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沸腾焙烧工艺流程(精)
- 格式:ppt
- 大小:289.00 KB
- 文档页数:2
焙烧岗位生产操作规程辽宁省营口久源实业有限公司硫铁矿的沸腾焙烧硫铁矿焙烧的基本理念焙烧的目的和意义本岗位生产的目的是将原料工段处理后得到的成品硫铁矿加入沸腾炉内,与天然空气混合进行沸腾焙烧,制取含一定SO2浓度的炉气,降温后送往净化岗位。
沸腾炉是否稳定运行,是整个制酸系统能否正常操作的关键。
因此人们常说沸腾炉是生产硫酸的“龙头”。
要抓好龙头,就必须学习矿石焙烧的基本原理,掌握沸腾炉的各种规律,以保证沸腾炉能长期稳定运行,使炉气中的SO2浓度高而稳,SO3低,不出硫蒸汽,气量不波动,出炉灰渣残硫低。
可以归纳成为一句话来要求,就是:炉气质量一高(SO2浓度高),二稳定(SO2浓度和炉气量稳定),三低(灰渣残硫低,SO3和硫蒸汽含量低)。
沸腾焙烧过程的原理硫铁矿,其主要化学成分是FeS2,来源主要有三个:1,普通硫铁矿;2,与有色金属共生的硫铁矿;3,与煤共生的硫铁矿。
硫铁矿在焙烧时,其中硫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产SO2,通常称为炉气,铁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铁,通常称为矿渣。
一.硫铁矿焙烧的主要化学反应:硫铁矿的焙烧过程由若干化学反应构成。
第一步:二硫化铁受热分解为一硫化铁和单质硫:2FeS2(固) = 2FeS (固) + S2 + Q (2—1)第二步:单质硫和一硫化铁的燃烧,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一硫化铁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S2(气)+2O2(气)=2SO2(气)+Q (2---2)4FeS(固)+7O2(气)=4SO2(气)+2Fe2O3(固)+591.41千卡(2—3)3FeS(固)+SO2(气)=3SO2(气)+Fe3O4(固)+416.65千卡(2—4)当炉内过剩空气较多时,FeS的燃烧反应式按式(2—3)进行,所得矿渣主要成份的Fe2O3, 呈红色;当炉内过剩空气较少时,反应式则按(2—4)进行,所得矿渣主要成份是Fe3O4, 呈黑色。
综合以上四个反应式便得到下面两个总的反应式:4FeS2+11O2=2Fe2O3+8SO2+790.52千卡(2—5)3FeS2+8O2=Fe3O4+6SO2+566千卡(2—6)所有,硫铁矿焙烧是放热反应,一般靠本身的反应热维持焙烧温度。
焙烧安全操作规程9篇【第1篇】焙烧工平安操作规程1.检查炉、管道、阀门、仪表及各种工位器具是否符合平安要求。
2.点炉前,应将蒸气吹扫支管10~20分钟后再打开支管放空阀,见到冒出蒸气为止。
然后打开煤气阀门,将煤气放入支管,预备点火。
3.煤气压力应大于0.047兆帕,要用长于1.5米的点火棍,将明火从点火口伸入火井,同时将煤气阀门缓慢打开至火燃起为止。
如发觉没有点燃时,应立刻关闭煤气阀门,过5分钟后,再按点火程序点火,到点燃为止。
4.随时观看各种仪表,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5.停电、停煤气时应关闭所有火焰炉上煤气阀门,并关闭总阀门,打开支管放空。
6.停送煤气、点火、转炉、预热都必需两人操作。
7.工作时,必需随时观看火嘴燃烧、煤气压力及升温等状况,禁止脱岗。
8.装出炉时要检查炉门、炉室是否平安牢靠和畅通,并检测是否有残余煤气,不经检查和检测不准进入炉内。
9.停炉时要打开烟道门,举行自然通风。
【第2篇】模壳焙烧工平安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检查炉子传动机械、托盘输送辊道、小车、电气系统,通风系统是否良好,使用工具是否齐备完好。
2.实验炉子机械是否运行正常。
检查润滑情况和清除轨道上障碍物,使托盘运行畅通无阻。
3.关闭炉门,开动通风机后,才干按所用炉型的平安操作规程升温,油炉点火不准“风压油”,煤气炉点火不准先开压缩空气阀举行点火。
开启炉门时,要避免炉内冲出的有害热气流。
4.填装模壳要轻拿轻放,垫放平稳。
注重每盘装量和装垫高度不要超过炉子允许高度。
5.托盘或小车卡住时,要用工具去解脱,不要用手。
6.出炉时模壳酷热,注重烫伤发生。
运送中倾倒的模壳,要用工具扶正,不要任意用手。
7.电炉电阻丝要定期检修,准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炉子平安运行。
