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报道结构及新闻的主体部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8
报道技法指导新闻报道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其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最新信息。
新闻报道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
1.标题: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编辑对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
为了撷取新闻要点、诠释新闻意义、吸引读者阅读,好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
2.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提示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和阐述。
4.结束语:一般是最后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通常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的总结,有时作者根据报道在结束语中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
要注意新闻报道的特点:1.真实性: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和写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基本要义;2.客观性: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是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所以不能随意发挥,也不宜过早下结论。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夹杂任何个人的主观色彩,时态以一般过去时为主。
另外,新闻要简练,多采用短句,复杂句尽量少用。
常用表达1.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get close to nature,our school organized a mountain-climbing activity.为了鼓励学生们走进大自然,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
2.They said it was such a beautiful day that they would remember it forever.他们说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他们会永远铭记。
3.What they did has brought joy to others and enriched their own lives.他们所做的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而且丰富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4.Apart from knowledge,we also learned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came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除了知识,我们也学会了和他人合作,也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第八章消息的结构(一)倒金字塔结构标签:日本金字塔结构杜鲁门总统肯尼迪2006-11-24 21:40倒金字塔型结构肯尼迪遇刺伤命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联社1949年8月14日电)日本投降了!杜鲁门总统今晚7时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造成历史上空前巨大破坏的战争随之结束。
盟国陆、海军已停止攻势。
总统说,日本是遵照7月26日三强致日本的最话通牒所规定的条款无条件投降的。
这项最后通牒,是三强柏林会议期间发出的。
8天以前,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____一种威力最大的炸弹____的轰炸;两天以前,俄国宣布对日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被迫于本星期五宣布接受最后通牒中包括的全部条款,但要求继续保留天皇制。
次日,美、英、俄、中四国对此作出答复;声称如天皇接受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则可继续在位。
杜鲁门总统今天还宣布,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已被任命为占领日本的盟军武装部队总司令。
杜鲁门总统说:“现在正在作出安排,以便尽早举行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
”他说,英国、俄国和中华民国也将派出高级将领,代表各自的国家在受降书上签字。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生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
如《北京晚报》的消息《两名大学生玩命》:本报讯1月22日下午7时,北大分校物理系十八岁学生吴某,与三名女同学到学校附近的铁路边散步。
吴某对女同学说,国外曾有人趴在铁轨中间,火车过后安然无恙。
这时,一列火车正巧从西直门方向驶来。
吴某和一名女同学欲亲身一试。
他们迎着火车趴在铁轨中间。
火车司机发现后,立刻采取制动措施。
车头和一节车厢从他们上面驶过之后停了下来。
新闻写作结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闻写作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律和结构的写作形式,其目的是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鲜事物、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
在新闻写作中,结构的合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新闻写作结构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写作结构的基本要素新闻写作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署名五个部分。
1. 标题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名片,通常是一个简练而具有概括性的短语或句子,用以概括新闻报道的内容和重点。
好的标题应当简洁明了、有吸引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使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兴趣。
标题通常应当包括“五个W和一个H”,即关于何事、何地、何时、何人、何故和如何等问题的回答。
2. 导语导语通常位于新闻报道的开头,是对整个新闻内容的概括和介绍,目的是引导读者迅速了解新闻事件的基本概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继续往下阅读。
导语应当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精彩生动,能够抓住读者眼球,引起读者的共鸣。
3. 主体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叙述和分析,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影响等内容。
主体部分的写作应该严格按照“倒金字塔”原则进行,即从重要到次要、从总结到详细的逐渐展开,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
4. 结尾新闻报道的结尾部分是对整篇报道的总结和点题,也是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展望。
结尾应当简明扼要、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 署名新闻报道最后一般应当有作者的署名,以示写作的真实性和负责任性。
署名可以包括记者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读者与作者取得联系。
在新闻写作中,结构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新闻写作结构的注意事项:1. 信息逻辑性2. 结构清晰新闻报道的结构应当清晰明了,不要过于复杂,要注重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以确保整篇报道体现出一种连贯性和完整性。
新闻撰写的基本结构
摘要:
一、新闻撰写的基本结构
1.标题
2.导语
3.
