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基础理论与理论》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3
1.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 文字、音韵、训诂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学的研究内容,它们统称为“小学”4. 对语言的研究大致可分为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5. 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是理论语言学的任务,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决定于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
6.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瞬息间的事情,但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人类交际的五个环节)。
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环节。
7. 语言、言语的区别和联系:A. 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B. 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C. 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创造出来的联系:语言与言语是性质不同的现象,但二者之间却没有明确的界限。
8. 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9.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性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
10.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约定俗成”四个字点出了语言符号的本质。
音和义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要的联系。
11.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语言符号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的线条性。
12. 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他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13.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这个装置最重要的特点是分层。
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14.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导言部分1.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现代语言学的标志著作。
3.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
4.生成语言学: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其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
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5.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共时:研究相对静止的状态——横向研究历时:探索语言在不同阶段的演变——纵向研究同: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时体现历时,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
异:语言的不同时期的先后变化属于历时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变化属于共时问题。
6.历史比较语言学:对不同语言或同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做比较研究,拟构语言的原始基础形式,确定语言间的亲缘关系,以展现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文字是第二性,辅助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2.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语言功能是由左半球控制的。
3.运用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编码、发出、传递、接受、译码阶段。
4.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
5.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索绪尔提出的,言语不稳定,语言是稳定的。
7.语言是符号系统,是最重要最典型的符号,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无必然联系。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印)8.音————义————心理现实————客观现实语言符号指称反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语言学概论语言定义: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包含三个基本意思: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交际和思维;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属性:符号性、系统性、生成性和民族性。
语言社会文化方面的主要功能:交际功能、标志功能、文化录传功能等。
语言在心理方面的主要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心理调节功能、智力开发功能、审美愉悦功能等。
语言规划的内容:民族共同语的确立和推广;族共同语的规范和完善;际语、国际语的选择等。
语言本体规划:语言结构的规范(包括语音、语汇、语法规范)、语言文字规范体系和语言协调。
语言功能八个层次:国语、官方工作语言、教育、大众传媒、公共服务、公众交际、文化、日常交际(包括家庭交际)。
世界上第一部语法著作:印度巴尼尼的《梵语语法》。
特拉克斯写成了希腊语的第一部语法专著《语法术》狄斯考鲁写出了《论句法》,奠定了西方传统语法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奠定的。
后人称他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美国乔姆斯基出版了《句法结构》,初次提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理论。
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语言的层级:语言的下层是语音层,包括音位和音节两级基本语言单位。
语言的上层是符号层,一般包括语素、词和句子三级基本单位。
语言的层面:根据语言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功能,语言可分为若干不同层面,包括语音层面、语义层面、语汇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
组合关系:例:老刘是北京人。
聚合关系:例:张三喝酒。
李四看书。
(自己理解)P53语言的形态类型:词根语(汉语)、曲折语(英语)、黏着语、编插语。
语言的句法类型:SVO型(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苗语)SOV型(日语、拉丁语、藏语、蒙语)VSO型(阿拉伯语、威尔斯语)。
语音的性质:生理性质、声学性质、心理性质、社会性质。
音素是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是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咽腔、口腔时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基础理论:名句解析:语言结构与沟通技巧内容概述本文将对一些与语言学基础理论相关的著名名句进行解析,重点探讨语言结构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结构来提高沟通技巧。
通过深入理解语言的构成和运作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于日常交流中。
1.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镜子"这句名言意味着语言与我们的思考方式密切相关。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的工具。
了解不同思维模式如何影响语言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并有效地传递信息。
2. "词汇是思维的等价物"这句话强调了词汇在表达上的重要性。
词汇选择涉及到精确传达信息的能力,丰富的词汇能够丰富和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图和观点。
同时,理解他人使用的词汇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协商。
3. "句法是意义之窗"这个名句指出了句法在构建意义上所起的关键作用。
句法是语法结构的规则,它决定了单词在句子中的顺序和关系。
正确使用句法可以确保我们的意图清楚地传达给他人,并避免歧义。
4. "语用学与交际"这个名句强调了语用学在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
语用学研究了语言在特定上下文中的使用,包括非字面意义、隐含信息和交际意图等方面。
通过理解语用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人的意图,理解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信息。
5. "非言之谓物"这个名言提醒我们沟通不仅仅局限于言语表达。
除了语言以外,肢体语言、表情和声调也都是沟通过程中重要的元素。
