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重点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带图生物是我们身边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关系着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环境。
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知识点化繁为简,用图解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并配有图解,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生物基础概念生命是在地球上独具特色的现象,具有五个基本特征:有机体结构复杂、代谢活动持续、对刺激有反应能力、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和遗传变异。
同时,所有生命现象的表现都是通过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生命基本单位完成的。
二、细胞与细胞器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
细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生物分子组成,又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不同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细胞的核心是细胞核,其中主要控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而在细胞质中,则分布着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三、生物种间关系生物种间关系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之间在生物、能量和物质物流上的相互作用。
按照种间互动的性质,可以将种间关系分为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互惠共生等。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指通过各种途径,维护、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和行动,以确保生物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生态系统破坏、入侵物种、气候变化等,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五、遗传学基础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基因进行的,基因是一段DNA序列,携带着个体的遗传信息。
同时,遗传现象也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六、免疫系统与人体健康免疫系统是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保护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外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通过杀菌、杀毒等方式清除病原体,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七、基因工程与生命科技基因工程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加工和组合,以达到控制和利用生物性状的目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需要氧气)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并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生物学部分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010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生存空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如蚂蚁、蜜蜂)、共生(如珊瑚虫和藻类植物)、寄生等关系。
2.探究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条件称为变量)。
(2)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设计重复实验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荒漠中骆驼(适应干旱)、荒漠中骆驼刺(适应干旱)、旗形树(适应风)、海豹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5.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教学资料范本七年级生物上下册思维导图及知识点完整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1、2章生命的世界 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特征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生态因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不同种生物相互帮助相互斗争互惠互利捕食关系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拉马克提出生物学名词林奈与生物分类哈维与血液循环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类法文献法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认识生命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图解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发生和演化,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单细胞生物体。
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会学习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点,下面将这些知识点以图解的形式呈现出来。
1. 细胞与组织
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为细胞。
细胞有三个主要部分: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组织,而组织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部分包括根、茎和叶。
根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用于支持植物并帮助传输养分和水分,叶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还通过开花结子来繁殖。
3.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
动物的身体由许多有机体构成,包括组织、器官和系统。
例如,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
4. 基因和遗传
基因是生命体中的基本遗传单位。
通过DNA编码,在传递基因时会发生突变。
遗传会导致物种的演化和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所有不同有机体和环境元素的集合。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包括个体、种群和群落。
环境因素如光线、水、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会影响生态系统。
6. 人类影响
随着人类的活动,地球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无数的影响和改变。
例如,环境污染、经济活动和气候变化。
以上是七年级生物的核心知识点。
理解和学习这些概念是理解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重要的第一步。
概念图1-生物圈中的人总图概念图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概念图3——人的营养(消化和吸收)备注: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时会患相应的疾病,祥见七年级下册教材23、24页的表一和表二。
营养物质开始部位彻底消化部位参与的消化液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淀粉蛋白质脂肪概念图4——人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概念图5——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管壁特点官腔大小血流速度血流图示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的组成口诀记忆:1、心脏四腔,上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2、心室连接动脉功率大,所以心室壁来厚又厚;由于左边路途远,左室更比右室厚。
3、人体循环分两部,体循从左回到右,肺循环从右回到左。
4、血液流动有方向:静房室动毛又静。
5、静脉、心脏有门户,血液哪敢倒着流?6、肺部血管有特点,肺动脉里静脉血,肺静脉里动脉血。
7、左室左房动脉血,右室右房静脉血。
概念图6—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和(排除尿液)组成。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入球小动脉中的血夜除和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腔内,形成。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
概念图7 神经调节概念图8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概念图9-运动和行为概念图10—传染病和免疫。
苏科版生物7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7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5章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第1节饮食与营养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第3节合理的膳食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第2节食物网第7章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2节人体的呼吸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知识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一般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
知识点2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除病毒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生物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进行呼吸与排泄);生物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关键提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3 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应用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等。
2.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而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
如:直升机与蜻蜓、潜水艇与鱼鳔、雷达与蝙蝠、人工冷光与萤火虫等。
3.现代生物科技成果:试管婴儿、细胞核移植、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太空育种技术、生态农业、杂交水稻(袁隆平)、转基因技术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重点知识(一)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七年级生物重点图解七年级(上)一、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二、生物体结构层次(一)、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目镜和物镜:放大物像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距(二)、记住临时装片制作七个步骤(七个字)(三)、细胞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擦滴取展盖染吸植物细胞膜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1.植物细胞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质。
