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神态描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目的: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神态描写。
2、如何运用神态描写。
3、神态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灵活使用神态描写。
教学设计:一、导入:二、什么是人物的神态?师:请你先看一下《金色的鱼钩》中的这两段话:“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这里的“皱起眉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就是人物的神态。
可见,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
三、怎样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点,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
第二点,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考虑到当时、当地人物的心情和文章情节的发展。
《在炮兵阵地上》一课写了彭总的三次神态变化。
第一次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第二次是“再也忍不住了”,“电闪雷鸣地发作了”,第三次是“彭总压住了火,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可更重了。
”这样写,好就好在神态描写与人物的心情一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更能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四、除生气、悲伤外,还可以写喜悦、激动、忧愁、恐惧等神态。
当然,这要考虑文章的情节和人物的处境,不能生拉硬扯。
平时,要注意观察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在各种场合的神态怎样,做到心中有数,写人物神态就不费难了。
五、描写神态的词语: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六、神态描写示例:1、“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
“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
……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
“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与反思1.《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 要求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选用典型的实例, 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从三年级开始, 我们多次练习写人, 对于写人, 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那写好这篇文章——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只要大家能将本单元学到的写人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建议:1. 可以先让学生读题, 明确习作要求: 试着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写人的方法, 写一个人, 要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2. 根据习作要求, 可以让学生确立写作对象, 对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也可以对人物进行采访, 以便熟悉了解写作对象。
3.教师(学生)模拟表演一次活动的情境, 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人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这一特点可运用哪些写人的方法。
4.完成习作后, 要组织学生互评互改。
评改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的机会,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读写练习,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的习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的习作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 完成习作。
2.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选取典型的事例来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 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人物的神态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描写方法较准确、较具体地描写人物。
2、养成观察人物的习惯,学会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融入感情,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3、引导学生懂得利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欣赏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描写的一般技法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人物,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看门见山,直接导入。
二、什么是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变化的一种写作方法,可以突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神态描写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反映不同的意义,
例句解析。
2 .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例句解析。
3 .要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相结合,使文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例句解析。
三、小练笔。
考试成绩出来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拿到试卷后,同学们的反映迥然不同。
认真回想一下同学们的反应,猜猜他们的成绩如何。
四、小结。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
只有这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更好地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
神态课怎么备课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美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态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神态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神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神态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神态画的定义和特点2. 神态画的基本技巧3. 观察和表现人物神态的能力教学难点:1. 神态画的基本技巧的运用2. 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神态画的范例作品,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神态画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神态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理论(10分钟)1. 教师讲解神态画的定义和特点,如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动态表现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知识点。
三、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神态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2. 教师进行神态画的示范,边画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作画过程。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者自己想象的人物神态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技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神态画,发挥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神态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了神态画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神态画创作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巧画百态——人物神态描写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神态描写的含意和作用,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
2.懂得人物神态描写应该体现当时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学习把握人物神态描写的技巧.2.明白人物的神态描写应该与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相结合的要求.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程类型:讲练课教学过程:一.以笑导入在人物描写的写作训练中,神态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环,而在写作训练中,学生最容易落入华丽空洞而言之无物的俗套。