油炉或煤气炉管道损坏时不准开炉。
8.进入炉膛修炉时,炉外应有人监护。
不得在炉温高于50℃时修炉。
修炉时各控制开关柜必需挂上“正在检修,禁止开动”的警示牌。
9.通风系统失灵时,应停止焙烧,并实行有效措施排解废气。
焙烧岗位操作法一、岗位任务和所属范围1.岗位任务:(1)按规定指标进行操作,维护好所管设备。
(2)保证下料均匀、稳定,烟道、除尘设备不堵、不漏,做到“有堵必通”,“有漏必堵”。
(3)保证气浓合格、稳定、烧出率高、取样认真、原始记录准确齐全。
(4)总的要求达到“一稳”,“二勤”,“三不”,“四及时”。
一稳:气浓稳定。
二勤:勤检查、勤调节。
三不:不出黑渣、不出黑灰、不冒正压。
四及时:操作变化及时联系,气浓波动及时调节,跑、冒、滴、漏及时处理,烟道下灰不畅及时捣通。
2.所属范围:下列设备炉工管理:矿斗、、炉子、风机、、电气设备。
二、工艺流程(见附图四)原料经1、2#皮带送至矿斗,由园盘加料入炉,空气自风机送来,在沸腾炉内焙烧产生二氧化硫炉气和灰渣。
炉气经余热锅炉除热后两级旋风除尘经一次尘斗,入二台电尘器,自电收尘器出来入二次尘斗,去净化工序。
矿尘、矿渣经回收设备回收、增湿,打入灰渣储仓由火车运出厂。
三、主要设备技术特性1.矿斗:φ3000,H=5420,V=23米32.园盘:φ3000 电机13Kw,调速范围:1250~2500转/分3.沸腾炉:φ6500/φ8500,H=20880,沸腾层面积33米2生产能力:400吨/天,焙烧强度12.1吨/天沸腾高度:1200~1500毫米床速:1~1.16米/秒风量:28600标米3/时炉气停留时间:12秒,二次风量:5050标米3/时风帽孔速:34.5米/秒(φ5—8侧孔)4.空气鼓风机:型号:D500—12,Q=30000米3/时,H=2300毫米水柱。
附电机:290Kw 3000伏/6000伏,2950转/分。
5.一级旋风除尘器:型号:UH—24型,2—φ2000,H=15864。
6.二级旋风除尘器:型号:UH—15型,2—φ1900,H=12904。
7.一次尘斗:φ3000,H=5650。
8.二次尘斗:φ3000,H=6200。
四、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操作指标(一)操作指标:1.入炉矿质量:含硫:35~42%,含水:小于8%(7%以上为佳)。
焙烧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干柴80吨,柴油8吨等。
2、检查各处仪表,热电偶是否齐全,装好压力计、流量计,并校正好零点。
3、风帽小孔要用胶带纸包好,烘炉时要有铁板垫好并铺上一定量的细沙防止风帽烧坏。
4、烘炉要求点火后逐渐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5℃/h,炉上部温度达120℃时,恒温焙烧48小时,然后再升温,升至240℃再恒温48小时,直至400℃再用恒温48小时,直到炉气出口水分恒定不再下降为止,然后用柴油缓慢升温升到650℃,再保温48h。
最后升到800℃恒温48h,然后自然降温。
5、扒出炉内杂物清理风帽,打开风室进行清理,打开放空烟筒,开风机吹风帽,用尖钉捣通风帽孔眼。
检查风帽四周的衬里,人孔门等是否漏气,排渣口有无异物。
6、检查风机油位是否正确,星型排灰阀,刮板,酸浸槽搅拌机等运转设备是否正常。
7、油枪、料枪要试喷正常(二)开车顺序二、冷沸腾关好空气室人门,沸腾炉人门砌砖封死一半,将点火底料铺上500mm-800mm,用人工扒平。
然后将炉门临时封挡一下,打开放开烟筒,开风机慢慢开大风量,保持炉底压力进行冷沸腾,再停下风机,检查铺的底料是否平整,发现高低不平现象,检查凸起部分风帽孔眼是否畅通。
三、罗茨风机的开停车,启动风机前,打开冷却水阀门,风机的出口阀、回流阀必须全部打开,然后启动风机等风机运行正常后,在调节回流阀或风机频率来满足炉子的风量要求。
冬季长期停车,应将风机冷却水全部排净,以防冷却水管冻碎。
四、开车通气后,密切注意炉温变化直至达到正常操作条件。
(三)正常操作要点1、每班要与原料岗位联系,了解原料矿的含硫、含砷等情况。
2、注意炉温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3、注意炉子排除灰渣颜色,对氧化炉进行操作,一定要认真负责。
4、每小时填写操作记录一次,要求数据准确,字迹清楚。
(四)系统停车接停车后,先通知转化净化干吸岗位做好准备,然后,先停料浆软管泵,再停炉底风机,炉底风机停下后通知转化干吸等岗位。
