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共5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55
住宅小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案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的综合功能,本规划方案旨在设计和规划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
通过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空间利用,我们将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和良好的社区环境。
一、整体规划1. 小区概况本小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X平方米,总户数为Y户。
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本规划方案将按照小区综合服务的原则,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公共设施服务。
2. 设施布局本小区公共设施的布局原则为便利性和服务性。
公共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健身中心、儿童乐园、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和咖啡厅等。
这些设施将分别分布在小区的不同区域,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二、具体设施规划1. 健身中心本小区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健身中心,设有室内健身房、游泳池和篮球场等设施。
健身中心将提供各种健身课程和培训活动,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健身服务。
2. 儿童乐园为了给小区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娱乐场所,本规划方案将建设一个儿童乐园。
该乐园将配备各种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滑梯和蹦床等,同时还将设置一个监护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3. 图书馆本小区将设立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图书和期刊,满足居民的知识需求。
图书馆还将配备自习室和多媒体设备,为居民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4. 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将是小区居民进行各类社交活动的理想场所。
该中心将提供多功能的活动室、会议室和厨房设施,供居民举办各种聚会、庆祝和活动。
此外,社区活动中心还将定期组织社区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咖啡厅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本小区将设立一个舒适宜人的咖啡厅。
咖啡厅将提供各种咖啡和小吃,供居民休息和交流。
此外,咖啡厅还将设置一个户外座位区,提供户外用餐和休闲的场所。
三、设施管理和维护1. 资金管理本小区的公共设施管理费将通过物业费向居民收取。
物业公司将负责收集和管理这一费用,并用于设施的日常维护、更新和改造。
2. 设施维护本小区的公共设施将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小区市政配套工程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区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市政配套工程不仅能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还能促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项目旨在对小区市政配套工程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小区内的绿化、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绿化工程:小区内的绿化设施包括树木、花草、草坪等,旨在打造小区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宜居的自然氛围。
2. 道路建设:小区内的道路建设包括道路铺设、交通指示标志、停车位等,旨在提升小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3. 管网建设:小区内的管网建设包括水、电、燃气、通信等管道的敷设和维护,旨在确保居民基本生活设施的供应和安全。
4. 污水处理:小区内的污水处理包括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和处理,旨在保护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市政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改善小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3. 促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项目内容及实施步骤1. 绿化工程(1)明确绿化布局:根据小区的地理特点和居民需求,明确小区内的绿化布局,确定栽植树木、花草和草坪的位置和数量。
(2)绿化设施建设:按照绿化布局,进行树木、花草和草坪的栽植和养护,确保绿化设施的良好状态。
2. 道路建设(1)道路规划设计:根据小区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设计小区内的道路布局和交通指示标志,确定停车位设置。
(2)道路施工建设:按照道路规划设计,进行道路的铺设、交通指示标志的设置和停车位的划线,确保道路畅通和安全。
3. 管网建设(1)管网规划设计:根据小区的规划布局,设计水、电、燃气、通信等各类管道的敷设和连接方式。
(2)管网施工建设:按照管网规划设计,进行管道的敷设和连接,确保各类管道的供应和安全。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1 总则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表1.0.4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表1.0.5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 strative office land use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居住区规划公建配套方案1. 引言居住区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建筑是居住区的核心配套设施,旨在提供各类基础服务和优质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规划居住区公建配套方案,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促进社区协调发展。
2. 公建分类与定位居住区公建可以划分为教育设施、医疗保健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商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等五类。
在规划公建配套方案时,需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社区的整体发展定位,确定各类公建的规模和布局。
教育设施应包括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等各个层次的教育机构。
医疗保健设施应覆盖常见病、急性病和慢性病的诊疗需求,并提供紧急救治能力。
文化娱乐设施应包括公园、图书馆、体育场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商业设施应多样化,包括超市、便利店、餐饮店、商场和购物中心等,方便居民的日常购物和社交需求。
交通设施应以安全和高效为原则,包括道路、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自行车停放点等,方便居民出行。
3. 规划原则与方法规划居住区公建配套方案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整体协调效果。
首先,规划公建应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尽量接近居民的居所,方便他们的使用。
例如,教育设施应遵循让每个居民在步行15分钟内能到达的原则。
医疗设施应遵循15分钟内能提供急救服务的原则。
其次,规划公建应考虑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
不同类别的公建应有合理的比例分配,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例如,商业设施应根据社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合理划分商圈和购物中心的规模。
再次,规划公建应注重环境保护。
公共建筑应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注重绿色环境布局和交通规划,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和污染。
最后,规划公建应注重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应参与公建的规划、设计和运营,保证公建与居民需求的契合度。
4. 公建布局与设计在规划公建布局时,需要根据地域特点和社区发展定位进行合理划分。
公建应尽量分散布局,避免集中安排在同一区域,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人流压力。
