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环境及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方法为更好地保护托幼机构在园儿童的身体健康,指导和规范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特制定了消毒技术指南。
一、消毒原则托幼机构日常以通风换气、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重点消毒对象包括课桌椅、玩具、门把手、水龙头、餐饮具、毛巾等。
二、消毒方法1.室内空气(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适宜天气条件下可持续性开窗通风,并注意学生保暖,有条件全天候通风。
(2)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
(3)紫外线灯消毒,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注意紫外线灯在无人条件下,密闭门窗消毒。
2.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1)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经常触碰的环境物体表面,做好清洁,可用250mg/L(1:200)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
①配制浓度为250mg/L(1:200)含氯消毒液(配制1000ml消毒液方法举例: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时取5ml消毒原液,加入995ml水)。
②用抹布沾取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
③作用时间为30分钟,每日一次,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水龙头的出水口、鼠标、键盘等小件教学用品用具可使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3.玩具、图书消毒(1)暴晒,每1周一次,每次6小时,暴晒时完全暴露,不得相互叠夹。
(2)紫外线,每1周一次,每次6小时,照射时完全暴露,不得相互叠夹。
(3)玩具煮沸消毒,每周一次,每次15分钟,煮沸时淹没被消毒物品,水沸后开始计时。
(4)250mg/L(1:2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每次30分钟,每周一次,浸泡时应淹没被消毒物品,消毒后的玩具应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液。
4.手(1)勤洗手,做好手卫生,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清洁物品、玩和食物之前,餐前餐后,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附录A托幼机构日常预防性消毒常用消毒方法A.1 室内空气A.1.1 教室、活动室、就餐场所、卧室采用开窗通风换气,不推荐使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
在有对流风的情况下,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1次,每次30min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需采用机械通风换气。
A.1.2 营养室、保健室、隔离(观察)室使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不少于1.5W/m³,每次照射时间30min~60min。
固定式紫外灯应悬挂安装,灯具距离地面高度1.8m~2.5m。
A.1.3 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用自来水冲去挡板上的积尘,用洗涤剂去除污垢。
必要时使用100mg/L~250mg/L含氯消毒剂或清洗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消毒30min,或按产品说明书冲洗、擦拭或浸泡消毒。
A.1.4 空调设备分体空调过滤网和过滤器,必要时可在清洁后,使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或清洗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15min~30min,或按产品说明书擦拭或浸泡消毒。
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应由具有清洗消毒资质的专业机构完成。
A.2 环境和物体表面A.2.1 地(墙)面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拭清洁,清除地面的污迹;当受到血液、体液、排泄物、呕吐物或分泌物污染时,清除污染物后,及时使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拭、擦拭或喷洒消毒15min~30min,或按产品说明书拖拭、擦拭或喷洒消毒。
A.2.2 桌面等普通物体表面可使用消毒湿巾、清洗消毒剂或使用100mg/L~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15min~30min,或按产品说明书擦拭或喷洒消毒。
消毒完成后,及时使用清水去除物表上的消毒剂残留。
A.2.3 洗手水池、便器、盛装吐泻物的容器、痰盂(杯)等可使用消毒湿巾、清洗消毒剂或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15min~30min,或按产品说明书擦拭或浸泡消毒。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预防性消毒方法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件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下面是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1. 常规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托幼机构的地面、墙壁、桌椅、玩具等物件。
使用清洁剂和消毒液,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注意对于不同材质要选择不同的清洁方法。
2.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病毒等的滋生和传播。
3. 手部卫生:教育幼儿正确洗手,定期进行手部消毒。
给幼儿配备肥皂和洗手液,鼓励他们经常洗手,并指导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4. 食品安全: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厨房和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妥善储存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5.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垃圾,避免垃圾滞留导致细菌滋生和传播,保持环境卫生。
6. 定期检查:托幼机构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卫生问题和风险。
总结起来,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的预防性消毒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常规清洁、通风换气、手部卫生、食品安全、垃圾处理和定期检查等措施来实现。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您确保托幼机构的卫生和安全。
(字数:141)。
学校及托幼机构
预防性消毒方法
一、消毒方法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方法如下:
(1)空气:首选自然通风,确保排气扇运转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无法采用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或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按照1.5W/m3,即每20立方米空间使用一只30W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
不使用中央空调。
(2)物体表面: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或位置)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者含氯泡腾消毒片(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进行擦拭,其他不耐腐蚀的仪器设备可以用70%酒精擦拭。
(3)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湿式拖拭。
二、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三、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选择时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金属分别有漂白和一定的腐蚀作用。
(2)含氯消毒液要用冷水配制,且临用现配。
(3)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年2月4日。
