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糯稻品种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磐1号糯稻种简介
中磐1号糯稻种简介
一、品种介绍
中磐1号糯稻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糯稻品种,是中国第一代杂交糯稻之一。
该品种于1995年通过了国家审定,1996年正式推广种植。
该品种主要适宜于江南、华南和西南等地区种植,具有丰产、耐倒伏、耐病虫害等优良特性。
二、品种特点
1. 丰产性好:中磐1号糯稻种具有较高的产量,亩产可达500~600公斤。
2. 耐倒伏性强:该品种的植株矮壮,茎秆粗壮,具有较强的抗风倒伏能力。
3. 耐病虫害:中磐1号糯稻种对稻瘟、稻绿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4. 优质特性:该品种米粒透明晶莹,口感香糯,适宜于制作各种糯米食品。
三、种植技术
1. 土壤要求:中磐1号糯稻种适宜在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种植。
2. 育苗技术:育苗期间,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病虫害。
3. 种植密度:中磐1号糯稻种每亩种植量为6-8公斤。
4. 施肥技术:应按照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和产量要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基肥和追肥。
四、市场前景
中磐1号糯稻种具有丰产、优质、耐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该品种已在江南、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未来,随着人们对优质糯米的需求增加,中磐1号糯稻种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广西优质稻品种介绍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其稻米品种以糯米和粳米为主。
以下是广西优质稻品种介绍:
1. 广西优质糯米品种——桂冠糯2号
桂冠糯2号是广西研究员利用国内外优良材料筛选育成的一种优
质糯米品种,其外观透亮、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香甜,而且容易煮熟。
目前已经成为广西糯米主推品种。
2. 广西优质粳米品种——桂冠粳1号
桂冠粳1号是广西研究员利用自交杂交育种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育
成的一种高产优质粳米品种。
该品种米粒泡水后膨胀度高,口感绵软,黏度适中,具有承压能力强、香味浓郁等特点。
3. 广西优质稻品种——桂冠优1号
桂冠优1号是广西优质稻品种中的代表,是广西大米产业发展的
重点品种之一。
该品种的外观粒大饱满、米质呈透明状,口感软糯,
香气浓郁,口感良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
4. 广西优质杂交稻品种——桂冠优2号
桂冠优2号是广西农科院和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研究育成的一种
优质杂交稻品种。
该品种外观较长,米粒饱满、晶莹剔透,香气浓郁,口感绵软,特别适合烹制各式米饭和米粉。
总之,广西的稻米品种种类繁多,而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其中的几
个优质品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广西的稻米品种会越来
越丰富、越来越优质。
最新糯稻新品种
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2.7公斤,较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9.4%,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2公斤,较对照增产15.7%。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7万,每穗实粒数110.7粒,结实率91.9%,千粒重25.7克。
株高98.9厘米,全生育期149天,较对照早熟3-4天。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穗颈瘟,高感纹枯病;2006-2007年田间种植鉴定条纹叶枯病最高穴发病率19.7%(感病对照两年平均穴发病率70.5%);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6年检测,整精米率74.7%,胶稠度10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达到国标优质糯稻标准。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30-35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3-3.5公斤。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天左右,一般每亩栽插2.0万穴左右,基本苗7万左右。
3、科学管理肥水:一般每亩施纯氮18-20公斤,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为宜。
基肥在整地前施入,穗肥要促保兼顾。
水浆管理上,薄水栽秧,浅水分蘖,寸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每亩总茎蘖数达到20万时分次适度搁田,
高峰苗控制在每亩28万左右,收获前5-7天断水。
4、病虫草害防治: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摘要:日稻1号是山东天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易栽培等特点。
该品种是日照市选育的第1个水稻品种,2019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稻20190004号。
对日稻1号水稻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应用提供支撑,指导水稻适宜产区农户科学选种、用种。
关键词:粳稻;日稻1号;选育;栽培山东属黄淮粳稻区,粳稻单产一般在550kg/667m 2左右[1]。
多年来山东主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高产而质劣,市场滞销,经济效益差。
同时,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有些品种明显退化,产量品质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2]。
日照市是山东水稻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水稻6667hm 2左右,主要推广水稻品种为临稻10、临稻16、圣稻18、圣稻19等,平均产量为610kg/667m 2,水稻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5%以上,日照市作为黄淮地区传统水稻种植区,一直没有开展自有品种选育,适宜水稻品种成为制约日照市水稻产量及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围绕种植业重点开展了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保护利用、现代育种创新、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DUS 测试等育种相关项目建设[3]。
山东省也先后出台了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种业振兴等多项政策,激励育种单位开展育种科技创新攻关,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保障良种覆盖率。
山东天和种业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团队合作,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海南南繁基地进行南繁加代实现育种进程加速,通过多点试验布局,摸索出适合鲁东南沿海地区优良粳稻选育栽培技术,选育出“日稻”系列常规粳稻品种5个,其中,日稻1号于2019年6月通过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稻20190004号,该品种出米率高、商品性好、产量稳定、适应性强,连续3年成为日照市水稻主推品种,正在申请品种权保护。
11个糯稻新品种(系)在铜仁的种植表现
杨雪敏;吴兰英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24(41)2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铜仁市种植的优良糯稻品种,优化铜仁市糯稻品种结构,对黔红两优13号、糯两优金丝、黔优黑841等11个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红两优842产量最高,为618.35 kg/667m^(2),比对照黔糯优11增产16.20%;华香油糯产量第二,为598.3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4%;黔红两优13号产量第三,为586.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8%。
该3个品种生育期为134~145 d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总页数】4页(P5-8)
【作者】杨雪敏;吴兰英
【作者单位】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23
【相关文献】
1.糯稻新品种镇糯20号在庐江县的示范种植表现及机插栽培技术
2.两系杂交紫糯稻紫两优737在宁化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3.几个早熟水稻新品种(系)在崇明东滩的种植表现
4.12个胡麻新品种(系)在秦安县的种植表现
5.11个甘薯新品种(系)在贵州的种植表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验研究29NEW FARMERS新农民NO.36 20192019年糯稻品种比较试验王前兵(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海分公司,江苏 盐城 224600)摘 要:为了解和掌握糯稻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合盐城市生产的高产、高抗的优质糯稻良种,开展了一季糯稻品种对比试验。
关键词:2019年;糯稻品种;比较试验1 试验概况1.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都为糯稻品种,共计5个,分别为皖垦糯778,紫糯,瑞华039,武育糯4819,糯99-25(对照)。
1.2 试验设计:试验地点设在黄海分公司生产区N13#地,前茬为小麦,土壤肥力中等。
采用毯苗硬盘育苗,5月28日落谷,6月17日栽插,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
每个品种面积为75㎡。
行株距:25cm×13cm,小区间隔50cm,密度每亩2.05万穴,每穴5株。
水浆管理:栽插时保持浅水,栽后浅水勤灌,灌水间隙适当露田。
当田间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时开始停水搁田。
穗分化期以湿润灌溉为主,水稻减数分裂期和抽穗扬花期以浅水层为主,灌浆结实期,以湿润灌溉为主。
肥料运筹:基肥每亩尿素12.5kg+磷二铵12.5kg,分蘖肥分两次施用,栽后6d亩施尿素12.5kg,间隔7d 施第二次分蘖肥,尿素每亩12.5kg,穗肥亩施尿素12.5kg。
1.3 调查内容与测定生育期调查:各处理在出苗后,定点观察叶龄、主要生育期、抗病性、倒伏等指标。
每点定10株,7d 观察一次。
在水稻成熟期进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综合性状的调查。
2 试验结果2.1 齐穗期由表1可以看出,齐穗期最早的是皖垦糯778,8月28日齐穗,比对照早8d,最迟齐穗的是紫糯,9月12日齐穗,比对照迟7d,其余两个品种齐穗期与对照相差不大。
表1 不同品种生育期表品种播种栽插齐穗紫糯5/286/179/12武育糯48195/286/179/4瑞华0395/286/179/3皖垦糯7785/286/178/28糯99-25(ck)5/286/179/52.2 植株性状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瑞华039,为105cm,最低的是皖垦糯778,为95cm。
广东水稻种植品种和分布1. 引言水稻是广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广东省水稻种植的品种和分布情况。
2. 水稻种植品种广东省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了多个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水稻种植品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稻品种:2.1 粳稻粳稻是广东省最主要的水稻类型之一,具有颗粒饱满、口感好、煮熟不粘连等特点。
其中比较知名的品种有:•红壳香:红壳香是广东省最受欢迎的粳稻品种之一,外观呈红色,米粒晶莹剔透,口感香甜。
•高产17号:高产17号是广东省推广较多的高产粳稻品种之一,产量高,适应性强。
2.2 糯稻糯稻是广东省的传统特色水稻品种,具有黏性大、口感糯软等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糯稻品种:•珠芽糯:珠芽糯是广东省最常见的糯稻品种之一,米粒颗粒饱满、黏性好。
•香糯6号:香糯6号是广东省推广较多的高产糯稻品种之一,产量高,口感香甜。
2.3 普通稻普通稻也被称为籼稻,具有颗粒饱满、口感松软等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普通稻品种:•南优63号:南优63号是广东省主推的普通稻品种之一,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强。