4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
(单细胞生物)(四)、动植物体结构层次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A、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C、组织:保护组织——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输导组织——输导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如茎内的导管(向上)和筛管(向下)分生组织——分裂能力,如茎的顶端,根尖具分裂能力的细胞群D、器官:【营养器官】根——吸收水和无机盐茎——连接根和叶、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根部结构A.根主要吸水部分是成熟区,因为有大量的根毛。
B.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C.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C.根生组织的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3、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A 、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如皮肤的表皮层 肌肉组织——运动,如遍布全身的骨骼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如血液、骨、脂肪、韧带、肌腱等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如脑和脊髓 C 、器官:如口腔、皮肤、心脏等,都是器官D 、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沁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沁系统三、生物与环境生物生存的环境因非生物因素水温度 空气 阳光素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二)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结构完整、有生命力的胚(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不是处于休眠期的胚。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1、种子的表面的一层皮是种皮。
2、胚实际上是一个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3、玉米种子实际上是一个果实。
4、一朵花是由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5、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6、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
受精的过程7、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
8、胚珠里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9、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木本植物幼茎的切面示意图10、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11、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12、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的韧皮部细胞。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1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形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14、叶片下表皮气孔孔比上表皮的多。
1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 类群 形态结构用途相同点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输导 氧气的最大来源 孢子生殖,不产生种子(无性生殖)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和输导 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输导 形成煤 裸子植物 无果皮 松、柏、杉银杏 种子繁殖 被子植物有果皮1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区别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作用部位 叶绿体线粒体目的 制造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转换光能—→化学能化学能—→动能意义为生命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七年级(下)一、生物圈中的人(一)人体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口、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淀粉)的分解,与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关的物质是蛋白质。
备用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缺铁—→贫血。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缺钙和维生素D—→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口腔——初步消化糖类◆胃——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和吸收食物主要场所,初步消化脂肪◆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系统人体呼吸系统——呼吸道和肺,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呼吸道有骨和软骨作支架。
◆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人的呼出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气吸气模拟膈肌运动1、第一幅图是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
(呼气时肺就扁了,气球小了)2、第二幅图是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吸气时肺就扩大了,气球大了)3、吸气时膈肌位置下降,使胸廓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被吸入。
4、呼气时膈肌位置上升,使胸廓容积缩小,肺随着缩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被呼出。
✧(三)人体循环系统组成——心脏和血管心脏解剖图1、心脏的四个腔的名称——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心室连动脉,心房连静脉。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通,左心室和和主动脉相通,右心房和肺静脉相通,右心室与肺动脉相通。
)2、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3、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水和其它物质)4、血细胞的功能:红细胞——运输氧,白细胞——防御和保护,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5、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6、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而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7、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8、毛细血管管壁仅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9、血液运输时将氧气和养料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将二氧化碳和废物给血液。
10、级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右心室。
(使动脉血成静脉血)11、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使静脉血成动脉血)12、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
13、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是动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是静脉血。
(四)、人体泌尿系统(排尿)2、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
肾脏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
注意:尿液的形成是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尿液形成过程:血液(含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经肾小球原尿(含小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经肾小管尿液(含水、无机盐、尿素)3、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
4 、尿的形成: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终尿(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送回血液5、排尿的意义:1—其排出废物的作用;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神经系统A.视觉1、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视觉形成过程:经折光沿着视神经传导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近视眼成因:眼球前后经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4、远视眼成因:眼球前后经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5、近视眼配凹透镜,远视眼配凸透镜。
B、听觉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C、神经系统神经元1、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跟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
有的突起很长,有些突起则较短。
长的突起外表大部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未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了解)2.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
脑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的生命活动。
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脑神经周围神经脊神经(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六)内分泌系统1、睾丸、卵巢等都是内分泌腺。
它们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人体的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2、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够分别促进男女性器官的发育,并促使人体出现其他性别特征。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