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机触电成因、分析和预防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范文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是指在电焊机工作时,人员接触到电焊机的二次线而导致电击的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成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1. 设备故障:电焊机是一个复杂的电气设备,其中的元件和部件均有可能发生故障。
例如,电焊机逆变器故障、绝缘材料老化、二次线接触不良等,都可能导致二次线触电问题的产生。
2. 设备外部因素:电焊机周围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也会对二次线触电造成影响。
比如,湿漉漉的工作环境、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工作环境、过载使用电焊机等,都可能导致电焊机的二次线电压波动异常,从而引起二次线触电的风险。
3. 操作不当:人员在使用电焊机时,如果不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也会增加二次线触电的风险。
例如,不正确地连接电焊机的二次线和焊接工件、不使用绝缘手套或鞋子等防护措施、在电焊机工作时靠近裸露的二次线等,都有可能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措施1. 设备维护检修: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发生,首先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机。
检查焊机电源线、二次线和接头,确认其连接牢固、绝缘完好无损。
检查焊机内部的电气元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定期校验电焊机的电气性能,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
2. 电焊机布置:在工作环境中,应将电焊机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
电焊机应远离水源和高温物品,以免出现漏电和过热现象。
同时,电焊机的接地线应连接到可靠的地线上,确保工作环境中的电气安全。
3. 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为了降低二次线触电的风险,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在使用电焊机之前,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鞋子,并确保没有潮湿的环境。
连接电焊机二次线和工件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绝缘的可靠性。
在电焊机工作时,人员应与裸露的二次线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触碰到二次线而导致触电事故。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范文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安全隐患,对于电焊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成因分析1. 设备安全性问题:电焊机的质量和安全性是预防二次线触电的关键。
如果电焊机设计不规范或者存在制造缺陷,就可能导致二次线触电的发生。
比如,电焊机内部的绝缘层存在破损或者磨损,就会导致二次线漏电。
2. 电源线不可靠:电焊机的电源线如果过长、老化或者接头断裂,都会增加二次线触电的风险。
电源线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绝缘层老化,使输电过程中出现漏电。
3. 使用不当:操作人员对于电焊机的使用不当也是导致二次线触电的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没有按照规范使用适用的焊接电缆,或者连接焊接电缆时没有正确接地。
4. 工作环境问题:电焊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使用,也可能导致二次线触电事故。
如潮湿或者高温环境下,电焊机的绝缘层可能会受损,增加了漏电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购买质量可靠的电焊机:购买电焊机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在购买之前,应仔细检查电焊机的外观和使用说明书,确保绝缘层完全、接头牢固,以避免电焊机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机:电焊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检查其内部的绝缘层和接线情况。
如果发现绝缘层破损,应及时更换。
电焊机的电源线和接头也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可靠性。
3. 遵守使用规范:操作人员在使用电焊机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范进行操作。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缆,并正确连接和接地。
如果操作人员对于电焊机使用不熟悉,应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
4. 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潮湿、高温等恶劣环境对电焊机及其绝缘层的影响。
如果工作环境恶劣无法改变,可以考虑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等个人防护装备。
5.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向电焊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电焊机使用培训,让他们了解二次线触电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电焊作业时焊工产生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产生触电的原因
1.1 电源故障
电焊机本身或其配备的电源线路可能存在故障或损坏,或者存在其他电器故障,从而引发电流泄漏或短路,导致焊工产生触电。
1.2 不当操作
焊工操作时不按照规范要求,例如不戴绝缘手套、鞋子等防护装备或将电极跟
引线混淆,也可能导致触电。
1.3 场地条件
焊接现场环境条件也是产生触电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潮湿环境、吊挂物件过
低或接触金属电缆等状况下作业也容易造成触电。
2. 预防措施
为防止焊工产生触电,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2.1 定期检查电源线路
确保电源线路完好无损,检查焊接设备是否有接地线,保持电器良好的功能。
2.2 正确操作
在操作电焊机时遵守规范要求,如必须穿戴绝缘手套、鞋子等防护装备;正确