•文冠珍:文冠珍是广东省传统的优质普通稻品种之一,米粒饱满、口感好。
3. 水稻种植分布广东省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地区。
这两个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
3.1 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多个城市,也是广东省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低洼湿地和河流两岸。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农民普遍采用高效、节水的种植技术,如稻田精细管理和节水灌溉等。
在这个地区,粳稻种植面积较大,糯稻和普通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3.2 潮汕地区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带,包括汕头、汕尾、揭阳等城市。
这里的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带。
我国质地最优良的糯稻品种——“苏御糯”
(摘录《苏州全国之最》—1994年1月版)
“苏御糯”是苏州生产的色、香、味兼具的特种糯稻,相传曾作为贡品供应皇帝食用,故称“御糯”。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帝玄烨在丰泽园澄怀堂召见大臣时说:“联巡幸江南,将江南香稻及菱角带来此处栽种”。
其中香稻,即历年由苏州府上贡的“苏御糯”。
苏御糯米质精良,粒大饱满,色泽银白,糯性适中,软熟滋润,且香味纯正浓郁,醇香飘溢,素有“一家煮饭满村香”之誉,是苏州农村赠送亲友的高级土特产。
1984年江苏省举办首届优质稻米品尝会,该品种参评获特种稻组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总分第一名。
1985年,在农牧渔业部举办的首届全国优质米农产晶展评会上,苏御糯的食味品质,获糯稻组第一名。
这是一个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质水稻品种。
龙胜红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龙胜红糯是一种由中国广西省龙胜县引种的重要特色优质糯稻品种,该品种生长周期90-110天,稻穗长而密,籽粒饱满、黏性强,香味浓郁,风味出众,深受市场欢迎。
1. 特征特性(1)植株特性:龙胜红糯株高160-180厘米,叶子流苏型,叶长70-90厘米,叶宽4-5厘米,茎粗壮,耐倒伏能力强。
(2)花期特性:龙胜红糯花期较短,一般在生长期的55天左右,花期为3-5天。
(3)穗期特性:穗长17-25厘米,穗重120-150克,穗位较高,淀粉含量高。
(4)籽粒特性:籽粒饱满肥大,米粒形状规则,籽粒长度约为6.5-7.5毫米,宽度为约4-4.5毫米,黏性强。
2. 高产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龙胜红糯适宜于温暖潮湿的环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壤酸性较弱的土壤。
(2)育苗:掌握好适宜的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4月初进行育苗。
要选择良种,选好种,掌握好种植密度,掌握好施肥量,定期浇水,管理好育苗过程。
(3)定植:一般在稻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将稻苗定植到节水稻田里,每亩种植量约在100-120kg左右。
(4)施肥管理:经过15-20天的生长后,应在稻田里适量施入化肥,可按每亩施入15kg的氮肥、6kg的磷肥、6kg的钾肥。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施肥的方法。
(5)防治病虫害:龙胜红糯生长过程中易受幼虫、稻飞虱、纵卷叶螟、稻螟等害虫的危害,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6)收割管理:一般在稻穗成熟的时候进行收割,通过合理控制收割时间,可有效提高龙胜红糯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龙胜红糯是一种生长适应性强、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优质糯稻品种,推广栽培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值得广大农民朋友认真参考。
2023年第10期新品种178极早熟糯稻新品种黑糯2号商全玉 刘安晋 王 松 杨秀峰 张习文 刘显元 吴俊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 164300)摘要:黑糯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抚远市创丰农业研发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以黑糯1号为母本、黑交931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连续6代选育而成,2023年通过审定(黑审稻20230077)。
黑糯2号集早熟、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等众多优点于一身,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活动积温≥2000℃区域种植。
对黑糯2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等进行介绍,为黑糯2号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极早熟;糯稻;新品种;黑糯2号A New Variety of Glutinous Rice with ExtremelyEarly Maturing Heinuo No. 2SHANG Quanyu,LIU Anjin,WANG Song,YANG Xiufeng,ZHANG Xiwen,LIU Xianyuan,WU Junyan(Heihe Branch,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ihe 164300,Heilongjiang)糯稻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1]。
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糯稻生态,而且品种资源极其丰富。
由于糯稻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食用价值,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2]。
我国常年糯稻种植面积约60万hm2,年产糯稻450万~500万t。
随着糯稻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转,黑龙江省糯稻种植面积快速提升,仅建三江分公司创业农场3.9万hm2水稻种植中有3万hm2种植的都是糯稻,2023年糯稻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占全国的1/6,在国内糯米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黑龙江糯稻面积的快速增加相反,黑龙江糯稻品种较少,尤其是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区更是没有通过审定的糯稻品种,为破解制约黑龙江糯稻产业发展这一难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抚远市创丰农业研发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以黑糯1号为母本、黑交931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连续6代选育出极早熟糯稻新品种黑糯2号。
江苏省水稻常年的种植面积在200万hm 2左右,糯稻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1]。
糯米是制造黏性小吃,如棕子、八宝粥、年糕等各式食品的主要原料,也是酿造糯米酒和黄酒的主要原料,中医认为糯米更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对优质糯米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
发展优质糯米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糯米的需求,也能形成一种供需平衡的产业链,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贡献。
浙沣糯188新品种糯稻的选育,为江苏省沿江苏南及适宜种植的安徽地区糯稻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亲本来源母本浙糯5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米质优、糯性佳,且高抗稻瘟病。
父本广粳102系安徽省广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晚粳常规稻品种,具有产量高、长势好等优点。
1.2选育过程根据双亲的主要优点,2012年夏在上海农场以浙糯5号为母本、广粳102为父本,手工杂交配置F 0,2012年底在海南三亚种植F 1,2013年夏在上海农场种植F 2,从F 2中选出优良单株38株,2013年底在海南三亚加代这38株,2014年夏在上海农场种植38个株系进行田间初选鉴定试验,每个株系200苗,从抗倒性、抗病性、株高、产量、出糙率及米质等指标综合考量筛选出3个品系,代号分别为上农糯01、上农糯02及上农糯03。
2014年底在海南三亚继续加代这3个品系,2015年夏继续在上海农场种植这3个品系各400苗,上农糯03以抗病抗倒性强、综合性状较好最终入选。
2016-2017年参加安徽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安徽省水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20190029),定名为浙沣糯188。
2特征特性2.1农艺性状浙沣糯188是晚粳常规糯稻品种。
2016年、2017年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0.8cm ,有效穗321万穗/hm 2,每穗总粒数119.8粒,结实率90.9%,千粒重28.6g 。
中国糯稻品种大全类型品种/组合原产地/选育单位粳型常规稻苟岑告从江县粳型常规稻苟扬当从江县粳型常规稻黔禾1号从江县粳型常规稻苟当3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等粳型常规稻苟当2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等粳型常规稻苟当1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等粳型常规稻沪糯23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Ⅰ优721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腾糯2号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粳型常规稻津糯3号天津市原种场粳型常规稻凉丰香糯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越糯96-10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垦78-279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4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Khaomon 东南亚粳型常规稻麻晚糯/籼型常规稻D091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井泉糯福建省龙海紫泥公社籼型常规稻N2B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福农大1号福建农学院粳型常规稻京糯7号北京市北郊农场科技站粳型常规稻京糯6号北京市北郊农场科技站粳型常规稻京糯3号北京市中越人民公社粳型常规稻京糯1号北京市中越人民公社粳型常规稻鲁品选1号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浙糯优1号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鄂粳糯29 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籼型常规稻川新糯1号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辐糯101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两系杂交稻两优金糯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粳型不育系绍糯9714A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意印6号/粳型常规稻86-6糯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金黄126 /籼型常规稻选金黄126 腾冲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凤山紫谷/籼型常规稻IR837 国际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二八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东兰黑米广西东兰县粳型常规稻岫糯3号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冀旱糯3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郴早糯1号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不育系云粳202S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221糯/粳型常规稻绍糯45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9505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粳型常规稻矮皮糯/粳型常规稻矮秆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R8617 /籼型三系杂交稻糯7优8号四川农大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粳型常规稻78-127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春江糯6号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云糯1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籼型常规稻渝香糯1号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等粳型常规稻连胜糯1号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矮双糯/粳型常规稻剑90-27糯剑川县种子管理站粳型常规稻邳糯5号江苏省邳县稻麦原种场粳型常规稻吉糯1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2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新香糯河南省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黄金糯/籼型常规稻麦颖2号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温竹糯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荆矮糯湖北省荆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云香糯1号云南农业大学籼型常规稻宜辐糯1号四川省宜宾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金南籼糯广西玉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思选3号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密阳263 韩国籼型常规稻中香糯1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信糯恢721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武香糯240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粳型常规稻镇糯19号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等粳型常规稻中作香糯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STN-4 丹东农业科学院籼型常规稻NB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不育系NA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云香糯/籼型常规稻糯恢99-26 重庆皇华种子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苏御糯/粳型常规稻秋香糯/粳型常规稻D•S89-1 四川省忠县民望科技服务中心粳型常规稻吉粘10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不育系荃香糯S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育龙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粳型不育系8608S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籼型两系杂交稻糯两优1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常规稻辐糯2B 四川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常规稻糯恢1-5 成都阳光种苗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盐稻8933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宁御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临沂塘米山东省粳型常规稻黑晕糯贵州省籼型常规稻飞蛾糯贵州省粳型常规稻怀混糯安徽省粳型常规稻雪花糯安徽省粳型常规稻K6926 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糯米杂福建省建阳县籼型常规稻白壳糯16 安徽省籼型常规稻R99-28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新稻10号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A稻3号新疆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新稻15号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小野糯/粳型常规稻庆林998 吉林市丰优农业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浙糯6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等籼型不育系明糯S-1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粘9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农粘379 吉林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通粘598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不育系NA-4 成都阳光种苗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鄂糯8号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籼型常规稻中科黑糯1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粳型常规稻太和香糯江油市太和作物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忠糯1号重庆皇华种子有限公司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6211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18 贵州日月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16 贵州日月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三系杂交稻金糯优998 重庆市瑞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粳型常规稻歌风糯日本粳型常规稻京引148 日本粳型常规稻千代光日本粳型常规稻幸糯日本粳型杂交稻秀子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荣糯日本粳型常规稻不暮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茜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姬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肥沃糯日本粳型常规稻高沙糯日本粳型常规稻石岗糯6号日本粳型常规稻木神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月之山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萨摩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西国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山腹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农林184 日本粳型常规稻福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辰己糯日本粳型常规稻福佐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月见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满月糯日本粳型常规稻丹顶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农林45 日本粳型常规稻琦玉糯日本粳型常规稻雪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新鹤糯日本粳型常规稻烟稔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初秆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深山糯日本粳型常规稻58糯/粳型常规稻武糯2号江苏省武进县滆湖农场粳型常规稻武糯1号江苏省武进县滆湖农场粳型常规稻新城糯/粳型常规稻京黄126 云南省昌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扬糯6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扬糯3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扬糯2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祝糯/粳型常规稻通糯1号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海糯4号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海糯3号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杜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海糯2号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旭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晓糯日本粳型常规稻阿稻2号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北糯/籼型常规稻NR396 成都南方杂交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糯恢1号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籼型常规稻80812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籼型常规稻226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粳型常规稻皖垦糯1号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农科院大圹圩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旱糯2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矮泉糯/籼型常规稻流岗糯/籼型常规稻流矮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江丰3号江苏省江阴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桂糯80 江苏省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神乐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荣怕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粳型常规稻双喜糯农家品种粳型常规稻复虹糯30号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虹糯日本籼型常规稻嘉农wxB1 福州嘉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籼型常规稻嘉糯恢2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粳型常规稻龙晴4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珍珠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两系杂交稻明糯优6号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籼型不育系糯龙特A 福建农业大学籼型不育系糯S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不育系忠糯-1A 重庆皇华种子有限公司粳型不育系甬糯2号A 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等籼型不育系嘉农wxA1 