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绘图部分)
- 格式:pdf
- 大小:7.09 MB
- 文档页数:34
泵站课程设计cad绘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泵站CAD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泵站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CAD绘图的基本操作和命令。
2.掌握泵站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3.能够熟练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
4.能够独立完成泵站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AD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泵站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CAD绘图的基本操作和命令。
2.泵站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3.泵站CAD绘图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CAD绘图的基本操作和命令,使学生掌握CAD绘图的基本知识。
2.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CAD软件,并能够独立完成泵站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泵站CAD绘图》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CAD绘图知识。
2.多媒体资料:提供相关的CAD绘图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CAD绘图。
3.实验设备:配备CAD绘图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泵站CAD绘图的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绘图技能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泵站CAD绘图的实操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讲解CAD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泵站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过程设备设计专项课程
过程设备设计专项课程是指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开设的一门专门针对过程设备设计的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过程设备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过程设备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在工程领域中有所作为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门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过程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着重于介绍过程设备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过程设备的分类、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过程设备设计的整体认识。
2. 过程设备设计的工程计算: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过程设备设计中的工程计算方法,包括压力容器的计算、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管道的计算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过程设备设计中的基本计算方法。
3. 过程设备设计的工程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过程设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对于不同工艺流程的过程设备设计、对于不同工程环境的设备选择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过程设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4. 过程设备设计的实验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过程设备设计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过程设备设计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来学习过程设备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最终达到掌握过程设备设计的能力和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过程设备设计的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坚实的基础。
反应釜设备图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反应釜的基本结构,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反应釜设备图中的符号和标记,理解其代表的工程意义。
3. 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釜操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读反应釜设备图,分析设备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反应釜设备图,展示其结构和连接方式。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优化反应釜操作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化学工程产生兴趣,认识到反应釜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增强安全意识,了解反应釜操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反应釜设备的基本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对工程设备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设备基本结构:介绍反应釜的壳体、搅拌装置、加热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等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反应釜的构造与设计》2. 反应釜设备图解读:分析设备图中的符号、线条、标注等,理解其代表的设备信息。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反应釜设备图的识别与绘制》3. 反应釜操作流程:讲解反应釜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启动、调试、运行、停车及维护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反应釜的操作与控制》4. 反应釜设备图绘制: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反应釜设备图,展示设备结构及连接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反应釜设备图的识别与绘制》5. 小组合作优化操作流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定反应过程,设计并优化操作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减速器课程设计草图过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减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掌握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轴承、轴等;(3)熟悉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传动比、齿轮参数、强度计算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2)具备分析和解决减速器故障的能力;(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减速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对减速器行业的认识;(2)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轴承、轴等;3.