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预防性消毒方法概述在托幼机构中,定期进行环境和器材的预防性消毒非常重要。
这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和疾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预防性消毒方法。
环境消毒方法1. 日常保洁定期进行托幼机构的日常清洁是重要的第一步。
通过保持幼儿园、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传播。
确保定期清洁地板、桌子、椅子和其他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2. 高温消毒某些环境表面和物品可以通过高温消毒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高温蒸汽清洁器或将物品置于高温烘箱中进行消毒。
然而,在使用高温消毒方法时,请确保对于不适合高温的器材和材料使用其他消毒方法。
3. 消毒剂喷洒对于一些难以清洁的表面和器材,可以使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喷洒和处理。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避免接触有毒的消毒剂。
器材消毒方法1. 儿童玩具托幼机构中的玩具是儿童常接触的物品,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消毒。
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专业的玩具消毒液进行清洁,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并晾干。
确保消毒液不会危害儿童的健康。
2. 餐具和厨房用品儿童的饮食器具和厨房用品应当保持清洁和消毒。
使用热水和肥皂进行清洗,然后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干燥和消毒。
确保儿童的饮食器具和厨房用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
总结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的预防性消毒是确保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使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和疾病的传播风险。
同时,要注意使用消毒剂时的安全措施,并确保消毒液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一、环境的清洁与处理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
有明显污垢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时,污染处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或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再将污物清理与污桶内作专门处理,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
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
(一)正确清洁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一把拖布四处拖,一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
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应该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二)清洁用具的管理拖布、抹布管理不善,同样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成为引发群体感染的隐患。
不同区域应当分别设置专用的拖布、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定期消毒、不得混用。
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在挂拖布的地方有不同颜色的标贴,在挂抹布的杆上有不同颜色的标示,如:清洁区--白色;半污染区--绿色;污染区--红色。
寝室、活动室、卫生间的拖布分开。
抹布的消毒采用煮沸消毒15分钟或者蒸汽消毒10分钟。
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时,使用浓度为有效氯抹布消毒抹布要分区悬挂晾干二、空气的清洁与消毒(一)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时,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空气净化方法。
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减少77.3-79.3%。
要求每日2次通风,每次至少10-15分钟。
如果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应当采用紫外线消毒。
三、物体表面消毒(一)地面和墙面的消毒:地面无污染时用自来水湿式拖地1-2次/日。
被病原菌污染的地面与墙面用浓度为500-1000mg/L 的有效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使充分作用5分钟后清理干净。
桌子、椅子、凳子、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无污染时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消毒对象:空气物理消毒方法: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如果不具备开窗通风条件,可使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
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
但禁止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人体表面。
如果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在室内有人环境持续照射消毒时,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线杀菌灯。
消毒对象:餐具、炊具、水杯物理消毒方法: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使用消毒柜或消毒碗柜进行消毒,按照产品说明使用。
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消毒。
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消毒对象:曝晒物品物理消毒方法: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
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置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干燥。
消毒对象:毛巾类织物、抹布物理消毒方法: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将织物或抹布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400 mg/L,浸泡消毒20分钟。
煮沸消毒时,抹布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抹布应疏松放置。
消毒对象:餐桌、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物理消毒方法: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 mg/L,消毒10-30分钟。
可采用表面擦拭、冲洗消毒方式。
餐桌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家具等物体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
消毒对象:玩具、图书物理消毒方法: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 mg/L。
适用于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
托幼机构环境和用具预防性消毒方法
本文档旨在介绍托幼机构环境和用具的预防性消毒方法,以确保儿童在安全和清洁的环境中成长。
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纠纷的策略。
1. 环境清洁
- 定期清洁和消毒托幼机构的室内和室外环境,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和玩具等。
- 使用专业清洁剂或消毒液来清洁表面,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清洁频率。
- 加强空气流通,定期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 深度清洁毛毯、椅垫等不能直接清洗的物品,并定期更换。
2. 用具消毒
- 定期对托幼机构的用具进行消毒,如奶瓶、餐具、玩具等。
- 确保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洁剂或消毒液,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 将可消毒的用具按照指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消毒,确保彻底杀灭细菌和病毒。