福州嘉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籼型不育系N2A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鑫糯1号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遵糯优101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贵农糯2号贵州大学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贵农糯1号贵州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柳条糯/粳型常规稻鲁香糯1号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粳型常规稻胜利黑糯胜利油田等籼型常规稻文糯1号云南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1号/籼型常规稻恩糯2号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水稻油菜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2号江西省吉安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3号江西省吉安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4号江西省上饶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5号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粳型常规稻甸糯贵州省罗甸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黑糯141 贵州省惠水县科协粳型常规稻双矮糯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黔糯204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粳型常规稻贵辐糯贵州省农科院原子能所粳型常规稻红富糯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安糯1号贵州省安顺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兴糯1号贵州省黔西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黔南糯4号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黔南糯3号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农虎禾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黑糯93 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黑糯567 贵州安顺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25-1 云南省西双版纳农科所籼型常规稻滇瑞30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籼型常规稻滇瑞501 云南省农科院瑞丽稻作站籼型常规稻滇新10号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籼型常规稻滇瑞313 云南省农科院稻作站籼型常规稻文稻4号云南省文山州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德糯2号云南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靖糯1号云南省风靖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凤稻8号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沾糯1号云南楚雄州农科所籼型常规稻福糯广西农学院籼型常规稻桂优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籼型两系杂交稻糯两优6号湖南省杂交水稻中心等籼型常规稻大治早糯湖北省大治县农牧局籼型常规稻嘉早303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常规稻闽糯706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籼型常规稻泉糯101 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籼型常规稻早糯717 福建省宁德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闽糯580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龙岩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扬糯5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红糯/籼型常规稻越糯2号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越糯1号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矮血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粳型常规稻浙糯36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粳型常规稻浙糯3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台糯1号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等粳型常规稻绍糯86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普粘8号黑龙江省朴三德种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龙糯2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北糯1号绥化市北方稻作综合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绥糯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等粳型常规稻松粘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第二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东农糯418 东北农学院粳型常规稻黑糯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龙糯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牡黏3号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科院粳型常规稻通糯203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吉粘8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粘6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农粘1号吉农大1999-208粳型常规稻通粘8号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月亭糯1号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系粳型常规稻藤系150 日本粳型常规稻延粘1号吉林省延边州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丹糯2号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浑糯3号辽宁省沈阳市浑河农场粳型常规稻沈农香糯1号沈阳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辽盐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辽糯1号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冀香糯1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良丰优339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2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1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冀糯1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香糯9015 重庆市作物所籼型常规稻荷香糯重庆市作物所粳型常规稻香糯1303 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江洲香糯江苏省扬中市种子公司等粳型常规稻香血糯335 江苏省武进市鬲湖良种繁育场等粳型常规稻农林12 日本粳型常规稻江洲糯2号江苏省扬中市种子公司粳型常规稻连丰糯江苏连云港市农技推广中心粳型常规稻武运糯6号江苏省武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钟山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南农糯2号南京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江洲糯江苏省扬中县种子公司粳型常规稻紫琅糯江苏省南通市蔬菜种子公司粳型常规稻金陵糯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川糯江苏省江都县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浙大514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粳型常规稻吉粘5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粘4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通粘2号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吉粘3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糯7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九粘4号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上农黑糯92 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粳型常规稻申香糯3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青香糯上海市青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上农黑糯上海农学院籼型常规稻矮黑糯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IR837糯番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稻8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糯3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稻9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鄂粳糯43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牟糯1号河南省中牟县农业局粳型常规稻新乡糯1号河南省新乡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古青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澄糯218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粳型常规稻盐稻10号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1优2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湘中糯1号湖南省慈利县农业局籼型常规稻余水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籼型常规稻香糯24 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滇籼糯1号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粳型常规稻滇粳糯1号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航香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1优3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糯稻N-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京糯11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粳型常规稻津糯1号天津市原种场粳型常规稻皖稻56 安徽省宣城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皖稻52 安徽省铜陵县农科所粳型常规稻皖稻32 安徽省广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黄糯2号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华早糯1003 华中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绍糯43 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粳型常规稻祥湖301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祥湖13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广陵香糯江苏农学院籼型常规稻三峡糯1号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宁糯6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室粳型常规稻宁糯5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生物室粳型常规稻宁糯4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粳型常规稻牡交23 