通过注意和运用这些非言语信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人,并提高有效沟通。
6. "目光是最好的倾听器,微笑是最好的友善"这个名句强调了目光和微笑在沟通中所扮演的角色。
倾听并注视对方可以显示出我们对话题或对方自身感兴趣和尊重。
微笑则传递友善和善意。
这些简单的行为可以帮助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并加强人际关系。
结论语言学基础理论是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基础。
通过解析名句、学习语言结构以及提升沟通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传达意思,理解他人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多”。
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
主要:交际功能。
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能够创造”。
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会】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但不能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并进一步作为确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
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包括“屈折语、黏着语”等小类。
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如汉语。
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1. 语言学研究对象为语言,发源地为中国、印度、希腊和罗马。
2. 普通语言学: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一般结构、共同规则。
3. 语言学作用:1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语文政策服务,促进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2 为现代科学技术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3 为语文工作和语言教学服务4 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服务5 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4. 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5. “言语”定义及“言语”和“语言”的关系言语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及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
两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通过言语体现出来。
从具体的使用中抽象出来的实际手段是语言,这种手段具体运用于表达思想为言语。
6. 语言的基础(决定语言的本质特点、基本面貌):基本词汇、语法结构。
7. 语言是社会现象的原因1. 语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
世界语言是多种多样的,语言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语言音、义的结合没有理据性,但个人不能随意修改。
“荨”字本无“xún”音,但因为人们都将其读作“xún”,所以在“荨麻疹”时读“xún”,其余情况仍读“qián”。
2. 脱离社会的语言是不存在的,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
例如:刚出生的孩子如果脱离人类社会,他将失去说话的功能,也就没有语言了。
8.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 共性:都是社会现象,都不属于上层建筑,都没有阶级性,都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2. 区别: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一种机能;语言有民族性,思维没有。
9. 阶级习惯语:对同一个词不同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以及各阶段总要把本阶段内部使用的特殊词语强加到语言中去形成阶级习惯语。
10. 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1. 第一性与第二性2. 适用范围大与小3. 单一性和广泛性4. 多义性和单义性5. 变化大与变化小11. 线条性: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在时间的线条上依次出现,决不能在同一时间内说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
题型:填空题10,20%;选择题10,20%;判断4,20%(3句话解释原因);简答3,18%(四句话作答);论述1,22%(1/4页纸作答)。
导论1、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言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观点,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5、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紧密联系。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3、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左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能找得到。
相反,如果大脑右半球受损,尽管能找到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找不到,能说出家的位置却找不到,这说明语言功能存在大脑左边。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条很好途径。
5、儿童语言的习得一定具有先天生理基础,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
6、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十二三岁,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机会学习语言,那么之后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十二三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之一临界期的分工时间也是一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能指形式,形指意义,符号构成的两个方面,语言学上通常用形式和意义来表述。
形式也叫能指,是符号的外壳,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因而形式具有物质性。
意义也叫所指,是符号形式所代表的内容,也就是现实现象事物。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没有本质上、自然属性上的必要联系,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家得·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来的。
语言基础理论知识点总结一、语言的基本概念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用来交流沟通的工具。
它具有可传递信息、引起共情、交流思想和情感等功能,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基石。
语言的基本概念包括语言的定义、特点、形式要素、功能要素和结构要素等。
1.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具有交际功能的系统符号,由语音、文字和语法组成,是人类思维、情感和意志的表达工具。
2.语言的特点语言具有世界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是社会交往的必需工具,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和风貌。
3.语言的形式要素语言的形式要素包括语音、文字和语法。
语音是语言的听觉表现形式,文字是语言的书写表现形式,而语法则是语言的组织结构和规则。
4.语言的功能要素语言的功能要素包括信息传递、情感表达、意志表达、社交交际和思维活动等功能。
这些功能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5.语言的结构要素语言的结构要素包括单词、句子、语篇和话语等。
单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结构,语篇是由一系列语句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话语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
二、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是语言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语言的起源地、起源时期、语言的形成过程和语言的演变规律等问题。
1.语言的起源地关于语言的起源地,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其起源地主要为非洲、南亚和中东地区。
这些地区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发源地,也是语言演化的重要地区。
2.语言的起源时期语言的起源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人类出现以后,约在10万-50万年前。
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从原始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的时期,也是人类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3.语言的形成过程语言的形成过程包括原始语言的形成、古代语言的演变、中古语言的发展、现代语言的形成和未来语言的发展等阶段。