正文:
新闻撰写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四个部分。
1.标题:新闻标题应当简洁明了,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标题通常由主题和辅助说明组成,如:“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2.导语: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用于概括地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的基本情况。
导语通常包括新闻的起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等要素。
3.正文:正文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详细地叙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相关背景和影响等。
正文的结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重要性顺序进行安排。
在正文中,应尽量客观、准确地描述事件,避免过多的主观评论。
4.结尾:结尾部分主要对新闻进行总结,强调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结尾也可以引导读者思考,提出问题或建议。
此外,如果有需要,结尾还可以附上相关的资料链接或背景信息,方便读者深入了解新闻内容。
总之,新闻撰写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四个部分,各部
分相互配合,共同传递新闻的核心信息。
新闻报道的样式与结构新闻报道是一种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形式,它以客观、公正、准确的方式呈现新闻事实和事件。
为了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新闻内容,并提供一个清晰的阅读体验,新闻报道需要遵循特定的样式与结构。
本文将以新闻报道的样式与结构为话题,介绍其基本特点与组织方式。
一、新闻报道的样式特点1.简练明了:新闻报道要追求简练明了的风格,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传递信息,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获取重要的新闻要点。
2.客观公正: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事实进行准确报道,避免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判断的插入,保证新闻真实可信。
3.时间性强:新闻报道通常涉及时下的事件和话题,具有较强的时间性。
因此,在写作新闻报道时,应注重选择最新、最热门的新闻话题,使报道具有关注度。
二、新闻报道的组织结构1.标题:新闻报道的开头通常是一个生动醒目的标题,能够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2.导语:导语是新闻报道中的开篇段落,目的是概括新闻要点,提供关键信息,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3.正文:正文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包括新闻要点、细节、事件推进过程等内容。
正文应该按照重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组织,确保读者能够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4.引用:为了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新闻报道会经常引用相关人士的观点、数据和事实。
引用应该明确标注出处,并在报道中突出显示,使读者能够清楚辨认。
5.照片与图表:新闻报道通常会搭配照片和图表,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照片应与报道内容相关,并具备一定的新闻性,图表则能更直观地呈现数据和统计信息。
6.结尾:新闻报道的结尾通常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可以再次强调主要观点、重要细节或呼吁读者关注相关问题。
三、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1.简洁明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过多的修饰词和形容词,使新闻报道通俗易懂。
2.客观公正: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的插入。
3.多角度呈现:除了报道事实,新闻报道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提供多样性的观点,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新闻报道的构成元素之报道结构和主体部分说法一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新闻报道的构成元素之报道结构和主体部分倒金字塔结构最基本的报道形式之一(常常用于硬新闻的报道)用概括式导语起始,主体部分按照重要性的递减顺序铺陈怎样才算是做到了按照信息重要性的递减安排信息严格按照导语部分的信息结构顺序,将导语部分中的精简性的信息点重新在主体部分进行展开稿件分析:法国罢工导语部分:法国铁路工人22日通过工会会议投票决定暂停已持续9天的罢工,通过劳资谈判解决争端。
全国铁路运营将从23日起逐步恢复正常。
导语信息结构:事件――影响――背景报道主体结构:事件的详细描述和最新进展事件影响的详细描述和最新进展新闻报道的构成元素之报道结构和主体部分说法一法国铁路工人22日通过工会会议投票决定暂停已持续9天的罢工,通过劳资谈判解决争端。
全国铁路运营将从23日起逐步恢复正常。
导语法国总工会官员说,在45个地方工会当天上午举行的会议中,有42个地方工会会议通过暂停罢工的决定。
大部分工人同意重返工作岗位。
“看起来,我们将向本周末前全部返回工作岗位而前进,”法国总工会秘书长迪迪埃??勒雷斯特说。
事件的详细情况和最新进展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发言人朱莉??维翁说,重返岗位的铁路工人正“不断增多”。
法总理弗朗索瓦??菲永呼吁铁路工人“不要延迟”,“彻底”重启交通系统。
他感谢法国民众的耐心,也对工会“负责任的态度”表示感谢。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和巴黎独立运输公司说,全国铁路运营状况23日将得到改善,但全面恢复正常运营还需数日时间。
影响的详细情况和最新进展法国工会组织21日结束与资方的首轮谈判后,决定改变策略,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工会希望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资方能作出较大让步。
法国政府为谈判设定1个月期限,并将派代表与会。
对事件背景的补充交代新闻报道的构成元素之报道结构和主体部分倒金字塔结构最基本的报道形式之一(常常用于硬新闻的报道)如果报道以软导语导语起始主体部分按照核心段的信息结构模式进行铺陈核心段――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新闻事件他曾经以在读博士的身份漫步燕园,却因诬告陷害犯罪获刑被北大开除;他曾经是中国保健协会名牌战略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却打着中办和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旗号骗取钱财。
第一单元一、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二、新闻的要素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何)和how(如何)。
这六要素常常被称为“五个W和一个H”。
三、概括新闻的标题第二单元回忆性散文与传记篇目写作主题考点技巧《藤野先生》鲁迅课文记述了作者鲁迅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表现了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②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对比双线并行《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作者追忆了母亲的一生,赞颂了①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②表达了自己要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首段、尾段、首尾呼应引用《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这篇人物小传,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描绘出托尔斯泰的肖像,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美。
比喻、夸张、对比欲扬先抑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课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简陋的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成功提取镭的过程,表现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的痴迷与热爱,歌颂了他们献身科学、忘引用对比标题的作用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新闻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