牡丹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77-18 吉林省农科院水稻室粳型常规稻宁糯2号宁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宁糯1号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太湖糯2号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通糯3号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淮糯12号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鄂糯9号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粳型常规稻圣武糯0146 江苏武进稻麦育种场籼型常规稻湘晚糯1号吴耕粳型常规稻粳香糯1号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籼型常规稻E优512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孝早糯08 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2号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等粳型常规稻辐92-9 四川农大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室粳型常规稻宜糯931 宜宾市农科所粳型常规稻辐龙香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1号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宜糯841 宜宾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马坝香糯广东省曲江县农科所等籼型常规稻辐糯402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皖稻68 凤台县水稻原种场用粳型常规稻西粳糯5号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粳型常规稻香血糯江苏武进县滈湖良种场籼型常规稻香糯/籼型常规稻国际糯/粳型常规稻成糯397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籼型常规稻眉糯1号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粳型常规稻成糯2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皖稻5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177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粳糯120-5 /粳型常规稻黑糯1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西乡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岩紫糯35 龙岩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宁糯605 福建省宁德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津糯2号天津市原种场籼型常规稻赣晚糯7号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农科所籼型三系杂交稻辐糯优396 成都南方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海丰糯1号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1优6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特糯优32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越糯6号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香糯9121 /粳型常规稻粳糯925 /籼型常规稻湘糯1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桂白糯1号贵州省绥阳县科委粳型常规稻苏御选福建省永定县良种场籼型常规稻岩糯655 龙岩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三五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院山糯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籼型常规稻洞庭珍珠香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扬辐糯1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桂武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珍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通粘1号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紫香糯23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普粘7号黑龙江省穆棱县水稻育种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邳糯2号江苏省邳县稻麦原种场籼型常规稻沱江糯3号内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青江糯2号雅安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川新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沱江糯5号内江市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南农大2159 南京农业大学籼型常规稻紫香糯86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复虹糯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糯选1号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籼型常规稻秦稻2号陕西省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大华香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籼型常规稻特糯2072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武香糯8333 武进市稻麦育种场籼型常规稻南丰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晚糯/粳型常规稻铁秆糯/籼型常规稻汉中香糯陕西省汉中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珍选糯/粳型常规稻北京糯/粳型常规稻桂花糯江苏省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复虹糯4号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荆矮选糯/粳型常规稻武复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滆湖育种场粳型常规稻复虹糯6号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盐稻5号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紫金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双城糯江苏省赣榆县小营城大队粳型常规稻上农香糯上海农学院籼型常规稻恩糯1号恩施州红庙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浙糯2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金沙糯上海市南汇县下沙乡种子场粳型常规稻春江糯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湘早糯1号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扬辐糯4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太湖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恢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不育系KS-7 广西水稻研究所常规稻糯稻/籼型常规稻湘晚糯3号/。
糯稻的植物分类
糯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属于禾本科稻属的植物。
它是一种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茎秆圆柱形,叶片宽大而长,花序为穗状花序,花小而密集,果实为颖果。
糯稻的分类主要可以从形态特征、产地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划分。
一、形态特征分类
根据糯稻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矮秆糯稻和高秆糯稻两大类。
矮秆糯稻是指植株高度较矮,一般在80厘米左右,茎秆较细,适应性强,耐倒伏,适合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种植。
高秆糯稻则是指植株高度较高,茎秆较粗,产量较高,适合于平原和河谷地带种植。
二、产地分类
根据糯稻的产地,可以将其分为南方糯稻和北方糯稻两大类。
南方糯稻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具有较长的生育期,耐寒性较强,适合于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北方糯稻则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辽宁等地,生育期相对较短,耐旱性较强,适合于北方干旱和寒冷的气候条件。
三、用途分类
根据糯稻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食用糯稻和酿造糯稻两大类。
食用糯稻是指用于制作糯米饭、糯米粥等食品的糯稻品种,具有黏性强、口感软糯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酿造糯稻则是指用于酿造糯米酒、糯米糖等酒类和食品的糯稻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
南地区。
总结起来,糯稻的植物分类主要包括形态特征分类、产地分类和用途分类。
通过对糯稻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糯稻资源,推动糯稻产业的发展。
同时,科学合理地选择糯稻品种,对于提高糯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糯稻的分类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水稻品种】糯两优561水稻品种好不好?作物种类:水稻品种名称:糯两优561选育单位: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审定编号:鄂审稻2016008品种审定适宜种植区域: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引种单位: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征特性:属中熟偏迟籼型糯稻品种。
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8天,比Ⅱ优明86早0.4天。
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
叶色绿色,剑叶中长、宽直。
穗层较整齐,穗型中等大小,着粒均匀,有两段灌浆现象。
谷粒长型,稃尖无色、无芒。
后期熟相较好。
株高109.6厘米,穗长25.2厘米,每亩效穗数15.5万,每穗总粒数163.5粒,实粒数145.8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7.6克。
稻瘟病抗性经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价为感稻瘟病。
米质检测结果:出糙率79.9%,整精米率65.5%,直链淀粉含量1.8%,胶稠度100毫米,长宽比3.1,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糯稻稻谷质量标准。
产量表现:在福建作中稻引种试验,平均亩产601.2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
秧田亩播种量8~1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公斤,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
秧苗2叶1心期适量喷多效唑以培育多蘖壮秧。
2、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
秧龄不超过33天,株行距13.3厘米×30.0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插基本苗8万左右。
3、配方施肥,科学管水。