安装电极和防护罩等配件,定期检查电极是否有裂痕,保持电焊机干燥清洁。
2.3 保持场地干燥
保持电焊现场环境干燥,若是在室外作业,则需要将工作区域设置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在潮湿的地面上操作。
2.4 常规培训
定期进行电焊作业安全规范培训。
培训焊工正确操作的技能和意识,提高其安
全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2.5 紧急预案
制定好电焊作业中出现触电事故时的紧急预案,这样可以在发生事故之后立即
进行处理,尽快救援伤员。
3. 总结
为防止电焊作业中焊工产生触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检
查电源线路、正确操作电焊机、保持场地干燥等,这样可以避免火灾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电焊作业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保证安全生产。
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一)焊接与切割是制造业中常用的技术,它们可以将金属和其他材料连结或分开,但同时也伴随着危险。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很多人需要了解它们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1. 触电事故的原因:(1)设备老化和损坏就像其他金属机器一样,电焊和切割机也会因为使用时间久或过度使用而陈旧。
这可能导致焊接和切割的设备出现电气故障,从而引发触电事故。
故而,机器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2)过载或使用不当操作电焊和切割机时需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使用时避免出现操作不当或过载。
如果操作人员不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设备或不知道如何工作于高压区域,则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3)戴手套不当或没戴手套当操作人员处理设备时,戴手套能够有效地防止触电。
但是如果戴手套的方法不正确或者不戴手套,则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2. 防范措施:(1)维护设备当设备陈旧或出现故障时,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理。
最好每3-6个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2)使用保护装备在使用焊接和切割设备时,使用保护装备是必要的,例如手套、护目镜和安全靴等。
这些装备能够帮助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3)进行必要的培训操作人员需要接受必要的培训才能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和操作设备。
这将有助于操作人员意识到设备的操作和安全性问题。
(4)定期检查电缆和插头检查电缆和插头是否有任何裂纹或损坏,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应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5)避免使用过载的设备应使设备保持在正常工作量下,而不超过设备承载量的极限。
总之,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常见的触电事故其实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防范措施来避免。
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使用保护装备和进行必要的培训是防范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焊接的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接触到电焊机一次侧的220/380V线路(如焊机的插座、形状或破损的电源线等),导致触电;电焊机长期工作于过载状态,发热严重,导致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绝缘破坏,焊工在进行操作时导致触电;·而大部分情况下的触电,主要是由二次侧空载电压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发生触电事故时多数焊机本身并没有任何故障,而且一般一次侧都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前两种情况容易引起管理者和焊工的高度重视,但最后一种情况却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因此也容易在生产中导致伤亡事故。
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⑴事故经过: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⑶主要预防措施: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
2.更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⑴事故经过: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
在更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
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②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③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
⑶主要预防措施:①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
②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
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⑴事故经过: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
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
电焊机二次侧发生触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交流电焊机(简称电焊机)是设备检修、安装常用的设备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种高危险性的电气设备,其操作者属于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目前漏电保护器的广泛使用对于控制电焊机触电事故起了一定作用,但电焊机二次侧的触电事故仍会发生。
