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闻线索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1.20 KB
- 文档页数:5
《新闻采访》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阐述,此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
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①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②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
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二、单元教材分析活动探究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活动任务单”中对整个单元的任务做概要说明,以方便学生总体把握。
此单元的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大部分学生比较关注时事,对新闻有一定的了解。
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学之间合作较密切。
以上这些为学习此单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新闻语言、新闻写作和平时接触较多的文学作品和作文的区别。
四、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等材料,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横向对比,了解常见的新闻体裁的特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设计说明新闻采访,在此单元的任务群中活动性、综合性最强,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整体来看,它包括新闻采访的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
由于活动本身的过程性较强,活动的具体情况存在较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且小组内部需要合作分工,它也成为此单元任务群中操作难度最大的任务。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学习新闻采访的技巧。
2.了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规划,学会编写新闻采访提纲。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4.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关心国事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能力。
例谈如何发掘新闻线索作者:黄枝荣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1年第01期【关键词】初中教学,新闻写作,新闻线索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新闻设置了三个任务,其中第三个是新闻写作。
这个任务又分成必做、自选、拓展三类。
尽管学生对新闻写作这种活动性强的任务很感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却只是布置学生完成第一个必做任务,即写一则短消息,极少对第二类自选任务即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进行布置。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觉得不容易写,教师指导起来也觉得困难。
不少学生觉得自己身边的事都很平常,不值得去写。
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才算新闻。
其实,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现实生活中,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就看学生是否善于发现和捕捉、挖掘和筛选。
一、厘清新闻线索的三个特点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信号,是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
具体来讲,新闻线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片段性。
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通常比较简略,完整性差,新闻要素不全,如有人物,却确定不了时间、地点、原因等。
它一般没有过程,没有细节,只是一个片段,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
这告诉我们,新闻线索一般都比较零碎,信息不完整,需要进一步去寻找、了解完整的新闻事实。
二是具有梗概性。
新闻线索所提供的新闻事实信息一般较为概括,并不具体,细节不清,甚至真假不明。
三是具有不确定性。
一方面,新闻线索不一定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新闻线索价值未定,有的线索有价值,可以深入采访或寫成一般消息;有的暂不显示新闻价值,须待进一步发展后再作报道。
二、明确新闻线索源自生活新闻线索来源于个人的观察和积累。
日常生活是获取新闻线索的第一条途径。
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透过生活表层追溯生活本质,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比如,可以通过了解各个社团、学生会、社联举办的活动,去发现新闻线索;通过人们的闲聊去提取新闻线索;通过吸取已有新闻中的有利部分,从新的视角挖掘出新闻价值,写出新的新闻作品。
2024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说新闻》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结构,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闻的概念、分类、基本结构及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新闻素材、板书材料。
2. 学具:笔记本、文具、新闻素材收集工具(如手机、平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时事新闻图片,引发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1)新闻的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
(2)新闻的分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
(3)新闻的基本结构:、、主体、背景、结尾。
(4)新闻写作方法:如何选取新闻素材、如何提炼新闻主题、如何组织新闻结构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关注的热点新闻,并分析其新闻要素。
4. 例题讲解:以一篇简单的新闻为例,分析其结构,讲解新闻写作方法。
6. 互动环节:学生相互评价、修改稿件,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说新闻》2. 内容:(1)新闻的概念(2)新闻的分类(3)新闻的基本结构(4)新闻写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里的新鲜事”为主题,写一篇新闻稿件。
我校举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近日,我校开展了一场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主体:活动分为知识讲座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在知识讲座环节,环保专家为同学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将垃圾正确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桶。
结尾: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新闻写作时仍存在结构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2005级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马文明2007年11月4日一、新闻线索及其特点新闻线索是指示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
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
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其次线索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去挖掘。
第三,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价值观念。
第四,挖掘新闻线索要求记者紧追不放,连续作战寻根溯源。
二、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的作用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依据线索的提示,找到知情人进行采访,从采访中获取事实的全部新闻事实。
从采访的整个过程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
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找。
假如记者不会寻找新闻线索,别人报什么,他也报什么,毫无优势可言,如果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闻,你发现了并且报道出来,那就是独家新闻。
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鉴于独家新闻的巨大推动力,任何新闻媒体都会要求记者寻找独家新闻进行报道。
一旦记者找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理清采访思路,拟订采访提纲,然后按照采访计划进行新闻采访,由此看来,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到底记者在寻找新闻线索时,要注意哪些信号,哪些信号是新闻线索,或者可以转变成新闻线索,进而使记者发现并挖掘出一条新闻呢?三、记者要注意哪些信号以及渠道来寻找新闻线索由于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它“喜新厌旧”,因此,寻找新闻线索要抓第一。
