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事迹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4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6篇】詹天佑的爱国事迹【6篇】爱国事迹往往体现了崇高的品德和价值观,如忠诚、勇敢、奉献等。
通过这些事迹的宣传,可以弘扬正能量,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
以下是带来的詹天佑的爱国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篇1)今日,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本文主要写了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下勇敢地理解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并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当我读到詹天佑勘测线路时,深深的被他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打动。
和他比起来,我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
在学习中我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考试时总是因为做完卷子不认真检查而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
爸爸妈妈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我认真一点,可这个毛病就像一个魔鬼一样缠着我。
此刻,我下定决心必须要向詹天佑爷爷学习,努力把这个“魔鬼”驱逐走,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詹天佑在遇到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的困难时,采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遇到八达岭这种长隧道时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在遇到火车爬坡难的困难时,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他遇到这么多困难都一一克服了,想想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退缩了,其实这和詹天佑遇到的困难相比,又能算什么呢?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必须要学习詹天佑这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读完这一篇文章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长大后我也要像他那样为祖国做出自我的贡献!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篇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05年,詹天佑顶着重重压力,在一些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讥笑和要挟下,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毅然理解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詹天佑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他凡事总是亲力亲为,他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的说法不应当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必须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詹天佑伟大人物事迹7篇詹天佑伟大人物事迹篇1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
他们都是些少年。
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
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
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
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詹天佑伟大人物事迹篇2我读过许多有关于爱国的优秀文章,但唯独仅有《詹天佑》这篇文章使我至今还过目难忘。
我被詹天佑的那一颗爱国之心深深的打动了。
“这是中国人自我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我必须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一句话是詹天佑爷爷在自我最困难时,鼓励自我必须要把这条铁路修筑好的想法。
多么可敬的詹天佑爷爷啊!多么爱国的詹天佑爷爷啊!詹天佑爷爷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为了振兴中华,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他奉献出了自我的毕生精力。
为了修筑这条铁路,詹天佑爷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一些亲人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所以为国牺牲了。
虽然如此,可是他并没有退缩,始终坚持要将铁路修筑成功。
詹天佑爱国事迹600字五篇当时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詹天佑不怕困难,顶着巨大压力,担当总工程师,修筑好京张铁路的故事。
施工时,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想尽方法、任劳任怨,用他的超常才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还使铁路提早两年竣工,给了那些轻视我们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詹天佑的爱国事迹范文,便利大家阅读与鉴赏!詹天佑爱国事迹范文一读完《詹天佑》我感觉到:“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条铁路,—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称赞,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去信念。
”读着读着,我不由地赞美,多爱国的詹天佑爷爷啊!他那剧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的。
在有困难时,他竟然还想着国家,想着要为祖国争光。
他对工作及其负责,要不,他怎么会提早两年京张铁路就全线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对工作—丝不苟的态度,而且还有创新精神。
