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和无线调度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13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设备功能介绍一、中央监控设备1 .行车调度系统正常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处于控制中心的信号设备自动监控状态。
联锁系统根据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指令自动设置进路,列车在自动列车保护系统的安全保护下,按照自动列车监控系统的指令由自动列车驾驶系统自动驾驶列车,满足设计的行车、折返间隔及列车出入段线等作业要求,并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调整。
行车调度人员负责监督列车及设备的运行,当运行被打乱而不能自动处理或遇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人工介入进行联锁控制、调度调整和运行图数据应用等功能。
信号系统设备故障无法实现中央监控时,行车设备控制权下放到车站级控制;当车站级信号设备无法控制现场设备时,采用就地级控制,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2 .电力调度系统电力调度系统对轨道交通各变电所、接触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使调度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供电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和处理供电系统的各种故障、警报事件,准确实施调度指挥、事故抢修和故障处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
系统具有完成控制范围内的所有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的控制操作功能、完成控制范围内数个开关的倒闸作业功能、完成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完成数据归档和统计报表功能,并且系统有自检和维护扩展功能。
3 .环控调度系统火警监控系统主要对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站台、设备房)、变电所、控制中心大楼、车辆段等监管场所进行消防监控,为运营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根据通风与空调系统提供的环控工艺要求,下达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设备的运行模式指令到车站级,由车站级对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设备进行控制,监视全线各车站的通风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自动扶梯、防淹门、屏蔽门的运行状态,监视、记录各车站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典型区域测试点的温度、湿度和C02浓度等环境参数,并统计设备累计运行时间并将操作信息、报警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自动生成日、周、月报表。
接收信号系统发来的列车在区间阻塞的信息,控制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设备按预定模式运行。
电话通信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系统除了人们最熟悉的GSM、CDMA等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外,实际上还包括很多种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前些年风靡全国的寻呼系统、广泛应用的无绳电话系统和到处可见的集群通信系统等。
为了让大家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一讲中就介绍这3种移动通信系统。
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将在以后介绍。
一、无线寻呼系统无线寻呼系统是移动通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单向、大区制的通信系统。
主呼移动通信系统除了人们最熟悉的GSM、CDMA等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外,实际上还包括很多种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前些年风靡全国的寻呼系统、广泛应用的无绳电话系统和到处可见的集群通信系统等。
为了让大家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这一讲中就介绍这3种移动通信系统。
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将在以后介绍。
一、无线寻呼系统无线寻呼系统是移动通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单向、大区制的通信系统。
主呼用户(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通过公用电话网连接寻呼中心,再由寻呼中心将信息传送给被叫用户。
无线寻呼系统由于采用广播方式,基站采取大区制,因此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方便,发展极为迅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发展了全球最大的无线寻呼网络。
1.无线寻呼系统的分类和标准无线寻呼系统一般可分为专用和公用两大类。
公用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发射功率较大,往往可以由很少的基站覆盖整个城市。
世界上常用的无线寻呼标准主要有两种:一是POCSAG码.由英国邮政代码标准化咨询组制定,又称为国际1号无线寻呼码,使用最为广泛,我国的无线寻呼系统大多采用这种码:二是由MOTOROLA公司开发的FLEX码,主要用于高速无线寻呼系统,我国也曾大量采用过这种码。
2.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无线寻呼系统同样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一是寻呼中心,相当于交换中心,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由寻呼服务台、排队机、编码器和调制器组成,它通过电话中继线与公网相连,通过中继链路与基站连接;二是基站,主要由解调器、发射机和天线组成;三是移动台,就是寻呼机,有数字机和字母(如英文或汉字)机之分.字母寻呼机通过改进可以成为信息接收机,处理较大的文本信息。
