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879.50 KB
- 文档页数:34
资源与环境在发达国家的实用价值发达国家亟需解决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资源与环境的实用价值问题。
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联系的反映,是为解决商品交换标准而提出的概念和界定的计量工具。
劳动价值论以生产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而效用价值论则以补偿消耗等量资源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
无论劳动价值论抑或效用价值论,都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出发点,以发达国家的人类的主观视角来探讨和判断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或产物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对资源环境的价值也出于资源环境是否参与到发达国家的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否经过人类劳动,是否对人类有用来判断。
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理论提出两个挑战,其一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及其作用问题的质疑;其二是对于有些自然物质以及环境,因为没有参与社会劳动,没有在商品交换中体现出实体性,导致部分价值(使用价值,未进入计价、交换)的缺失,造成的恶果是对资源环境的无节制使用却没有相应补偿,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与破坏。
理论的缺陷和实践的需求急需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创新。
劳动价值论以劳动决定价值立论,效用价值论以物质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决定价值立论。
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应建立在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基础上,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寻求保障发展、保护生态平衡的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能量及其所处环境,有些需要通过人类劳动,有些根本不需要经过人类劳动,都能够被人类利用,只要能够被发达国家的人类利用,就具有实用价值。
资源环境不仅对于发达国家的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使用价值,这是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
在发达国家,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工程试题摘要:一、引言1.介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2.马工程试题的背景和意义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与内涵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2.资源配置理论3.环境价值理论四、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实践与应用1.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政策实践2.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案例分析3.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五、马工程试题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启示1.马工程试题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推动作用2.马工程试题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挑战3.马工程试题对未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建议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门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它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以马工程试题为例,探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与应用。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与内涵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等方面。
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保障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兼顾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资源配置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研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价值理论与资源配置在经济学中,价值理论是研究物品与服务的价值产生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价值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的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将探讨价值理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以及价值理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一、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物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主张,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例如,一小时的劳动可以创造出价值为10元的商品,那么这个商品的价值就是10元。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经济学家对价值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边际效用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等,丰富和完善了价值理论的体系。
二、资源配置的意义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种有限的物质和非物质资产,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
资源有限性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价值理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价值理论为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根据价值理论,不同的物品和服务具有不同的价值,而资源具有不同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通过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领域和行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例如,在面对一个有限的预算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各种需求之间做出选择。
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和效用,我们可以合理地配置资金和资源,以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四、价值理论的应用价值理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的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自动配置。
市场价格反映了商品的价值和稀缺程度,企业和个人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对资源进行调控和分配,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名词解释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过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乡和乡村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的消费者所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曲线是表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需求定理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成反比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边际效用是指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对某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劳务付出的价格与其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是指当某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爱好的作用或功能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外部性是指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
公共物品泛指无排他性或无竞争性的物品。
包括纯公共物品(是指即无排他性或竞争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共有资源是指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的物品建设项目评价是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家全局以及企业的角度,对拟建项目的计划和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未来发展的前景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财务净现值是指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获得能力的动态指标。
是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项目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率是财务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它是反映项目单位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的折现率费用现值比较法就是把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间点上支出的各种费用按照基准贴现贴现为同一时点上的现值,从而比较费用大小,确定方案优劣的方法排污权交易是指环保部门制定总排污量上限,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质排放权利即排污权,排污权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然后允许这种权利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以此进行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要素禀赋理论是指在那些生产中较多地使用国内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其国内相对价格比较低,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而那些在生产中较多地使用国内相对匮乏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其国内相对价格比较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劣势填空选择当前环境问题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环境价值论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剧,我们的环境面临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
强调人类应该将环境视为重要的价值和资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并采取切实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本文将探讨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环境。
首先,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提供了我们的空气、水源、食物和其他生存所需的资源。
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过度的工业化和过度开发导致了大量森林的砍伐,水源的污染,大气的污染和土地的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这不仅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威胁,也对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次,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环境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许多产业依赖于环境资源,如农业、渔业、矿产资源和旅游业等。
如果环境被破坏,这些产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经济衰败和社会动荡。
保护环境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实现。
第三,环境是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心理和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壮丽的山川河流、茂密的森林和原始的草原,还是幽静的湖泊和清澈的海洋,它们都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带给我们平静、愉悦和启迪。
通过欣赏和保护环境, 我们不仅可以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还可以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价值。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一些人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还有一些人缺乏环境教育和意识,不知道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可行的措施来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个体层面,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到环保志愿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第7章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汪安佑教授讲授计划案例讨论专题:九寨沟的风景价值讲授重点科研选题课后思考案例讨论铜价上涨已影响了部分用铜企业的经营,有的停工待料;“铜价涨疯了!”盯着电脑屏幕上继续飙升的铜价,王雨脸色苍白,在一周前空了几手铜的他已损失惨重。
和王雨一样郁闷的还有大量的铜加工企业,由于国内铜价持续高企,已影响到了铜加工企业的正常经营,有些企业已处于停工待料阶段。
一用铜企业老总无可奈何地对记者说:“铜是不是要用光了,否则怎么能这样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铜芯电线、变压器铜芯被盗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于是打击盗窃电力设施犯罪成了警方今年来的一个重要工作。
这都是高铜价惹的祸。
铜价的疯狂:4万、5万、6万,铜价突破重要关口势如破竹。
年初还看似遥不可及的沪铜6万元整数关口,4月18日转瞬之间就被踩在了脚下。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铜芯电线、变压器铜芯被盗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于是打击盗窃电力设施犯罪成了警方今年来的一个重要工作。
这都是高铜价惹的祸。
许多铜生产企业认为有利可图而大肆扩张生产能力。
国家发改委3月份预测,到2007年底中国的铜产能将提升至370万吨,目前有18项铜冶炼工程在建或计划建设,其中11项正在建设中的工程产能达到115万吨。
为了抑制铜产能的无序增长,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抑制。
国家发改委曾指出,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投资行为,不但使现已探明的资源难以保障、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及淘汰落后难度加大等问题更加突出,还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铜冶炼企业生产利润大幅度下降甚至全面亏损,严重影响到行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个局,是国外基金和铜生产商合作的杰作。
”在评论国际铜价暴涨时深圳一期货公司的总经理这样评价。
他认为,国际上主要的铜生产企业经常发生罢工事件,这里面不能排除有一些其他因素。
“铜价大涨,赚得最多的就是基金和那些主要的生产商。
”另有期货分析师指出,在本轮铜市场牛市行情中,基金买盘一直充当了重要角色。
第16卷 第4期Dec.16.No4 2001年12月FJIAN GE OGRAPHY Dec 2001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Revie w of Studie s On Value Theory ofNatural Resource s and Environment何承耕He Chen ggeng(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 e ograph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是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和开展资源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前提。
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存在价值论等主要价值理论的资源环境价值观的不同内涵,评述各自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如何建立新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自然资源和环境 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前者着重指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具有比较实的物质性的产品价值,或者说有形的资源价值;后者强调环境的整体状态和功能,具有比较虚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或无形的生态价值。
资源和生态两个部分联系紧密,有时也难以截然分开。
因此从概念或评估的角度,经常将二者视为一体,泛称自然资源或自然环境,即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组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对资源环境的研究已完全摆脱就资源而论资源的狭窄的境地,现已将资源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包括未来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考察。
不仅研究资源数量(包括存量、流量、使用量)、质量,而且正在研究资源的价值量,以便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并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环境进行资产化管理,资源价值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资源价值或自然资源定价的研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价值理论的研究,即建立在什么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不同的价值理论,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来源说明不同,对资源环境定价思路和定价模型不同,定价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