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4.3.2《新兴工业区》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4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2.结合鲁尔工业区产生的环境污染等局面,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3.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理解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4.结合新工业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决方法:比较归纳法知识迁移应用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板书设计】一、传统工业地域【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二、新工业区1.【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2.【案例】美国“硅谷”【教师承转】在20世纪50年代后,在传统工业衰落的同时,Array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引导学生分析:1.工业地域发展的区位因素(条件)2.工业地域发展的基本特点师生互动:让学生比较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意大利的工业小区虽然分散,实力与传统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工业小区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并使这种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意大利及至欧盟市场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
可谓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增长,尤其在东南沿海一带,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新兴工业区发展起来。
但由于时间短,有些方面还不完善,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
下面我们看教材P70“活动”题,根据题意回答问题,比较浙江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异同点,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是以传统工业发展起来的。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能力目标1•读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教学方法】1.采用图形和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把课本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简单化,联系以前所学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我们应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重新研究。
2.联系具体事例,由彼及此,便于学生深入地了解,为以后的具体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具准备】把课本中的相关图形可制作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有关传统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资料及景观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
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 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八节,传统工业区。
[新课教学]传统工业区(板书)本节内容主要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过程,我们学习时应推而广之,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有一正确认识,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3课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二、教学重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三、教学难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意大利的新工业——轻工业,今天我们来学习新工业的另一种类型——高新技术工业区,这类新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我们具体来分析板书:3.美国“硅谷”(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学生看书,思考回答)总结: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员比例高;产品增加值高;生产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多(请学生读课本的案例⑤美国“硅谷”,思考一下问题:)1.填写表格,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板书:(2)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特殊条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知识拓展:完成课本72页活动2(1)分析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2)比较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发展的相似的区位条件是什么?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高新技术工业区,同样是新工业区,其与意大利的轻工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应该借鉴先进的经验,如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 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 義大利經濟高度開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批廉價的勞中小企業的發展4.3-2 新興工業區一、教學目的:1、瞭解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區的不同2、理解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及其獨特的發展優勢。
3、理解刺激美國“矽谷”崛起的區位條件。
4、通過學習能分析我國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的途徑,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思維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及其獨特的發展優勢。
三、教具準備:教學掛圖、自製圖表四、課時安排:計畫2課時五、教學方法:比較法、討論分析法、圖示法等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新興工業區。
[講授新課] 4.3-2 新興工業區一、義大利新興工業區(一)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如下圖)國際的有利條件是: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等國內的有利條件是: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義大利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等當地的有利條件是:大批廉價的勞動力(二)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分佈(教材X X頁圖)傳統工業區:義大利西北部,以米蘭、都靈、熱那亞構成的波河平原西部的三角地區工業化未普及地區:義大利南部新興工業區: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三)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1、以雇員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為主。
2、以輕工業為主。
3、生產過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實行家庭承包。
4、資本集中程度低,當地主要行業往往包括數百個中小企業。
5、工業大多分散在小城鎮,甚至農村,成為“分散型工業化”地區。
注意以上特點是與傳統工業區比較而言:傳統工業區多為大型企業;以重工業為主;生產過程、資本以及工業分佈都比較集中。
工業社區——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獨特發展模式工業社區定義:指一個地區的中小企業(生產企業和非生產企業之間、生產企業和生產企業之間)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根據現代經營需要,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相互信賴、比較穩定的協作關係和產供銷體系。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二、教学重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三、教学难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板书: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德国鲁尔区:指导学生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响?(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探讨: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总结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运广阔的市场师生探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
4.3-2 新兴工业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不同
2、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3、理解刺激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
4、通过学习能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
维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自制图表
四、课时安排:
计划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比较法、讨论分析法、图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工业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兴工业区。
[讲授新课] 4.3-2 新兴工业区
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如下图)
国际的有利条件是: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等
国内的有利条件是: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当地的有利条件是: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教材XX页图)
传统工业区:意大利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波河平原西部的三角地区工业化未普及地区:意大利南部
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1、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承包。
4、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5、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注意以上特点是与传统工业区比较而言:传统工业区多为大型企业;以重工业为主;生产过程、资本以及工业分布都比较集中。
工业小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定义: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它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普拉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小区之一
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xx页图)及有关文字,回答:
(教师)普拉托是意大利著名的毛纺业专业小区。
它的毛纺产品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你们认为它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①重视专业分工。
②重视团结协作。
③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二、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业、激光工业等,它们是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诞生的。
(一)高技术工业部门的特点(与传统工业部门比)
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
比例。
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
新换代周期短。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二)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有高等院校。
4、便捷的交通。
5、军事订货。
美国“硅谷”在世界高技术工业中的地位:
1、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2、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
3、“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至70年代末,“硅谷”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板书设计]
4.3-2 新兴工业区
一、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发展的主要条件
2.发展特点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2)作用
三、美国“硅谷”1.特点
2.崛起原因3.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