电话调度系统概述电话调度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分配来电的软件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电话接听的效率和质量,以确保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电话调度系统通常包括呼叫分配、呼叫记录、呼叫排队、呼叫转接以及相关报表等功能。
1. 系统架构电话调度系统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服务器、电话系统集成、操作员终端和用户界面等。
服务器负责管理所有电话呼叫的分配和转接,同时存储和处理相关数据。
电话系统集成模块用于与电话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呼叫的自动分配和转接。
操作员终端提供给接听电话的客户服务代表使用,用于接收和处理电话呼叫。
用户界面则用于管理员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监控。
2. 功能介绍2.1 呼叫分配电话调度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策略对呼叫进行分配。
这些规则可以基于不同的条件,如来电号码、呼叫类型、客户优先级等进行配置。
系统会根据这些规则自动将呼叫分配给可用的客服代表,并确保呼叫的公平分配。
2.2 呼叫记录电话调度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个呼叫的相关信息,如来电号码、呼叫时间、通话时长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
2.3 呼叫排队当所有客服代表都处于忙碌状态时,电话调度系统会将呼叫放入排队队列中。
呼叫排队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和优先级进行配置,以确保高优先级的客户有更快的响应时间。
2.4 呼叫转接电话调度系统支持呼叫的转接功能,这样可以将电话呼叫无缝地转接给其他客服代表或部门。
呼叫转接可以通过直接转接、留言转接或者回拨等方式实现。
3. 系统优势3.1 提高工作效率电话调度系统可以自动将呼叫分配给可用的客服代表,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则和策略智能地进行呼叫分配,确保每个客服代表都能够处理到适合自己能力和专长的呼叫。
3.2 提升客户满意度电话调度系统能够将客户的呼叫有序地分配给客服代表,减少了客户等待的时间,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同时,系统还支持呼叫排队和转接等功能,确保客户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
通信调度工作制度前言:铁路列车无线通信是无线电通信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新应用,是一门新技术。
列车无线通信的作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采用列车无线通信能力大大地提高行车安全和正点率、提高繁忙区段的通过能力适应战备要求、提高作业效率、改善机车利用率等。
其主要作用表现在:1.防止行车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由于运行中的司机能与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和车长等及时地经常地取得联系,一旦发生线路上有障碍物、钢轨断裂、桥梁和信号的意外事故以及因错误发车等有可能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都可以发出紧急停车的命令;而且机车司机也可以立即报告在行车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以采取相应措施。
几年来在一些区段的使用表明,一些势将酿成的重大铁路事故确因采用列车无线通信而得以避免。
2.提高运输效率、加速机车车辆的周转,便于行车调度员灵活机动地指挥,运行中的司机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线路更加畅通。
未采用列车无线通信时。
行车调度员与列车司机的联系靠车站值班员写条子,在传递路签时带给司;在不用路签时则只有将调度____内容写在小黑版上举给快速通过的列车司机看。
这样,不仅不及时而且也看不清楚或辞未尽意而贻误时机。
采用列车无线通信就能及时准确传达有关运行的事项,如变更列车运行图、赶点或运缓、改变进路等等。
3.无论是在区间运行的或是在编组站作业的机车,调度员都能灵活机动地指挥,车站间也能利用无线通话联系有关事宜。
4.在铁路大型编组站或车站使用无线通信能更密切调度员、司机、车长、值班员之间的联系,从而能提高列车编组效率、加速货车周转。
5.可以改善对旅客的服务。
对于旅客列车上发生的意外事情如抢救病人等)均可及时反映给车站或调度员,从而得到帮助,以便顺利及时地解决困难。
铁路列车无线通信的系统构成及其特点:按照铁路运输的要求和近期技米发展的水平,铁路列车无线通信目前可分为四个系统。
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简称无线列调)就是在一个调度区段内,主要用于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和机车司机、车长之间的无线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指挥调度系统有线+无线互通方案微网信通(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11-3目录第一部分有线系统、无线系统互通方案 (1)一、系统组网方案 (1)二、系统语音功能实现方案 (1)第二部分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简介 (3)一、系统功能需求 (3)1集群通信提高工作效率 (3)2定位、对讲保证作业人员调度管理 (4)3人员定位考勤 (4)4紧急情况应急通信 (4)二、系统网络及终端介绍 (5)1系统网络技术介绍 (5)1.1系统网络简介 (5)1.2中国电信天翼对讲优势 (5)1.3定位技术简介 (5)2天翼对讲与对讲网络比较 (6)三、终端产品 (6)1手持终端(首信H100) (6)1.1手持终端外观 (7)1.2手持终端概述 (7)1.3手持终端技术参数 (7)2车载终端外观(WayTone V100) (8)2.1车载终端外观 (8)2.2车载终端概述 (8)2.3车载终端技术参数 (9)四、调度系统 (9)1调度系统外观 (10)2调度系统功能 (10)2.1基本功能 (10)2.2可扩展的功能 (14)第三部分有线调度系统 (15)一、产品概述 (15)1产品方案与设计: (15)2NGN架构特性: (15)二、组网方案 (15)三、业务功能描述 (17)1调度功能 (17)1.1调度台界面 (18)1.2呼叫功能 (18)1.3系统管理员功能 (20)1.4调度员功能 (21)2交换功能 (21)2.1基本语音功能 (21)2.2ARS(自动路由选择)功能 (24)3会议功能 (24)4录音管理功能 (25)4.1录音方式 (25)4.2录音文件管理 (25)4.3录音资源 (26)4.4录音文件下载 (26)5用户管理功能 (26)6终端 (28)6.1触摸屏调度台 (28)6.2艺景ES310 IP话机介绍 (28)第一部分 有线系统、无线系统互通方案一、 系统组网方案 无线定位调度系统3G 无线网络电话线路电话线路IP 网络IP 网络服务器系统有线调度系统无线调度系统无线调度系统内置4路电话语音卡,有线调度系统、无线调度系统通过1-4路电话线路连接;调度员负责组织发起有线、无线间呼叫;调度中心有线调度机与无线调度台不采用界面融合,只做语音通信功能对接。
110/122/119/三警合一指挥调度系统
■ 系统概述
110指挥调度系统、122指挥调度系统、119指挥调度系统和110/122/119三警合一系统都是电话接入和智能分配技术、自动语音处理技术、Internet技术、网络组网技术、有线无线通信技术与相关业务的完美融合。
提供语音、无线集群、传真、邮件、Web、手机短信、视频、IP 电话、GPS、GIS等多种服务方式,使接警、处警、调度、110/122/119业务管理、信息采集、统计、查询等多种业务工作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
■ 特点
实现语音、传真、Internet、视频、VoIP等多种方式接入与呼出;
采用了呼叫智能分配和路由技术,合理分配每个座席的呼叫话务量;
引入自动文本转语音(TTS)技术;
话路、客户数据、操作界面的同步转移
灵活多样的独立可选模块配置
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运行可靠,规模可大可小,并可平滑升级
多种操作权限系统
支持基于排队交换机、计算机语音板卡、VoIP等多种接入方案
集成GPS系统,集电话通讯、警车导航调度功能于一体
集成短信平台,支持公安内部各种短信业务
■ 系统结构
基于交换机式急救指挥系统网络结构图■ 系统功能
语音通信调度
接处警业务
地图自动定位
时数字录音录时
接处警监督管理
信息统计分析
重点单位报警
信息Web发布
短信通知与查询
■ 典型应用
省/市/县各级公安、交通、消防指挥中心。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railway radio train dispatch communication system)以铁路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的系统。
简称无线列调。
这是一种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成包括调度所设备、沿线地面设备、移动电台设备、传输设备。
调度所设备包括调度总机、调度控制台、录音机以及监控总机等部分,供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进行通话,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沿线地面设备包括与传输设备相连的控制转接部分、收信机、发信机、双工器、传输线和天线,以及调度分机等设备。
移动电台设备装载于运行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电台和车长电台。
传输设备用于把调度设备和沿线各地面固定电台连接起来,为信息传输提供音频通道。
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为A,B,C 3种制式,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除个别呼叫采用数字编码外,其他呼叫信令均为模拟信令方式。
为了解决弱场强区段通信问题,采用异频无线中继器。
为了解决隧道中通信问题,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漏泄同轴电缆。
A制式系统适用于装设有调度集中设备的铁路干线,以调度员直接指挥司机为主的作业方式调度区间。
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基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基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
基站电台按场强覆盖合理设置,并具有跟踪功能以保证通信连续。
调度员可以个别呼叫指定的司机,也能够识别司机的呼叫,还能够向调度区间内所有的机车司机发出呼叫(全呼)。
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除了话音通信外,还可以传输数据和指令,并能在调度所内打印和显示,以便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调度所设备应能对各基站电台进行集中监测和检测。
在紧急情况下,机车司机可以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
B制式系统适用于繁忙的铁路干线,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方式,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
电话调度系统技术方案电话调度系统是一种基于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成熟调度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电话自动接听、分配、管理和监控的功能,是企业加强客户服务、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设备选型、系统架构、软件选用等多个方面探讨电话调度系统的技术方案。
一、设备选型1. 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又称为PABX电话总机,是电话调度系统的核心设备。
一般建议选择数字交换机或IP交换机,因为数字交换机和IP交换机具有更先进的通话技术和强大的扩展能力。
2. 话务员工作站话务员工作站是电话调度系统的操作台,为话务员提供工作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设备。
主要包括电脑、麦克风、耳机和电话接口板等设备。
要求话务员工作站稳定、可靠、灵活,同时能够保证高品质的通信效果。
3. 录音设备电话调度系统一般都会配备录音设备,用于对客户的服务记录、投诉处理等工作进行录音,并且方便后期管理和咨询。