住宅小区的规划选址及市政公用设施要求住宅小区的规划选址及市政公用设施要求住宅小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审批程序与建筑审批程序相同。
住宅小区内的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和道路,各种工程管线等要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住宅小区内新建道路及各种工程管线须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并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设。
城市住宅小区公用设施的规划管理要严格按照住宅小区规划和有关各专业规划及规范的要求实施。
各项小区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必须由符合资格等级的有证设计单位设计。
小区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应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报建时应具备详细的设计图,土地使用证件及有关工程的规划批件。
各种管线应在小区规划道路、花园绿地里埋设或架设,尽量采取地下敷设方式。
沿小区道路设置的管线应依次由道路红线向路中方向排列,原则上一侧排列次序为供水支管、电力电缆、煤气管、污水管、雨水管,另一侧排列次序为供水支管、电信电缆、供水管、热力管。
管线走向应与道路中线平行,横穿道路时应尽量与道路中线垂直。
各种管线的敷设,除交叉处外不得重叠,如交叉敷设时,原则上应以技术条件较低的避让技术条件较高的,小管线让大管线,支管线让干管线,压力管线让自流管线,软管线让硬管线。
各种地下管线的水平间距和管线交叉的垂直间距应达到规范规定的距离。
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应根据道路的结构,标高和管线的安全要求,交叉情况而定。
电信电缆、电力应尽量敷设在人行道或自行车道内。
此外,还应控制小区道路红线范围内,除按规划设置各种管线、电话亭、指示牌、交通标志外,不得设置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
住宅小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下,选择符合居住功能要求,环境良好,有利于开发建设的新建地区或适宜的旧区改建地段。
小区用地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免地质复杂,土壤承载力差,地势低洼又不易排涝等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
住宅小区应避免布置在沼泽地区、不稳定的填土堆石地段、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如断层、风化岩层、裂缝、滑坡等,也应避开风口,洪水侵袭的地区,以及地震时有崩坍陷落危险的地区。
四、配套公建与公共活动中心1、内容:配套设施齐全,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残废人通道,坡度<2.5%,宽度>2.5M。
2、位置:分布合理,配建公共停车场(库)。
3、面积:与人口规模相适应。
4、服务半径:小区400-500M,组团级150-200M。
5、交通流量:交通方便,人流集中,符合上、下班走向。
6、协调:小区中心宜与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自然景观的河湖水面。
五、道路交通1、道路结构路网清晰,主次分明,地震六度以上的地区,考虑防灾救灾。
与城市道路的接口交角>75°有利于交通组织,至少两个出入口。
2、居住区出入口景观广场的设计合人行和车行非常有序,强化小区主入口的形象和功能。
机动出入口间距>150M,人行通道80M。
3、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及位置按0.5个/100㎡计。
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集中布置有利管理,有利于组团绿地及宅前步行环境形成。
4、等级小区级车行道9M以上,居住区级红线宽20-30M。
小区级车行道5-8M,组团级3-5M,宅前路>2.5M。
5、要求避免过境道路,城市主要交通性主、次干道,通过小区。
进入组团的道路,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道路不应过分平直,有一定曲折,但不圩回,达到通而不畅的效果。
有利于居民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尽量人车分流,设有步行系统。
尽端路<120M,设12×12回车声。
建筑>80M设底层人行通道,沿街>160M设底层消防通道。
小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规划小区内的公共设施,以提供居民们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便利。
在规划公共设施时,我们主要考虑小区的整体布局、居民的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2. 公共设施的分类在小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案中,我们将公共设施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2.1 健身设施小区内将设置多个健身设施区,包括室内健身房、室外健身器材、跑步道等。
这些设施将为居民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2.2 儿童活动设施为了满足家庭居民的需求,小区内将设计儿童活动设施区,包括儿童游乐场、儿童图书馆等。
这些设施将提供孩子们娱乐和学习的场所,增强小区居民的亲子交流。
为了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社交,小区内将设置社交娱乐设施区,包括咖啡厅、多功能活动室等。
这些设施将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增加居民之间的社交互动。
2.4 绿化和休闲设施为了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小区内的绿地区将种植花草树木,并设置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等。
这些设施将为居民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增加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性。
3. 具体设施规划在小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案中,我们将具体规划每个分类下的设施:3.1 健身设施•室内健身房:面积约200平方米,配备先进的健身器材和专业教练。
•室外健身器材:设置在公园区域,包括跑步机、动感单车等设备。
•跑步道:环绕小区建立跑步道,方便居民锻炼身体。
3.2 儿童活动设施•儿童游乐场:设置在绿地区,包括攀爬架、秋千等设备,确保安全性。
•儿童图书馆:面积约50平方米,提供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
•咖啡厅:面积约80平方米,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美味的饮品,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多功能活动室:面积约100平方米,可举办各类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
3.4 绿化和休闲设施•绿地区:面积约500平方米,种植各类花草树木,营造舒适的绿色环境。
•长椅:在绿地区和跑步道上设置长椅,供居民休息和观赏风景。
•凉亭:绿地区内设置凉亭,供居民遮阳和聚会使用。
居住区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2.容积率与哪些参数有关,如何确定《容积率的内涵及指标体系》-何强为-《城市规划》1996。
1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与地位作用:一、控规已成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本依据;二、控规提高了规划的弹性,增强了可操作性。
4.深圳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城市规划体制改革探讨—深圳市法定图则规划体制的建立》-薛峰周劲-城市规划汇刊1999.45.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6.区划的定义,发展过程,国外对区划的支持和反对意见《Zonging,区划,控制性详规》,石楠,《国外城市规划》7.通则式与判例式的定义与区别,典型国家,两者的结合居住区1.概念:住宅区: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
同时,住宅区也含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包涵了居民间的邻里交往关系等。
居住区:是—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是社区。
2. 居住地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内容(1)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城市居住地区一般分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两级,相应地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地、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居住区内也可考虑设置少数没有显著环境影响的工业。
居住区详细规划必须根据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好综合的全面安排。
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居民的生活需要和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