该品种对磷、钾肥较敏感,一般亩施纯氮12~13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
浅水插秧,薄水促蘖,亩苗数达到18万时,及时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至成熟。
4、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稻象甲等病虫害。
引种区域及种植季别: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
风险提示:1.在播种前需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防恶苗病;2.该品种2017年福建省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感稻瘟病,请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加强稻瘟病防治,同时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3.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天气可能会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在孕穗、抽穗扬花期应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中国糯稻品种大全类型品种/组合原产地/选育单位粳型常规稻苟岑告从江县粳型常规稻苟扬当从江县粳型常规稻黔禾1号从江县粳型常规稻苟当3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等粳型常规稻苟当2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等粳型常规稻苟当1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等粳型常规稻沪糯23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Ⅰ优721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腾糯2号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粳型常规稻津糯3号天津市原种场粳型常规稻凉丰香糯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越糯96-10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垦78-279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4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Khaomon 东南亚粳型常规稻麻晚糯/籼型常规稻D091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井泉糯福建省龙海紫泥公社籼型常规稻N2B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福农大1号福建农学院粳型常规稻京糯7号北京市北郊农场科技站粳型常规稻京糯6号北京市北郊农场科技站粳型常规稻京糯3号北京市中越人民公社粳型常规稻京糯1号北京市中越人民公社粳型常规稻鲁品选1号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粳型三系杂交稻浙糯优1号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鄂粳糯29 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籼型常规稻川新糯1号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辐糯101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两系杂交稻两优金糯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粳型不育系绍糯9714A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意印6号/粳型常规稻86-6糯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金黄126 /籼型常规稻选金黄126 腾冲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凤山紫谷/籼型常规稻IR837 国际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二八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东兰黑米广西东兰县粳型常规稻岫糯3号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冀旱糯3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郴早糯1号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不育系云粳202S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221糯/粳型常规稻绍糯45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9505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粳型常规稻矮皮糯/粳型常规稻矮秆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R8617 /籼型三系杂交稻糯7优8号四川农大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粳型常规稻78-127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春江糯6号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云糯1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籼型常规稻渝香糯1号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等粳型常规稻连胜糯1号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矮双糯/粳型常规稻剑90-27糯剑川县种子管理站粳型常规稻邳糯5号江苏省邳县稻麦原种场粳型常规稻吉糯1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2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新香糯河南省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黄金糯/籼型常规稻麦颖2号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温竹糯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荆矮糯湖北省荆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云香糯1号云南农业大学籼型常规稻宜辐糯1号四川省宜宾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金南籼糯广西玉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思选3号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密阳263 韩国籼型常规稻中香糯1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信糯恢721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武香糯240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粳型常规稻镇糯19号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等粳型常规稻中作香糯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STN-4 丹东农业科学院籼型常规稻NB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不育系NA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云香糯/籼型常规稻糯恢99-26 重庆皇华种子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苏御糯/粳型常规稻秋香糯/粳型常规稻D•S89-1 四川省忠县民望科技服务中心粳型常规稻吉粘10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不育系荃香糯S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育龙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粳型不育系8608S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籼型两系杂交稻糯两优1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常规稻辐糯2B 四川达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常规稻糯恢1-5 成都阳光种苗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盐稻8933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宁御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临沂塘米山东省粳型常规稻黑晕糯贵州省籼型常规稻飞蛾糯贵州省粳型常规稻怀混糯安徽省粳型常规稻雪花糯安徽省粳型常规稻K6926 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糯米杂福建省建阳县籼型常规稻白壳糯16 安徽省籼型常规稻R99-28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新稻10号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A稻3号新疆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新稻15号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小野糯/粳型常规稻庆林998 吉林市丰优农业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浙糯6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等籼型不育系明糯S-1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粘9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农粘379 吉林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通粘598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不育系NA-4 成都阳光种苗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鄂糯8号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籼型常规稻中科黑糯1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粳型常规稻太和香糯江油市太和作物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忠糯1号重庆皇华种子有限公司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6211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18 贵州日月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16 贵州日月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籼型三系杂交稻金糯优998 重庆市瑞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粳型常规稻歌风糯日本粳型常规稻京引148 日本粳型常规稻千代光日本粳型常规稻幸糯日本粳型杂交稻秀子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荣糯日本粳型常规稻不暮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茜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姬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肥沃糯日本粳型常规稻高沙糯日本粳型常规稻石岗糯6号日本粳型常规稻木神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月之山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萨摩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西国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山腹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农林184 日本粳型常规稻福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辰己糯日本粳型常规稻福佐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月见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满月糯日本粳型常规稻丹顶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农林45 