨结构相对更均一,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相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