一、电焊机二次侧发生触电事故原因: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电焊机为什么还会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呢,原因就是二次侧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电焊机的实质,是一台电磁感应的变压器。
由于电弧焊是基于电弧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金属而达到焊接的目的。
因此首先要引弧。
引弧的开始阶段,由于焊条和焊件的空气间隙不足够热,要求有较高的引弧电压(通常7090V)促使空气电离,此引弧电压达不到安全电压(36V)的要求,操作者一旦触及时将会发生触电事故。
引弧发生后,空气成为导体,作用于电弧的电压应迅速下降,以免电弧工作电流过大,此时,电焊机二次侧工作电压大约在20V左右,低于安全电压,是比较安全的。
由此可见,电焊机二次侧的危险在于,空载时焊把线电压较高。
漏电保护器只能对电焊机的一次侧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对二次侧来说,漏电保护器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
因为二次侧是另外一个相对独立的闭合回路,二次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动势,就相当于这部分电路的电源,这部分相对独立的闭合回路没有任何保护设施,所以当二次侧漏电时,会发生触电死亡事故。
二次侧在事故发生时是一个不完整的回路,一部分电流发生了异常流动,而此时一次侧的电路和电流仍然完整,因此漏电保护器并不动作。
在电焊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而接触了电焊的裸露部分就十分容易触电。
二、防止电焊机二次侧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防止电焊机二次侧触电事故的措施是安装二次触电保护器。
二次触电保护器(简称二次保护器)对电焊机的保护是通过降低电压来实现的。
当二次侧不工作时,二次保护器信号执行电路部分监测到断路信号后,立即采取动作,控制电路使电路降压部分开始工作,将电焊机的一次侧的电压降低。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范本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可以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备故障: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常见原因之一是设备本身的故障。
例如,电焊机绝缘材料破损或老化,导致绝缘失效;电焊机内部电路出现短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使电流从二次线路中流向接地物体。
2. 不当使用:不正确的使用电焊机也可能导致二次线触电。
例如,使用不合适的焊接电极或焊接电流超过电焊机的额定容量会导致二次线路过载,从而增加触电的风险;接地线或工作件没有良好接地,导致电流不能有效地流回电源,增加触电的可能性。
3.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可以导致电焊机二次线触电。
例如,工作环境潮湿或存在大量金属物体,会增加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性;工作区域没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会导致电焊机过热,增加触电的风险。
针对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焊机: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焊机,并定期检查电焊机的绝缘性能和内部电路的连接情况,确保设备没有故障。
2. 正确使用电焊机:使用正确的焊接电极和符合电焊机额定容量的电流,避免二次线路过载。
同时,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过热情况的发生。
3. 良好接地:确保接地线的连接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工作件也需要良好接地,避免电流通过人体流向接地,减少触电的可能性。
4. 做好个人防护:使用电焊机时,应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触电的危险。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电焊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
通过正确使用设备、良好接地和做好个人防护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触电的风险,保障工作的安全进行。
电焊作业时焊工产生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电焊作业时焊工产生触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触电不仅可能导致身体伤害甚至死亡,还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本文将对电焊作业时焊工产生触电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原因1. 电源问题当使用不合格的电源时,如线路电压过高、过低、电源漏电等情况时,都会导致焊工产生触电。
因此,在使用电源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电源的合格,并进行及时检查和维修。
2. 工具和设备问题焊接工具和设备的质量和维护状态也会影响焊工是否会触电。
烙铁头、焊枪手柄、手工电焊机等工具的绝缘性能不好,就会产生漏电现象。
同时,使用破损的设备以及没有维护的设备都会增加触电的风险。
3. 人为操作错误焊工在操作时出现一些简单的错误,也会导致触电。
例如,使用没有绝缘保护的手,使用没有绝缘保护的金属材料接触导体等问题。
这些细节错误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会给焊工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要防止焊工触电,需要多方面的防范措施。
根据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 提高电源质量在进行电焊时,需要确保电源的合格,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如果电源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并不要使用不合格的电源进行工作。
2. 维护工具和设备对焊接工具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尤其是焊接工具的绝缘性能,必须保证良好。
并且需要定期更换坏损的工具和设备。
3. 加强督促与安全教育需要加强对焊工进行督促和安全教育,使其意识到触电的危险性,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错误。
4. 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在进行电焊作业时,需要清理周围的杂物和易燃物品,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如果需要在机器上进行作业,需要根据机器的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保证操作人员符合要求。