- 对于不能进行高温消毒的玩具等,可考虑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消毒设备进行消毒。
3. 个人卫生惯
- 教育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等。
- 定期检查儿童的身体情况,发现疾病症状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您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这些方法。
请在执行过程中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消毒措施,您可以有效降低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托幼机构卫生与消毒(一)环境卫生。
1.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和检查制度,每周全面检查1次并记录,为儿童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
2.室内应当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集中消毒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
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
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
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4.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
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
5.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
6.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次玩具清洗,每2周图书翻晒1次。
(二)个人卫生。
1.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
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
2.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
3.工作人员应当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上班时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三)预防性消毒。
1.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2.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
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
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
3.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
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
4.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
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应当符合要求(见附件3)。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咱们都知道,孩子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至关重要。
如何做好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品消毒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吧!咱们要从环境卫生抓起。
托幼机构的地面、墙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可以使用湿拖把或者吸尘器进行清洁。
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咱们要对教室里的玩具、教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这些物品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因此要保证它们的卫生安全。
可以使用消毒液对这些物品进行浸泡消毒,或者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消毒后的物品要及时晾干,避免滋生细菌。
咱们要对孩子们的衣服、床上用品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这些物品容易沾染污渍和细菌,所以要定期清洗。
在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专门的儿童洗涤剂,以免对孩子们的皮肤造成刺激。
清洗后,要使用高温烘干机进行烘干,确保衣物干燥。
床上用品也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以保证孩子们的睡眠质量。
咱们要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
餐具是孩子们吃饭时直接接触的物品,因此要保证它们的卫生安全。
可以使用热水进行烫洗,或者使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消毒后的餐具要及时晾干,避免滋生细菌。
要定期检查餐具的质量,确保它们没有破损或者变形。
咱们还要对托幼机构的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消毒。
比如洗手池、马桶等地方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要定期进行消毒。
可以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或者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消毒后,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细菌再次滋生。
咱们要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培训。
员工是托幼机构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
要加强员工的卫生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做好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工作,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从环境卫生、玩具教具、衣物床上用品、餐具到公共设施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在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至关重要。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玩具,都可能藏着小细菌。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首先,环境的消毒是第一步。
教室、游乐区、餐厅,这些地方经常需要清理。
每日清扫是基础。
要使用清水和专用消毒液,配合擦拭,能够有效去除表面的细菌。
特别是对那些孩子们常常接触的地方,比如桌子、椅子,甚至墙壁,别忘了重点清洁!此外,通风也很重要。
每天开窗透气,能让新鲜空气流通,帮助消灭潜藏的病菌。
接下来,物品的消毒同样不可忽视。
玩具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但也是细菌的“聚集地”。
定期给玩具消毒很有必要。
可以选择安全的消毒液,喷洒在玩具表面,稍等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对于软体玩具,可以考虑使用洗衣机清洗,确保它们干干净净,舒舒服服。
再者,餐具的消毒也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每餐后,都要认真清洗餐具,使用热水和洗洁精,彻底清除残留的食物和油脂。
之后,用消毒剂浸泡几分钟,让细菌无处可藏。
确保餐具干燥,存放在干净的地方,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最后,消毒的频率也不能忽略。
设定一个合理的消毒计划,比如每天、每周定期进行全面清洁。
特别是在感冒、流感高发季节,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风险。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需要重视这项工作,保持警惕,共同维护孩子们的健康。
总结来说,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品消毒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要从每一个小细节入手,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这里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给他们一个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