日本粳型常规稻琦玉糯日本粳型常规稻雪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新鹤糯日本粳型常规稻烟稔糯日本粳型常规稻初秆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深山糯日本粳型常规稻58糯/粳型常规稻武糯2号江苏省武进县滆湖农场粳型常规稻武糯1号江苏省武进县滆湖农场粳型常规稻新城糯/粳型常规稻京黄126 云南省昌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扬糯6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扬糯3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扬糯2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祝糯/粳型常规稻通糯1号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海糯4号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海糯3号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杜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海糯2号江苏省海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旭糯日本粳型常规稻晓糯日本粳型常规稻阿稻2号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北糯/籼型常规稻NR396 成都南方杂交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糯恢1号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籼型常规稻80812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籼型常规稻226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粳型常规稻皖垦糯1号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农科院大圹圩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旱糯2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矮泉糯/籼型常规稻流岗糯/籼型常规稻流矮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江丰3号江苏省江阴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桂糯80 江苏省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神乐糯日本粳型常规稻荣怕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粳型常规稻双喜糯农家品种粳型常规稻复虹糯30号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虹糯日本籼型常规稻嘉农wxB1 福州嘉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籼型常规稻嘉糯恢2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粳型常规稻龙晴4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珍珠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两系杂交稻明糯优6号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籼型不育系糯龙特A 福建农业大学籼型不育系糯S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籼型不育系忠糯-1A 重庆皇华种子有限公司粳型不育系甬糯2号A 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等籼型不育系嘉农wxA1 福州嘉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籼型不育系N2A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鑫糯1号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遵糯优101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贵农糯2号贵州大学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贵农糯1号贵州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柳条糯/粳型常规稻鲁香糯1号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粳型常规稻胜利黑糯胜利油田等籼型常规稻文糯1号云南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1号/籼型常规稻恩糯2号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水稻油菜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2号江西省吉安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3号江西省吉安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4号江西省上饶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赣晚糯5号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粳型常规稻甸糯贵州省罗甸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黑糯141 贵州省惠水县科协粳型常规稻双矮糯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黔糯204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粳型常规稻贵辐糯贵州省农科院原子能所粳型常规稻红富糯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安糯1号贵州省安顺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兴糯1号贵州省黔西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黔南糯4号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黔南糯3号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农虎禾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黑糯93 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黑糯567 贵州安顺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25-1 云南省西双版纳农科所籼型常规稻滇瑞30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籼型常规稻滇瑞501 云南省农科院瑞丽稻作站籼型常规稻滇新10号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籼型常规稻滇瑞313 云南省农科院稻作站籼型常规稻文稻4号云南省文山州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德糯2号云南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靖糯1号云南省风靖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凤稻8号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沾糯1号云南楚雄州农科所籼型常规稻福糯广西农学院籼型常规稻桂优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籼型两系杂交稻糯两优6号湖南省杂交水稻中心等籼型常规稻大治早糯湖北省大治县农牧局籼型常规稻嘉早303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籼型常规稻闽糯706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籼型常规稻泉糯101 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籼型常规稻早糯717 福建省宁德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闽糯580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龙岩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扬糯5号江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红糯/籼型常规稻越糯2号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越糯1号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矮血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粳型常规稻浙糯36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粳型常规稻浙糯3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台糯1号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等粳型常规稻绍糯86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普粘8号黑龙江省朴三德种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粳型常规稻龙糯2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北糯1号绥化市北方稻作综合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绥糯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等粳型常规稻松粘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第二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东农糯418 东北农学院粳型常规稻黑糯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粳型常规稻龙糯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牡黏3号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科院粳型常规稻通糯203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吉粘8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粘6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农粘1号吉农大1999-208粳型常规稻通粘8号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月亭糯1号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系粳型常规稻藤系150 日本粳型常规稻延粘1号吉林省延边州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丹糯2号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浑糯3号辽宁省沈阳市浑河农场粳型常规稻沈农香糯1号沈阳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辽盐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粳型常规稻辽糯1号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冀香糯1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良丰优339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2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垦糯1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冀糯1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香糯9015 重庆市作物所籼型常规稻荷香糯重庆市作物所粳型常规稻香糯1303 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江洲香糯江苏省扬中市种子公司等粳型常规稻香血糯335 江苏省武进市鬲湖良种繁育场等粳型常规稻农林12 