总之,对于预防焊工触电,我们需要在各方面加强防范。
只有在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后,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工人安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交流电焊机触电的预防范文交流电焊机触电是一种常见的电焊事故,如果不加以预防和防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为了提高电焊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流电焊机触电的预防措施。
首先,预防交流电焊机触电事故的关键是加强对电焊机使用的规范和标准的理解。
电焊工必须熟悉交流电焊机的工作原理、规格和操作要求,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使用电焊机时,必须按照参数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并确保电源线、地线等外接设施的良好连接,以避免电流泄漏和触电危险。
其次,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也是预防交流电焊机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作区域应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环境,以减少漏电和触电的风险。
同时,要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明显的电气故障,如电源线断裂、插头松动等,及时排除隐患并保持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第三,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也是预防交流电焊机触电事故的必要措施。
电焊工应穿戴好防静电服、绝缘手套和安全鞋等防护装备,确保工作期间可以有效地避免触电的危险。
此外,要特别注意焊接过程中的火花和飞溅,及时用防护面罩或护目镜保护眼睛,避免火花和烟尘刺激造成伤害和灼伤。
第四,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是防范交流电焊机触电事故的基础。
电焊工应时刻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不得在操作焊接机器时分心或被其他事物干扰。
在操作电焊机时,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避免手指直接接触焊接部位、不轻易碰触电极等,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对于不熟悉的焊接工作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和寻求帮助,以确保操作的正确和安全。
最后,定期检查和维护交流电焊机及其相关设备也是预防触电事故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电焊机的连接线、引线、电缆等是否磨损,是否存在绝缘损坏和电流泄露等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此外,要定期清理焊接工作面,保持设备和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以减少火灾和其他不可预见的事故。
综上所述,预防交流电焊机触电事故要求电焊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模版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导致的:
1. 电焊机的绝缘性能不符合要求,或者绝缘件老化破损,导致电焊机的二次线和机壳之间出现电流泄漏,使人体接触到带电部分而触电。
2. 电焊机的接地不良或者接地线松动,导致电焊机的机壳以及二次线电势升高,使人体接触到带电部分而触电。
3. 电焊机的工作环境存在湿度过高、灰尘多、气体中存在有害物质等不良环境因素,导致电焊机的绝缘性能下降,产生了电流泄漏,使人体触电。
4. 操作者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没有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等,使自身成为电流的回路,触电的可能性增加。
5. 操作者在电焊机工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如触摸带电部分、未正确连接绝缘电缆等,增加了触电的风险。
6. 操作者长期接触电焊机工作,由于疲劳、精神不集中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误,增加触电风险。
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焊机,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机的绝缘性能,确保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2. 定期检查电焊机的接地情况,保证机壳和二次线的电势在安全范围内。
3. 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如保持干燥清洁的工作环境,对于有害物质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及时排除有毒气体。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设备故障:电焊机本身存在缺陷或设备老化,导致内部电路短路或绝缘材料损坏,从而导致二次线对金属外壳带电。
2. 人为操作不当:在使用电焊机时,操作人员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比如在接线时未切断电源,未断开电焊机的开关等,都可能导致二次线对金属外壳带电。
3.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的湿度、温度、灰尘等因素会影响电焊机的绝缘性能,当环境湿度较大或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绝缘材料失效,从而引发二次线对金属外壳带电。
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确保设备安全:定期检查电焊机的电源线和接地线是否有破损,保持机器的外壳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如果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2. 严格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并遵守操作规程。
在接线和操作过程中,要按照要求切断电源,开关电焊机,确保安全。
3. 建立安全制度:在工作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设立专门的操作区域,并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习惯。