为了避免这一点,结合人物神态描写生动、具体的特点,力求课堂的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1.教师以微笑导入课程,让学生从教师面部寻找神态,练习观察。
2.以《红楼梦》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导入课堂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笑容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描写方式。
二.结合图片,总结方法1.展示四幅笑容的图片,请学生用四个不同的词语概括每个笑容的不同。
“天真的笑”“温婉的笑”“开怀大笑”“朴实的笑”2.总结方法一:根据人物典型细节进行细致观察。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
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都柏林阴暗的咖啡室,乔伊斯冷峻地打量着游荡的妓女、骗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酝酿着震惊世界的《尤利西斯》。
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
第三课人物描写神态描写一、要点提示:神态描写也就是把人物的神情、手势、姿态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神态描写要注意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典型例文:例文1 钥匙丢了(片断)小明把防盗门的钥匙丢了,只好坐在楼梯口等妈妈下班回来。
从他手托腮帮,没精打采的样子,可以看出此刻他想到了丢钥匙的后果。
他不时向楼下张望,焦急地等着妈妈快点回来。
妈妈回来了,他迎上去,老老实实地告诉妈妈钥匙丢了。
说完以后,他再也不敢正眼看妈妈,始终低着头。
妈妈的脸也沉了下来,很不高兴地告诉他:“这种钥匙很难配,丢了就很麻烦。
”听了妈妈的批评,他看了一眼妈妈,又低下了头去。
这时,他又看了一眼妈妈,难过得几乎要哭了。
可是妈妈仍然冷着脸,严肃地告诉他:“粗心大意是很危险的。
”例文2 蒙冤之后……(片断)“你给我滚过来!”听见爸爸如雷灌耳的吼声,我颤抖地走到爸爸面前跪下,垂着头。
“把头抬起来!看着我!”我抬起头,只见爸爸的脸铁青铁青,脖子上的青筋一根根暴突出来,鼻孔张得大大的,呼呼地喘着粗气。
“啪”的一声,爸爸那记重重的耳光打得我眼冒金星。
例文3 喜讯(片断)“玉云姐考取武汉大学啦!”喜讯传来,立刻把整个小小的杏花村给轰动了。
玉云姐的家挤得水泄不通。
她爸爸妈妈的脸上喜气洋洋,忙着给客人倒茶,端糖果。
玉云姐站在房中间,脸红红的,就像喝了几杯葡萄酒。
她那双手不停地玩弄着辫梢。
邻居张奶奶拄着拐杖,脸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菊花。
她眯起眼睛翻来覆去地看着玉云姐的那张录取通知书,好像捧着一件稀罕的宝物。
“玉云呀,恭喜你。
”张奶奶亲切地说,“来,让我好好地看看你。
”张奶奶拉着玉云姐的手,用昏花的眼睛把她从头望到脚,又从脚望到头。
望着望着,她那眼里的泪水便沿着皱纹的沟道一连串地落下来。
三、写法讲析:人的一哭、一笑、一瞪眼、一皱眉、一撇嘴、一摇手等神态和动作,都能反映出人物当时的心情以及他的性格特点。
把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不同神态描写好,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 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准备
1.教材: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
2.教具:白板、彩色粉笔、图片、课件等
3.学生:理解能力较强的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人物描写,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学习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学习。
3. 实践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人物描写,可以选择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或者自己想象的人物进行描写,并互相分享,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总结人物描写的要点和技巧。
5. 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延伸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五、扩展阅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建议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关注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从中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能结合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感知写人的基本方法及其好处。
2.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习作支架单。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这个习作单元里,你认识了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预设1:我认识了机灵活泼的嘎子。
预设2:我认识了充满活力的祥子。
预设3:我认识了吝啬贪婪的严监生。
预设4:我认识了技艺高超的刷子李。
2.过渡:这些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本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吧!(板书课题——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表达欲望,通过关联生活中的人物,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注意引导,令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二、习作要求1.引导:同学们,请快速默读下列内容,看看本单元的习作有哪些要求。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题目自拟。
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事例……预设1:我们要选择一个人写下来。
预设2:写的时候要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预设3:还要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预设4:写的时候要选择典型事例。
2.引导学生提炼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1)选择一个人写下来。
(2)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3)选择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4)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初步明确写作对象及习作要求,为下面习作指导作铺垫。
三、习作指导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说到“一个人”,你第一个想到谁,他有什么特点?怎样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何根据事例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交流并填写习作支架单。
语言描写片断练习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语言描写。
2、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3、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难点: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生活化和符合特定的语言环境。
特别是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作文中你是怎样让文中的人物生动形象起来的呢?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进行语言描写。
二、情景导航同学们,看下面两组句子。
1、两片段的B组句子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2、比较一下,B组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我们既然知道了语言描写有这样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语言描写哪?(生回答,师明确)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释疑解惑如何进行语言描写更好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哪?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四把钥匙。
第一把:身份年龄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首先看下面这五句话: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4、小丽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真开心小狗不见了。
”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五句话是不是合适,符合不符合我们的第一条规则。
大家七嘴八舌在讨论甚至争论中明确语言必须个性化,即什么人要说什么话。
然后再出示两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类写法。
(幻灯片打出)小结: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神态描写
一、读一读,比一比
1.班主任说:“谁没有交作业!”
2.班主任脸色阴沉,眉毛高高的翘起,一双喷火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同学,煞白的嘴唇微微开启着,突然间怒吼道:“谁没有交作业!”
