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基本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772.74 KB
- 文档页数:62
数据通信技术第一篇:数据通信技术概述数据通信技术是指将数据在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技术。
数据通信可以使用不同的媒介,如光纤、同轴电缆、电容、无线电波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能够保证发送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数据通信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通信协议。
硬件通常指计算机和各种外设。
软件是指用于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的程序。
通信协议是规定如何传输数据的标准化约定。
数据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军事等。
数据通信技术的优势包括快速、高效、可靠、实时、灵活等。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通信技术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最初的数据通信技术是使用模拟信号进行的,然后逐渐发展为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现在的数据通信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电话、传真等通信方式,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数据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通信技术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第二篇: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数据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
1.互联网互联网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通信技术之一。
它使用TCP/IP协议族进行互联网和其他网络的连接。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社交网络等活动。
互联网的应用不仅是个人的,企业、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都在广泛使用它。
2.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另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它包括2G、3G、4G和5G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传输语音、短信和数据。
移动通信的应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3.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连接大量的物理设备,例如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智能家电等。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医疗、教育、交通、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
数据通信的交换⽅式及适⽤范围数据通信的分类络及其协议数据通信的应⽤前景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的⼀种新的通信⽅式。
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线数据通信之分。
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数据通信的交换⽅式及适⽤范围1.数据通信的交换⽅式通常数据通信有三种交换⽅式:(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指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同⼀条实际的物理链路,通信中⾃始⾄终使⽤该链路进⾏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亨该电路。
(2)报⽂交换报⽂交换是将⽤户的报⽂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
这种存储—转发的⽅式可以提⾼中继线和电路的利⽤率。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户发来的整份报⽂分割成若于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转发的⽅式在内传输。
第⼀个分组信息都连有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
在分组交换中,不同⽤户的分组数据均采⽤动态复⽤的技术传送,即络具有路由选择,同⼀条路由可以有不同⽤户的分组在传送,所以线路利⽤率较⾼。
2.各种交换⽅式的适⽤范围(1)电路交换⽅式通常应⽤于公⽤电话、公⽤电报及电路交换的公⽤数据(cSPDN)等通信络中。
前两种电路交换⽅式系传统⽅式;后⼀种⽅式与公⽤电话基本相似,但它是⽤四线或⼆线⽅式连接⽤户,适⽤于较⾼速率的数据交换。
正由于它是专⽤的公⽤数据,其接通率、⼯作速率、⽤户线距离、线路均衡条件等均优于公⽤电话。
其优点是实时性强、延迟很⼩、交换成本较低;其缺点是线路利⽤率低。
电路交换适⽤于⼀次接续后,长报⽂的通信。
(2)报⽂交换⽅式适⽤于实现不同速率、不同协议、不同代码终端的终端间或⼀点对多点的同⽂为单位进⾏存储转发的数据通信。
由于这种⽅式,络传输时延⼤,并且占⽤了⼤量的内存与外存空间,因⽽不适⽤于要求系统安全性⾼、络时延较⼩的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数据通信的概念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过程。
2、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由数字、字符和符号等组成,可以用描述任何概念和事物,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则是说过一句的具体内容和解释,有具体含义。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即信息是按一定要求以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
3、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从某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信号是数据在具体物理表示,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4、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当数据采用离散电信号表示时,这样的数据就是数字数据;当数据采用电波表示时,这样的数据就是模拟数字。
5、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叫模拟信号;随时间离散变化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6、数据通信的三要素,它们分别指什么?信源、信宿和信道。
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端,是发出待传送信息的人或设备;信宿就是信息的接收端,是接收所传送信息的人或设备;信道是通信双方以传输介质为基础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它是建立在通信线路及其附属设备上的。
7、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就是指在通信信道中传送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与之相对,在通信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是模拟通信。
8、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信道带宽,指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宽度)信道容量,指单位时间内信道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即一个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它表征信道的传输能力。
数据传输速率,指通信系统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比特)数,因此又称比特率。
调制速率又叫波特率或码元速率,它是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的电信号单元(码元)数,即调制后模拟电信号每秒的变化次数。
误码率是衡量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传输可靠性的指标;也就是指二进制码元在传输过程被传错的概率。
传输延迟,指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使系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延误或滞后的现象。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础概念1.信号(signal)信息(information)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它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
数据(data)是携带信息的载体。
信号(signal)是数据的物理表现,如电气或电磁。