4.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绝缘材料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工作时,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水罩或对电焊机进行绝缘处理。
5. 使用绝缘工具: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绝缘套管、绝缘手套等工具来增加安全系数,减少二次线对金属外壳的触电风险。
总之,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程管理和员工培训等措施,切实预防二次线触电的发生。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一、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1. 设备故障: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
例如,电焊机的绝缘层损坏或磨损,导致电流泄漏,从而使二次线可能会带电;焊机接地部件的螺丝松动、脱落,导致接地不良,增加了触电的风险。
2. 人为疏忽:人为疏忽也是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原因之一。
例如,焊缝后的焊渣没有及时清理,导致二次线与焊渣发生短路,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操作者没有正确使用绝缘手套、鞋等防护设备,增加了触电的风险。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导致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原因之一。
例如,操作者在湿润的环境中工作,增加了电流泄漏的可能性;操作者没有进行漏电保护与接地保护,导致电压返波或静电引起的触电。
二、电焊机二次线触电预防措施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设备;要求操作者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查,确保设备的绝缘层完好;要求操作者清理焊缝后的焊渣,确保二次线不会与焊渣发生短路。
2. 电焊机绝缘:确保电焊机的绝缘层完好,并定期检查绝缘层的磨损情况。
在需要更换绝缘层时,必须使用质量可靠的绝缘材料进行更换。
3. 接地保护:保持焊机接地部件的良好接触。
定期检查焊机接地螺丝是否松动,必要时重新拧紧螺丝。
使用可靠的接地线,确保焊机与地面之间良好的接触。
4. 漏电保护:确保电焊机配备了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测试。
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5. 工作环境:将电焊机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并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焊机。
如果必须在湿润的环境中工作,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穿防水胶靴、使用防水绝缘垫等。
6.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焊机的绝缘状况、接地状况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可以委托专业人员对电焊机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7. 培训和意识提升:对操作者进行电焊机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频发,原因在于二次线电压较低(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人们对触电的成因认识不足,往往错误地认为电焊机二次线是“安全”的,导致二次线致人死亡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进行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
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这起事故告诉我们,电焊机二次线电压虽低却足以致命。
电焊机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左右,而安全电压最高等级为42V,空载电压高于安全电压,这是二次线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另外,一般电焊机电弧引燃后,要维持电弧所需的工作电压为16V――35V,虽然在安全电压范围内,但在不良的焊接环境下如在金属结构上、金属容器、管道内或水下。
潮湿地点进行焊接,若焊工身体状况较差,人体电阻很低,也可能造成触电。
安全电压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事实上,如果从更广的范围来探讨电焊机二次线触电问题,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电焊过程中人体与二次线接触,电流作用人体,在接触部位会产生电流灼伤,电烙印或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而导致肌体组织断裂。
骨折等机械x伤害;电焊过程中产生电弧,在作业者防护不当时,可使其发生电光眼疾患或使金属微粒渗入皮肤导致皮肤金属化;另外,还有更为严重的电击。
分析这些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因为存在下列不安全因素:电焊机和焊接回路客观上存在着触电危险1.电焊机二次绕组绝缘损坏,二次接线柱绝缘不良,致使电焊机外壳带电,而电焊机未接地接零或接地接零、漏电保护器出现问题,电源无法断开,电焊机外壳长时间带电。
2.二次输出端接线柱无防护罩、二次电缆线裸露、电焊钳绝缘不合格而出现漏电现象。
3.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搭接作为焊接回路等。
焊接环境不良1.在金属容器、管道内、金属结构上或潮湿的地点、水下进行焊接作业,2.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焊工长时间进行焊接作业,通风不良,人体大量出汗和疲劳,身体有病或情绪不佳,导致人体电阻大大降低。
电焊作业时焊工产生触电的原因是:1)设备发生绝缘损坏等故障。
2)焊机的空载电压大多超过安全电压。
如常用的交流弧焊机,空载电压一般为70V,当焊工身上出汗(特别是夏季)、鞋袜潮湿、鞋底又薄时,人体的电阻降至仅1600ω左右,焊工的手一旦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达40~50mA,使焊工的手部发生痉挛,甚至不能摆脱而触电。
若焊工更换焊条时,其手接触焊钳口,而身体的其他部位直接接触金属结构而连通电焊机另一极,更易发生触电事故。
预防触电的措施:1)所有交、直流弧焊设备的外壳都必须接地。
在电网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中,应安设保护接地线;在电网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应安设保护性接零线。