二、什么是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2.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3.小强向门口走了几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掉了下来。
4.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6.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7.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第一把金钥匙: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第二把金钥匙: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提示: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的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方法。
三、写一写
放学回家,想打开门,发现钥匙丢了……
你明明没犯错,可是妈妈或老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你,你当时会是怎么样的表现呢?。
神态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关于神态描写的词语2、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完成人物神态描写片段教学重难点:运用所积累的词语,完成人物神态描写片段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目的:用学生高兴的神情,直接导入描写的几种方法,课堂气氛活跃)看到你们的表情,我就知道大家很高兴,是不是因为又上作文课了?以前我们学习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今天继续学习一种描写人物方法。
二、人物头像展示。
(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神态及神态描写。
)1、师:先看几幅人物图象,首先和大家见面的是一副什么表情?出示投影:生:笑哈哈的。
师:谁能具体谈谈?(生可通过人物的眉、眼、嘴等来谈其笑的神态)2、月有圆缺,人有阴晴,瞧,这个人怎么了?出示投影:(在第一张的基础上,生可通过其眼泪、眉等谈其哀的表情)3、谁接着谈谈这个人的表情?出示投影:(生通过眼、嘴说出其吃惊的表情)4、再看这一位,这又是什么态度啊?出示投影:(生可通过其怒眉、气歪了的嘴等看出其愤怒的表情)5、小结: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和态度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表情眉、嘴、眼等的变化,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
这些都是神态,对其表情和态度的描写就是神态描写。
二、学习例文:目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特点,仔细观察,写出人物神态,同时让学生初步懂得如何进行评点习作。
师:下面我们看例文,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神态进行描写的。
出示例文:1、她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你的种子呢?”我问。
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简评]这段描写,作者抓住小姑娘的“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等具体的描写,把她害羞的神态刻画了出来。
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人物神态的句子。
2、指生读,并把划出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这些描写刻画了小姑娘的什么神态?4、默读“简评”,再体会作者如何描写其害羞的神态。
描写人物神态教学设计标题:描写人物神态教学设计引言:描写人物的神态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
本教学设计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人物神态的技巧和方法,提升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人物神态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习掌握描写人物神态的常用词语和表达方式。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描写人物的神态,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和示范(约20分钟):a. 向学生普及人物神态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神态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b. 分析描写人物神态的常用表达方式,如描写面容、眼神、动作、声音、语言等。
c. 针对不同人物性格和心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描写词语和句子进行示范和讲解。
2. 组织文本试读和探讨(约30分钟):a. 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片段,要求学生试读并注意人物神态的描写。
b.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讨论人物神态描写的效果和技巧。
c. 整理学生的共同发现,总结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常见特点和方法。
3. 互动游戏与练习(约30分钟):a. 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画画游戏、情景表演等,通过模拟不同人物神态,让学生边玩边学。
b. 练习使用恰当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来描写人物的神态,可以进行搭配练习或填空练习。
c. 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演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着重表现人物神态。
4. 作文实践与分享(约30分钟):a. 提供一些故事情节或图片,要求学生根据描写人物神态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b.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与分享,讨论彼此作品中的人物神态描写的优点和不足。
c. 综合学生意见,总结出对描写人物神态更准确生动的改进方法,并进行教师点评。
人物的神态描写作文指导
杨汛桥镇新民小学吴丽
一、猜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他们的表情相同吗?大家喜欢吗?
生(合):不相同,感觉有趣。
师:你能用一句或一段话说说这个表情吗?
师:看来这几张图片大家都非常喜欢。
师: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注意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来说说。
二、指导回顾过程,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师:刚才,我们用口述完成了神态的句子。
如果我们想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哪部分应该重点去写?
生(合):生气的表情的过程应该重点写。
师:本次习作,我们抓住生气的过程重点写。
那么什么叫神态描写呢?(出示课件)(一个是神态描写的定义,一个是神态描写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师:同学们的神态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图片时的场面吧!(板书:细致观察)
师:请你仔细看看同学及后面老奶奶等图片,在神情时都有什么样的神态?
生:有的同学的表情是兴高采烈的,有的是神色惊讶,有的是伤心悲痛等等。
(随着同学的汇报在辅助板书的位置写)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或者积累的语言表现画面中的人物的表情。
生:10个左右。
(板书:用词准确)
师:这句话就抓住了人物的神态描写,把一个人物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见到了他。
三、写作方法指导,语句通顺、衔接连贯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把观察到的人物的神态用积累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在写作文的时候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就要多观察,多积累。
让神态描写既细致又逼真。
四、重视积累,优化选材
师:课前老师留了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某个人的做某件事时候的某种
神态,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哪些神态?