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传动比、齿轮参数、强度计算等;4.CAD软件在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5.减速器故障分析与维修;6.减速器设计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减速器的设计和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减速器设计》等专业书籍;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技术资料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4.实验设备:减速器实验装置,用于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设计练习、报告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5.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对减速器设计的整体把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依据所给的设计参数,完成一台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的设计计算及图纸绘制。
一、设计参数1、破碎原料:石灰石等矿物岩石,抗压强度≤250Mpa2、最大给矿粒度:D max≤210mm3、排料口调整范围:d max=20-60mm4、要求处理能力:Q=5-20m3/H二、设计计算1、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1)给矿口与排矿口的尺寸计算(2)钳角计算(3)动颚摆动行程与偏心轴偏心距计算(4)破碎腔高度计算(5)动颚轴承中心距给矿口平面高度的计算(6)连杆长度的计算(7)推力板长度计算2、工作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1)偏心轴转速计算(2)生产能力校核计算(3)破碎功率计算及电机选择三、结构设计(1)动颚板结构设计(中)(2)偏心轴结构设计(良)(3)皮带轮及飞轮结构设计(良)(4)推力板、支承座及调整装置结构设计(良)(5)机架结构设计(中)(6)固定颚板及侧颚板设计(中)四、设计要求1、编制设计说明书一份(1)格式要求:A4纸单面手写装订,上边距2.5厘米,横线上写: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下边距2.5厘米,横线下居中写页码,左边距3.0厘米装订,右边距2.0厘米(2)内容要求:封面,中文摘要,目录,正文,设计参考资料,答谢。
正文包括:设计任务及设计参数,颚式破碎机的结构组成,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工作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结构设计与计算等,一般不少于5000字。
2、绘制颚式破碎机总装配图1张,绘制部件或零件图1张。
部件或零件图可以任选,包括:飞轮或皮带轮,偏心轴、动颚板、固定颚版、推力板、推力板支承装置、调节装置、机架等。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概要本文档旨在对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化工单元操作和过程控制,以及使用化工设备的方法和技术。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将了解化学反应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等基础理论,并通过实验和模拟练习掌握操作技能和工程计算。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从事工业生产,研究和开发等领域所需的实际技能。
课程内容1.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器设计–催化剂设计和选择2.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基础–管路和泵的设计–换热器的结构和性能3.过程控制–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分析–预测控制–先进控制方法和技术课程设计1.实验设计–化学反应器的制备和操作–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实验–控制回路的建模和仿真实验2.工程计算–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计算–流体力学特征参数和换热器设计计算–控制回路的模型和仿真3.实习–参观工业化学反应器设备和流体力学传热设备–参与实际的化工单元操作考核形式1.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30%)2.期末考试(70%)–化学反应工程题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问题–过程控制和模型建立参考资料1.Coulson and Richardson, Chemical Engineering, Vol.1, 6thEdition, Butterworth-Heinemann.2.Levenspiel,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3rd Edition, JohnWiley & Sons.3.White, Fluid Mechanics, 7th Edition, McGraw-Hill.4.Incropera and DeWitt, Introduction to Heat Transfer, 6thEdition, John Wiley & Sons.5.Shinskey,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4th Edition, McGraw-Hill.总结本课程将提供学生全面的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操作技能,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化工行业并为其做出贡献。
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小组 D组组长单志昊(热能121 10122018)组员邱剑勇(热能121 10122034)马志悦(热能121 10122024)李耀悦(热能121 10122020)钟欣(热能121 10122040)导师郝俊文日期设计任务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4)二、设计内容 (5)1.确定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5)2.确定夹套的直径和高度 (5)3.确定夹套的材料和壁厚 (6)4.确定内筒的材料和壁厚 (7)5.水压试验及其强度校核 (8)6.选择釜体法兰 (9)7.选择搅拌器、搅拌轴和联轴器 (10)8.选择搅拌传动装置和密封装置 (11)9.校核L1/B和L1/d (11)10.容器支座的选用计算 (12)11.选用手孔、视镜、温度计和工艺接管 (13)三、总结 (14)四、致谢 (15)五、参考书籍与指导老师 (16)一设计目的1.机械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仅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很难做到真正体会知识的内涵。
因此,进行此次课程设计训练对领会所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设计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了解和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加深对过程设备的理解。
3.通过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的参与,初步掌握过程设备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识图、制图、设计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设计基本技能,培养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4.课程设计中很多问题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而且有助于增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
5.设计中需要查阅许多资料,可以学到有关标准、手册、图册、规范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方法,并且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正确选用设计标准,培养利用设计资料的能力。