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1)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2)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2.频率(frequency)物理学中的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
信号通信中的频率往往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
频率常用符号f或v表示,单位为赫兹(秒-1)。
常用单位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1GHz=1000MHz。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声波不为人耳所觉察;人的视觉停留大概是1/24秒,故影视帧率一般为24~30fps;中国电源是50Hz的正弦交流电,即一秒钟内做了50次周期性变化;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WiFi(802.11b/g)和蓝牙(bluetooth)的工作频段为2.4GHz。
3.信号带宽(Signal Bandwidth)信号带宽即信号频谱的宽度,它是指信号中包含的频率范围,取值为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例如对绞铜线为传统的模拟电话提供300~3400Hz的频带,即电话信号带宽为3400-300=3100Hz。
4.数据通信系统(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数据通信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1)信源(源系统:发送端、发送方)(2)信道(传输系统:传输网络)(3)信宿(目的系统:接收端、接收方)5.信道带宽(Channel Bandwidth)信道是指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的通道,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和传输设备。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数据通信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网络架构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概述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指通过某种媒介和协议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数据通信中,发送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媒介的信号形式,并通过传输媒介将信号传输给接收端,接收端再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端、传输媒介、接收端和协议。
其中,传输媒介可以是有线媒介(如光纤、电缆)或无线媒介(如无线电、红外线)。
2.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数据通信采用的基本原理是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传输信号的方法包括调制、多路复用等技术。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频率或相位来表示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
多路复用技术则是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在同一传输媒介上,以提高传输效率。
接收端的主要任务是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解调为原始的数字信号,然后进行解码和处理。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码则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原始的数据信息。
3.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由大型主机通过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而成的。
然而,这种网络结构成本高昂且不灵活,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分组交换技术的引入使得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共享传输媒介进行数据通信。
互联网的崛起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可以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网络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物联网将各种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并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云计算则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集中到云平台上,提供各种云服务,大数据则利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的方式处理海量数据。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利用通信设备和协议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的过程。
以下是与数据通信相关的基本概念:
1. 数据传输:指通过通信设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2. 数据交换:指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和交流的过程。
3. 通信协议:指规定了通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4. 传输介质: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所采用的物理媒介,例如电缆、光缆、无线信号等。
5. 数据包: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由通信协议定义的、包含有必要信息的数据块。
6. 数字信号: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数字形式的信号。
7. 带宽:指数字信号在传输介质上的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作为单位来衡量。
8. 误码率: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特数占总传输比特数的比率。
9. 可靠性:指数据通信系统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保证数据正确、完整、及时地到达目的地的能力。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内容知识总结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他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任务。
什么是信息和数据?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信息有各种存在形式,例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
数据: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
什么是信道和信道容量?信道:是传输信号的一条通道,分为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由传输介质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逻辑信道也是传输信号的一条通路。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什么是码元和码字?:在数据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成为一个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项: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他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带码的有效位数,单位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bps)表示。
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为波形速率。
单位(Baud)误码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错误率,是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误码率P e=N e除N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
在单信道总线型网络中:吞吐率=信道容量乘传输速率。
信道传输延迟:信号在信道内传输时,从信源到信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成为传播延迟或(时延)《与距离有关》带宽与数据传输率是什么?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他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S=Blog2NB是数字信号的脉冲频率,即波特率;N是调制电平数。
数字传输方式数据通信系统模型包括:数据线路端设备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终端设备: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