焙烧原理22.2.2 固体沸腾沸腾焙烧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固体沸腾。
所谓“固体沸腾”,是指固体物料粒子被自下而上的空气抬起,而又不至于吹跑,这样料粒在容器内互相分离处于悬浮状态,作上下、左右、前后不停的往复运动,其外状如同水的沸腾,这种状态习惯称之为“固体沸腾”。
2.2.2.1沸腾过程如果在玻璃管内装有固体粒子,管底有孔眼,当由下面经管底孔眼吹风时,随着气流速度不同,管内固体粒子呈图2—3所示各种状态。
根据实验数据,把气流的直线速度(直线速度又称表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气体体积除以管子总截面所得的商)和气体通过床层的压力降都取对数值,以纵坐标表示压力降对数值,以横坐标表示直线速度对数值,则可得图2—4曲线。
图2—3风速对炉料层状态的影图2—4 直线速度与床层压由于通过固体料层的气流速度不同,沸腾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固定床、膨胀床、沸腾床和稀相沸腾床。
当上升气流直线速度较小时,料粒之间的点接触关系不改变,粒子总体积也不发生变化,上升气流仅从粒子间空隙通过,如图2—3中(a)所示,这种床称为固定床。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直线速度就有一个压力降,压力降随着直线速度加大而增大,如图2—4中的AB线段所示。
固定床的孔隙度ε波动在0.26~0.57,一般在0.4左右。
当继续增大上升气流直线速度到B点时,床层的压力降等于单位床层面积上物料的有效重量,于是粒子开始移动,部分点接触发生破坏又重新建立,床层开始膨胀,体积开始增大。
B点为使固体粒子开始移动的最小速度,此建度称为临界速度。
此时床层呈不稳定状态,就象水接近于沸腾时的状态,如图2—3中(b)所示。
上升气流直线速度过B点后再继续增大时,压力降的上升变为较前平缓,到C点达最大值,如图2—4中BC线段所示。
此时床层上的粒子开始彼此分离。
再继续增大上升气流直线速度时,由于粒子彼此逐渐分离,空隙增加,阻力减小,因而压力降开始减小,增大到D点时的压力降与B点压力降相等,如图2—4中CD线段所示。
沸腾炉安全操作规程(3篇范文)第1篇沸腾炉安全操作规程1、幵车1.1、开车前的准备(1)新砌筑的炉体,需要根据砌筑技术要求,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烘炉;(2)准备燃煤,检查燃煤的粒度和水分是否符合要求;(3)准备好司炉工具:钩、耙、锹、推车、锤子等;(4)准备好点火材料:木柴、白煤粉、粗河砂,以及适量引火用油料、废棉纱等;(5)利用视觉方法检查检查风帽是否堵塞,圆盘喂料机是否有异物;出渣系统(二次燃烧室,沉降室等)是否堵塞;(6)检查风管、调节阀、鼓风机及引风机是否正常;(7)检查给料及卸料装置有无异常;(8)对热风系统(含配套设备)及烘干机挡轮、托轮、大小散齿、扬料板、支撑架、减速机件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开车。
1.2、开车前的调试(1)在主沸腾床上均匀铺上厚100mm干粗黄砂;(2)开启引风风机;(3)开启鼓风机,并调节鼓风机、引风机开度,至黄砂呈鼓泡状运动;观察沸腾状态,检查有无风帽堵塞;(4)若有堵塞,则停风机将风帽掏通直至整个炉床均匀沸腾为止。
8. 5.1.3.开车程序在主沸腾床上铺干粗黄砂至床料厚度约为200mm,加入床料总量约8%的优质碎烟煤,开启风机使之混合均匀后停机。
零位启动引风机。
在料层上面放置一定量的木材,点火。
待底砂出现发红,零位启动鼓风机,逐渐增加负荷,至河砂呈鼓泡状运行。
同时调节引风机负荷,保障烟气不外溢影响环境,同时又不影响火的燃烧。
观察炉内燃烧情况,逐步添加白煤粉,使炉膛温度达 800°c。
待运行稳定后,启动圆盘喂料机给料,添加白煤粉或焦煤粉,升温到800〜1100°c。
此时可根据运行情况,启动烘干物质给料系统进行烘干操作。
2正常运行操作调节给煤量、给料量、鼓风机开度、引风机开度,保障炉膛温度在800〜1100°c范围内,进行烘干操作;若需要暂时停止烘干操作,则进行压火操作。
压火前,停止给物料,减少燃料给料量,迅速加入料层总量7%左右的煤粒后,待炉温下降到950°c (肉眼观察呈橘黄色)左右。
沸腾炉的工艺操作沸腾炉的工艺操作并不十分复杂,主要是根据各种测量仪表的指示和观察焙砂质量来进行控制。
通过正确的调节,维持炉子的风量、温度、加料量、压力等指标和炉内酸化条件的相对稳定,保证炉子安全运行,产出合格焙砂和烟气。