日本粳型常规稻江洲糯2号江苏省扬中市种子公司粳型常规稻连丰糯江苏连云港市农技推广中心粳型常规稻武运糯6号江苏省武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钟山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南农糯2号南京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江洲糯江苏省扬中县种子公司粳型常规稻紫琅糯江苏省南通市蔬菜种子公司粳型常规稻金陵糯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川糯江苏省江都县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浙大514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粳型常规稻吉粘5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粘4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通粘2号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吉粘3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糯7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九粘4号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上农黑糯92 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粳型常规稻申香糯3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青香糯上海市青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上农黑糯上海农学院籼型常规稻矮黑糯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IR837糯番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稻8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糯3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龙稻9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鄂粳糯43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牟糯1号河南省中牟县农业局粳型常规稻新乡糯1号河南省新乡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古青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澄糯218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粳型常规稻盐稻10号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1优2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湘中糯1号湖南省慈利县农业局籼型常规稻余水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籼型常规稻香糯24 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滇籼糯1号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粳型常规稻滇粳糯1号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航香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1优3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糯稻N-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京糯11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粳型常规稻津糯1号天津市原种场粳型常规稻皖稻56 安徽省宣城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皖稻52 安徽省铜陵县农科所粳型常规稻皖稻32 安徽省广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黄糯2号黄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华早糯1003 华中农业大学粳型常规稻绍糯43 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粳型常规稻祥湖301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祥湖13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广陵香糯江苏农学院籼型常规稻三峡糯1号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宁糯6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室粳型常规稻宁糯5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生物室粳型常规稻宁糯4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粳型常规稻牡交23 牡丹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吉77-18 吉林省农科院水稻室粳型常规稻宁糯2号宁夏农学院粳型常规稻宁糯1号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太湖糯2号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通糯3号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淮糯12号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鄂糯9号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粳型常规稻圣武糯0146 江苏武进稻麦育种场籼型常规稻湘晚糯1号吴耕粳型常规稻粳香糯1号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籼型常规稻E优512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孝早糯08 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2号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等粳型常规稻辐92-9 四川农大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室粳型常规稻宜糯931 宜宾市农科所粳型常规稻辐龙香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糯优1号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宜糯841 宜宾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马坝香糯广东省曲江县农科所等籼型常规稻辐糯402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皖稻68 凤台县水稻原种场用粳型常规稻西粳糯5号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粳型常规稻香血糯江苏武进县滈湖良种场籼型常规稻香糯/籼型常规稻国际糯/粳型常规稻成糯397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籼型常规稻眉糯1号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粳型常规稻成糯2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皖稻5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177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粳糯120-5 /粳型常规稻黑糯1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西乡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岩紫糯35 龙岩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宁糯605 福建省宁德地区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津糯2号天津市原种场籼型常规稻赣晚糯7号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农科所籼型三系杂交稻辐糯优396 成都南方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海丰糯1号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嘉糯1优6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籼型三系杂交稻特糯优32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越糯6号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香糯9121 /粳型常规稻粳糯925 /籼型常规稻湘糯1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桂白糯1号贵州省绥阳县科委粳型常规稻苏御选福建省永定县良种场籼型常规稻岩糯655 龙岩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三五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院山糯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籼型常规稻洞庭珍珠香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扬辐糯1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桂武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珍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通粘1号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粳型常规稻紫香糯23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普粘7号黑龙江省穆棱县水稻育种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邳糯2号江苏省邳县稻麦原种场籼型常规稻沱江糯3号内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青江糯2号雅安地区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川新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沱江糯5号内江市农科所籼型常规稻南农大2159 南京农业大学籼型常规稻紫香糯86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复虹糯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糯选1号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籼型常规稻秦稻2号陕西省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大华香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籼型常规稻特糯2072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武香糯8333 武进市稻麦育种场籼型常规稻南丰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晚糯/粳型常规稻铁秆糯/籼型常规稻汉中香糯陕西省汉中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珍选糯/粳型常规稻北京糯/粳型常规稻桂花糯江苏省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复虹糯4号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荆矮选糯/粳型常规稻武复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滆湖育种场粳型常规稻复虹糯6号江苏省武进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常规稻盐稻5号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紫金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粳型常规稻双城糯江苏省赣榆县小营城大队粳型常规稻上农香糯上海农学院籼型常规稻恩糯1号恩施州红庙农科所粳型常规稻浙糯2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粳型常规稻金沙糯上海市南汇县下沙乡种子场粳型常规稻春江糯中国水稻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湘早糯1号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籼型常规稻扬辐糯4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太湖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粳型常规稻恢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不育系KS-7 广西水稻研究所常规稻糯稻/籼型常规稻湘晚糯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