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2
经口/鼻吸痰技术一、目的10分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10分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及浓度;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操作要点40分1.用物齐全,携带物品至床旁,核对患者,体位舒适。
2.连接导管、连接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负压合适。
3.准备患者,查看口腔取义齿。
4.连接、润滑、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成人约15㎝)适宜,采取轻柔旋转式吸痰。
6.口腔吸痰时,嘱患者张口,昏迷患者可采用开口器械协助其张口。
7.清洁口鼻,协助患者舒适体位。
8.完成操作,流程合理。
四、指导患者20分1、安抚清醒患者,指导漱口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利于排痰四、注意事项20分1、无菌记述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六、操作流程(一) 仪表:衣帽整洁,语言、举止符合专业规范、佩戴胸卡(二)评估患者1、七步洗手法洗手、治疗单和医嘱核对无误。
2、评估病人: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环境和患者,携治疗盘内(治疗单,听诊器、手电筒)核对床头卡,“您好,请问是X床XX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X,(核对床尾卡)”你现在感觉怎样,“有点憋气”听诊肺部,顺序为:肺尖自上而下→前胸→侧胸→后背→左右部位对比→闻及明显的痰鸣音,呼吸有点快→XX阿姨,你的痰液比较多,遵医嘱需要吸痰,请您配合一下好吗?→用手电筒检查口腔、鼻腔情况→有无活动义齿3、痰多粘稠患者进行拍背:可以进行扣背,检查排痰情况,用手电筒检查口腔情况。
(具体方法附下页)(三)操作前准备1、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2、准备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碗、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生理盐水、12-14数根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手套、快速手消毒液,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压舌板、注射器)贴标签3、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调负压成人在(一般压力成人40.0~53.3kpa[300~400mmhg],儿童<40.0kpa[300mmhg])(四)操作过程: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取合适的卧位—给纯氧2-3分钟(使用呼吸机时)或给高流量吸氧2-3分钟——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调负压成人在(一般压力成人40.0~53.3kpa[300~400mmhg],儿童<40.0kpa[300mmhg])——检查吸痰管并打开——打开生理盐水并倒入治疗碗——检查手套并戴上——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上与玻璃接头相连——冲洗吸痰管——再次向患者告知(XX阿姨,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吸痰时可能有点难受,请您不要紧张,尽量放松)我的动作会很轻柔——将治疗巾放于病人胸前(使用呼吸机患者)——取呼吸机接头放在治疗巾上——吸痰——观察吸痰的反应——吸出白色泡沫痰约3ml——接上呼吸机(使用呼吸机患者)——给纯氧或高流量吸氧2-3分钟——冲洗吸痰管——再次观察(缺氧、紫绀是否改善,心率变化)——取下吸痰管——关闭负压开关——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瓶中消毒,脱下手套,将吸痰管及治疗巾包裹在手套中丢进医用垃圾筐——询问患者感觉舒服点了吗?——听诊肺部呼吸音(五)操作后1、整理床单元、拉床栏2、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3.整理用物,将贮液瓶及吸出的痰液用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1 小时倒掉(六)评价1.动作轻巧、准确,吸痰效果好.2.病人无特殊不适。
经鼻口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经鼻/口腔吸痰是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操作。
下面是经鼻/口腔吸痰操作的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洗手。
2.准备评估用物,包括听诊器、电筒、压舌板、弯盘等。
3.核对病人身份,并对病人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监护参数、进食时间等。
4.检查口鼻黏膜及分泌物,听诊呼吸音与痰呜音,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调节合适的负压,如病人SpO2低吸痰前给予提高氧流量给氧,呼吸机病人给予纯氧。
5.再次洗手并戴口罩。
6.准备用物,包括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无菌一次性吸痰杯、吸痰管、生理盐水、纱布、听诊器、电筒等,并根据需要准备开口器或压舌板、弯盘、医用垃圾袋。
7.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
8.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偏向一侧,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如排痰不畅者,需先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9.给予吸氧者高流量(6-8L)吸氧2-3分钟。
10.在无菌一次性吸痰杯内倾倒无菌生理盐水。
11.再次检查吸引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12.打开吸痰管包装,戴手套,连接吸痰管,右手持吸痰管,保持无菌。
13.湿润冲洗吸痰管。
14.吸痰,将未带负压吸痰管插入口/鼻(右手持吸痰管端10cm、插入深度15-20cm、左手把吸痰管拉直抬高),有咳嗽反射后,按住负压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管吸痰;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15.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16.如未吸尽痰液,同法吸痰数次直至吸尽,同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频率、监护仪参数、痰液性状等。
17.分离吸痰管,脱去手套一并丢在黄色垃圾袋内。
18.关闭吸引开关。
19.擦净病人面部及口、鼻分泌物,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
20.评价吸痰效果,包括听诊患者呼吸音。
21.安置病人,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22.指导患者,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23.终末处理。
经口鼻吸痰
项目分值内容及评分标准满分得分
准备15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3
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配合程度;缺氧及氧疗情况;
检查口鼻腔、有活动性义齿者取下;听诊双肺痰鸣音,无禁忌时翻身拍背
6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2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有盖罐2只(试吸罐和冲洗罐,内盛
无菌生理盐水)、合适型号吸痰管数根、治疗巾、无菌纱布、无菌手套、消
毒挂瓶等
4
操作过程70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并取得配合4检查吸引设备,储液瓶内液体不超过2/3瓶,连接装置,调节负压,成人40.0~
-53.3kpa(300~-400mmHg),儿童<40.0kpa(300mmHg)