(1)操作要求。
1)要全面掌握炉子的运行情况,包括技术指标、原料、排渣、供风、烟气及系统相关工序运转的大致情况。
2)要具有对各项指标、各个因素综合分析的能力。
炉子的任何一个指标,任何一个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在日常操作中,要学会观察分析,多动脑筋,多做笔记,不断积累经验,确实掌握了解每个指标、每人因素的因果关系,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3)养成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炉子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出现问题后,一定要先做全面细致的了解,冷静分析,把问题搞清楚再作处理。
一些表面现象、原因可能会有多种多样,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盲目调节,就有可能把小问题搞大,适得其反,甚至把炉子搞垮。
4)提倡一个“勤”字,做预见性调节。
炉子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发生了变化,基本上事先都要经过一个变化过程,这就是要求操作时一定要勤观察、勤思考、勤分析,找准问题,调节时,动作要求小,要勤调,不怕麻烦,只有这样才能对炉子做到准确的预见性调节,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2)操作调节诸因素分析。
1)温度。
沸腾炉温度的特点是床层温度的均匀性,由于各点温差不大,只要局部条件的变化就可以起到调节整个床层温度的任用。
①硫的影响。
炉内的热量来自硫的燃烧,原料含硫量高,炉温上升快,但当过剩空气不足时生成四氧化三铁黑渣,常伴有硫化亚铁生成,这时投矿量增加,炉温反而会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断料会使炉内氧气过剩,四氧化三铁和硫化亚铁被氧化放热,便会造成高温结疤。
硫含量的变化对温度影响很大,可采用调节投矿量的方法进行控制。
②风量影响。
风量的变化也影响炉温的改变,当炉内呈四氧化三铁黑渣时,不要随便减风;;当炉内呈三氧化二铁红渣时,不要随便加风;当炉温骤升时,不要调节风量(生产中多不采取风量控制温度)。
国外处理金砷矿石的沸腾焙烧法金矿石、含金砂矿和多金属矿石(金在其中作为附带回收的有价组分)等,是目前产金的主要来源。
在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中,现已查明的金储量中有85%的金来自金矿石和含金砂矿,其余15%来自有色金属复合矿石,而且金矿石在金属总平衡表中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
金或是呈游离状态,或者与硫化物(主要是与黄铁矿)紧密共生而存在于各种化合物和固溶体中。
在有些矿石中金主要呈各种化合物和固溶体状态存在。
因此不能用常规氰化法加以回收。
这类矿石被认为是难处理的矿石。
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产金国家是南非,加拿大和美国。
这些国家的金产量占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黄金总产量的86%。
1874年南非金产量为780吨,占资本主义世界产金总量的78%,加拿大约为60吨,占5%,美国为35吨,约占3%。
南非的采金工业主要是建造在相当简单的,矿石较容易加工的大规模开采和生产的基础上。
加拿大采金工业的明显特点是有许多规模不大的矿床。
这些矿床中的矿石物质组成极不相同,其中有些为难处理的含金矿石。
对这些难处理的矿石采用了不同的工艺流程来回收金。
由于脉金矿床的规模不大,所以矿山和选矿厂的设备规格较小,劳动生产率也较低。
美国的采金工业中,主要是在处理有色金属矿石时附带回收其中的金(这部分金产量约占美国金的总产量的40%)。
美国有许多金矿床也像加拿大-样为难处理矿石。
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证明:对难处理的含金矿石及其精矿进行氧化焙烧和将氧化焙烧作为氰化之前的矿石准备作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合理的。