2)弧焊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与焊件相接的一端也必须接发或接零,当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绝缘击穿,高压出现在接零时,焊件绝不应再接地或接零,否则一旦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在的焊接电流可能将接地线或接零线熔断,不但使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且易引起火灾。
3)焊工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工作服、绝缘鞋和防护手套。
更换焊条时一定要戴皮手套,禁止用手和身体随便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
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切勿靠在带电的钢板或坐在焊件上工作。
4)在金属容器内部施焊时,脚下应衬以橡皮绝缘垫,照明行灯的工作电压应低于12V。
5)下列操作应在切断电源后进行:改变焊机接头、改接二次回路线、摆动焊机、更换熔断器、检修焊机。
6)手弧焊机应安装焊机自动断电装置,其技术要求为:引弧起动时间≤40ms;空载电压≤18V;断电延时为1±0.5s内;起动灵敏度≥300ω,并≤500ω。
7)焊机应在铭牌允许的负载持续率下工作,不得长时间超载运行。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是指电焊机的二次接线触电现象,一般是因为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
下面将从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操作不当引起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及预防措施:1.人员接触未切断电源:在检修或维护电焊机时,没有切断电源,直接接触线路,导致触电。
预防措施:在进行电焊机检修或维护时,务必先切断电源,确认没有电流通过线路再进行操作。
2.不正确使用保护用具:不佩戴或不正确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等保护用具,导致触电。
预防措施:在操作电焊机的过程中,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靴等保护用具,并且要正确使用,确保能有效隔离电流。
3.操作时未戴绝缘腿带:电焊机二次线可能存在接地故障,未戴绝缘腿带时,身体与地面之间就会形成电势差,从而导致触电。
预防措施:在操作电焊机时,务必佩戴绝缘腿带,并正确使用,确保在出现触电情况时能有效地将电流导向地面。
4.接触导电部件:操作时误触导电部件,如裸露的导线、金属框架等,导致触电。
预防措施:在操作电焊机时,要注意避免误触导电部件,如有需要,可以在导线上盖上保护套或用绝缘胶带进行包裹,降低触电的风险。
二、设备故障引起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成因及预防措施:1.焊机漏电:电焊机二次线因设备故障导致漏电,触电风险增加。
预防措施:定期对电焊机进行检测,确保电焊机的绝缘性能良好,尽量避免焊机漏电现象的发生。
2.二次线路接地故障:二次线路接地故障会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向地面,从而导致二次线触电现象。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焊机的接地线是否接触良好,确保接地线与地面之间的电阻小于要求值,避免二次线路接地故障的产生。
3.二次线线芯破损:二次线路中,线芯损坏或破损会导致电流外泄,增加触电风险。
预防措施:在操作电焊机前,要检查二次线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线芯破损,应及时更换。
综上所述,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主要是由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导致的。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佩戴好防护用具,并加强对电焊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防止二次线触电事故的发生。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成因及预防成因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1. 导线绝缘破损:电焊机使用的导线一般都是橡胶或塑料绝缘的,如果长时间使用或者遭到损坏,导线绝缘层容易出现破损,导致电流直接流向人体,引发触电事故。
2. 电焊机接地不良:电焊机接地不良是一个常见的触电成因。
接地不良会导致电流无法正常通过接地线散去,造成电焊机外壳带电,一旦接触到金属结构或人体,就会引发触电事故。
3. 电焊机使用环境不当:电焊机使用环境不当也是导致二次线触电的成因之一。
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使用电焊机,容易造成电焊机绝缘层失效,增加触电风险。
4. 操作不当:操作不当也是电焊机二次线触电的一个重要成因。
例如,操作人员未戴好绝缘手套或鞋子,以及操作时没有做到防护措施等,都会增加触电的风险。
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电焊机:定期检查电焊机的导线、插座、按钮、接地线等是否有破损或松动现象,确保电焊机的正常使用。
2. 给电焊机做良好的接地:对于电焊机来说,保持良好的接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防止二次线触电。
接地线应选择足够粗、质量好的导线,需与地线牢固连接,同时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 使用绝缘工具和防护设备:操作电焊机时,应配备好绝缘手套、绝缘鞋和面罩等防护用具,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4. 控制操作环境:将电焊机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品和可导电的物体。
避免在潮湿或有水洼的地面上使用电焊机,以免损坏电焊机绝缘层。
5. 定期维护电焊机:定期对电焊机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电焊机的正常使用,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
总之,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应对电焊机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有足够的了解,并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
