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税史》课程考查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
财税史课程考查题目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中国财税史》课程考查试题
(任选三题,每题不少于500字不多于1500字,统一用A4纸)
一、中国封建社会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公共工程等)支出的主要内容、成效。
二、中国古代财政收入中专卖收入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流变及影
响。
三、中国历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内容与启示。
四、古代田赋制度在历代财政收入中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田赋制度流变与启示。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七、中国历代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类(赈济抚恤等)支出的内
容与意义。
八、谈谈学习《中国财税史》的收获,请提出改进此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九、谈谈对财政学专业、税收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看法与改革建议。
财税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下列哪项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C2.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A. 货物和劳务B. 服务和无形资产C. 货物、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D. 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答案:C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A. 15%B. 20%C. 25%D. 30%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C5. 个人所得税中,综合所得包括哪些?A.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B.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C.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D. 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偶然所得答案:A6.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中,一般纳税人的标准税率是多少?A. 6%B. 9%C. 13%D. 17%答案:C7.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如何计算的?A. 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B. 收入总额减去税前扣除项目后的余额C. 收入总额减去税前扣除项目和不征税收入后的余额D. 收入总额减去税前扣除项目、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答案:D8. 个人所得税中,哪些收入可以享受免税政策?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C9.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是如何规定的?A. 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B. 自企业成立之日起至次年同日的前一日止C. 自企业成立之日起至次年同日的前一日止,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经营月份计算D. 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不足一年的按实际经营月份计算答案:A10.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有哪些?A. 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B. 一般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C. 简易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D. 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和差额计税方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项目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ABD12. 个人所得税中,哪些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ABD13.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中,以下哪些项目不得扣除?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和滞纳金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答案:C14.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哪些?A. 货物B. 劳务C. 服务D. 不动产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收入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A. 工资薪金所得B. 稿酬所得C. 国债利息D. 偶然所得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
财政负担和国家命运的关系。
6财政起源考察财政的定义。
2财政制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2楚国的改革6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3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变3从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可得到哪些启示?14从三国的户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找出其主要变化,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10从总体趋势把握秦至清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及意义。
12封建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形式?14工商税收制度的发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17国家和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解决中国当前的财政问题需要“内病外治” 9历代封建国家向以重农抑商为国策,为何工商业仍然不断发展?13明代鱼鳞册和赋役黄册产生的背景、包含的内容。
11奴隶制财政的特点。
2奴隶制主要有哪些收支?2秦国的变法6秦始皇统一财政的内容及意义。
16秦王朝的三大支出:军事工程支出、宫殿和皇陵修筑支出。
16试述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11屯田制对战争的重要性。
10为什么说经济模式和内容决定财政分配的模式和内容?15魏国的改革5西汉初年,颁行的财政经济措施及其作用。
16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3夏商周三代实行地方分权型的才财政管理体制2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
2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12职役制度的意义何在?它对于减轻百姓的力役负担有作用吗?16国家和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
国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2、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3、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成立是中国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起源考察财政的定义。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
中国财税史周春英答案1、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性质B、经济发展水平C、领导人素质D、职能答案:领导人素质--------------------------------2、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A、财政制度B、财政政策C、经济结构与方式D、其他都是答案:以上皆包括--------------------------------3、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A、财政发展本身规律B、和社会思想文化C、财政制度与政策D、其他都是答案:以上皆包括--------------------------------4、熊彼特将西方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A、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B、社会性质C、经济发展阶段D、财政收入形态答案: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5、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A、劳役财政B、实物财政C、财政D、货币财政答案:财政--------------------------------6、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
答案:对--------------------------------7、“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出现。