这些阶段反映了语言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
4.语言的演变规律语言的演变规律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ʻ、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ʐ]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ɕɤɛ](血)中的[ɛ]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ɕin55kʻu214](辛苦)快读是[ɕiŋ 55kʻ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ən214pi214]快读是[fə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要复习提纲一、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语言。
语言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整个人类的语言。
3.主要任务: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和规律,使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4.语言的基本理解语言的性质: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的结构: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要素:语音、语义和词汇、语法。
(二)语言学简史(语文学与语言学)1.语文学阶段(1)三大发源地:①印度②希腊-罗马③中国(2)语文学的作用语文学三大发源地的语言研究各有侧重,共同特点是都注重实用性,与当时社会的需求紧密关联,都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语言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语文学与语言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②研究任务不同因此,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文学只是经学的附庸。
2.语言学阶段(1)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时间:19世纪初社会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特点: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奠基人:拉斯克、葆朴、格林等。
历史地位:摆脱了过去从属经学的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时间:19世纪中叶奠基人:德国的洪堡特和瑞士的索绪尔索绪尔被尊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死后由其学生编辑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索绪尔提出的主要理论是:①区分“语言”、“言语”和“言语活动”。
②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就是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
③论证了语言的符号性: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所构成的。
④提出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3)转换生成(形式)语言学创始人: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描写和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分类,而在于建立一种理论,在于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理论构成:主要包括生成规则和转换规则两部分。
①生成规则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
【关键字】资料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学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属,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文“编码——一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五个阶段。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语言整体的结构和发展得到了较全面的研究。
语言学关系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从理论角度研究语言广义: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类语言的功能、性质、结构、发展规律等,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
也叫一般语言学。
它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从横的方面,以共时的、静态的方法,研究语言在某个阶段的相对静止的状态。
从纵的方面以历史的、发展的方法研究语言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
为什么说语言人类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借助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比如,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都是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
总而言之,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根底上的在编码形式,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手段。
狭义: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产生于19世纪中期,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
德国洪宝特被公认为普通语言学的第一个奠基者。
他的著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被后人誉为“第一部关于普通语言学的巨著”。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编码——一发送——传递——接受——解码”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中两个根本的环节。
语文学阶段与语言学阶段的区别语文学古代的书面语为古代的经典作注解从属地位语言学现代的口语探索语言的规律独立科学语文学阶段中国的语言研究是从注释古文献开始的,围绕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分析汉字的形、音、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语文学。
语言的性质:语言具有符号性(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线条型)、系统性、社会性、民族性、生成性、模糊性。
语言与言语:语言: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
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抽象的、社会的、现成的、有限的、稳定的,言语是具体的、个人的、临时的、有限的、多变的。
语言与言语的联系:语言来自于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语言的包括口语与书面语两种表现形式。
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即口语是第一性,书面语是第二性。
口语比较灵活易变,而书面语比较保守稳固。
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自然语言是由社会群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人工语言是个别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
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除了社会性与个人性、自然性与人工性的区别外,自然语言具有民族性,人工语言具有国际性。
自然语言充满模糊性、多义性,人工语言一般比较明确没有歧义。
自然语言由全体社会成员使用,人工语言一般限于特定的范围使用。
自然语言可以作为母语自然学会,人工语言则不可以,自然语言有丰富的变体。
世界语就是一种典型的人工语言,在19世纪末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提出,世界语以印欧语系的语言为基础。
语言结构:语言系统可以划分为语音、语义、语汇语法是个子系统。
语言系统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高度概括为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两种基本关系。
语言的层级: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
语音层包括音位和音节两个级别的语音单位。
音位的上一级语音单位是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位构成。
音节是人们能自然感知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层,上层包括三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层级的特点:1、从语言的下层到上层有一个质的变化;2、从下一级语言单位到上一级都有量的扩充。