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来源于实践、勤奋。
是啊,我们不正正需要这种精神吗?在课文中,我最喜爱的词语是:“不怕困难、不怕称赞”这些,虽然才几个字,可是里面蕴含着什么,你可能不知道?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以詹天佑为榜样!例如: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很聪慧,很了不起,成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或工作上。
那些勤奋的人即使没有聪慧的人那样聪慧,但只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定会赶上聪慧的人。
不是有—句话是“聪慧在于勤奋”吗?我们还要多实践,多留心观看四周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时候,我们就会像詹天佑—样,有创新的精神!詹天佑,我要以你为榜样。
我要像你—样爱国,为祖国做出贡献,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精神,做事要—丝不苟。
我为中国有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而感到傲慢!詹天佑爱国事迹范文二读完《詹天佑》这篇文章,我被詹天佑赤诚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感动了。
詹天佑,他让我兴奋,给我力气。
在内忧万患的旧中国,层层重压之下,詹天佑没有迟疑,毅然地接受了任务,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挽回了尊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都听过不少故事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三个爱国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事一:留美九载英才早成140年前,上海港,一艘轮船鸣笛启锚。
船上有30名穿统一马褂的幼童,12岁的詹天佑就在其中。
他留给父亲詹兴洪一纸“倘若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文书,奔向此行目的地——当时被称为“花旗国”的美国。
做为第一批留美幼童,1872年,詹天佑和同伴们在海上飘行了40天,抵达旧金山,7天后搭乘横贯美国中部的大铁路,抵达留学的目的地康涅狄格州。
彼时,大洋彼岸的大清帝国,还没有一寸铁路。
在美国家庭中生活、学习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春天,詹天佑进入“海滨男生学校”学习。
他的数学成绩极其优秀,老师们鼓励他今后投身科学技术事业,毕业后报考耶鲁大学的理工科专业。
14岁的詹天佑从“海滨男生学校”毕业后,进入“山房高级中学”。
他进入山房高级中学学习的第二年,正值美国建国100周年。
美国各地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庆祝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在费城举办的百年博览会。
就在这个规模巨大的博览会上,詹天佑被集中了当时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威力巨大、魅力无穷的铁路机车深深迷住了。
这也成为他日后报考耶鲁大学学习理工科的重要原因。
高中毕业后,詹天佑报考了耶鲁大学,选学土木工程系的铁路工程一科。
之所以选择铁路建造作为一生的事业,是因为他受到了西方以铁路起飞带动经济起飞的理论以及他所亲见的美国铁路的迅速发展与巨大作用这一经济现实的影响。
詹天佑感悟到,闭塞贫穷的中国,要走上近代化之路,首先要建成四通八达、遍布全国甚至连接世界的铁路网。
詹天佑如愿以偿进入耶鲁大学。
大学的学习实践提高了詹天佑的实践工作能力,也养成了他求实、细致的作风与学风。
他刻苦钻研、好学深思,在一二年级时两次获得数学课的奖学金与奖章,大学毕业考试,他的数学成绩考了全校第一名。
就在此时,一则意想不到的消息令这些留美学生沮丧气愤:清政府下令要求他们立即回国。
【名人故事】詹天佑的故事詹天佑,被誉为中国现代科学之父,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其生平事迹永载史册。
他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同时也对全世界的技术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天佑于1861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八岁时他随父亲到澳门做生意。
为了使儿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詹父在他十岁时将他送到美国,寄居在一家基督徒家庭中,学习英语和数学。
十七岁时,他考入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建筑学,随后又到欧洲留学。
1885年,詹天佑回到中国,先后任教于上海南洋大学和北洋大学,期间他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和水利工程方案。
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各种困难,水是老百姓生计的根本,但是又成为了灾难的源头。
洪水泛滥、旱灾频繁,国内许多地区的百姓都苦于水患。
中国政府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解决灾害的人才。
1913年,詹天佑被聘为中国国内最高水利机构 " 水利会 " 主席,他提出了《中国大河治理总概要》一书,该书是评价中国大河治理工程中的里程碑之作。
在这本书中,他对长江治理提出了“三峡工程”的主张。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由三峡大坝、双#斗闸、船闸和电站组成,总投资820亿人民币。
三峡工程能够解决洪灾、干旱以及发电等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帮助。
然而,詹天佑在推动三峡工程的过程中面临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质疑和反对。
有人认为工程太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同时也会给当地的文化和建筑带来破坏;还有人认为工程的成本太高,不值得投资。
但詹天佑坚信,只有通过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彻底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水灾问题。
他亲自到工地进行考察,调研,参与设计和施工,对工程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最终,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三峡工程顺利建成。
在建设三峡工程的同时,詹天佑还积极推动着中国其他水利工程建设。
他提倡把西部地区的黄河流域开发起来,预防洪水灾害并解决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历史人物詹天佑简介詹天佑,字眷诚,号达朝。