答案:错--------------------------------8、专业史学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对--------------------------------9、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
答案:错--------------------------------10、财政史是财政学的“流”。
答案:错--------------------------------1、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A、比例税制B、劳役租C、十一税率D、定额税制的贡法答案:定额税制的贡法--------------------------------2、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土地私有制D、屯田制答案:井田制--------------------------------3、井田制盛行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西周--------------------------------4、“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A、集权型B、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C、行政隶属关系D、完全独立答案: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6、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1/NUMS1《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1、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费改税B.利改费C.利改税D.费改利参考答案:C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C3、()我国取消了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成为历史。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参考答案:C4、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收入的有()。
A.关税B.营业税C.消费税D.中央企业所得税参考答案:B5、分税制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和营业税组成。
A.资源税B.农业特产税C.消费税D.屠宰税参考答案:C6、()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正式在全国实施。
A.2007年1月1日B.2007年10月1日C.2022年1月1日D.2022年10月1日参考答案:C7、分税制后下列属于地方收入的有()。
A.土地增值税B.城镇维护建设税C.车船使用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D8、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界定了财政投资范围,将投资项目划分为()三大类。
A.公益性、基础性、竞争性B.公益性、建设性、竞争性C.建设性、基础性、竞争性D.公益性、基础性、建设性参考答案:A9、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收入有()。
A.增值税B.资源税C.证券交易税D.营业税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1、建国初期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的原因()。
A.军费庞大B.政务费增加C.救济支出数额很大D.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参考答案:ABCD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ABCD3、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新的财税政策()。
A.救国公粮B.农业统一累进税C.发行公债D.打击土豪劣绅参考答案:ABC三、判断题共4题1、1994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最新)经济师考试《财税》专业试题库(三)含参考答案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客体则是()。
A.企业利润B.税收C.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D.现金E.工资2、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市场可以调节一切C市场并非万能,政府是万能的D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3、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社会效益,而且其产品也不能进入市场的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分析?()A.成本效益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最低成本法D.公众评判法4、在中国,代表政府承担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方面任务的单位被称为“()”。
A行政单位B事业单位C市场中介D权力机关5、全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是在()年。
A2011B2012C2013D20146、关于社会救助,说法正确的是()。
A采取非缴费制B依照受益者负担原则C实行无偿救助模式D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为目标7、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B.个人税收负担率C.宏观税收负担率D.综合税收负担率E.广义税收负担率8、目前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的税种是()。
A.城镇土地使用税B.土地增值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资源税9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原则是()。
A.以收定支,收支平衡B.以支定收,收支平衡C.收入大于支出,保持结余D.支出大于收入,留有支付“缺口”E.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足额发放从2006年起,我国改进国债管理办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
A国债年度发行额B国债余额C国债还本付息额D赤字额11、.国库集中收付体系的运作基础是()。
A财政账户体系B国库现金体系C分散账户体系D单一账户体系12、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大学财税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
A. 销售货物B.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C. 进口货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
A. 居民个人B. 非居民个人C.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D. 只有居民个人答案:C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
A. 20%B. 25%C. 15%D. 30%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税收优惠政策()。
A. 减税B. 免税C. 退税D. 增加税负答案:D5.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包括()。
A. 13%和9%B. 13%、9%和6%C. 13%、9%和3%D. 13%、9%、6%和3%答案:B6.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
A. 利润总额B. 应纳税所得额C. 营业收入D. 营业外收入答案:B7.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
A. 3000元B. 5000元C. 8000元D. 10000元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A. 工资薪金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D. 捐赠支出答案:C9.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
A. 销售货物B. 提供劳务C. 转让无形资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形式是()。
A. 比例税率B. 超额累进税率C. 累进税率D. 定额税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
A. 工资薪金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D. 捐赠支出答案:A B D2.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包括()。
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稿酬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A B C D3.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
A. 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B.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C. 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D. 提供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属于税收优惠政策()。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
13、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
