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3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1.地球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源蒸发出来形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层。
云层会变得越来越重,最终形成降水,包括雨水、雪、冰雹等形式,将水带回地球表面。
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它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2.大洋和海洋:地球表面的大洋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0%。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这些洋被广阔的水面所覆盖,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冰川和冰盖:地球上的水也以冰的形式存在,包括冰川和冰盖。
冰川是在山脉上形成的大量积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厚而形成的。
冰盖是一种巨大的冰层,覆盖在地球表面一定面积以上的地区。
北极洲和南极洲都有巨大的冰盖覆盖,其中南极洲的冰盖是世界上最大的。
5.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地下岩石内的水分。
地下水通常通过地下水脉系统与地表水体相连,它们供应人类和动植物日常生活的淡水需求。
6.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利用水资源进行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能源生产等各个方面。
合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维护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7.水的环境问题:地球上的水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之一是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对地球上的水体和生物造成了威胁。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水的稀缺性,许多地区面临缺水的挑战,特别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综上所述,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支持生态系统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阅读理解题目:探寻地球上的水——源头与存在一、引言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而地球上的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困扰着人类许多年,对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着各种理论和观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寻地球上水的源头,并深入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存在方式。
二、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和大气中。
在地球的水资源中,海洋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部分,占据了地球水资源的97%,其次是冰川和冰盖,占比约为2%,其余的1%则分布于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大气中。
这些不同的水资源形式,其水源和存在方式也各异。
三、地球上水的来源1. 流水地球上的水源之一来自流动的水,比如河流和湖泊。
这些水源主要是来自雨水、融雪和融冰,以及地下水的补给。
这些水源通过地面径流、蒸发和渗漏等方式,最终进入大海和海洋。
2. 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来自于降雨和地表水的渗漏,并经过地下水的运移和储存,最终进入地表水系统。
地下水对于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人类饮用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3. 碎屑和岩石中的水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包含许多保有水的矿物和岩石,这些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形成过程中残存的水,比如地幔中的水、岩浆中的水等。
这部分水资源主要以地热和地球运动等方式释放,并最终进入地表水系统或大气中。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地球上的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其来源和存在方式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通过对地球上水的来源和存在方式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的水资源,保持水资源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五、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从地球上水的分布、来源和存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地球的水资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六、结语地球上的水是宝贵的资源,它的存在和来源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一、水的分布(水约占地球表面的70%)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有、液态和,以不同形式分布在、、和中。
1、海洋水: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占地球总水量的。
2、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几乎是生活和生产的全部用水。
(1)陆地淡水占地球总水量的,其中数量最多,占68.69%。
(2)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占地球上全部淡水的。
3、大气水:所占比例极少,但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4、生物体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质量的以上是水,儿童体内的水分高达,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水升。
二、水循环1、概念: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2、水循环的原因:外因——内因——3、水循环的类型:(1)海上内循环(2)陆上内循环(3)海陆间循环4、水循环的重要性:是地球上水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练习:1、下列各水体更新周期最长的是()A冰川B海洋水C大气水D地下水2、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是()A冰川水B河流水C湖泊水D地下水3、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B地心引力C大气环流D水的三态变化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A氧气B水C脂肪D蛋白质5、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A全球大气水汽输送B全球大气的降水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D局部地区地表径流输送6、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A赤道附近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C东海海域D沙漠地区7、根据水循环的示意图填空1-6;三种循环;三种循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水的电解1、接电2、实验现象:(1)两个电极上出现,两玻璃管内液面。
(2)与电源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速度慢,体积小;与电源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速度快,体积大;气体体积比为。
(3)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多的玻璃管尖嘴,发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少的玻璃管尖嘴,发现总结:可燃烧,并产生火焰的气体是,具有性。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蒸发:地球上的水源,如海洋、湖泊、河流和植被等,受
到太阳能的热量作用下,水分分子脱离液态转变为气态,
形成水蒸气。
2.起云:水蒸气随着上升空气形成云层。
当水蒸气在更冷的
高空遇到凝结核,如尘埃、盐粒或冰晶,水蒸气会凝结为
微小的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3.降水:云滴或冰晶不断增长,当达到足够大的尺寸,受到
重力作用,云滴会落地或以形式降下,如雨、雪、冰雹或
雾露等,这就是降水过程。
4.地面径流:降水落到地表后,一部分会通过地面径流,流
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也有一部分被植被吸收并进行蒸散,或渗入地下水层成为地下水。
5.蒸散和蒸发:地表、植被和地下水中的水被热量蒸散或蒸
发成为水蒸气,再次进入大气层。
整个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气态到固态的相变不断发生,通过太阳能的驱动完成水的循环运动。
这个循环过程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再生和分布均衡的重要机制,同时也对维持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
地球科学中有关水的知识非常广泛,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内容:
1.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不断循环,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流动等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大气中的水汽、云、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等。
2. 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约占地球总质量的0.02%,大部分水
是存在于地下水和海洋中。
同时,也存在于冰川、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3. 海洋:地球上70%以上的表面是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
的水体,其中包含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4. 水的化学与物理性质:水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而成,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它是一种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同时具有高的比热容和高的表面张力等特点。
5.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发展都依赖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压力。
6. 冰川和冰盖:地球上大量的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地区和高山地区,形成了冰川和冰盖。
随着气候变化,冰川和冰盖的消融速度加快,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水资源供应产生影响。
7. 水的生态系统:水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包括湿地、河流、湖泊和海洋。
这些水生态系统提供了庇护和繁衍许多动植物种类的环境,并为人类提供食物、水源和旅游资源。
以上只是地球科学中关于水的一些知识点,还有许多更深入和复杂的研究内容,如海洋生态系统、水循环模型和水资源管理等。
《地球上的水》教学分析一、教材概述《地球上的水》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珍爱等内容。