属于难处理的含金物料有:铜产品、砷产品以及含细粒浸染金的黄铁矿精矿等。
如果不经过焙烧而直接对这些原料进行氰化时,金的回收率则不超过60~70%。
研究结果表明,难处理的含金物料在氧化焙烧之后,可从中获得含大量的细粒暴露金的孔隙状焙砂。
这样,氰化溶液就能进入金色果体内部,从而使回收金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经过预先氧化焙烧之后,再用氰化法处理矿石,就能使金的回收率提高到95~97.5%。
《无机物工艺》教学大纲一、前言:本教材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无机物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工艺的因素,操作指标的确定,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构造及操作要点,开停车和不正常过程的调节与一般事故的分析处理。
掌握一定的工艺计算技能。
分为三篇:酸(硫酸与硝酸)、化学肥料(尿素、硝铵、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液体肥料)、碱(纯碱和烧碱)。
主要介绍无机物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工艺的因素、操作指标的确定、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构造及操作要点、开停车和不正常过程的调节与一般事故的分析处理。
介绍无机物生产过程的工艺计算,近年来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工艺过程的发展趋势。
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反应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流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品的回收利用也做了一定的论述。
二、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教学内容理论一、硫酸28二、硝酸26三、尿素14四、硝酸铵的生产8五、磷肥的生产16六、钾肥的生产 6七、复合肥及液体肥料 6八、氨碱法生产纯碱30九、联合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10十、电解法生产烧碱16机动 2合计162三、学习目标:第一章硫酸了解硫酸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了解炉气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掌握硫铁矿焙烧、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三氧化硫吸收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的选择及工艺流程。
理解沸腾焙烧炉、炉气洗涤器、二氧化硫转换器、吸收塔的基本结构;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及不正常现象处理。
第二章硝酸了解硝酸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了解稀硝酸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尾气的治理方法,以及浓硝酸的生产。
理解一氧化碳氧化的基本原理;氨氧化过程的物料衡算;氨氧化炉的基本结构;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及不正常现象处理。
掌握氨催化氧化、氮氧化物吸收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条件的选择。
第三章尿素掌握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结构和不正常现象处理;掌握减压加热分离法对未反应物的分离和回收原理及工艺流程;掌握尿素溶液的蒸发与造粒的原理和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