录音设备主要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数字式录音设备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质量,因此建议选择数字式录音设备。
4. 监控系统电话调度系统中的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客户的服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可以实时监听话务员的会话内容、会话时长,以及话务员的工作状态等信息。
监控系统具有自动分析、提醒和预警的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二、系统架构电话调度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三个层次:呼叫控制层、中间层以及终端层。
1. 呼叫控制层呼叫控制层是电话调度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电话交换机和话务员工作站组成。
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所有呼叫的转移和分配,实现呼叫的自动化处理。
2. 中间层中间层主要负责电话调度系统底层的管理、调度和优化。
它包括系统软件、数据库、监控系统等组成部分,通过这些部件,中间层能够实现话务员的工作状态管理、录音封存和监控系统异常记录等功能。
3. 终端层终端层主要是指话务员的工作站和外部电话和客户终端等终端设备,也就是所有涉及到操作人员和外部业务方之间的终端连接。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简称无线列调)是用于指挥列车运营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
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主要分A、B、C三种制式,400KHz感应系统在山区电气化区段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
各制式的区别主要在于组网方式、系统功能、通信方式、频率配置等几个方面。
早期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只是用作车站值班员与司机(站车)对讲,不构成系统,主要是在突发事故时能及时通知司机或者车站值班员,避免重大事故的进一步发生;也正是由于在列车运营过程中,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避免了无数次事故的发生,才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列车无线调度可以为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之间(俗称大三角通信),以及车站值班员-司机-车长之间(俗称小三角通信)提供通信手段,已经成为铁路运营的重要安全保障系统,也是行车作业重要的指挥手段,是机车安全行车三大件之一,对提高运营效率,保证列车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救援抢险过程中,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快救援过程和缩短事故历时,确保了我国铁路安全、有序、快速的运营。
除此之外,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还具备一些扩展功能,如DMIS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DMIS无线调度命令传输系统和列车尾部风压控制系统,这些功能的需求也正是将来铁路无线通信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现有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主要系统功能如下:(1)调度员按车次号个别呼叫司机并通话,也可对调度区段内的所有机车全呼、通话并发布通告。
(A)(2)司机呼叫调度员时,调度所设备应具有显示、存储机车呼入的功能。
(A)(3)在紧急情况下,机车司机可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并通话。
(A)(4)调度员向司机发送调度指令并显示,司机向调度员发送报告并显示,非话信息由调度所设备和机车设备分别记录。
(A)(5)机车台、车站台、调度所设备之间应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具有实时数据、短数据和报文分包传送的功能(A);机车台、车站台和调度所设备之间应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B);系统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C)。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二〇〇七年九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1)2.1平台体系结构 (1)2.2总体功能要求 (2)2.3平台基本构成 (2)3 国务院应急平台 (3)3.1应急通信系统 (3)3.2计算机网络系统 (6)3.3视频会议系统 (10)3.4图像接入系统 (11)3.5综合应用系统 (11)3.6数据库系统 (16)3.7应急指挥场所 (18)4 省级应急平台 (19)4.1应急通信系统 (19)4.2计算机网络系统 (23)4.3视频会议系统 (24)4.4图像接入系统 (24)4.5综合应用系统 (25)4.6数据库系统 (26)4.7应急指挥场所 (27)5 部门应急平台 (28)5.1应急通信系统 (28)5.2计算机网络系统 (28)5.3视频会议系统 (28)5.4图像接入系统 (29)5.5综合应用系统 (29)5.6数据库系统 (29)5.7应急指挥场所 (30)6 移动应急平台 (31)6.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31)6.2中型移动应急平台 (32)6.3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34)7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34)7.1数据交换 (35)7.2数据共享 (37)7.3省级共享与交换节点 (37)7.4部门共享与交换节点 (38)8 安全保障体系 (38)8.1总体要求 (38)8.2安全保障要求 (39)8.3安全管理 (40)8.4容灾备份 (40)9 规范性引用文件 (41)10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41)10.1术语和定义 (41)10.2缩略语 (4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发和建设工作,保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