本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插图和简洁清晰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珍爱方法,培养学生珍爱环境的认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1. 水的重要性: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2. 水的分布:教材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等。
通过插图和文字的配合,让学生了解不同水体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水的利用:教材详细介绍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水的珍爱:教材强调了水资源的珍贵性,提出了珍爱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减少浪费、防止污染、珍爱水源地等。
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问题。
三、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方法,激发学生进修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
3. 启发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清洁河流、勤俭用水等,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置信《地球上的水》这本教材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为未来的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本教材,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环境珍爱的热情,共同尽力建设美丽的故里。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地球上水资源的三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有陆地水、海洋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洋。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陆地水、海洋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是冰川,目前我们利用的很少;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它们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
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
地球上的水总量巨大,但是近97%是海洋水,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而这其中绝大部分为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占到98%,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
目前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可见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地球上有多少水
地球上的水占地球70.8%。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0.8%。
人类所需要的水是淡水,淡水是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公里,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还有68.7%很难开采,所以要节约用水。
地球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
地球表面的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
剩余的70.8%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覆盖,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
地球的大部分极地地区都被冰覆盖。
地球外层分为几个刚性构造板块,它们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在地表迁移,而其内部仍然保持活跃,有一个固体铁内核、一个产生地球磁场的液体外核,以及一个驱动板块构造的对流地幔。
第一节: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
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五)地下水1.地下水的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3)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③污染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坏。
(4)保护措施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防止水污染;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避免形成漏斗区;③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④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三•河流(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时间集中不连续 氷童發it 丸(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t9时间性 潼续性 水里稳走本阳需肘 气谧震化职雪冰川諸星气温高祗识雪显多少地晩锐较稳定—股与河氓有互朴作用 时间性明显箜苛妙XI 多少 眸水率节分鲨 陽加年歸吏化邸决于湘汨与河流的狛对位逼和水检湖右水里丸小 IQjW 75IKJ补誥区弾秋里地下水位弓河凉水位关峯晉医、尢以 东部率凤区 巖與型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第一章第一节水在哪里(共两课时)
水头第二中学王东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二、教学分析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flaXP)和辅助课件各一个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科学的第一节内容,新的知识点不多,学生对水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
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培养学生对水的兴趣以及关注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情感教育。
五、教学设计
1、引入: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为地球和火星,让学生辨别那一个是地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尉蓝色的是水,)让学生提问,看到这幅画面有什么问题想提问.例如地球上有多少水?你们想了解有关水的知识吗?
观看有关水介绍的视频: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都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以几种形式存在?你能对他们进行分类吗?
出示图片让学生分类
根据状态不同:可分为液态、固态、气态。
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根据所含成分:可分为淡水、咸水。
根据分布空间可分为四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再问:各种形式的水它们所占的比例又是如何呢?
出示比例图让学生分析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96.53%
冰川冰68.69%
1、水陆地淡水2.53% 其他水体…………P2
地下淡水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情境问题:
如果船舶在海上遇难,漂泊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什么?为什么?
讨论板书:二、水与生命:
需要找水,因为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水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如果没有水,那么这个星球上不可能有今天人类的生命和其他一切生物的存在。
在所有的生命体中,含水量最大的生物算是人类自己。
人体内的水按重量计算占有60-80%。
据生物医学界的估算,人处于困境、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只要有充足的水,生命可维持10天以上,甚至在一些记录中达到一个月之久。
可见水对生命是极为重要的。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质。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一个人可以十几天不进食,但不能几天不喝水,摄入大量的水对人体几乎是无害的,可当人体内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脱水,严重脱水时人就会有
生命危险。
展示:1-6 动物生活离不开水图1-7 植物也要“喝水”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例子:埋藏在地下1000多年的莲子没有发芽,是因为种子太干燥了。
那么怎样使这些种子发芽呢?播在有水的泥土中。
过渡讨论: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不常饮水。
是不是它们不需要水?如果需要水,它们又是如何得到水的?请举例分析说明。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1.创设情境:年年下雨雪,天空中的水怎么降不完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2.探索水循环:通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并板书:三、水的循环
1.海洋表面海水不断蒸发,而海平面为什么不会明显下降?
2.陆地上的淡水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持续不断?
3.看看下面水循环,说说这一过程联系了几个圈层?
4.大气中的水有哪些来源?以什么方式而来?
5.空中的水蒸气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6..江、河、湖里的水流到哪里去了?
7.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何处?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大气水: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形式转化为大气水;植物以蒸腾作用形式释放水;固态的冰川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陆地水:大气降水;冰川熔化
海洋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
4.讨论: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联系起来的?
2.从水循环图上看,地球上的水循环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为什么?
5.讲解板书:2.水的循环
(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并在其中进行了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结合各圈的水的变化讲解)
6.讨论:假如水在自然界里不是循环运动的,那世界将出现怎样的情景?
结论:上述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地球上水体的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况且水循环在单位时间、单位地区供给的水量是有限的。
9.讲述板书:3.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10.理性思维练习:砍伐树木对一个地区的水分蒸发量可能会有怎样的影响?
11.思考回答:略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你能找到水循环的成语和诗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