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用量与用法] 1.干品15~30g;鲜品加倍,水煎服; 2.脾胃虚寒者忌服。 3.入药部位 芦根:芦苇的根茎 苇茎:芦苇的嫩茎。 功效相近,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
.
23
[临床应用]
1.解河豚鱼毒 鲜芦根500g,捣烂绞汁服。
2.肺痈、咳吐脓血 鲜芦根100g,桔梗12g,桑皮15g,甘草10g。
.
35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1.上能清心火而除烦,下能利小便而渗湿 治热病烦渴。 治口疮、尿赤热淋。 2.黄疸。 3.运用:麦粒肿和匐行性角膜溃疡,淡竹叶汁涂于 患处。
[用量与用法] 1.水煎服,6~9g。
.
36
歌曰 竹叶利小便, 甘淡除热烦。
.
37
鸭跖草 [基原与药材]本品本草经》 [基源药材]
芦根
.
20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生津, 除烦止呕。
.
21
1.清透肺胃郁气分实热,甘淡力薄为为辅助,但不滋 腻,生津而不恋邪,治热病烦渴。
2.清肺胃郁热,祛痰排脓,治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3.清降胃热,治胃热呕哕。
4.清热利尿,治热淋涩痛。
.
8
[临床应用] 1.药征 舌面干燥,舌苔薄;脉浮大、洪大。
2.流行性感冒:将生石膏捣烂放入瓷器皿或新药 锅内,加入水500ml左右,共煎4次,每次煎煮时间不 得少于1小时,药液可以加糖。用量:1岁以上每天 200g,1岁以下每天用100g。
3.牙痛:生石膏45g,细辛4.5g。水煎服。
.
9
歌曰 石膏辛寒甘, 清火泻热渴烦, 煅收敛生肌, 牙痛肺热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