6挂消毒挂瓶2患者头偏向一侧,面对操作者,铺治疗巾3戴无菌手套,取吸痰管,连接吸引装置,试吸生理盐水8指导(协助)患者张口,无负压插入口咽部10-15cm,带负压吸尽口咽部分
泌物
8更换手套及吸痰管,试吸,无负压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
遇阻力后退0.5~1cm,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尽痰液(如口腔吸痰困难,可由
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止经鼻吸痰)
17注意观察患者反应以及痰液性状、量、颜色等4每次吸引时间小于15秒3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3吸痰毕,关闭吸引器,将接头插入消毒瓶中,整理用物4擦尽面部分泌物,检查口鼻腔,听诊双肺痰鸣音,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健康宣教
6洗手,记录2
注意
事项
15吸痰动作轻柔熟练2如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绀、缺氧状况立即停止吸痰3违反无菌原则一次扣5分,扣完10分为止10
总分100100。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评估】在进行口鼻吸痰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是否有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可以嘱患者咳嗽),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准备】在进行口鼻吸痰前,护士需要穿戴整洁,仪表端庄,准备好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吸引管、试管(内盛有0.5‰优氯净消毒液,置于床头栏处,可消毒吸引接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内含无菌手套一只,消毒无菌润滑吸痰管1根)、听诊器、快速手消毒液、手电筒、护理记录单、卫生纸、医用垃圾袋等物品。
同时需要确保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患者处于平卧位。
方法】在进行口鼻吸痰前,护士需要先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戴上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操作流程。
在吸痰前,需要先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并检查患者口腔、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将患者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侧身,消毒双手后,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连接吸痰管。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并调节负压。
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使用后需要更换),手法为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吸痰完毕后,断开吸痰管,擦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将吸痰管放入医疗垃圾袋,将吸痰的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再次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消毒双手后进行评价、整理用物、洗手,并观察、记录患者情况。
评价】评价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时,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准确、敏捷。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呼吸功能改善,SPO2上升,缺氧症状得以缓解。
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痛苦减轻,康复信心增强。
同时需要确保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注意事项】在进行口鼻吸痰时,需要注意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待SPO2上升后再吸。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1次。
患者痰液黏稠时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经鼻/口腔吸痰法(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
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
(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三)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第二十二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提问:1、为患者经鼻、口腔吸痰时,应对患者评估哪些事项?(2.5分)2、何为昏迷患者吸痰?(2.5分)。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经鼻 / 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准备●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治疗车:两瓶灭菌注射用水(检查两瓶吸痰用生理盐水的效期:一瓶用于吸痰前预冲和湿润吸痰管,一瓶用于吸痰后冲洗吸痰管,用笔醒目注明用途)、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2—4 根(内含手套,检查吸痰管包装有无破损及是否在效期)、听诊器、快速手消毒液、记录单、笔、纱布 2 张、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告知●携用物至床旁,自我介绍,核对患者、腕带、床头卡●告知患者吸痰目的,取得配合评估●放下床栏,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有无义齿、呼吸道是否通畅及缺氧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及上呼吸道内有无痰鸣音(听诊部位:胸骨上窝,左侧和右侧锁骨下,左侧和右侧侧胸)●给予 6-8L/min 高流量氧气吸入连接吸●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引装置●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0.02-0.53Mpa / 小儿< 0.02Mpa或成人150-400mmHg / 小儿< 150mmHg●打开两瓶灭菌注射用水瓶盖●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前端,取出治疗巾和手套,将手套戴于右手,治疗巾放于病人胸前●左手拿吸痰管外包装,戴无菌手套的右手将吸痰管取出,盘绕在手中,注意保护吸痰管前端不受污染●左手取下吸引接头,将吸痰管根部与负压管连接,在预冲生理盐水瓶内试吸生理盐水,检查负压及吸痰管是否通畅插管●左手阻断负压,右手持吸痰管前端插管从鼻腔插入:从鼻腔经下鼻道、鼻后孔至咽部从口腔插入:从下颌颊侧或臼齿后区至咽部●清醒病人可嘱张口配合吸痰●轻轻插管至患者出现轻咳或有阻力时略回退吸痰管1cm,开放负压,将吸痰管缓慢上提,吸净痰液,吸痰时间≦15 秒●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心率、SpO2、痰液等情况,清醒患者鼓励咳嗽●吸不同部位时需更换吸痰管。
●吸痰毕,在吸痰后冲洗用生理盐水瓶中冲洗管道,冲洗干净后右手将吸痰管盘绕入手中,分离吸痰管与吸引接头,翻转脱下右手无菌手套,包裹吸痰管,取下胸前治疗巾包裹吸痰管和手套一并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吸引接头固定于床旁,关吸引器开关。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
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
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5、持续吸痰时,连接管24h 更换一次,储痰瓶2/3满时要及时倾倒,清洗消毒,晾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