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历史人物詹天佑简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历史人物詹天佑简介: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毕业论文为《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着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英文译名:Jeme Tien Yow,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原籍江西婺源县,字眷诚,号达潮,广东省南海县人,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
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而产生悲观情绪,但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带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哈芬(New Haven)希尔豪斯(Hillhouse)中学。
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5篇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篇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篇2】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爱国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篇3】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许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你是她坚贞不屈的写照,你的事迹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你壮烈牺牲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敌军侵占了391高地,我军决定夺回阵地,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
我军隐蔽在低处,而敌军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潜伏的军队。
敌军凭着地利,占了上风,如果稍有风吹草动,我军就会暴露目标,这样一来,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邱少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难发现。
我军的炮火接连不断地轰击敌方,本想在黄昏时分,潜伏的军队杀出去,给敌军来个两面夹击。
敌人显得很胆怯,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觉察了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进,于是就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法宝——放燃烧弹。
我军旁边的枯草被烧着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开了,猛然看去,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他的衣服被烧着了,如果他这时采取行动,跳起来,或在地上打几个滚,火就可以熄灭,可这样一来,军队就会暴露,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并且,在接受任务时,部队就做出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暴露目标。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5篇作为唤醒社会风气的重要文本,事迹的写作是必须重视起来的,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我精心为您推举的詹天佑的爱国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篇1我们学习了课文《詹天佑》后,我被詹天佑那种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地打动了。
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在这之前,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想进一步把握我国的北部。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理解了任务。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
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他还用自我的才智打通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
并且设计了“人”字型线路。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竣工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以詹天佑为榜样!例如:有些人总以为自我很聪慧,很了不起,整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或工作上。
那些勤奋的人即使没有聪慧的人那样聪慧,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必须会赶上聪慧的人。
我们还要多实践,多留心观察四周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时候,我们就会像詹天佑一样,有创新的精神!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两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给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我们要向詹天佑学习他那种爱国的精神!詹天佑的爱国事迹篇2詹天佑于1861年3月17日诞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谁也没有想过日后他会有怎样的出息。
少年时代的詹天佑对机器的操控表现出极大的爱好,他和村里的伙伴玩闹时,会用泥巴做出机器的模型来玩。
甚至还将家中的自鸣钟偷出来私自的拆解,来讨论钟表机械的内部结构。
詹天佑聪颖早慧,少年时便已经靠聪明才智名扬乡里,邻居们都说小詹天佑将来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生长在中国晚清,那是个政局动荡的年月,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帝国主义纷纷入侵。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及事迹一、詹天佑1. 人物简介- 詹天佑(1861 - 1919),男,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2. 事迹-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1905年,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当时,外国人认为中国没有能力自己修筑这条铁路,甚至讥讽说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