比如,“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这些在当时都是第一的新闻。
这些新闻一定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因此记者始终要有抓第一的采访意识。
比如,红河第一条水泥路面即将通车,作为记者要想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第一时间赶去采访,第一时间采访第一张车辆,第一个从车车辆里走出的乘客。
寻找新闻线索教案教案标题:寻找新闻线索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新闻线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寻找新闻线索。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找到相关的新闻线索,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估。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计算机和投影仪。
3. 学生笔记本电脑或纸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新闻线索的概念,并解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2. 引用一个真实的新闻案例来说明新闻线索的作用和影响。
探究:1. 分享一些常见的寻找新闻线索的方法和技巧,例如:a. 阅读报纸、杂志和在线新闻网站。
b.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和讨论。
c. 采访相关人士,如目击者、专家等。
d. 参加相关活动和会议,获取第一手信息。
e. 关注突发事件和重大社会问题。
2. 通过示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来寻找新闻线索。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估和筛选新闻线索的可靠性和新闻价值。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一个新闻线索,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估。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找到的新闻线索,并解释其可靠性和新闻价值。
3. 全班讨论并提供反馈,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寻找新闻线索的能力。
总结: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性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知识,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新闻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拓展活动:1. 要求学生每周提交一份他们找到的新闻线索,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新闻报道。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新闻线索分享和讨论,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和学习。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估学生提交的新闻线索和新闻报道的质量。
3. 进行小组和全班的讨论,评估学生对寻找新闻线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新闻报纸、杂志和在线新闻网站。
3. 社交媒体平台。
4. 相关的新闻案例和示例。
《捕捉新闻线索巧成文》教案综合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着.舰(zhuó) 坠.毁(zhuì) 翘.首(qiào)B.悄.然(qiǎo) 颁.发(bān) 轻盈.(yíng) 凛.冽(lǐn)C.屏.息(bǐng) 要塞.(sài) 呓.语(yì) 揪.着(qiū)D.国殇.(shāng) 仲.裁(zhōng) 歼.灭(jiān) 镌.刻(j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督战泻气抵赖摧枯拉朽B.遗瞩杀戮由衷惊心动魄C.浩瀚遁形澎湃惨绝人寰D.考验潇洒酷似振耳欲聋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两个月来,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摧毁了。
B.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C.李老师这番话振聋发聩....,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醒悟过来。
D.在农村的年集上,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轮滑、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章寻找新闻线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线索、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基本概念;
2、能运用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
3、在实践中多加强新闻敏感。
二、教学学时:4学时
三、教学手段:讲授+案例+训练
四、教学内容
引言:我们知道,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那新闻采访又从哪里开始?每天世界上发生很多事情,哪些事实值得记者采访报道,我们又从哪里去发现新闻的线索呢?发现之后又怎么去评判它的价值大小?
第一节新闻线索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为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来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作用:主要是告诉记者到哪里采访,帮助记者确定具体选题。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比较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
2、相比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比较零碎;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不确定、真假不明。
真假未定,价值未定。
如果不加以核实和深入采访,很容易制造假新闻。
第二节新闻线索的发现渠道
(一)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
1、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
例:二胎新政策引出哪些新闻线索?
最近教育主管部门有哪些新政策?
要求:记者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保持随时的信息沟通。
2、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主动提供)
例:政协
3、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
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本身就是+发现其它)
5、记者从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中获得新闻线索。
例:两会是新闻富矿
(二)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从同行的报道中寻找新闻线索是很普遍的。
具体方法:
1、重新进行采访,挖掘出事实的新内容、新视点与新思想。
2、揣测它们的不全面和欠缺之处
3、肤浅的内容可以进行跟踪补充报道
4、变换角度,变换思路进行深入挖掘,重新报道。
例:水门事件
(三)基层通讯员和受众提供的线索
1、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
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
通讯员是记者耳目的延伸。
(四)记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记者的性格
丰富的生活
人脉关系的重要
1.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
2.广交各方朋友
第四节加强新闻敏感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一、求异思维
二、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是新闻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记者善于从身边的各种现象中,直接发现线索。
(从凡人小事中发现别人感知不到的)
思考:某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在外出执行任务的归途中,看到通往机场的道路很堵车。
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例:上海东方电视台《一次成功的迫降》
三、熟知新闻价值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来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和线索是否有一定的报道意义。
一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不是个别人)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显著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含义: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二是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
团体利益)。
包括:①一致性性②针对性③普遍性④典型性⑤适宜性
案例分析:
客车撞桥坠河七人遇难司机疲劳驾驶引发车祸
(来源:楚天都市报2004年12月24日)
练习2 迅速判断以下线索是否具备新闻价值
本章作业:假如你是校广播台记者,采用本章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
要求将发现的新闻线索用PPT的形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