成考复习资料《语言学》复习资料1一、单选题1.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A. 顺同化现象B. 逆同化现象C. 弱化现象D. 异化现象2. 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__________A. 语族B. 语支C. 语系D. 语群3. 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 拉丁文字B. 腓尼基文字C. 古希腊文字D. 古埃及文字4. 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A. 中介语阶段B. 目标语阶段C. 低平期D. 高原期5.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A. [u, ε]B. [α, Λ]C. [α,y]D. [o, a]6. 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A. 写黑板B. 打篮球C. 织毛衣D. 寄包裹7. 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B. 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C. 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D. 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8.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A. 音位B. 音素C. 音节D. 音渡9. 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 拉丁文字B. 腓尼基文字C. 古希腊文字D. 古埃及文字10. 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 音素B. 重音C. 音位D. 音节二、多选题1. 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 偏正词组B. 动补词组C. 动宾词组D. 连谓词组2. 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 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 被动发音器官是不能自主运动的C.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3. 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 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 汉语中有词重音D. 重音跟音强的增加有关4. 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A. 花儿女儿刺儿B. 莲子学子男子C. 琵琶玻璃休克D. 妈妈蛐蛐仅仅E. 崇高聪明国家5. 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 主谓句B. 把字句C. 陈述句D. 单句6. 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A. 花儿女儿刺儿B. 莲子学子男子C. 琵琶玻璃休克D. 妈妈蛐蛐仅仅E. 崇高聪明国家7. 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成考复习资料A. 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B. 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等C. 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D. 虚词不稳固,发展变化比较快8. 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 韵律特征包括音质变化B. 韵律特征包括声调语调C. 韵律特征是对比性特征D. 韵律特征不能独立存在E. 长短音不属于韵律特征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2. 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3.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四、论述题“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答案一、1-5 ACBDB 6-10 CDBBD二、1 A,C,D 2 A,B,C 3 A,B,C 4 B,C,E 5 A,B,D 6 B,C,E 7 A,B,C 8 A,B,C,D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的代表。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序严格。
由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或者说词形变化极不丰富,一个词在句子中属于什么成分没有形态上的标志,完全是根据语序来确定,因此词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你看我”,改变词序成为“我看你”,意思就相反了。
第二,虚词十分重要。
孤立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常常通过虚词这一重要的语法手段来体现。
比如“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父亲或母亲”等,仅虚词不同,意义就大不相同。
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大部分合成词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不带有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帽子(前缀)和尾巴(后缀和词尾),词的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所谓孤立语的称呼就与这个特点有关。
汉语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词序和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雷锋学习"是主谓结构,"学习雷锋"就成了述宾结构;"他们工作"是陈述句,"他们工作吗"就成了疑问句;汉语词汇中,合成词要占绝大多数,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分.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2. 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
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领会: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是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
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
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十分活跃,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成考复习资料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3.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表现: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
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联系。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汉语的马、牛、鹊、雀、雁、鹅、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
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
例如“猫”,汉语念mao,与猫的叫声很接近,是模拟性的,但英语是cat,法语是chat,德语是kater,俄语是KOT,没有采用模拟方式记录。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
像上面那些词语,汉语的读音是ren、dao、shu、shui、lu、qizi、taiyang、yueliang,英语的读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
(为便于查看,这里没有使用国际音标符号表示读音)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
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又如英语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
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
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四、论述题“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答案要点:社会需求是任何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语言学也同样如此。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历史上,语言研究曾为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社会生活中对语言学的这一需求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语言文字教学也是传统语言研究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本族语的教学和外语教学,也包括古代书面语的教学,等等。
语言教学需要建立在对语言的理性认识之上,是语言研究成果最直接的应用。
此外,在文化交流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翻译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已有之,同样需要语言研究成果为其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完善,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广泛。
我们在前一节谈到了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