对于电焊机的维护和保养,也应重视起来,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电焊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焊机触电成因、分析和预防摘要:以一起手工电弧交流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为例对触电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焊机二次线电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指出触电事故对人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直流或交流)和频率、人的身体状况有关,提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电焊机;触电;二次线;原因;对策一、引言电焊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施工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造船、设备检修、安装、建筑施工等行业,从电焊机引发的触电事故实例分析可知,常见的电焊机触电事故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触到电焊机一次侧的220/380V线路(如焊机的插座、形状或破损的电源线等),导致触电;另一种是电焊机长期工作于过载状态,发热严重,导致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绝缘破坏,焊工在进行操作时导致触电;而大部分情况下的触电,主要是由二次侧空载电压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触电事故时多数焊机本身并没有任何故障,而且一般一次侧都安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前两种情况容易引起管理者和焊工的高度重视,但最后一种情况却有着极大的隐蔽性,因此也容易在生产中导致伤亡事故。
电焊机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 左右.而安全电压最高等级为42V,空载电压高于安全电压,这是二次线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另外,一般电焊机电弧引燃后,要维持电弧所需的工作电压为16V --35V,虽然在安全电压范围内,但在不良的焊接环境下如在金属结构上、金属容器、管道内或水下。
潮湿地点进行焊接,若焊工身体状况较差,人体电阻很低,也可能造成触电。
安全电压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那么电焊机二次侧电压到底会不会致命,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电焊机为什么还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等问题,必须从影响触电时危险程度的因素和机理上予以说明,才能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正确的防护措施,制定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
二、事故概况和分析1事故概况2002年6月,山西河津市某安装公司对某氧化铝厂3号熟料烧成窑进行大修,6月17日17:00,临时工何某在窑尾焊接钩钉,不慎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调查确认,事发时窑内温度在40℃以上;何某手戴帆布手套,脚穿回力牌球鞋,手套、鞋、衣服已经湿透,无焊工证。
电焊机为BX3-300-1型交流焊机,性能正常;一次线、二次线、焊钳经外观检查无漏电现象,测量绝缘电阻均超过1M。
2原因分析2.1管理因素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无任何进密闭容器的管理措施,管理不到位。
临时工何某被施工单位雇佣后一直未接受正规的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较差,何某无证施焊,不具备最基本的焊接知识和技能,很易发生事故。
2.2技术因素窑体系Q235-A钢材制作,导电性能良好。
经事后调查分析,何某在焊接时,左手持钩钉,右手握焊把,在焊接过程中,如果钩钉和窑体接触良好,则电流会通过二次线把线、焊条进入窑体,流到二次线地线,回到焊机。
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金属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大的伤害。
但是,在不懂得焊接技术和安全知识的情况下,由于误操作,钩钉未接触到窑体.而焊条和钩钉接触,这样电流就通过人体形成一条电流回路。
这就是造成本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电焊机触电原因的分析1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电压、电流、电流作用时间、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电阻等。
1.1 电压和电流研究表明,触电的生理伤害主要是由电流造成的,但伤害程度与电压有关,因为电压越高,就可能产生越大的电流。
根据渡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产生效应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室颤电流。
所谓感知电流,即通过人体引起轻微麻感和微弱针刺感的最小电流。
试验资料表明,人的平均感知电流即对应于概率500/0的感知电流,成年男子约为l.lmA,成年女子约为0.7mA。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加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感知电流至一定程度时,触电者将因肌肉强烈收缩而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体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试验资料表明,人的平均摆脱电流即对应于概率50%的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约为16mA,成年女子约为10.5 mA。
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以后,会感到异常痛苦,若时间过长,还可能导致昏选、窒息、乃至残废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室颤电流。
发生心室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如不及时抢救,很快将导致死亡。
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1.2电流作用时间电流持续时间越长,电击的危险性越大;电流持续时间越长,人体内积累的局外电能越多,室颤电流越小;电流持续时间越长,电流必然重合心脏易损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之间的间隙期,约0.1—0.2s,此时如有电流通过,则伤害最大);电流持续时间延长,人体电阻下降,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加,电击危险性增大;电流持续时间越长,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电击危险性越大。
1.3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途径不同,电流途径的危险程度不同。
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流路线越短是电击危险性越大的途径。