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第三单元篇目写作主题考点技巧/写作背景《三峡》郦道元本文描写了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正侧结合、衬托(夏水)俯视、仰视、动静结合(三峡之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本文抓住景物的勃勃生机,传达了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长伴林泉的志趣俯视、仰视、动静结合《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表现出作者面对逆境时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小学的解析理解常见的新闻报道与文章结构解析理解常见的新闻报道与文章结构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传递最新的新闻信息给读者。
解析理解常见的新闻报道与文章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结构以及常见的解析理解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闻报道的结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四个部分,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解析。
1. 标题: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第一个信息点,它必须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准确传递新闻的核心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 导语:导语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着引导读者进入正文的作用。
一般而言,导语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和主要人物等关键信息,能够让读者对新闻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正文:正文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用来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和相关背景。
正文应该逻辑清晰、语句通顺,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描述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等。
通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段落,每一段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4. 结尾:结尾部分主要用来总结和点明新闻报道的关键信息,强调事件的重要性或者对读者有所启示。
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或者展望未来的发展,引发读者思考。
二、解析理解常见的新闻报道方法阅读和理解新闻报道是一个重要的文字阅读技能,掌握一些解析理解新闻报道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
1. 标题和导语: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标题和导语来大致了解新闻的主题和事件经过。
仔细阅读标题和导语,可以帮助我们抓住新闻的重点和核心信息。
2. 理清事件经过:在阅读正文时,我们需要理清事件的经过。
可以逐段梳理每个时间点的发生情况,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
3. 分析主题和要点:新闻报道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要点,我们需要通过细读正文来找到它们。
可以通过寻找重复出现的信息、关键词,或者观察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来找到新闻的主题和核心要点。
新闻稿件结构1.新闻稿是什么结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1、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2、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3、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的关键所在4、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5、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扩展资料:一般情况可归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四类写作型式。
倒金字塔式这种写作方式是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
这种模式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
由于该模式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成为媒体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
这种模式写作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出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正金字塔式这种写作方式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折衷式又叫新华体,这种写作方式将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两者进行了折衷,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下来则依照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
这种模式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然后,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新闻报道的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华尔街日报体按时间顺序的写作第一节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永远不会过时。
——杰克·海敦一、为什么使用这种结构1.读者可能在任何时候放下报纸。
2.报纸排版时有许多消息要删节。
3.起源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
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
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二、倒金字塔结构的涵义标题: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价值最高)导语:最重要的新闻简要概述主体:按重要性递减原则排列材料(新闻价值递减原则)三、优点与缺点1.优点方便记者写作新闻,方便编辑对新闻编辑,方便读者阅读。
可以快速写作。
不为结构苦思。
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不会影响全文。
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
这样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点,因此在战后,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
2.缺点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德国下令:必须给猪买玩具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最近,根据德国农业部发布的一条新指示,德国猪农得给猪买玩具,增加猪的“黄金时间”,提高它们的“生活质量”。
这条新指示是欧盟养猪指南系列条例的一部分,德国政府已决定到2003年底逐步实施这些指南条例。
生猪养殖管理负责人普拉克说,根据条例,所有的生猪每天应该得到饲养户20分钟的关照,早晚各10分钟;为使生猪“快乐生活”,防止它们打架斗殴,养猪户还得买“猪玩具”;每头猪的光照时间得有保障,为了防止生猪冬天“抑郁”,得给它们增加光照;猪圈里还应该安装通风设备;养猪场还应该为病猪设立一个“特护区”。
德国农业部官员说,为确保养猪户遵守新条例,抽查工作已经展开。
提起不得不实施的新条例,很多大型养猪场怨声载道,主要原因是,实施新条例就意味着他们要多花钱建更多的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