6.通过设计培养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独立工作的能力,踏实细致、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及高质量高要求按时完成任务的工作习惯。
前言本次设计主要在于巩固过程设备设计这门课程所学的相关知识,是该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设备工程设计的过程,熟悉设计之中所设计的标准,规范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是毕业设计的一次预演。
过程设备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化工,炼油,轻工,交通,食品,制药,冶金,纺织,城建,海洋工程等传统部门所必需的关键设备。
一些新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等,也离不开过程设备。
而压力容器是广泛用于各种行业的特种设备。
由于涉及人的生命和工业生产安全,历来受到国家及有关各级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制订了一系列法规、规定和条例。
而过程设备设计这门课正是压力容器设计的核心课程。
我们这次主要是关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
主要指导思想是:1.选材合理,备料方便;2.结构设计保证工艺过程顺利和进行并使得运输,安装盒维修方便。
3.全部设计工作均符合现行标准和规范。
4.保证设备安全。
第一章 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题目: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已知条件:工作压力为0.79MPa ,在武汉地区储罐的工作温度为-19℃~50℃,容积为853m 。
分析:此设备为低压容器,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气体,因此其应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设计压力:取最高工作压力的1.1倍,即 1.10.790.869P MPa =⨯=。
设计温度:最高工作温度为50℃,一般当W T >15℃时,介质设计温度应在工作温度的基础上加15~30℃,故可取设计温度为70℃。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选择:0.869P MPa =,设计温度为70℃,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查询有关资料,选择16MnR (Q345R ),假设壳体厚度在6~16mm 范围内,查表GB150中表4-1可得[]170MPa σ=,[]170tMPa σ=,R 345eL MPa =。
第二章 容器强度的计算及校核2.1 封头与筒体的厚度计算:2.1.1 考虑采用双面对接焊,局部无损擦伤,焊接接头系数取0.85ϕ=。
化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化工设备的结构与功能。
2.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转化规律,解释实际生产中的化工现象。
3. 掌握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学会识读并分析化工工艺流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工生产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化工设备,并进行简单的设计与优化。
3. 学会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工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培养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过程与设备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工过程基本原理:介绍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转化规律、反应器类型及特点,结合课本第3章内容,让学生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
2. 化工设备结构与功能:分析常见化工设备(如反应釜、塔器、换热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结合课本第4章内容,使学生掌握各类化工设备的特点及应用。
3. 化工流程图的绘制与分析:教授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学会识读并分析化工工艺流程,结合课本第5章内容,培养学生的工艺流程设计能力。
4. 化工过程模拟与计算: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工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结合课本第6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5. 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根据生产需求,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化工设备并进行设计与优化,结合课本第7章内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word ⽬录设计题⽬及⼯艺参数---------------------------------------------------1⼀、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结构设计-------------------------------------------------------------51、管径及管长的选择---------------------------------------------------52、初步确定换热管的根数n和管⼦排列⽅式-------------------------------53、筒体内径确定-------------------------------------------------------54、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65、管箱法兰、管箱侧壳体法兰和管法兰设计-------------------------------76、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77、外头盖结构设计-----------------------------------------------------88、接管的选择--------------------------------------------------------------------------------------89、管箱结构设计-------------------------------------------------------810、管箱结构设计------------------------------------------------------811、垫⽚选择----------------------------------------------------------912、折流板------------------------------------------------------------------------------------------913、⽀座选取----------------------------------------------------------1014、拉杆的选择--------------------------------------------------------1315、接管⾼度(伸出长度)确定------------------------------------------1316、防冲板------------------------------------------------------------1317、设备总长的确定----------------------------------------------------1318、浮头法兰---------------------------------------------------------------------------------------1419、浮头管板及钩圈----------------------------------------------------14三、强度计算--------------------------------------------------------------141、筒体壁厚的计算-----------------------------------------------------142、外头盖短节,封头厚度计算-------------------------------------------15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16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核校 --------------------------------------------165、壳体压⼒试验的应⼒校核---------------------------------------------166、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177、固定管板计算-------------------------------------------------------188、⽆折边球封头计算 --------------------------------------------------199、管⼦拉脱⼒计算-----------------------------------------------------20四、设计汇总-----------------------------------------------------21五、设计体会--------------------------------------------------------------21参考⽂献--------------------------------------------------------------22设计题⽬:浮头式换热器⼯艺参数:管⼝表:符号公称直径(mm)管⼝名称a 130 变换⽓进⼝b 130 软⽔出⼝c 130 变换⽓出⼝d 130 软⽔进⼝e 50 排尽⼝设备选择原理及原因: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较复杂,⾦属材料耗量较⼤,浮头端出现内泄露不易检查出来,由于管束与壳体间隙较⼤,影响传热效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复习巩固《过程装备设计》中的理论内容;
2、掌握设备设计的步骤、方法。
熟悉常用设备设计的标准。
二、设计题目及设计任书
课程设计题目:
()M3()MPaDN()液化石油气(氨气)储罐设计
1、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
见卧罐参数表,选一组数据
2
(1)概述
简述储罐的用途、特点、使用范围等
主要设计内容设计中的体会
(2)工艺计算
根据安装地点的气象记录确定容器的操作温度; 根据操作温度、介质特性确定操作压力;
筒体、封头及零部件的材料选择;
(3)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
封头与筒体的厚度计算
封头、法兰、接管的选型和结构尺寸拟定;
根据容器的容积确定总体结构尺寸。
支座选型和结构确定
各工艺开孔的设置;
各附件的选用;
(4)容器强度的计算及校核
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卧式容器的应力校核
开孔补强设计
焊接接头设计
(5)设计图纸
总装配图一张AI
三、参考文献
1.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2. HGJ20580-20585 一套
3.JB4731-2005T+钢制卧式容器
4.HG20592-20635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5.HG21514-21535-2005钢制人孔和手孔
6.JB/T4736《补强圈》
7.JB/T4746《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8.JB/T4712《鞍式支座》
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0
10.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第一部分《过程设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学周数: 2 周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在学完专业核心课《过程设备设计》后,进行《过程设备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设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工程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先修课程为:《过程装备力学基础》,《过程装备制造技术》,《工程材料》二、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本课程设计以化工生产中的单元过程设备为主,包括:塔、换热器、反应器、储罐等设备的设计。
设计条件由工艺人员提供工艺条件、设备的初步选型及轮廓尺寸。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1设备的机械设计1.1.1 设备的结构设计1.1. 2 设备的强度计算1.2. 技术条件的编制1.2.1总装配图技术条件1.2.2零部件技术条件1.3绘制设备总装配图及零部件图1.4编制设计说明书2.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2.1设计说明书一份2.2总装配图一张( 1 号图纸)三、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是一次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实际训练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根据本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准备设计所需要的有关设计资料;安排设计进度及其答疑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工作量;(二)课程设计的能力培养要求1.巩固、灵活运用本课程基础理论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1)国家、专业标准及规范熟悉、使用能力;(2)分析、综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3)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4)对过程装备工程概念的理解能力;(5)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规范性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组成。
1.设计图纸应遵循国家机械制图标准和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有关规定,图面布置要合理,结构表达要清楚、正确,图面要整洁,文字书写采用仿宋体、内容要详尽。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10m3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0803姓名:陈浩学号:2008002296指导教师:王凤斌时间:2011年12月22日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10m3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一、课程设计要求:1.使用国家最新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掌握典型过程设备设计的全过程。
2.广泛查询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3.设计计算采用电算,要求设计思路清晰,计算数据准确、可靠,且正确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专业软件的使用。
4.工程图纸要求计算机绘图5.毕业设计全部工作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
二、原始数据:设计条件表管口表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设备工业设计2.设备结构设计3.设备强度计算4.计算条件编制5.绘制设备总装配图6.编制设计说明书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1.设计说明书一份2.总装配图一张(折合A1图纸一张)主要参考资料:[1] 国家质量计算监督局,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计算监察规程》,2009[3] 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11[4]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 黄振仁、魏新利,《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摘要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建立了大量的液化气储备站。
对于存量小于500m3时,一般选用卧式圆筒形储罐。
液化气储罐是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
因此属于设计、制造要求高、检验要求严格的III类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