生:汇报(大约5人左右)
师:这些神态都是什么样的?(5分钟)
师:谁能向全班说说神态都是什么样子的?(大约6人)
师:谁来评评(8人)
师:你能用(课件出示作文要求)今天学到的抓住人物的神态来把你观察的到的,合理的运用上你积累的词语吗?注意语言要通顺,有个性。
下面我们开始写作文。
四、独立习作,个别指导(学生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
五、作品交流,指正修改师:谁来给大家展现一下自己的作品?(指名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优点、不足。
)(略)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交流,互批互改,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检查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等。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大家的作文积极性很高,因为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就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语言生动,语句连贯。
希望今后,同学们多留心观察身边事、身边人、身边景、身边物,因为写作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善于观察,用语言文字描绘我们的生活中的素材。
板书设计:人物的神态描写
细致观察
用词准确
衔接连贯
语句通顺
【教学反思】;
课前,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某个人或者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生气时是什么样的?接着出示四张图片,让学生用火眼金睛认识一下自己班级的同学,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四张图片各自的表情。
然后进行补充大屏幕的句子。
看完课件后,有些学生开始想着,写着··面对眼前神态的词语,我没有立刻引导出来,而是展示了图片,让学生观察脸上的表情。
学生发现了四个人的表情是不同的,接着我让学生谈谈为什么?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学生踊跃发言,一旦猜对了一点就很高兴,当学生猜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如何从脸上辨别人物的神情。
紧接着,就是体会神态描写的特点,起到了哪些作用。
通过对神
态描写的片段的学习,学生先是口头补充,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是神态的句子。
由于时间仓促,从神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会人物的特点还是要加强的。
例如;这次作文,我让学生写自己·或者爸爸·妈妈。
老师·同学·生气时的神态写出来。
同学们都懂得了什么是神态,同时也会运用四字词语,语句也能够通顺,同时也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以及自己亲身体会的故事等。
看来,在以后的作文中,我要把工作放在前面,让学生的文章鲜活起来!
神态描写片段
柯桥区杨汛桥镇新民小学四(2)班阮婷婷
今晚,我与妈妈发生了冲突。
妈妈说:“不要你了,你给我滚”。
妈妈大发雷霆的吼声。
我一气之下,走到大门前,拉开门,哭泣的下了楼。
妈妈这时,拽住我的棉袄,把我拽过来,我颤抖的走到妈妈跟前,还是一个劲儿的哭。
妈妈火冒三丈说;不要哭了,把眼泪给我擦干净,我目瞪口呆的看着妈妈,只见妈妈的脸气得发青,脖子的青筋都能看出来。
鼻孔呼呼的喘着粗气。
顿时,扑通一声,妈妈那重重的皮鞋踢在我的屁股上。
我的屁股被妈妈剔的如刀割一般的疼痛,痛得泪流满面。
只好擦干眼泪不敢哭了。
【简评】;
神态描写的片段,作者描写的内容切合实际,非常感人,生动·形象·具体·逼真。
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都是围绕着主题出发。
指导老师吴丽
神态描写片段
柯桥区杨汛桥镇新民小学四(2)班付伟杰
今天我的一个朋友的脾气暴躁,像一只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蜂蜜的熊,然后又丢了似的。
从样子看上去很生气,她的脸涨得红红的,眼睛与金鱼一样眼睛睁得大大的,手握得紧紧的,他在家里乱扔玩具,把他的最心爱的小汽车都给摔坏了。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今天有个人先打我,然后我就跟他吵起来了。
可他不怀好意的说,谁打你了,接着他就颠倒黑白,我真是气不合声,从那时,我就火冒三丈”。
哦,这时,我明白了,不能乱打别人,如果你真打了别人,就应该要说对不起,只有这样,事情才会变得美好。
【简评】;
作者观察到的神情非常细致,用词非常准确。
同时自己也受到了不同的教育。
指导老师吴丽
神态描写片段
柯桥区杨汛桥新民小学四(2)班唐博林
有一天的晚上,妈妈带我出去剪头发。
忽然,妈妈看见我的同学陈心怡,妈妈喊她,陈心怡;“唐博林现在在班里上课说不说话?”她回答:“说话”。
接着妈妈又问和谁说话,她说:“和黄文兰说话”。
我妈妈听后,火冒三丈,说完回到家里,就找来一个树干来伺候我,打得我起不来,只好坐在地上哭,又问我,以后上课敢不敢说空话了,我看着妈妈的眼睛说:“妈妈我以后上课再也不敢说空话了”。
这一顿打,深深的记在我的心中,我再也不敢上课说话了。
【简评】;
神态描写的片段,作者不仅写出了自己妈妈生气时的样子,还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故事,以及从中受到的教训。
指导老师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