一般来讲,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以从手到脚,中间经过重要器官的情况最为危险,如果是从脚到脚,则危险性相对较小。
1.4人体电阻流过人体的电流与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成正比,与人体阻抗成反比。
人体电阻不是常数,会受接触电压、皮肤潮湿程度及表面状态、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当接触电压达到50~100V时,人体电阻明显下降,表皮破损后,人体电阻就只有约数百欧;皮肤潮湿程度对人体电阻的影响也很大。
潮湿的皮肤表面,人体电阻就会锐减为干燥条件下的1/2,因此大量出汗后,人体电阻明显下降;皮肤表皮破损或角质层破损,也会使人体电阻明显降低。
生产过程中金属粉等导电性物质污染皮肤,乃至渗人汗腺会大大降低人体电阻。
不同条件下人体电阻的变化如表1所示。
2电焊机二次测导致触电的机理分析为保证良好的引弧与稳弧性能,弧焊变压器的二次空载电压一般为50~90V,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在一些特别危险环境,如锅炉房、化工厂的大多数车间,机械厂的铸造、电镀车间和酸洗车间等,以及在容器、管道内和金属构架上的焊接操作环境,此空载电压是不安全的。
由于焊工在操作时与电焊机二次侧接触机会很多(如焊钳或焊枪、焊件、工作台和电缆等),因此,它是焊接触电伤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正常焊接操作更换焊条时,如果焊工的手不小心触及焊钳口,则会通过“一只手和两只脚形成一个导电回路”。
如果此时穿鞋底干燥的安全鞋,电阻可达10000欧姆,两只鞋平行并联电阻为5000欧姆,加上人体电阻2500欧姆左右,则通过人体电流为:I=U/R=70V/7500 =9.3mA这时焊工手部会感到轻度抽搐,但能够扔掉焊钳。
但如上面列举事故的情况在金属容器内作业,身体大量出汗,其绝缘鞋和手套不起作用,双脚直接和金属窑体接触,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I=U/R=70V/2500 =28mA这一电流虽然比室颤电流(50mA)小得多,却比摆脱电流(16mA)大很多。
这时,如附近有人及时断电,使电焊工脱离电源,可能不会有严重后果。
但是在狭窄的金属容器中不能摆脱,触电时间延长,造成人体电阻再次下降(800~1000欧姆),此时通道人体的电流:I=U/R=70V/1000 =70mA这时通过人体电流增大为70mA,超过了室颤电流(50mA),极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死亡。
从焊接触电死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可知,焊接触电伤亡事故大都发生在下列情况:如夏季人身上出汗或在潮湿的工地操作、阴雨天作业等。
此时防护服装、绝缘鞋和手套由于潮湿绝缘性能大幅下降,而人体电阻将降低到小于1000欧姆左右,焊工的手一接触焊钳口,通过人体的电流一般都远大于摆脱电流甚至超过室颤电流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从以上分析可知,电焊机的二次电压在操作不当时或特定的环境下,不仅会打人而且还会触电致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防止电焊机触电的对策1.必须严格电焊工资质的管理。
电焊工是国家明确规定的特殊工种之一,其培训、考核、取证、复审和人员的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杜绝无证施焊现象。
2.电焊工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焊接作业人员应保证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面罩、遮光镜片质量合格,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这是防止电击、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光眼、电烙印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3.电焊机必须选用合格的产品。
电焊机要有防止过载的热保护装置,在调节电流的铭牌上有明显的道载指示;电焊机各导电部分之间要有良好的绝缘,其绝缘电阻值在初级回路与次级回路之间应不低于5Mfl,带电部分与机壳,机架之间应不低于2.5 MQ;介电强度的实验电压值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焊机的一次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米~3米;电焊机工作温度一般在- 10℃+40q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20℃时≤90%特殊环境下,如在气温过低或过高、湿度过大、气压过低以及在腐蚀性或爆炸性等情况下,应使用适合特殊条件性能的电焊机,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每半年应进行一次电焊机维修保养。
当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焊机电源,及时进行检修。
4.电焊机一次线和二次线的接线柱端口都必须有良好的防护罩,防止人体意外触及带电体。
如果防护罩是金属材料,必须防止防护罩和接线端口的接线柱、金属导线碰触或连接,以免防护罩带电。
5.电焊机二次电缆线必须绝缘良好,不能有裸露现象。
二次电缆线应按国家标准GB50133 - 85选用,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Q;并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线芯应用多股细铜线(直径在0.2mm -0.4mm),并且轻便、柔软、便于操作;其截面积应根据使用的焊接电流与电缆线的长度的不同来确定,以防在使用中因为过热而烧毁绝缘层;一般长度不超过20米~ 30米;二次电缆线和电焊机连接可以用设备耦合器(俗称快换接头)进行连接,接头不能多于两个,接头处应绝缘良好。
6.焊钳的质量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得使用绝缘损坏的焊钳,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Q;介电强度通过实验应达到绝缘部分能承受有效值为1000V的交流实验电压而无闪络或击穿现象;焊钳和耐焊接飞溅物达到规定要求;机械性能通过拉力试验和耐冲击试验符合规定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禁止将焊钳浸入水中冷却。
7.电焊机的使用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
即每台电焊机必须配备一个独立的电源控制箱,控制箱内有容量符合要求的铁壳开关(或自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当焊机超负荷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电焊机和电源控制箱的金属外壳都必须接地(或接零),接地电阻Rd<4Q,其外壳上的接线螺钉规格不得小于M8,接地线应是中间无接头的整根导线,截面应为相线截面的1/3—1/2且不应小于2.5mm2,严禁多台焊接串联接地(接零);漏电保护器必须选用符合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