面对重重困难,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勘测线路。
他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的难题。
京张铁路于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的建成,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邓稼先1. 人物简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 - 1986年7月2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毕业于普渡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事迹-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任务。
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他和他的团队在茫茫戈壁滩上,隐姓埋名,艰苦奋斗。
他们没有国外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计算,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
- 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邓稼先总是身先士卒,深入到实验现场。
一次,核弹实验出现意外,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进入试验区检查核弹碎片,导致身体受到严重的核辐射伤害。
经过多年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1年,他又领导完成了氢弹的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家的安全和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国防基础。
伟人光辉事迹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伟人光辉事迹范文伟人光辉事迹范文5篇伟人就是我们奋斗征途的前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他们更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
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国军舰开进马尾港,包围了福建水师中国军舰却接到命令,不准先开火于是,福建水师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詹天佑见情势危急,就对管带张成说:法国军舰来了这么多,显然是想消灭我们我们虽然接到不准先开火的命令,但也不能不做好应战准备张成也赞成这个意见,所以命令全舰士兵严阵以待果然,法国军舰偷袭,扬武号军舰立即发炮回击,在闽江口与法国军舰激战近6个小时这艘军舰上有5个学生,他们都学有所长,所以在战斗中技术操作非常熟练詹天佑的表现尤其突出在战斗中他毫不畏惧当军舰中炮,有士兵落水时,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仗着留学时学得的高超的游泳技术,一连救起了好几个人但是,由于法国军舰多,中国舰队的指挥也不恰当,这一仗,中国水师的损失很大詹天佑的故事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朝统治者中有一部分人感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太落后,枪炮太差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危及到清王朝的统治因此,他们搞起洋务运动,购买外国的机器,办起一些工业来这时,曾经在美国留学过的爱国知识分子容闳提出了一项建议,希望清政府能不断地派学生到美国去留学,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容闳的用意,是让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把中国搞得富强起来热衷于搞洋务运动的一些官员,接受了这项建议,并奏请朝廷批准,接着,各省推选留学生那时,各地都没有学过西方科技知识和外国语言文字的青年,所以必须挑选儿童,到美国去从头学起广东省挑中的儿童中,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他祖上是安徽省婺(wù)源县(今属江西省),后来移居广东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詹天佑就出生在广东南海县广东挑选留美儿童时,他正好11岁,年龄合格他父亲是个茶商,和外界接触较多,愿意让他去,这在当时算是思想非常开通的因为去遥远的美国读书,毕竟是件陌生的事到那里去的华工,有不少病死异乡;留学生的命运究竟怎样呢?谁也不能保证清政府怕负责任,要选中留学的儿童家长都签一份出洋志愿书,上面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就这样,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登上轮船,出发去美国了1878年(清光绪四年)5月,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门攻读铁路工程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学生,和美国学生很合得来,一起游泳滑冰钓鱼打球詹天佑尤其喜欢打棒球当时,中国学生组织了一个中华棒球队,詹天佑就是这个队的队员因为他棒球打得好,在耶鲁大学出了名他还阅读了大量欧洲文学作品,但是,对自己的专业课程,丝毫也没有放松一二年级时,他获得过数学奖学金毕业时,他又考了第一名他写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码头起重机的研究,很有学术价值当时在中国驻美公使馆中工作的容闳,为了让一部分成绩优良的学生学得更好些,打算选派一些学生进美国陆海军学校深造詹天佑被选中了但是,美国政府不让中国学生学习军事,这件事只能作罢正在这时,清政府忽然下令,把全部留学生撤回中国这个消息对留学生是个很大的打击因为这时全体留学生中,只有两人取得了学位绝大部分人没有学完就回国,岂不是半途而废?清政府为什么做出这样荒唐的决定呢?原来,它按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只准学生到美国去学习技术知识,而不肯让他们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专任留学生学监吴子登,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方针,对留学生的行动监视得很严他一贯指责学生参加打球之类的运动,干涉他们的衣服式样更不准留学生进教堂,可是,留学生和美国的学生接触多了,生活方式渐渐受到了影响他们总觉得,脑后拖着条辫子不太雅观,穿着长袍活动也不方便有些学生提出,要像美国学生一样穿西服;胆子大一点的,甚至提出要剪掉辫子这样一来,可惹下大祸了留学生要穿洋人的服装,这还了得!尤其是那根辫子,清政府把它看做是自己统治权力的象征,要把它剪掉,岂不是想丢掉根本?