20、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23、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财税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A. 增值税B. 企业所得税C. 个人所得税D. 营业税答案:A2. 下列哪个不属于税收的基本特征?()A. 无偿性B. 强制性C. 固定性D. 灵活性答案:D3. 下列哪个是增值税的税率?()A. 5%B. 13%C. 20%D. 30%答案:B4. 下列哪个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B.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C. 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D. 所有企业都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答案:D5. 下列哪个是个人所得税的税率?()A. 3%B. 10%C. 25%D. 45%答案:D6. 下列哪个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子女教育B. 继续教育C. 住房贷款利息D. 购买商业保险答案:D7. 下列哪个是营业税的税率?()A. 3%B. 5%C. 17%D. 25%答案:B8. 下列哪个不属于营业税的税目?()A. 建筑业B. 金融保险业C. 服务业D. 增值税答案:D9.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A. 宪法B. 税收基本法C. 税收征收管理法D. 各税种的单项条例答案:B10. 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A. 西部大开发B. 东北振兴C. 中部崛起D. 全部地区都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税收的基本特征?()A. 无偿性B. 强制性C. 固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2.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B.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C. 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D. 所有企业都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答案:ABC3. 下列哪些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A. 子女教育B. 继续教育C. 住房贷款利息D. 购买商业保险答案:ABC4. 下列哪些属于营业税的税目?()A. 建筑业B. 金融保险业C. 服务业D. 增值税答案:ABC5.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A. 宪法B. 税收基本法C. 税收征收管理法D. 各税种的单项条例答案:ACD6.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A. 西部大开发B. 东北振兴C. 中部崛起D. 全部地区都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答案:ABC三、判断题1.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财税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A. 10%B. 20%C. 25%D. 30%答案:C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其税率为:A. 6%B. 9%C. 13%D. 17%答案:C3. 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企业所得税C. 捐赠支出D. 社会保险费答案:B4.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A. 3000元B. 5000元C. 8000元D. 10000元答案:B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下列哪项属于免征增值税的项目?A.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B. 进口的货物C. 销售的旧货D. 教育服务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A.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B. 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C. 企业所得税的预缴D.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答案:C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哪项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A. 工资、薪金所得B. 财产租赁所得C. 偶然所得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下哪项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A.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B. 业务招待费C. 罚款支出D. 职工教育经费答案:C9.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税率是:A. 1%B. 2%C. 3%D. 5%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增值税的纳税人?A. 个体工商户B. 企业C. 机关单位D. 农民专业合作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A. 销售货物收入B. 提供劳务收入C. 转让财产收入D. 政府补助收入答案:ABCD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A. 简易计税法B. 一般计税法C. 差额计税法D. 预提计税法答案:AB13. 以下哪些项目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A. 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B. 捐赠支出C. 罚款支出D. 社会保险费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财产转让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房产税的征税对象?A. 个人所有的非营业性房产B. 企业所有的营业性房产C. 机关单位所有的房产D. 农民所有的房产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统一的,没有差别。
财税方面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率包括以下几种?A. 13%、9%、6%、0%B. 17%、11%、6%、3%C. 16%、10%、6%、0%D. 15%、9%、5%、0%答案:A2.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A. 25%B. 20%C. 15%D. 10%答案:A3.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A. 3000元B. 5000元C. 8000元D. 10000元答案:B4.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A. 销售自产农产品B. 销售进口商品C. 销售烟草制品D. 销售酒精饮料答案:A5.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A. 企业的全部收入B. 企业的全部支出C. 企业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余额D. 企业的净利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项目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股息、利息所得D. 偶然所得答案:ABCD2. 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包括以下哪些?A. 合理的工资支出B.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C. 职工福利费D. 罚款和滞纳金答案:ABC3.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包括以下哪些?A. 货物B. 劳务C. 无形资产D. 不动产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退还增值税?A. 出口货物B. 进口货物C. 因自然灾害导致货物损失D. 因管理不善导致货物损失答案:AC5. 个人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以下哪些?A. 子女教育支出B. 继续教育支出C. 大病医疗支出D.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包含在商品价格中。
(对)2.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固定的,不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错)3.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企业的利润总额。
(对)4.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全国统一的。
(对)5. 增值税的税率是全国统一的,没有地区差异。
中国财政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财政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形式是:A. 贝币B. 铜钱C. 铁钱D. 纸币2. 以下哪个朝代首次实行了“均田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盐铁论”是在哪个朝代提出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明朝时期,实行的财政制度是:A. 均田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赋役制5. 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A. 土地分配不均B. 人口过多C. 财政收入不稳定D. 赋税负担过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代“赋税制”的演变过程。
2. 描述“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3. 阐述清朝“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背景及其影响。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中国古代财政政策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其反映的财政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明朝初年,国家财政紧张,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赋税、加强盐铁专卖等。
然而,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导致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朝初年财政紧张的原因,并提出你认为合理的解决措施。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条理分明。
祝你考试顺利!。
中国财税史中国财税史一、单项选择题1.赋役包括赋税和(B.徭役)两大类。
A.劳役B.徭役C.兵役D.伐役2.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 C.土地王有制)A.土地公有制B.土地私有制C.土地王有制D.奴隶主占有制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A.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A.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B.奴隶制的出现C.科学技术的发展D.剩余产品的出现4.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A.贡法)A.贡法B.助法C.彻法D.刑法5.夏、商、周三代时期实行的财政管理原则( A.量入为出 A)A.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租税合一D.分田制禄6.春秋时期税制改革的目的(C)A.收取地租B.废除井田制,把土地分配给人民C.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兵员补给D.加速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建立7.国家借债始于哪个朝代(B)A.商B.西周C.春秋D.秦8.以下哪一个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财政支出(D)A.军事支出B.俸禄支出C.王室支出D.债务支出9.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是以下哪个人物提出来的(B)A.管仲B.商鞅C.吴起D.李悝10.历史上最早的工商税是(C)A.落地税B.通关税C.关市税D.买卖税1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中国财税产生的(C)A.社会条件B.经济条件C.物质条件D.政治条件12.两汉时期田租以(D)为主,属于比例税制。
A.什一之税B.什五税一C.二什税一D.三十税一13.(C)是汉代创设的一种“调剂粮食”、“备荒振恤”的措施A.义仓B.公仓C.常平仓D.备仓14.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A)A.口赋B.算赋C.户赋D.献赋15.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C)以上。
A.二十分之一B.十五分之一C.十分之一D.五分之一16.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D)A.均输B.平准C.商业D.官营17.牲畜税始于以下哪位君主时期(D)A.汉景帝B.汉文帝C.汉献帝D.汉武帝18.按爵位等级定俸禄的制度始于哪个朝代(A)A.秦B.汉C.隋D.唐19.漕运体制在秦代时就已初步建立,其特点是以(B)为目的。
财税史[单项选择题]1、国家财政属于()。
A.交换范畴B.生产范畴C.分配范畴D.消费范畴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国家通过财政对()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将()配置到社会公共需要的各个方面,使其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A.国民生产总值;各种生产要素B.一部分社会产品;一部分资源C.社会总产品;各类资源D.国民收入;一部分生产要素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只有掌握财政收入的(),才能正确地确定财政收入。
A.最高界限B.合理数量界限C.客观最低界限D.a或c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4、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地集中一部分财政收入所形成的()。
A.消费分配B.交换分配C.一般分配D.特定分配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
A.主要方式B.辅助方式C.基本方式D.次要方式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6、财政收入划分以()为主要形式。
A.税种B.收费C.利润上缴D.发行债券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7、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计划。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收支D.经济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8、增值税属()。
A.中央专有税B.地方专有税C.主要收入归中央的共享税D.主要收入归地方的共享税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9、()是目前我国税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
A.关税B.营业税C.消费税D.增值税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0、税收征收管理简称()。
A.税收征收B.税收管理C.税收收管D.税收征管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税收征收管理的作用是由()的作用所决定的。
A.税收B.征收C.管理D.税收管理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2、国债限度是指国家举债规模的()。
A.最高限度B.最低限度C.中等限度D.规定限度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3、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国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组织管理者,国债的偿还以国家财政收入作担保。
因此,国债具有()的特点。
A.信誉高B.灵活性C.有偿性D.可转让性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4、用人单位的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职工工资的()。
财税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11、为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国务院同意,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
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于(),具体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
A、当年新增债务限额减去上年调减债务限额B、当年新增债务限额(或减去当年调减债务限额)C、上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加上当年新增债务限额(或减去当年调减债务限额)用户答案:C标准答案:C2、我国于()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改革目标。
A、1994年B、2006年C、1998年D、2010年用户答案:C标准答案:C3、中国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是()。
A、累进制模式B、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C、社会统筹模式D、个人账户模式用户答案:B标准答案:B4、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C、债务收入D、事业收入用户答案:A标准答案:A5、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
A、1949年10月B、1949年11月C、1949年12月D、1950年1月用户答案:C标准答案:C6、政府出资设立投资基金,应当由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报()批准。
A、上级政府B、本级政府C、中央政府用户答案:B标准答案:B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其中不属于三大改革任务之一的是()。
A、改进预算管理制度B、完善社会保障制度C、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用户答案:B标准答案:B8、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等方式弥补,如仍难以平衡,()可以在报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增列赤字实现平衡,市、县级政府可以向()申请临时救助,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
A、省级政府,省级政府B、省级以上政府,上级政府C、省级或省级以上政府,上级政府用户答案:B标准答案:B9、关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财税史》课程考查试题
(任选三题,每题不少于500字不多于1500字,统一用A4纸)
一、中国封建社会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公共工程等)支出的主要内容、成效。
二、中国古代财政收入中专卖收入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流变及影
响。
三、中国历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内容与启示。
四、古代田赋制度在历代财政收入中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田赋制度流变与启示。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七、中国历代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类(赈济抚恤等)支出的内容
与意义。
八、谈谈学习《中国财税史》的收获,请提出改进此类课程教学的建议。
九、谈谈对财政学专业、税收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看法与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