如果这样,学了技术对清政府统治还有何用?为此,吴子登将这些事报告给清政府,说如果让这些学生成了异端,贻害无穷清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留学生全部回国詹天佑还算幸运,是取得学位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他抱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要把自己学到的本领献给祖国1881年7月,詹天佑和他的同学们回到祖国10月间,他被派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来清政府以为,大多数留学生没有完成学业,所以在国内让他们重新学习詹天佑学的是铁路,竟派他去学轮船驾驶詹天佑无法反对,便在水师学堂里认真学习第二年6月,他以一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1月,就被派到扬武号军舰上担任驾驶官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国军舰开进马尾港,包围了福建水师中国军舰却接到命令,不准先开火于是,福建水师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詹天佑见情势危急,就对管带张成说:法国军舰来了这么多,显然是想消灭我们我们虽然接到不准先开火的命令,但也不能不做好应战准备张成也赞成这个意见,所以命令全舰士兵严阵以待果然,法国军舰偷袭,扬武号军舰立即发炮回击,在闽江口与法国军舰激战近6个小时这艘军舰上有5个学生,他们都学有所长,所以在战斗中技术操作非常熟练詹天佑的表现尤其突出在战斗中他毫不畏惧当军舰中炮,有士兵落水时,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仗着留学时学得的高超的游泳技术,一连救起了好几个人但是,由于法国军舰多,中国舰队的指挥也不恰当,这一仗,中国水师的损失很大1881年,詹天佑忽然接到命令,要他离开福建水师,前往中国铁路公司工作詹天佑高兴极了,铁路是他的专长,现在终于有了发挥他专长的机会詹天佑被公司总办伍廷芳聘请为帮工程师,作为外国工程师的助手,参加修筑唐山到天津的铁路在铺设唐津铁路的工程中,詹天佑直接到工地指挥施工,从早到晚,从不吝惜自己的精力经过80天的努力,铺轨工程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关键性工程,是滦河铁路1892年,这项工程开始由于滦河河床的泥水很深,打桩难度很高当时,英国的施工技术是世界第一流的,金达便决定由英国人喀克斯包工承建可是施工时,还是遇到前所未遇的困难;加上施工时水涨流急,喀克斯失败了在无法进展的情况下,他请日本人来帮忙日本人的技术并不比英国人高明,对此也无能为力喀克斯又只得再将工程包给德国德国工程师采用了空气打柱法的新技术,但结果还是失败了詹天佑接受任务后,立即仔细研究了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和其他方面的资料,并且穿着工作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他发现,在这里打桩,确实难度极大,怪不得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失败了经过反复比较,他选准了合适的筑桥地点,并决定用压气沉箱法进行桥墩施工这种方法,在中国从未使用过,是否能成功没有把握因此,詹天佑加倍小心,仔细计算当潜水员潜入水底施工时,他常常站在现场的岸上,随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终于,这个新方法试验成功了桥基工程顺利完成后不久,滦河大铁桥的工程也全部按期完成这一成功,解决了唐津铁路的关键问题,詹天佑也因这次成功而名声大振那些富有经验的外国工程师,不得不佩服这位初露才华的中国工程师1905年5月,詹天佑接受清政府的一项任命,担任由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以前,中国的铁路的建筑都是由外国人承包的,京张铁路则是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重要干线因此,詹天佑肩上的担子不轻京张铁路全长200公里,并不算长但是它要经过内外长城间的燕山山脉,沿途要穿越许多险峻的山岭其中尤以南口到岔道城的关沟段最为险峻,工程十分艰难詹天佑负责修建这条铁路的消息传开后,国内外许多人都认为,这条路不可能修成接着,他便全力投入了筑路工程当时中国非常贫穷,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这条铁路,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詹天佑在筑路时,提出了三项修筑要求: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找一条最合理的工程路线詹天佑搜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还亲自访问沿线的居民他冒着塞外的寒冷和风沙,骑着一头小毛驴,带着助手们在崎岖的山路上奔波白天翻山越岭,测绘地形,晚上在油灯下核对资料,绘图计算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京张路工程地区,取得了全部有关资料和数据,制定出三条线路方案,最后选择了最理想的一个线路大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这给工程造成了无数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公处搬到工地上,与工程人员一起工作,及时解决难题八达岭是个天险,铁路经过这里,只能挖掘隧道隧道深长难挖,詹天佑经过仔细考虑,决定采用分段施工和中距离凿进的方法分段施工,就是分别从计划的隧道的两端向中间同时凿进;中距离凿进法,则是在计划的隧道中段上面开一口大井,直达隧道的深度,然后再向洞的两端开凿采用这种方法,时间快,但是必须做到十分精确,为了保证精确无误,詹天佑总是亲自定线定位,甚至检查每个炮眼的直径距离和位置过八达岭,全用隧道是不可能的隧道只能有一定的长度,还需要设法使火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这就需要解决坡度大的难题;尤其是青龙桥地段,山多坡陡,火车爬上来既困难又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詹天佑做出了一项创造:他运用折反线的原理,设计出了一段人字形的线路,使火车沿着斜的陡坡上山;经过一段距离后再折返,朝另一方向斜着爬坡这样就降低了坡度,不用挖隧道,由两台机车一拉一推,就可以使列车安全上坡经过詹天佑和全体技术人员工人4年的辛勤劳动,京张铁路终于在1900年8月全线竣工,比计划提前了两年,还剩余了28万余两白银这条200公里长的铁路,共有4条隧道,总长1700多米,架桥125座,涵洞200多个,动土石2亿立方,工程是十分浩大的,当时有人称赞它是祖龙望而夺气,意思是说,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看到这条铁路,也要被吓倒的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前来参观的广东代表兴奋地向他祝贺说:詹总办独运匠心,不借助外国人一分一毫的力量,造好了这条铁路,为中国人扬眉吐气詹天佑听了这些赞扬的话,谦虚地回答:这是造铁路的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力量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在世上的时间不算长,但在中国铁路史上做出的贡献,却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